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開車時聽到電臺主持人播放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並說周日就是母親節了。突然想起自己的母親,想起二十幾年前寫過的一首詩《母親》。
印象中,這首小詩發表過,好象還獲得過某年威海市徵文比賽的三等獎,那時我剛來威海沒幾年。時光倏地一下,就晃過了二三十年,母親也由人到中年而年過古稀。歲月在她的臉上留下了時間的印跡,但在兒女心中,永遠是最美!
右下角的母親,那時還不到十歲,這是她最早的照片。
母親初中時的照片,也曾經戴著紅領巾。
右一是高中時代的母親,求學於茌平一中。
左五,母親在文革串聯時,和同學步行到達井岡山。
爸媽的結婚照。1971年。
風華正茂,年輕時代。
那時,後方中間的大長辮母親,在茌平化肥廠工作,按時間分析,那時我應在母親肚子裡,尚未滿月。
母親和幾個月的我
兒時成長,全家福。
1985年,和38歲的母親一起去北京天安門。
高中時代的我和母親,她的不惑年代。
1999年,我結婚了,母親五十出頭。
兒子一凡從出生前到呱呱落地,再到上幼兒園,幾乎一天也沒有離開過母親,母親象哺育兒子一樣哺育孫子,祖孫感情,無法言表。在一凡心目中,奶奶永遠排名第一,從未改變。她為孫子付出太多太多,從無怨言,那是她內心裡真正流淌出的超越母愛的舔犢之情。
孫子漸漸長大,奶奶慢慢變老。這也是一種親情傳遞,生命傳承。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
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父母都已年過七十,都在慢慢變老,但有一種陪伴,有一種掛念,有一種血脈親情,會穿越時空,永遠存續!
母親節,祝天下所有的母親快樂!
為思想鼓勁,為能量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