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崗法院 升級E網送達平臺 破解「送達難」問題

2021-01-08 南方新聞網

「趕在春節前開庭,速度特別快,可以安心回家過個好年了,真的很感激。」得知自己的合同糾紛案能夠儘早開庭時,李先生滄桑的面容露出一抹微笑。

2020年1月15日,李先生訴被告某公司合同糾紛一案在龍崗法院開庭。此前,該公司已經搬遷,法律文書送達工作陷入僵局,李先生想在春節前解決糾紛回鄉的願望難以實現。

好在有龍崗法院的E網送達平臺,通過網格員走訪排查、電話聯繫、協調社區等方式鎖定被告最新地址,成功將法律文書送達。

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是實現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來,龍崗法院積極促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學新技術在司法實踐中的深度融合與全面應用,打造並升級E網送達平臺,讓送達煥發新的活力,真正做到服務人民群眾訴訟、服務法官辦案、服務司法管理。

2018年10月28日至2020年12月,龍崗法院E網送達平臺完成送達任務319467件,對原告的電子送達成功率達到97%,對被告首次送達成功率由最初的15%提升至現在的89%,實現送達事務100%全流程在線。

撰文:黃詩妤

破解難題

提高法院審判效率和質量

「以前,我需要根據被告的地址手工填寫郵單,送至法院統一的寄送點。」小陳是龍崗法院的一名法官助理,面對海量案件,她首先要把法律文書送達當事人,「很多時候一個案件要送達多次才能成功,每天2/3的工作時間都花在送達上。」

作為深圳市司法轄區面積最大的基層法院,近年來,「送達難、效率低、成本高」一直是困擾龍崗法院工作的一大難題,嚴重製約法院審判效率和質量的提高。

「如果送達成功,對原告來說節約了訴訟時間,對被告而言,能參與庭審,及時行使抗辯權利,維護合法權益。」龍崗法院民二庭羅法官介紹。

為此龍崗法院進行了一系列持續創新的探索:2017年8月,龍崗法院在全省率先建立「社區網格化+司法送達」的「網格化送達」新模式;同年11月,龍崗全區推廣使用法院法律文書「網格化送達」模式;同時,龍崗法院全面使用深圳中院研發的「E鍵送達」系統,大幅減少送達工作中法官助理的機械性勞動。

最終在2018年6月,在總結「網格化送達」與「E鍵送達」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龍崗法院開始探索將龍崗特色的「網格化送達」與市中院的「E鍵送達」兩種不同送達模式的優勢深度融合的E網送達模式。

科技賦能

E網送達平臺行穩致遠

2020年12月,龍崗法院以網絡直播的方式,對一宗商標權屬、侵權糾紛案件進行庭審,並在當庭宣判後通過E網送達平臺向當事人電子送達裁判文書。不到一分鐘,雙方當事人就收到電子送達的簡訊提示,成功接收裁判文書,全程高效便捷。

堅持強化科技驅動,充分運用現代科技破解改革難題、提升司法效能是實現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涵。

2018年10月,龍崗法院與深圳郵政合作,深度開發司法專遞業務,打造了以EMS郵寄送達、網格化送達為基石,囊括所有送達方式,對接多個資料庫送達地址的E網送達平臺,真正解決對被告送達難的問題。

2019年9月,為讓E網送達平臺智能集約高效的步子邁得更大,龍崗法院努力在智慧法院競技場上守正謀新,打出一套E網送達平臺再升級的組合拳。

首先是智能排序送達地址。E網送達平臺對接深圳市網格管理系統、深圳郵政速遞地址資料庫等多資料庫,自動獲取多個有效送達地址,將地址進行優先級智能排序,確定最優送達地址開展送達。

其次是藉助社會多方力量實現精準送達。龍崗法院利用網格員熟知社區居住人員及作息時間獨特優勢開展送達的同時,通過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由深圳郵政在全市郵政19個營業部組建直接送達團隊,56名營業部人員與郵遞員郵寄送達相分離和相補充,實現全天候高效送達。

同時,豐富電子送達方式,E網送達平臺啟用郵箱送達,優化微信送達,建立全過程可追溯的電子送達模塊,完成電子送達任務131819件,平均送達時長1小時以內。

值得注意的是,龍崗法院優化平臺送達路徑,E網送達平臺根據不同送達對象和不同送達地址,按照優化的送達規則進行各種送達方式的智能流轉,實現送達事務規範有序,直至最終完成送達任務。

最後是剝離送達事務減輕法官助理工作量。法官助理在整個送達過程中只需一鍵點擊創建任務,後續所有送達工作全部交由送達中心完成。送達進程及送達報告可隨時在線查看,實現從繁重送達事務中的解放。

此外,龍崗法院將送達事務由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集約管理,由2名工作人員負責對送達中心的11名郵政工作人員和龍崗區3800餘名網格員的送達工作實時指導和監督。

以制促治

實現經濟與社會效益雙豐收

2019年11月14日,深圳市中院決定在全市法院推廣法律文書E網送達龍崗模式。龍崗法院E網送達平臺榮獲2019創新創意超級盃政務服務創新獎、2020全國政法智能化建設智慧法院十大創新案例,是唯一獲此殊榮的基層法院。

「E網送達平臺以其集約集成、智能高效的管理模式,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龍崗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

一方面,E網送達平臺以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口,推動送達工作由線下走向全覆蓋,減輕法官助理工作量,有效降低送達成本。

另一方面,E網送達平臺的使用體現了司法與行政的融合,藉助黨委政府資料庫和送達力量大幅提升送達成功率和效率,同時,法院的送達地址和訴訟信息又反哺回綜治資料庫,完善綜治信息塊數據,推動工作向糾紛源頭防控延伸,共同提升社會綜合治理能力。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未來,龍崗法院將以建設滿足人民期盼的跨域送達協作機制為契機,通過E網送達平臺實現全市法院法律文書電子送達、網格化送達一網流轉、智能派送、全程留痕、自動歸檔,推動深圳送達文書工作在龍崗法院的互聯互通,努力使E網送達工作再上新臺階,為進一步提升司法效能貢獻龍崗智慧。」龍崗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相關焦點

  • 隆德縣法院:發出司法建議著力破解「送達難」
    隆德縣法院:發出司法建議著力破解「送達難」 2020-12-01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送達難」遇上富裕法院送達小哥
    當「送達難」遇上富裕法院送達小哥 2020-08-17 15: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訴訟文書送達難?集約送達不再難!|《郵政視頻聯播》
    訴訟文書送達難?集約送達不再難!由最高人民法院執行局將各地法院需要通過跨域送達方式送達的執行法律文書電子版,通過該平臺統一推送至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由其通過自己的業務專網分送至送達地分支機構進行落地列印、封裝,然後進行同城送達。
  • 廣州這家法院送達放大招,全國首創智能簡訊送達系統
    1月2日,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線運行「點即達」智能簡訊送達系統。據了解,該系統是廣州網際網路法院聯合三大電信運營商、手機生產商,率先將融合通信應用到司法送達領域,進一步豐富增強簡訊司法場景的有益探索。
  • 市南法院集約送達E中心正式啟用
    推進會上,王洪堅首先對法院整體及重點工作情況進行了全面介紹,並就廣泛凝聚工作合力、推動法院送達質效提升發表了意見。於常文主要介紹了市南法院E送達平臺運行情況。馬慶利總結了過去一年來青島郵政開展法院專遞業務的基本情況。張金海、江雲、姜藍英分別對律師、基層法律工作者適用電子送達的情況進行了介紹。
  • 如何化解委託送達難?
    委託送達作為我國民事訴訟的法定送達方式之一,由於立法僅對其作了原則性規定,導致在司法實踐中存在諸多問題。本文中,筆者主要分析了我國委託送達制度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一些對策建議,以期委託送達制度能為解決我國現有的「送達難」問題發揮更好的作用。  一、委託送達之法律規定及法律價值  (一)法律規定。
  • ...集約送達再發力——龍華區法院召開新送達系統培訓暨送達工作...
    日下午,龍華區法院召開新送達系統培訓暨送達工作反饋交流座談會。聯通公司項目負責人徐玉峰首先介紹了一站式送達服務中心成立以來的工作成績,並結合外省法院的先進送達經驗提出了送達服務中心的發展規劃。接著,聯通公司駐點人員詳細介紹了新送達系統的使用環境、模塊構成和送達進度時時查詢新功能,具體演示了新系統的送達任務發起、送達方式選擇,送達記錄留存,送達進度查詢、送達報告生成的操作方法。
  • 法院公告送達的三種形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修訂)第九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第八十八條對適用公告送達進行了簡單的規定,明確了公告送達為當事人下落不明或窮盡以上送達手段而不能才採取的最後一種送達方式。
  • 大冶金山店法庭微信送達訴訟文書 緩解「送達難」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李笑親)6月19日,筆者獲悉,大冶市人民法院金山店法庭創新送達訴訟文書方式,通過微信送達民事起訴狀,應訴通知書,舉證通知書,開庭傳票,廉政及執法監督卡、空白民事答辯狀、裁判文書上網告知書等材料,以緩解「送達難」問題。
  • 訴訟文書送達跑出「加速度」!新會法院引入公證處參與司法輔助事務
    當天上午,新會區人民法院、五邑公證處聯合揭牌協作中心,5輛藍白色的司法送達專車同步啟用。五邑公證處選派的9位專職送達人員組成集約送達小組,進駐新會法院。他們將肩負起應訴資料、裁判文書等所有民事案件訴訟文書的全流程送達工作,進一步為審判團隊減負,標誌著新會法院朝著多元破解「送達難」、為審判工作提速提質的目標邁進了一步。
  • 仙遊法院攜手郵政提高司法送達服務質效
    莆田網訊 記者昨獲悉,仙遊法院與中國郵政福建省仙遊縣分公司近日舉行司法送達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及集約送達服務中心揭牌儀式。通過此舉,解決司法送達工作量大、送達過程複雜、送達質效不高等問題,提高群眾對司法的獲得感。
  • 淺談人民法院國內送達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所以,沒有經過合法有效的送達,法院就不能啟動訴訟程序、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審理;沒有經過合法有效的送達,法院所作出的判決、裁定等也不能產生法律上的效力。送達由此成為民事訴訟順利進行不可或缺的環節,是實現程序公正的重要部分,是法院裁決獲得合法性的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送達工作雖然至關重要,但是送達制度的建設卻一直未能得到足夠的重視,導致送達難問題長期存在、難以根除。
  • 成都市郵政集約送達服務中心成立 執行法律文書送達更智能更集約
    8月19日下午,省高級人民法院與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立成都市郵政集約送達服務中心,雙方攜手對執行法律文書集約送達服務再升級。「執行法律文書送達是案件審理過程中的重要程序事項,是保障人民法院依法公正審理案件、及時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基礎。」
  • ——江蘇郵政開展法院文書集中送達服務
    直面問題 尋求突破     「據統計,開庭前送達傳票等訴訟文書少則需要2天,甚至長達2個月,直接送達門難找、臉難看等『碰壁』情形不在少數。」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吳猛介紹,受社會轉型發展、人口流動頻繁等因素影響,當事人地址不詳、下落不明、逃避送達、拒收法律文書等現象頻發,「送達難」已成為制約審判公正與效率的「頑疾」之一。
  • 法院傳票經常遭遇「無法送達」,問題原來出在這些環節!
    比病痛更讓他難受的是,為了逃避法律責任,被告竟然從人間蒸發,躲了起來,致使法院傳票無法送達,法院判決的30萬元的賠償款也因此得不到執行。2、主審法官最擔心的事情,鬥志昂揚的跑了個一整天,結果一盤冷水譁啦啦的這麼下來了....一大把傳票仍然還在手上:「這個月又有這麼多案子開不了庭,恐怕要公告送達了!」
  • 【慶安法院】集約化送達,強化信息手段完善電子送達模式
    慶安法院嚴格執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民事送達工作的若干意見》的規定,積極探索電子送達方式、方法,對年初以來立案受理的 400 餘件民事案件進行了全部篩查,主動與受送達當事人取得聯繫,儘可能採取電子送達方式完成庭前的送達工作
  • 行政訴訟中的送達問題初探
    2011-01-05 09:34:23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李炳穩   內容提要:
  • 全省法院電子送達工作推進會召開,全力推進山東法院電子送達工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楊璐 陳晨 實習生 李月蓮9月4日下午,山東高院、山東省律師協會、山東省基層法律工作者協會聯合召開全省法院電子送達工作推進會,深入貫徹落實省高院、省律協關於電子送達工作的要求,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全面推動全省法院電子送達工作實現跨越式發展。
  • 「老賴」躲貓貓,法院送達不了怎麼辦?
    原告起訴時經常會遇到被告「人去樓空,無人接收」的情形,很多法院在此時會要求原告撤回起訴或不予立案,給原告行使權利造成很大困難。對這種情形如何處理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依據原告起訴時提供的被告住址無法送達應如何處理問題的批覆》:「人民法院依據原告起訴時所提供的被告住址無法直接送達或者留置送達,應當要求原告補充材料。
  •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上線智能簡訊送達系統,還能一鍵查閱案件進度
    1月2日,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宣布正式上線運行「點即達」智能簡訊送達系統。 此次上線的「點即達」智能簡訊送達系統,是該院聯合三大電信運營商、手機生產商,積極探索可視化、智能化新型「智慧送達」的新成果,在全國法院系統是首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