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一部戲唱哭北京人

2021-02-22 承德播報

一部好戲能讓人落淚,但如今這樣的好戲基本都是影視作品

今天說的這部戲叫《臥雲嶺》,名字很優美,如果再告訴你,《臥雲嶺》是處河北梆子現代戲,估計不少人都要「咦!」

戲劇觀眾人群數量在下降,是不爭事實,因為對其不感冒,所以大家連看的興趣都沒有,何來感動落淚


這兩天,《臥雲嶺》作為河北省唯一參選劇目,走進北京的梅蘭芳大劇院,參加了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

7月27日晚上,首場演出現場,來的人真不少,可能是首都聽戲的人多,可能是戲曲的神聖殿堂梅蘭芳大劇院的魅力所致

聽戲前,聽過戲的人說,要準備紙巾,因為《臥雲嶺》會考驗淚點


當節目進行到主人公因植樹造林,丈夫離去,女兒忍飢挨餓,為了吃飽飯也離她而去時,不少人都哭了,看來先前的提醒,所言非虛

那麼,這到底是部什麼戲呢?


河北梆子現代戲《臥雲嶺》是由隆化縣河北梆子劇團及縣文廣新局共同創作完成的

是以全國勞動模範、河北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綠化標兵——隆化縣隆化鎮鬧海營村農民鄭淑芳的典型事跡為原型,藝術加工改編創作而成的河北梆子現代戲

    

主要講述了當代性格爽直、倔強、堅韌的中年婦女鄭淑芳,挑戰因循守舊的思想,拋灑淚水、汗水,經歷家庭悲歡離合,實現綠化荒山的承諾,用行動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在人生最美好的30年,植樹40多萬棵,綠化荒山3000畝,把臥雲嶺從水土流失的荒山變成了鬱鬱蔥蔥的綠色寶庫的真實故事

    

2014年5月28日,《臥雲嶺》在承德市舉行了首演並獲得巨大成功。經過後期不斷的修改和完善,這部大戲已在石家莊市、承德市各縣區、隆化縣農村等地演出了近百場,觀眾場場爆滿,好評如潮


所以,它才代表河北進京會演

    

說完戲,咱們再重點介紹一下《臥雲嶺》的原型——鄭淑芳


隆化縣隆化鎮鬧海營村的一名普遍村民鄭淑芳,因為從小受父親的影響,對中醫藥頗感興趣,1982年她在家裡開了一個中藥店,閒暇時間就到山上採點黃芩、柴胡等中藥材

1983年7月,她去大黑溝採草藥時,看見果園因多年無人管理已經荒廢。當時她就想,如果有一天這片果園由她管理,她一定要把它建設成一個山清水秀、碩果滿枝、生態良好、景色宜人的世外桃源。說來也巧,1984年她們村在果園的管理上倒掛費用都無人承包,於是,她就找到當時的村幹部說了自己的想法。在村委會的支持下,鄭淑芳如願承包了大黑溝的荒山和果園。拿到承包合同的當天,她就和丈夫來到了山裡

當時的大黑溝,可以說是山禿、樹光、路窄、草長。荒了十幾年的山要想儘快地讓它綠起來絕非一朝一夕的事。自己不懂果樹管理和剪枝技術,鄭淑芳聘請了縣林業技術員。為了節省開支把錢用在刀刃上,鄭淑芳一把鐵鍬、一把樹剪、早出晚歸、風雨無阻。

1985年,她先在大黑溝栽了近3000株榆樹作為防護林,然後僱人栽了8萬株油松、刺槐苗40000株,封山育林近千畝,常年僱用2名護林員吃住在山上

1986年,為了解決生產用水問題,她親自動手在山上砌了一個2米深、12米長、6米寬的蓄水池。砌池時,一塊石頭掉下來砸傷了她的右腿,鮮血直流,她用手帕將傷口包上又咬著牙接著壘,用了5天時間將這個蓄水池砌好了

在多年的實踐中,她深深地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治山不能蠻幹。她知道自己文化水平低,所以就節衣縮食買回了大量林業方面的書籍和資料,通過學習,她很快掌握了一些專業知識,並寫了10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在參加各級婦聯繫統舉辦的農村婦女「學文化、學技術、比成績、比貢獻」競賽活動中,她多次被全國、省、市評為先進女能手和標兵,也因為刻苦自學,她還取得了「綠色證書」、「農民技術員」等職稱 

1990年,松毛蟲蟲害嚴重。為儘快控制蟲情蔓延,她領著人上山打藥,30多公斤重的藥桶,每天要噴十幾桶。十多天下來,由於勞累過度又加上藥物中毒她住進了醫院

1994年,通過整整10年的努力,鄭淑芳終於迎來了收穫的季節。她不僅讓承包的荒山披上了綠裝,果園也碩果纍纍。她成功了,但沒忘記街坊四鄰對她多年的支持和幫助。她用果園的收入資助她們村一個貧困孩子讀完大學,向縣敬老院捐款近千元的衣物食品,無償為林果種植大戶提供技術服務,南方發生洪澇災害那年她還變賣了戒指,把1000元現金捐給了災區

而那些年,因為包山,家中收入不錯的中藥店和小賣部停業了;因為包山,她花去了家裡的所有積蓄;因為包山,她的體力嚴重透支,落下了腰腿痛、關節炎和胃病;因為包山,2001年丈夫也離她而去

這些年在治山過程中,她失去了很多,但也得到了很多。2000年,她被河北省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記個人二等功;2004年她被承德市林業局授予「綠化標兵」榮譽稱號;2010年她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和「五一」勞動獎章;2015年獲得全國綠化獎章

荒山變綠了,接下來鄭淑芳開始琢磨如何發展綠色產業,帶動家鄉脫貧致富。2004年8月,她抓住雨季造林的有利時機,僱用20名民工大幹一個月為村裡義務植樹,使2000畝荒山全部綠化。在此基礎上,她根據自己多年綠化造林所學的科技知識和積累的中醫實踐經驗,以山楂核和多種草藥籽為主要原料,經純天然中草藥泡製,研製成集保健與按摩為一體的「紅玉牌」多功能保健枕墊,以及以薄公英、山楂葉、黃芩、桑葉、刺玫瑰等為原料的「薄葉牌」野山楂綠色有機產品,並申請了發明專利和商標註冊,創建了承德紅玉天然綠色保健品廠。2005年,鄭淑芳又研製了系列降壓、防暑、助眠藥枕,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評

2016年7月13日,中央電視臺「心連心」藝術團到隆化慰問演出,在著名央視節目主持人李思思的採訪中鄭淑芳說:「過去看到家鄉光禿禿的荒山我就想,我不能讓我們的孩子還繼續生活在這麼荒涼貧困的地方!只有山變綠了,水變清了,才有富裕的希望。」

如今的大黑溝,可以說到處生機勃勃,3000餘畝荒山也早已鬱郁成林。談起對未來的打算,鄭淑芳信心滿滿

相關焦點

  • 承德微新聞(承德人承德事)
    這是首部由承德80、90後自編自導自演、融入承德地域文化、美食小吃、方言俚語的網絡劇。市委書記周仲明得知繼《打狗棍》後又一部融入承德元素的網絡劇即將誕生的消息後很是高興。    3個承德小夥一臺戲  製片人紀巖,平泉人,85後,中國傳媒大學在讀研究生;編劇段然,承德老居宅人,85後,東北師範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畢業;導演王溢,承德獅子溝人,90後,河北傳媒學院本科畢業。  就是這三個人的一拍即合,攢出了一臺具有濃鬱承德色彩的網絡電視劇。
  • 承德人想坐著高鐵去北京,還要等多久?
    要說2020年承德人最關注的承德大事件是什麼,那就一定是北京—承德高鐵的通車進展了,從九月至今,好消息頻頻傳來2020年高鐵進展>10月20日京哈高鐵北京朝陽站至承德南站間正式進入聯調聯試階段昨天,關於京承高鐵又有兩則好消息傳來:1、10月20日,京哈高鐵北京至承德段,開始聯調聯試2、10月21日11時11分,北京至承德段正線熱滑試驗順利完成!
  • 專題楊志剛這個承德爺們兒,真夠爺們兒!
    在外奔波了一年了,回家來肯定有好多話想對父母說,也有很多成績要和父母匯報,可否分享給父母的同時也讓咱們老家的人一起來分享一下您的成績呢? 成績談不上,這些年演了幾部劇,受到觀眾朋友和家鄉人的喜愛,是我的幸運。一路走來我認為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有三部戲,一部是《鐵梨花》,這部戲讓我火了、讓觀眾認識了我。
  • 承德作惡,北京被捕,出賣楊靖宇的這個叛徒最終在承德被執行死刑
    這份檔案寫明供出人及關係為:在押犯劉其昌供出,劉犯與程匪系至友。在很多文章裡,都寫到這樣的情景:1951年春天,程斌在北京一個門洞裡避雨,忽然有一個人也跑過來避雨,兩個人一打照面,啊!是你呀。然後,兩個人分別去舉報對方。
  • 承德到北京的高鐵車程,到底是30分鐘、9分鐘、3分鐘還是1分鐘?
    高鐵一直都在牽動著承德人的心。即使7月10號可以乘坐高鐵到哈爾濱,但是大多數承德人都在關心:到底啥時候通北京?我們的老朋友紀海星,從《中國好聲音》的舞臺出道,現在已經是一名很成熟的演員了。對於他來說,他「受得了通宵拍戲的苦,但是真的受不了用各種方式輾轉北京-承德這一段的累」。他說,「當戲殺青,演員們都從橫店回北京。別人從機場直接就愉快的回家了,可對我來說,只走了一半的路。」相信很多朋友對此都深有體會。你可以「從北京去到全世界」,可是從北京到承德的這一段路,永遠像是「從全世界回來」。
  • 承德有一縣城,距北京只有180公裡,這裡被稱為「北京北大門」
    承德可以說是河北比較重要的城市,地理位置上,不僅靠近京津,而且靠近河北兩個沿海城市,仍然連接華北和東北,和其他城市相比,它的位置還是很優越的,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很快,下轄八縣三區,今天老陳給大家講講承德的下屬縣灤平縣,今天,老陳就帶你們看一下承德有一縣城,距北京只有180公裡,這裡被稱為「北京北大門
  • 北京至瀋陽2.5小時!京哈高鐵北京至承德段進入運行試驗階段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11日從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經過為期51天的聯調聯試,京哈高鐵北京至承德段進入運行試驗階段,為開通做最後準備。  目前,京哈高鐵北京至承德段線路信號系統具備正常運營條件,司機可按正式運營標準對標停車。
  • 承德籍演員肖茵的影視演繹成長之路(組圖)
    孫佔軍 攝  長城網承德2012年11月15日電(孫佔軍)電視劇《鐵梨花》想必很多觀眾都看過,飾演張雅琴的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承德籍演員肖茵,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她,憑藉《紅娘子》、《山妮妮溝娃娃》、《望族》、《致命追蹤》等電視劇中的精彩演繹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 北京拉響疫情警報,承德該咋辦?市委書記有聲音
    北京拉響疫情警報,承德該咋辦? 承德毗鄰京津,一衣帶水,緊密相連,隨著復工復市復學復遊常態化,人流車流物流商流不斷增加,生活工作往來愈加頻繁,特別是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是全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心,承德作為重要的供給和消費城市,貿易往來更是十分密切,北京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也牽動起每一位承德市民的心。
  • 從來不敢演「哭戲」的明星,一場哭戲一瓶眼藥水,演一部毀一部
    檢驗演員演技的方法有很多種,但哭戲卻是最能看出演技的。好的哭戲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跟著不自覺的掉眼淚。靠眼藥水拍完的哭戲,讓人隔著屏幕都覺得尷尬。她是圈內公認的最強哭戲。哭起來眼淚猶如珍珠般一顆顆滑落。
  • 京瀋高鐵明年底全線貫通承德到北京僅需40多分鐘
    自2018年底京瀋高鐵承德至瀋陽段開通後,很多市民關心到底什麼時候能夠坐著高鐵去北京。12月12日,消息傳來了,京瀋高鐵全線隧道貫通,按照規劃,明年年底京瀋高鐵將全線開通運營,承德至北京最快40多分鐘。
  • 從來不敢演「哭戲」的明星,演一部毀一部,一場哭戲一瓶眼藥水
    在娛樂圈中,一直有哭戲才是最考驗人的說法, 因此在很多劇組面試的時候都會有哭戲的成分,檢驗演員的實力。早前憑藉《甄嬛傳》大火的娘娘孫儷就是一個哭戲大戶,想哭就哭,而且哭得非常好,讓觀眾頗有情感的帶動。但娛樂圈談到不敢演哭戲的明星還是大有人在,其中呼聲最大的當屬baby
  • 承德「三劍客」,劍舞《天下糧田》
    更令人驕傲的是,該劇總製片俞勝利、總導演闞衛平、片頭繪畫設計李哲皆為土生土長的承德人,在影視市場競爭激烈的今天,不能不說聯手合作的塞外「三劍客」,再次為河北增添了一份特殊的光榮。俞勝利,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作家、製片人。曾任中央電視臺影視部編審組組長,中央電視臺中視影視俞勝利工作室主任。
  • 方瓊昨天來承德了,為一場承德人自己的春晚!
    還記得之前我們寫過的文章《方瓊要來承德了,你也有機會和她同臺!》嗎?就在昨天,方瓊已經來到了承德,開始了本次春晚的錄製。 2020年1月4日,「琢越中國夢」——琢酒2020春節聯歡晚會在承德大劇院錄製,河北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方瓊、馮亮與承德電視臺主持人佳惠
  • 承德最美女演員——肖茵!
    5歲那年,劉鎮偉執導的影片《花旗少林》來承德拍攝,需要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演員,肖茵的媽媽帶著她去了劇組。劉鎮偉導演見到她後十分滿意,突然一個高高大大的男人微笑著張開雙臂朝她走來,肖茵回頭發現後扭頭就跑開了。一個5歲的孩子,根本不知道這個高高大大的男人是周潤發,更不知道他是個大明星。別人知道她和周潤發合作拍了電影,都很是羨慕,她卻淡淡地只是點一點頭。
  • 承德人自己的電視劇,再次登錄央視!
    去年8月,一部反映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感人事跡的電視劇《最美的青春》在央視一套黃金檔播出,一時間風靡螢屏,被觀眾贊為「良心好劇」。
  • 承德塞罕壩:電視劇《最美的青春》8月1日CCTV1首播
    戲外,劇組人員同樣將熱忱獻給了自己熱愛的事業。為了更真實地再現造林人當初的艱苦環境,劇組先後轉場北京、天津、內蒙古、承德等八地取景,更歷經風沙淹沒拍攝機器、與「白毛風」鬥爭等困難,但他們愈挫愈勇。深入沙漠、歷經風沙,他們詮釋塞罕壩精神;抗嚴寒、造白雪,他們書寫最美的青春。
  • 他和團隊代表承德,在央視「一鳴驚人」
    於文龍的舞臺情懷❍齊桂榮見過於文龍的人都說他天生就是一個當演員的「料」:嗓子好,一米八的高個,身材勻稱,面目清秀,渾身上下充滿活力。偏偏他又從小喜歡文藝,在學校一直是舞臺上的「男一號」。以致退休之後他各項藝術專長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不但成了遠近聞名的「能人」, 對推動承德市群眾文化和戲劇事業也做出了卓越貢獻。
  • 承德避暑山莊美景
    你為什麼不來承德避暑山莊。他也被稱為「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的寺廟以其豐富的造園技巧和文化內涵而聞名,基於自然景觀的地形設計避暑山莊是繼承中國傳統的中國花園宮殿模型。作為宮殿歷史建築、園林設計藝術和宗教建築的經典傑作,是世界經濟文化遺產的瑰寶。
  • 王曉晨哭戲讓人害怕?一個細節讓人看出真哭與滴眼藥水的區別
    ,這種人物性格的入木三分的演繹,也讓不少網友誤以為王曉晨本就是北京人。演繹北京大妞的角色,小到兒化音、老北京人的土話,大到北京大妞不服輸、倔強要強的性格,都需要反覆揣摩。當然,王曉晨也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