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攝製:河北日報記者解楚楚
7月3日10時許,記者在河北省沙河市見到河北九鑫牧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慶施時,他正接待河北幾家蛋種雞養殖同行來公司參觀交流。疫情緩解以來,周慶施與團隊加緊建設公司蛋種雞孵化場,目前設備安裝、通水通電已近尾聲。預計今年8月建成投產後,雛雞年產量能夠達到3000萬隻。
周慶施身材高大,皮膚略黑,儘管操著一口京味兒,但他已把河北當做了自己的第二故鄉。
2016年,在北京從事多年種禽和飼料銷售工作的周慶施,順應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勢,決定將公司從北京外遷,並將公司定位轉向蛋種雞養殖、孵化和飼料加工。不過,他最終與河北省沙河市結緣,還是感動於沙河的滿滿誠意。
努力把荒山變成「聚寶盆」,周慶施帶動當地更多老百姓實現了增收致富。河北日報記者 解楚楚攝
2016年小年前一天,京冀地區天氣陰沉,下雪不斷。從沙河前往北京的高速公路上,有一輛搭載著4人的公務車,冒著風雪前行。就在幾天前,沙河市招商局局長張宏業得知周慶施的遷企計劃後,決定聯合其他部門工作人員前往北京,與周慶施協商合作事宜。從沙河的養殖政策、支持力度到環境條件,雙方足足探討了2天。當地領導的滿滿誠意,讓周慶施動了心。
2017年春節期間,周慶施與沙河市正式達成協議,並在春節過後第一次來到沙河進行場地考察。
那段時間,周慶施幾乎走遍了沙河的所有地方,最終在沙河新城鎮臺上村駐足。
臺上村山多耕地少,村民大多需要外出打零工補貼家用。周慶施第一次見到臺上村黨支部書記韓清申時,發現他一臉愁容。而韓清申的一句話,讓周慶施最終堅定了落戶於此的決心,「我們村全力支持你,只要能讓村裡人不用外出打工就能掙錢,讓小夥子們能娶上媳婦兒。」
周慶施向韓清申保證,「咱們兩個約定好,只要臺上村的小夥子們都娶上了媳婦兒,村裡的老百姓都實現了就近就業增收,我就算成功。」
這一刻,周慶施覺得自己就是村裡的一員。利用臺上村周邊荒山建企業,讓村民們到公司就業、增收致富的願望,在周慶施心中是如此強烈。
2019年6月中旬,河北九鑫牧業有限公司在臺上村的一處廢棄荒山正式開建,不到半年時間就基本建成。
一邊建設企業,周慶施還一邊引進了優質的美國海蘭父母代蛋種雞,並在當年7月第一棟雞舍建成後開始飼養。他還把當時北京公司的管理者、技術人員等10餘名核心人才帶到河北公司任職。走訪周邊多個鄉村,宣傳、招攬當地村民到公司就業,其中貧困戶優先錄用。短短幾個月,公司已成了一個擁有100多名員工的大家庭,員工月均收入達到2700元以上。
今年受疫情影響,道路一度被封鎖,企業孵化的雛雞無法向外輸送,每天損失達到10萬元左右。周慶施果斷採取措施,從農曆大年初五開始,企業把安全防禦係數提到最高,前瞻性地實現全面封場,100多名員工全部入駐企業,一切吃住企業免費提供。同時,在當地政府和多部門共同協助下,企業順利辦理了綠色通行證,實現了蛋種雞飼料的不間斷供應和雛雞的外省運輸,大家齊心協力,把損失降到了最低。
把荒山變成「聚寶盆」,除了做大蛋種雞養殖,周慶施還有一個想法,今後,要把雞糞進行發酵處理,作為有機肥全部還田。今年3月,他從老家北京平谷大桃生產基地引進了兩種高品質桃樹樹種,在公司周邊開闢出一片20餘畝地的試驗田。待今年成功培育後,周慶施將邀請來自北京的專家到河北,對周邊村民進行免費的果樹種植技術培訓和推廣,帶動當地更多老百姓實現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