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學生,每當拿到考試成績或者受到階段性的獎狀時,心裡總是會莫名的開心與欣慰;作為老師,當自己教過的學生取得優異成績時,嘴角會不自覺上揚;作為演員,當自己的作品受到表揚或拿到獎盃時,總是更加堅定自己所走的道路;同樣的道理,在《演員請就位》的舞臺上,當參賽演員拿到S卡時,心情可想而知。
郭敬明作為導演在選角色,或者看待問題的時候,會有感性的存在,而且不得不承認,郭敬明的口才很強,那我們就來說一說郭敬明發S卡吧。
趙薇調侃郭敬明選角色會顏值高的,好像也有點道理的,但似乎他自己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角色,何昶希就是本季裡被郭敬明發S卡時推上了輿論熱點。郭敬明給了一個不會演戲的新人S卡,到底是幫助了他還是害了他呢,眾說紛紜,當然郭敬明也說明了原因,是因為他覺得《演員請就位》的舞臺會培養出來一些會演戲的演員,同時也會讓一些演員在心底裡種下希望的種子,最後憑藉作品成就非凡。
那為什麼那麼多沒有拿到S的演員,郭敬明偏偏就選擇了何昶希呢?也許他是一個新人演員,就像一張白紙,可以給導演發揮的空間很大,不管導演是往哪裡發揮,最後一定會比現在的小白更強,視覺對比上的衝擊力會更大,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就好比一個人從0到60很容易的,但一個人從60到90就很難的。
同樣,何昶希親眼目睹了導演力排眾議堅持給自己S卡,他也會拼盡全力!當然從參賽演員的表情來看,大多數是覺得不公平的,想想就明白,一個職場新人憑藉一個從頭到尾沒有找到亮點反而進度空間很大的作品拿到S卡,而自己有一定經驗且參賽作品比其強太多了反而甚至拿到的是B級,心裡怎能平衡,又為什麼要平衡,特別是同樣為新人演員的張大大,難道只是因為顏值的原因?
也難怪董思怡直接在舞臺上當面問四位導演,發放S卡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胡杏兒,TVB演員,挑戰《親愛的》,黃奕,重回大眾視線,飾演《如意》中的如意,辣目洋子,喜劇演員,帶來的作品是《小偷家族》片段,三位的演技都是值得大拇指的,強強對決,花落誰家,都是可以理解的。
只見陳凱歌按照慣例把三位的表演一一點評了一下,他說,胡杏兒老師的表演是一場冰與火的相遇,在沒有演出之前,她非常理性的默戲,演出之時,又打破理性用感性的方式在舞臺上呈現出來了,不破不立,厲害啊;他說,黃奕的處理很精彩,當她第一次轉身的時候,眼帶淚珠但沒有掉出來,當她神閒氣定地說出「我不愛你」時的決絕,以及最後留下的背影,都可以說明演技高超;他說,辣目洋子關於警察問玲玲對她的稱呼時細節的處理還值得推敲。
最後,陳凱歌選擇了黃奕,肯定了她的這段表演,給了胡杏兒S卡,說明胡杏兒的演技值得肯定,他還用語言肯定了黃奕飾演的他的《如意》,便更有了深意,我想黃奕也是開心的吧(爾冬陞給了黃奕S卡),可見陳凱歌的處理很高。
參賽演員立刻鼓掌,我想她(他)們對於陳凱歌的處理也是心服口服的吧!
所有的努力在恰當的時候得到的肯定就是最大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