No.61 牛魔王為何會被如來佛祖收走。
上一節講到,牛魔王作為太上老君培養的心腹,其職責是接盤羅剎女,保護監督和供養羅剎女,撫養和保護太上老君在人間的私生子紅孩兒。收集地面妖魔的情報,並幫太上老君執行秘密任務。
太上老君第一次派金角銀角大王下山去抓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時,為何手中有師徒四人的畫像?
金角道:「兄弟,你有些性急,且莫忙著。你若走出門,不管好歹,但是和尚就拿將來,假如不是唐僧,卻也不當人子?我記得他的模樣,曾將他師徒畫了一個影,圖了一個形,你可拿去。但遇著和尚,以此照驗照驗。」又將某人是某名字,一一說了。銀角得了圖像,知道姓名,即出洞,點起三十名小怪,便來山上巡邏。金角銀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看金爐和銀爐的童子,按常理說,當年太上老君在八卦爐中煉化孫悟空時,金角大王可能認得孫悟空的模樣。但是金角大王是絕對不認識唐僧的模樣,豬八戒和沙僧被貶下界前雖然都在天庭任職,但是在天庭時,其樣貌都是正常人類形象。被貶下界後天蓬元帥錯投豬胎,樣貌大變,成為一個野豬精。而捲簾大將下界後,樣貌也大變,變成一個赤發藍面紅眼的醜惡模樣。
豬八戒:
卷髒蓮蓬吊搭嘴,耳如蒲扇顯金睛。獠牙鋒利如鋼銼,長嘴張開似火盆。沙僧:
金角大王之前,唐僧師徒才剛剛組建完成,僅僅一起經過四難。在第二十二回,收服沙僧後。依次經歷「四聖試禪心」,「五莊觀竊人參」,「三打白骨精」,「路阻黃袍怪」,這四回的主角分別是觀世音,黎山老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鎮元大仙,白骨夫人,奎木狼。除了白骨夫人要吃唐僧肉已被打死,其他都不是要吃唐僧肉。斷不可能把唐僧四人畫影圖形,送給金角大王。
也就是說,金角大王在唐僧師徒四人組合前,就已經得知孫悟空,豬八戒,沙僧會編入取經隊伍。並且見過豬八戒,沙僧投胎後的模樣。依照前文講述,在取經之前就知道這個信息的是太上老君,而派去暗中考察貶下界後的豬八戒和沙僧的手下,正是牛魔王。
魔王大驚道:「猢猻原來把運用的方法兒也叨餂得來了。我若當面問他索取,他定然不與。倘若扇我一扇,要去十萬八千裡遠,卻不遂了他意?我聞得唐僧在那大路上等候。他二徒弟豬精,三徒弟沙流精,我當年做妖怪時,也曾會他,且變作豬精的模樣,返騙他一場。料猢猻以得意為喜,必不詳細提防。」
在孫悟空保護沙僧順利進過金角銀角大王這一難後,太上老君第二次派青牛精下界。這次青牛精下界後,並沒有正面直接抓捕唐僧。而是設計套路唐僧,唐僧因為要要無主的棉襖禦寒,被青牛精捆綁在洞府。正是因為唐僧身為出家人做出偷盜之事,理虧。青牛精抓住這個把柄嚷嚷著要找佛祖評評理。
唐僧雖然意志一向以來不怎麼堅定,但是也不會主動去做這種不明不白拿別人東西的事。而這件事的發生,正是豬八戒的攛掇的結果。豬八戒並不是要還是唐僧,而是其本身貪財好色的性格缺陷所造成的。也就是說,青牛精非常清楚豬八戒這貪財好色的性格缺陷。
那壁廂有一張彩漆的桌子,桌子上亂搭著幾件錦繡綿衣。呆子提起來看時,卻是三件納錦背心兒。他也不管好歹,拿下樓來,出廳房,逕到門外道:「師父,這裡全沒人煙,是一所亡靈之宅。老豬走進裡面,直至高樓之上,黃綾帳內,有一堆骸骨。串樓旁有三件納錦的背心,被我拿來了,也是我們一程兒造化,此時天氣寒冷,正當用處。師父,且脫了褊衫,把他且穿在底下,受用受用,免得吃冷。」
雖然豬八戒當年在天庭任職有好色的毛病,但是作為管理八萬水兵的天蓬元帥,即便有貪財的毛病,那也得隱藏起來,否則這天蓬元帥是當不久的。因此,貪財這個性格缺陷是在被貶下界後,才完全暴露出來的,青牛精一直在兜率宮,並不是很清楚這一點。清楚這一點的,只能是與八戒打過交道的牛魔王。是牛魔王把豬八戒這一點透露給太上老君和青牛精的。
我們再看在紅孩兒被觀世音收走後,牛魔王的反應。
牛王喝道:「且休巧舌!我聞你鬧了天宮,被佛祖降壓在五行山下,近解脫天災,保護唐僧西天見佛求經,怎麼在號山枯松澗火雲洞把我小兒牛聖嬰害了?正在這裡惱你,你卻怎麼又來尋我?」
紅孩兒被觀音收走,做家奴。牛魔王作為父親竟然沒有大發雷霆,與孫悟空打鬥一番,以洩洩心頭怒火。而是念故舊之情,放過孫悟空,這表現十分反常。
我們再看鐵扇仙羅剎女的反應:
羅剎道:「我兒是號山枯松澗火雲洞聖嬰大王紅孩兒,被你傾了。我們正沒處尋你報仇,你今上門納命,我肯饒你!」
羅剎道:「你這個巧嘴的潑猴!我那兒雖不傷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幾時能見一面?」
羅剎道:「潑猴,少要饒舌!伸過頭來,等我砍上幾劍!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與你;若忍耐不得,教你早見閻君!」
相比較牛魔王,羅剎女的本能反應才像紅孩兒親生母親的正常表現,恨不得將孫悟空碎屍萬段。再看紅孩兒的舅舅,如意真仙遇到孫悟空時的本能反應:
先生道:「是我之舍侄,我乃牛魔王的兄弟。前者家兄處有信來報我,稱說唐三藏的大徒弟孫悟空憊懶,將他害了。我這裡正沒處尋你報仇,你倒來尋我,還要什麼水哩!」
先生喝道:「這潑猢猻!還弄巧舌!我舍侄還是自在為王好,還是與人為奴好?不得無禮!吃我這一鉤!」
那先生罵道:「潑猢猻!不知死活!如若三合敵得我,與你水去;敵不去,只把你剁為肉醬,方與我侄子報仇。」
對比牛魔王非常溫和的反應,一方面說明紅孩兒不是牛魔王親生兒子。另一反面也因為之前為太上老君收集唐僧師徒的情報,破壞取經,心中有愧,怕牽扯出更多的事情來。
我們再看牛魔王土地山神,天兵天將,羅漢菩薩三方圍剿之前,西遊記都發過生了哪些跟天上老君相關的事情。第一,青牛精這一回,如來佛祖從金庫中拿出十八顆金丹砂,送給了太上老君,買通了西天取經之路。第二,太上老君的私生子紅孩兒被觀世音收服,成為家奴。第三,牛魔王被玉面狐狸招贅上門,捨棄了羅剎女。第四,孫悟空作為太上老君親手打造的「靈明石猴」在觀世音的幫助下,順利拿到一個十分稀缺的成佛指標。
作為觀世音來說,雖然收復了紅孩兒做家奴,但是作為回報,幫助孫悟空順利的拿到了一個極為稀缺的成佛指標。一還一報,與太上老君扯平了。如來佛祖不僅送給太上老君,十八顆金丹砂這樣巨額的買路費,並且還頂住佛教內部壓力,直接宣布孫悟空保唐僧到西天后,可以直接成佛,既送錢,又送爵位。作為道教至尊,受到這麼多厚禮,當然要回報。
而怎麼回報如來佛祖呢?
牛在佛教中是十分高貴的動物,如中華民族以龍為尊一樣,古代皇帝自稱真龍天子。在《法華經》中,則以牛車來比喻菩薩乘,以大白牛車來比喻惟一佛乘,即大乘妙法。而牛魔王的原身正好是一頭十分巨大的白牛。
牛王嘻嘻的笑了一笑,現出原身,一隻大白牛,頭如峻岭,眼若閃光,兩隻角似兩座鐵塔,牙排利刃。連頭至尾,有千餘丈長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對行者高叫道:「潑猢猻!你如今將奈我何?」
而如來佛祖正好看中了太上老君手下的牛魔王,簡直是為為佛教量身定製的一樣,就看太上老君願不願意舍愛了。對於牛魔王來說,看護紅孩兒不力,被觀世音收走。另外竟然捨棄羅剎女,投到玉面狐狸懷裡。玩忽職守,沒有認真履行太上老君交代的保護監督羅剎女的職責。另一方面,紅孩兒已經成為觀世音的手下,不需要牛魔王繼續保護了,取經途中,太上老君該得到的利益,都已經全部得到,牛魔王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
那麼此時把白牛作為一個順水人情,當做一個大禮送給如來佛祖,回報之前的十八顆金丹砂,和給孫悟空的成佛指標,簡直是廢品回收再利用。不然牛魔王知道這麼多秘密,又有這麼多功勞,該怎麼賞賜和處置它呢?
畢竟不像紅孩兒,和孫悟空都是太上老君的兒子,牛魔王只是當年羅剎女養的一頭牲畜而已呀,驢老了,有卸磨殺驢只說。牛沒用了呢?
因此,太上老君暗示曾經在兜率宮看爐的道人,即現在是火焰山的土地公公,要求其誘導孫悟空去找牛魔王的麻煩,把牛魔王拉扯到阻礙玉帝西天取經,先扣上一個大大罪名,同時得罪天庭和佛教。只要牛魔王沾上這個汙點,就無論如何也洗刷不清。
土地看了,笑道:「此扇不是真的,被他哄了。」行者道:「如何方得真的?」那土地又控背躬身微微笑道:「若還要借真蕉扇,須是尋求大力王。」土地說:「大力王即牛魔王也。」行者道:「這山本是牛魔王放的火,假名火焰山?」土地道:「不是不是,大聖若肯赦小神之罪,方敢直言。」土地道:「大力王乃羅剎女丈夫。他這向撇了羅剎,現在積雷山摩雲洞。有個萬歲狐王,那狐王死了,遺下一個女兒,叫做玉面公主。那公主有百萬家私,無人掌管,二年前,訪著牛魔王神通廣大,情願倒陪家私,招贅為夫。那牛王棄了羅剎,久不回顧。若大聖尋著牛王,拜求來此,方借得真扇。一則扇息火焰,可保師父前進;二來永除火患,可保此地生靈;三者赦我歸天,回繳老君法旨。」
理論來說,孫悟空借芭蕉扇根本挨不著牛魔王什麼事,芭蕉扇本來就是羅剎女自己保管,並且也知道使用方法。牛魔王已經拋棄前妻,招贅到摩雲洞跟玉面狐狸過日子,就是答應孫悟空幫忙借扇。羅剎女估計更加上火,想借給孫悟空也不會借。這火焰山徒弟明顯是誘導孫悟空去吧牛魔王拉扯進來。當然牛魔王知道,沾上阻礙西天取經的事,非常麻煩,因此也不敢因為紅孩兒的事為難孫悟空。我不找你麻煩,你也不要找我麻煩,我不借你芭蕉扇,你去想其他法子,咱們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來。但牛魔王顯然沒想到,這是一個圈套,只要牛魔王與西天取經團隊沾上邊,無論有理沒理,其命運已經註定,就是找個藉口而已,最終被太上老君送給如來佛做人情。這才是土地公公要回繳老君的法旨!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如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盧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然後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詞拒絕,然後日軍向中國守軍射擊,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史稱「七七事變」。
早有五臺山秘魔巖神通廣大潑法金剛阻住道:「牛魔,你往那裡去!我等乃釋迦牟尼佛祖差來,布列天羅地網,至此擒汝也!」正說間,隨後有大聖、八戒、眾神趕來。那魔王 慌轉身向南走,又撞著峨眉山清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擋住,喝道:「吾奉佛旨在此,正要拿住你也!」牛王心慌腳軟,急抽身往東便走,卻逢著須彌山摩耳崖毗盧沙門大力金剛迎住道:「你老牛何往!我蒙如來密令,教來捕獲你也!」牛王又悚然而退,向西就走,又遇著崑崙山金霞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敵住喝道:「這廝又將安走!我領西天大雷音寺佛老親言,在此把截,誰放你也!」哪吒取出火輪兒掛在那老牛的角上,便吹真火,焰焰烘烘,把牛王燒得張狂哮吼,搖頭擺尾。才要變化脫身,又被託塔天王將照妖鏡照住本象,騰那不動,無計逃生,只叫:「莫傷我命!情願歸順佛家也!」
西遊記專題到此完結,以後有其他發現,再做增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