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狡兔死,走狗烹!
《國學100秒》陪伴您第131天「狡兔死,走狗烹」,是司馬遷在《史記》裡寫下的一句話。後來,範蠡在齊國給大夫種寫了一封信,說: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勾踐這個人長脖鳥嘴,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富貴。所以趕緊走吧!大夫種收到這封信,「稱病不朝」,不過最後還是被勾踐殺掉。 「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卸磨殺驢。範蠡當時做這個判斷,是根據勾踐的長相——長脖鳥嘴,類似於現在說「鷹鼻鷂眼不可交」。
-
成語新解:狡兔死,走狗烹
狡兔死,走狗烹「狡兔死,走狗烹」出自《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對於這個成語,大家都不陌生,比喻事情成功以後,把曾經出過大力的人殺掉。與此類似的比如: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等。自古以來,就有「伴君如伴虎」的說法,意思是說陪伴在君王的身邊,不知其喜怒哀樂,更不知何時何地會得罪了君王而因此丟了性命。
-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fei niao jin,liang gong cang,jiao tu
-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之前我們聊過周亞夫、韓信等,他們都有共同的特點,戰功赫赫最終卻被君主猜忌致死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而在他倆之前,早有前車之鑑,春秋五霸之一越王勾踐的謀臣文種,就是這個被最早收藏的弓。文種本來是楚國人,因為在自己的國家得到不重用,便懷揣著一肚子的學問和志向到越國求發展,得到越王勾踐的信任。
-
漫畫看世界——狡兔死走狗烹
歐洲對美國沒有了利用價值,自然狡兔死走狗烹。當年盟友,如今對手,翻臉就像翻書,大國節操,你值得欣賞。
-
宋江的命運,狡兔死,走狗烹
接著驚悚的一幕出現了,誰也沒有想到事情會來得這麼快,不到半年盧俊義和宋江被奸臣蔡京、童貫、高俅、楊戩害死,應了一句古話,高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樣死不冥目的宋江用冤魂告了御狀,皇帝知道了這事,只是在金鑾殿上罵了高俅和楊戩,蔡京和童貫幫襯把這事摭掩了過去。宿太尉等正直的大臣們也沒有指責奸臣。
-
狡兔死走狗烹——過河拆橋的牛人非劉邦和朱元璋莫屬
蕭何,自汙名節才得以保全;張良,畢竟是高人,看到連韓信都被殺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果斷歸隱;樊噲差點被劉邦誅殺,如果不是劉邦突然嗚呼的話;陳平,好像是幾個人裡結局比較好的。再說說朱元璋式的狡兔死走狗烹,他果然是大手筆,幹掉不聽話的跟班,一定還拖了好幾萬人,有五個人不得不說:李善長、劉基、宋濂、胡惟庸、藍玉。
-
狡兔死,走狗烹——中國歷史定律
我至死不叛漢,請替我辭謝項王的美意。」蒯徹又警告他:你如果幫助劉邦奪取天下,劉邦絕不會容你,狡兔死走狗烹。韓信和文種一樣,對他的主子抱有美好的幻想。他堅決的搖頭說,漢王絕不是那樣的人。韓信好不氣惱,瞪著劉邦冷冷道:「果真如古人所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現如今天下大定,看來你也該烹殺我了。」聽到抱怨,皇駕上的劉邦頭也不回地說:「有人告你謀反,朕只是做當做之事。」隨後命左右給韓信戴上囚徒的械具,一路上吹吹打打,讓百姓們知道韓信被擒。到達洛陽後,劉邦又假惺惺宣布說:「韓信功蓋大漢,是平定江山的不世之功臣。
-
飛鳥盡 良弓藏 狡兔死 走狗烹 人稱陶朱公 揮手攬巨富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範蠡淡然看透越王勾踐的性格,放下名與權,決然乘船而去……範蠡事奉越王勾踐,辛苦慘澹、勤奮不懈,與勾踐運籌謀劃二十多年,終於滅亡了吳國,洗雪了會稽的恥辱。越軍向北進軍淮河,兵臨齊、晉邊境,號令中原各國,尊崇周室,勾踐稱霸,範蠡做了上將軍。
-
【東周列國104 狡兔死,走狗烹】 | 立新說
越王勾踐滅吳後,謀臣範蠡急流勇退,並勸同僚文種「狡兔死,走狗烹;敵國滅,謀臣亡。越王可共患難,不可同富貴」。果不其然,越王不久後賜死沒有功成身退的文種。這是歷史上的經典故事,對後人啟示良多:一是問題在才有利用價值,問題一旦解決就是危險之時,相應也難免導致養寇自重。
-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那麼古代有哪些功成身退的功臣?
但是他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他早就已經下定決心歸隱了。何況越王給他說希望他把自己的計謀帶給先王。於是範蠡毫不猶豫地走了,在走之前他勸說文種趕緊走,但文種認為勾踐一定會對他不一樣執意不肯走,結局不想而知,文種被越王殺害,範蠡和西施隱於世間。除此之外範蠡人生的智慧真是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他三次經商致富擁有萬貫家財,自稱陶朱公。
-
狡兔死走狗烹,歷史上這八大名將死得真冤,第一名更想不通
中國歷史一直有狡兔死、走狗烹的傳統,所以名將名臣得善終者不在多數,歷史上這八大名將,他們身前都是累累戰功,但死得卻是十分委屈,象越王勾踐一樣的猜忌
-
【柯氏頭條】臥薪嘗膽,吳越爭霸,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4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國能夠滅掉吳國,範蠡和文種是最大的功臣。勾踐在滅掉吳國後,因範、文二人功勞卓著,便要拜範蠡為上將軍,文種為丞相。但是範蠡不僅不接受封賞,還執意要離國遠去。他不顧勾踐的再三挽留,離開越國,隱居齊國。
-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周易(易經)遯卦九四爻解
例解: 六二爻中提到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範蠡在幫助越王勾踐成功滅吳之後,不顧勾踐的極力挽留,立馬和他說拜拜,且淨身出戶。 範蠡還勸好友文種說,越王為人陰險,工於心計,是個能共患難卻不能同享樂的主...
-
曾國藩老謀深算,慈禧棋差一著:打破「狡兔死走狗烹」的魔咒
從臥薪嘗膽的勾踐、範蠡君臣到掌柜和夥計,再到老闆和員工,都面臨一個職場上的「魔咒」:「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我們前幾天說過鰲拜之死,本質上就是這麼回事。不然的話,如果清朝內部還是烽煙四起、兵荒馬亂,康熙還小,朝廷豈敢輕易擒殺鰲拜?對鰲拜都是如此,何況漢臣了。在晚清立下大功的曾國藩,其實是慈禧的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曾國藩和太平天國的關係!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當太平天國被剿滅的時候也是曾國藩也到了落幕的時候,曾國藩和太平天國的關係是相互依存的。沒有太平天國,曾國藩也許只是一個大學士,更不會青史留名,時勢造英雄,曾國藩就是太平天國造的英雄。洪秀全的起義,太平天國的持續發展,給曾國藩建立的湘軍勢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如果不是洪秀全造反,曾國藩也許會在理學的道路上終老。
-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範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種見書,稱病不朝。人或讒種且作亂,越王乃賜種劍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種遂自殺。
-
大浪淘沙 |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高仁愛狠命作踐自己,恨不得把嚴駿飛嗆死在遊泳池裡,但想到林丹妮已傳話給了師總安樂樂的事,嚴駿飛落下馬來指日可待,心情便能平復不少,而且嚴駿飛最近像做了虧心事似的,一味遷就高仁愛,甚至主動幫念恩介紹了家國際連鎖的星級酒店做文職工作。她不禁有些好笑,她高仁愛所有的事,哪怕弟弟妹妹的事,都還是嚴駿飛在一件一件幫著完成了。她高仁愛算什麼?一個徹頭徹尾的寄生者而已。
-
他被後世尊為兵仙,說出千古名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為何最後卻又卻被蓋上了謀反的罪名被處死
首先韓信到底有沒有謀反之心呢?據史記記錄,韓信破趙平齊以後,齊國人蒯通挽勸韓信,讓其擁兵自主,蒯通說道:蓋聞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而韓信得悉此事深知情形不妙,這大有發兵問罪的象徵,因而他也顧不了甚麼義氣,間接殺了鍾離昧,將其人頭取下預備獻給劉邦註解忠心,而讓韓信沒想到的是,當他還沒有將鍾離昧的人頭獻上,就被劉邦命人將其五花大綁,此時的韓信深知命不久矣,便說出了那一段千古名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滅,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而劉邦的回答更乾脆:「若毋聲,而反明矣」!
-
養寇自重
養寇自重雖然不是三十六計的計謀,但是其思考智慧是高過這些計謀,這種思路是道家思維的產物,歷史對於這招用得比較好的首推司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