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音頻無劇透。
第二條音頻劇透地表達了對於《尼爾 自動人形》的故事和主題的看法,其中也劇透了《最後生還者 第二部》的小部分內容,未通關兩部作品的朋友請勿收聽。
請確保先閱讀專題的「必讀前言」。
點右上角「...」選【浮窗】可隨時返回頁面。
排名不分先後,基本按風格順次排列。
BGM來自《尼爾 自動人形》的OST。
2個月前製作的相關節目【我與橫尾太郎和尼爾的故事】
#12 尼爾 自動人形
NieR:Automata
類型標籤:動作,角色扮演
關鍵詞:衝擊力
獨特性:極具衝擊力的人設和故事
鬼才製作人橫尾太郎的作品表現出古怪的性情,本人是個非常有趣的大叔,特立獨行的大叔。最早接觸他的作品是PS2上的《龍背上的騎兵》,黑暗殘忍,獻祭之痛,個性十足。《龍背》與《尼爾》是同一個世界觀下的作品《尼爾》的畫面灰度蠻高,色彩飽和度低,序章之後來到開放地圖上,一個荒涼的破敗小城,不大也不豐富,會覺得空蕩蕩。和其他開放世界遊戲對比,就會感到落差,會不由自主覺得這規模是一個半成品。當遊戲再繼續進行一段時間,就會慢慢轉變,因為在另一些場景,我們看到盛大的舞會,複雜的地圖,這前後的對比,也許正是作者刻意而為。熬過初期的懷疑和不信任,進入到遊戲的氣氛當中,會進一步感受到……痛苦與掙扎。在痛苦中掙扎迸發出的是點滴的溫情,角色之間的感情,在這些接近150公斤的機體之間,隨時切換於雲端的AI之間,產生情感。什麼是情感,什麼是生命,對於每個拿著手柄的玩家來說這根本是無需多慮的事情,生命就是自己,是自己和周圍的自然,而對於玩家在遊戲中扮演的角色,它們與生命之間隔著永遠無法逾越的鴻溝。藉機進入一個身份,體驗完全超乎想像的故事。作者將故事安排在多周目內容中,層層剝繭,漸漸接近最熱燙灼心的熔核。玩通這部遊戲的人,都紛紛表示在精神層面受到了衝擊。本作實際由白金工作室負責開發執行,作者橫尾太郎先生隨隊製作。發揮出了白金工作室的超凡實力,手感流暢美妙,為全篇流程增色不少。系統同時兼顧了動作性與角色扮演的數值系統,技能的組合也給了玩家發展自己遊戲風格的機會,不過遊戲的動作斬殺相關機制相對簡單,白金招牌的「魔女時間」繼續在本作中發光發熱,攻擊範圍大,普通難度並不想在動作方面難為玩家。而遊戲系統出色在與主題完美契合,結合了飛行射擊和彈幕躲避的玩法,在詭異的氛圍中,在極具衝力的情節、畫面和音樂音效中,時刻變換著操作的思路,這種靈感迸髮式的狂熱設計製作思路與成品,讓《尼爾》成為不可多得的獨特作品,擁有良好工業基礎的獨特作品,後者是更難得的。感謝橫尾太郎先生的堅持,感謝白金的付出。所有「忍耐」了這部作品個性並與之共鳴的玩家們,是何等幸運。任何意見和想法都可以在公眾號內留言給我,或者在微博@雷電BlueCube 私信我,我都可以看到。謝謝大家的支持!連載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