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說
一個人有一個長處就可以安身立命了,短處是害你爬不到高處。
越王勾踐滅吳後,謀臣範蠡急流勇退,並勸同僚文種「狡兔死,走狗烹;敵國滅,謀臣亡。越王可共患難,不可同富貴」。果不其然,越王不久後賜死沒有功成身退的文種。這是歷史上的經典故事,對後人啟示良多:一是問題在才有利用價值,問題一旦解決就是危險之時,相應也難免導致養寇自重。二是千萬不要短視貪婪,莫要輕易當內奸和叛徒,難有好下場。三是功高震主,千古如此,下屬切記小心謹慎、檢點言行。四是偉人只可共患難,百姓只可共富貴。人性如此,無悲無傷,守住本分,方可保全自身,乃是中國特色的處世之道。
點擊視頻、音頻聽立新講解
大家好,這是立新說。今天我們繼續來講林漢達先生的《東周列國故事》第104個故事,名字叫狡兔死,走狗烹。這是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他講的是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帶著兩個謀臣範蠡和文種,終於滅掉了宿敵,也就是吳國。在滅吳的過程當中,吳王夫差命人把一封信綁在弓箭上,射到了範蠡的軍營裡。範蠡和文種把信打開一看,上面就有幾句話,就說:「狡兔死,走狗烹;敵國滅,謀臣亡。」說,你們之所以得到勾踐也就是越王的賞識,那是因為有吳國這個敵人在。今天你們不如放我一馬,如果你們真的把我滅了,對於你文種和範蠡而言,也很危險了,也會被勾踐幹掉。當然範蠡和文種派人送信給夫差說,你不一樣,22年前,你本來可以像今天這樣滅了越國,上天給了你這個機會,結果你聽信讒言,中了我們的計,放了我們越國一碼,今天我們是不會像你一樣犯錯誤的,我們一定要滅掉吳國。所以吳王夫差只好自殺了。滅完吳國過後,越王勾踐就在公元前473年,在今天山東的滕州市的南邊,當時叫徐州,會和中原諸侯,開了個大會,並且得到了周天子周元王的首肯,他就做了東方的霸主。所以你看,都想當霸主。當了霸主過後,勾踐在慶功會上發現範大夫範蠡不在了,叫人找。最後找到了一封信,說範大夫跳水自殺了。範蠡給勾踐留了一封信說,我們幫助您滅掉了你的敵人,盡了我們做人臣的本分。但是在歡慶勝利的時候,我覺得有兩個人不能留,一個就是美女間諜西施,說她既然能夠迷惑吳王夫差,那麼她也可能會迷惑、誘惑您,所以我先把她殺了。第二個不能留的就是我——範蠡,我功勞太大、勢力太大,恐怕將來在跟您共事的時候,對你是個威脅,所以我也把我自己殺了。勾踐為此還悲傷了一陣。沒過多久,文種又接到了一個人送來的信,結果一看,原來範蠡並沒有自殺。範蠡給他送了一封信,上面寫的是越王勾踐這樣的大人物,他能夠報仇,容忍敵人對他的凌辱。但是我倆功高震主,他一定不能容忍我們倆在他面前繼續做事。所以現在您應該找個機會跑了,否則將來就來不及了。文種一聽一笑,沒有當一回事兒。這就看出文種的智力、智慧,要比範蠡要低很多。就像伍子胥的智商要比孫武低很多,孫武在幫助吳國擊敗越國過後,他也辭職跑了,回去寫《孫子兵法》去了。這個叫
大智慧,看透了人生,在功成名就的時候要急流身退。果不其然,沒多久文種就被勾踐找到,然後跟他說,我最近睡不著覺,我老想著,你說給我出七個計策就可以滅掉吳國,其實才用了四個,還有三個沒用,聽說你還有三個計策,所以我睡不著覺。文種傻了。這時候越王勾踐故意把一把寶劍掉在他身邊,說這劍你留著,然後走了。文種一看這劍是什麼,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一把名劍叫「屬鏤」。這把劍就是當年吳王夫差讓伍子胥,也是他的功臣在他面前指手畫腳,自盡用的那把劍。現在這把劍又被越王勾踐留給了功臣、謀臣文種,文種心裡就明白了。當時想悔不當初,該聽範蠡的。狡兔死,走狗烹。所以拔劍自殺,用屬鏤。文種想著我和伍子胥都死在這把劍下,看來我和伍子胥雖然是敵人,但還是刎頸之交、生死朋友,是緣分啊!通過這麼一個故事,我覺得有幾點啟示。第一點啟示是什麼呢?
在一個問題存在的時候,也許你是解決問題的最好的人選。你有價值,別人不得不用你。而一旦這個問題解決了,你就失去了被利用的價值,你的位置就很危險。所以養寇自重這句話也是中國古代的話,就是你得留著那些土匪,不要把他剿滅了。也就是說醫生你把一個人的病不能治斷根,你得留著這個病,過幾個月又復發,這樣你做醫生有用。當然這是中國歷史上的小農經濟的一種想法,我並不贊同,但是事實就是這樣存在的。所以當年明末的時候,崇禎皇帝有一個名將叫左良玉很厲害,所以派他去剿殺土匪,就是農民起義軍、八大王張獻忠。所以有一次張獻忠被左良玉追得走投無路,最後他騎在馬上對左良玉喊話說,你知道你犯了那麼多事兒,什麼縱容士兵搶劫老百姓、居功自傲、濫殺無辜,為什麼崇禎皇帝不辦你的罪呢?還不是因為有我張獻忠還在,如果你左良玉今天不放我老張一馬,把我張獻忠殺了,那麼緊接著崇禎皇帝就要追究你的責任、罪責——濫殺無辜、搶劫老百姓,你也活不下去。左良玉聽明白了,一使眼色讓張獻忠給跑了。這也是歷史上有名的故事。第二個我覺得就是伯嚭的下場,伯嚭因為接受了範蠡和文種的賄賂,所以每次都老幫越王勾踐說好話,讓吳王夫差把勾踐放回去,別去打吳國,所以伯嚭成了吳國的內奸。吳王被滅掉過後,伯嚭還站著等著越王勾踐分封他、賞他。沒想到等來的是什麼?是越王勾踐把他給殺掉了。所以這再一次論證說,
自古那些當內奸的、做叛徒的,很難有好下場。兩邊最終都不待見你。所以不是萬不得已不要當叛徒,也不要當內奸。這是第二點啟示。第三點啟示我覺得就更重要了,叫功高震主,這個是千古不破的真理。
作為一個部下,你的功勞、你的影響力、你的勢力和實力,威脅到了老大、威脅到了你的上級,讓他寢食難安的時候,一定會找個機會把你幹掉。所以當年劉邦出去打匈奴的時候,把整個國家大事的處理都交給丞相蕭何。有一次蕭何派人送糧食到前線去,送糧的人把糧食一交,劉邦就問,說蕭丞相如何?這個人就說了,說您不在的時候處理真是很公正,又不貪汙,老百姓都很擁護他,比你在的時候社會秩序還要穩定。劉邦一聽臉色一變,很不高興,所以送糧的官員回來馬上跟蕭何說,你很危險了,皇上一旦勝利,班師回朝就應該幹你了。蕭何嚇壞了,怎麼辦?只有自汙、自黑,搶點民女、搶點老百姓的土地、幹點小小的壞事,所以老百姓就告蕭何,把告狀信送到前線。劉邦看了哈哈大笑說,蕭丞相這個人沒有什麼大的志向,不想當皇帝。所以回來過後對蕭何說,你要美女、你要土地找我說嘛,你去搶老百姓的幹什麼?真是沒出息。所以這就叫自保。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從劉邦開始到朱元璋,歷朝歷代,基本上每一個功臣,功高震主的很難得以善終,但是有兩個皇帝除外。一個叫唐太宗李世民,他當了皇帝過後突破了這個規律,他把他的28個大功臣畫在了凌煙閣上,而且告誡他們說,我們一定要不但共患難,還要共富貴,但是你們一定要好自為之。像尉遲恭,玄武門政變時救了他的命的人,當時他的弟弟李元吉用弓弦勒著李世民的脖子,還是尉遲恭連射三箭,把李元吉給射死了。尉遲恭後來也是強搶民女,搶老百姓的土地。最後李世民把他叫來,狠狠地罵說,我不想殺你,良苦用心,你何必自己找死呢?所以你要約束自己。當然另外一個就是宋太宗趙匡胤,他採用的就是杯酒釋兵權。黃袍加身是被部下政變弄成皇帝的,所以他最後也對這些大將說,我當了皇帝也睡不著,你們各個握有軍權,以後你們的部下,仿效當年你們推我當皇帝一樣,推你當皇帝來幹我怎麼辦?我睡不著覺。這些人嚇得跪在地上。然後趙匡胤說,人生苦短,你們就不要掌兵權了、不要掌權了,回去當土財主,分田分地,賞賜金銀、美女,給你們富貴。所以這也是個辦法,對那些有能力、功勞大的人,你可以給他獎賞金銀財寶、給利益,但不能讓他掌權。反過來講,
作為部下的人,不能居高、居功自傲,一定要相當謹慎地檢點自己的行為言行。像伍子胥天天在吳王夫差面前擺出一副功臣和長輩的樣子,所以他必死。所以功高震主,千古已然。第四條,我們可以總結一下,叫做什麼呢?大人物只可共患難,大多數情況下不可共富貴。所以這一點一定要明白,你跟大人物在一起打天下、創業、共患難是可以的,但是你不能共富貴。所以三十六計,辭職,走為上策。或者像張良一樣,永遠閉門養生,不管政事兒,也可以保全自我,或者是像蕭何一樣自黑。當然這個也主要要看什麼呢?要看君臣之間是不是能夠互相信任對方。那麼反過來講,我又理解到另外一條,咱們這些普通老百姓是只能共富貴,不能共患難。所以這就所謂的「貧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也就是住在北京鬧市區,但你窮、沒當官,無人問、沒有人管你,親朋好友都不來,但是你富貴在深山有遠親。再用一句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普通老百姓的夫妻關係,大難來了各自飛。你也沒有什麼悲傷的,這就是基本的人性。
只有看透人性,看清形勢,把握自己在當下的角色,守本分,做聰明的舉措,才能保全自己。謝謝大家。
立新親筆籤名,表達無限感激。
買好書送親友,啟迪智慧商機。
下期預告
【東周列國105 三家滅智】任正非為什麼成功?善於分錢!【東周列國106 漆身吞炭】人生最應該忠於的對象是誰?
【東周列國101 帽纓系好】為啥被人殺死之前還請求把自己的帽子戴正?
【東周列國102 三不死】世上為什麼會出「免死金牌」?
【東周列國103 攻城和守城】擁有利刃,必起殺心?
本期製作
本公號原創內容歸北京立新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歡迎轉發,請註明出處。商務合作請聯繫我們。
本公號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所有者如需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