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導報 一周話題
作者:申文
德仁天皇登基大典風光舉行,但進入令和的日本似乎有諸事不順之嫌。
連續的超強颱風橫掃列島,引發水患無窮,帶來各地重災;京阿尼的人為縱火與首裡城的毀滅性火災相繼發生,兩場大火燒得日本人心驚膽寒,尤其是精神層面遭受重創難以癒合;正在全力以赴籌辦奧運會的東京都,又被國際奧委會橫刀奪愛,奧運會馬拉松舉辦城市由東京移至札幌,有人歡喜有人憂……
在這一系列的灰暗故事中,唯一的亮色可能就是日本成功舉辦世界盃橄欖球大賽了,而且日本隊在英式橄欖球賽場上首次闖入世界八強,更讓日本國民振奮不已,看到了希望。
2019世界盃橄欖球大賽由日本主辦,日本連續第九次參加這一頂級賽事,當屬亞洲第一。本次大賽從9月20日開場,至11月2日決賽為止,時間跨度長,動員人數多,覆蓋影響廣,是日本面向世界的一次重大形象披露,也為2020東京奧運會做出了預演和準備。
在本屆大賽上,日本隊表現驚人,小組賽四戰告捷,如有神助,連續戰勝了俄羅斯、扳倒了愛爾蘭、擊敗了薩摩亞,最後贏下強隊蘇格蘭,奪得A組榜首寶座,同時直接取得2023年世界盃橄欖球大賽的參賽權。日本隊首度晉級世界盃8強,雖然最後沒能重演四年前的「布萊頓奇蹟」,在進軍4強的路上倒在了世界冠軍南非隊面前,但日本橄欖球隊掀起的賽場風暴足以震撼世界,也感動觀眾,更給了日本國民以巨大的勇氣和信心。
事實上,日本人在生活中偏向沉靜保守、做事循規蹈矩,而橄欖球運動直面肢體衝突、崇尚力量對抗,在表面上缺乏共通點,讓人難以直接把兩者聯繫在一起。但是,正是具有如此民族性格的日本人,不僅是美式棒球的最好傳承者,也是英式橄欖球的積極擁躉,並且具備了青出於藍的熱情、後來居上的實力。
英式橄欖球非常強調身體對抗,看起來並不適合亞洲人,但日本隊確實憑藉毅力和實力爭取到了一席之地。1899年,橄欖球最早傳入日本,由當時慶應大學英籍教練克拉克和英國劍橋大學留學生田中銀之助共同組建了橄欖球隊。1926年,日本成立了橄欖球協會。日本前首相森喜朗目前擔任橄欖球協會主席,他也是日本申辦2019年橄欖球世界盃的主要推動者。據介紹,日本橄欖球參與者近13萬人,俱樂部近3400個,英式橄欖球人口為全球第六,在1992年日本足球J聯賽成立以前,橄欖球的受歡迎程度甚至超過足球。創立於2003年的日本職業聯賽Top League,也是亞洲唯一的職業英式橄欖球聯盟。
日本隊在橄欖球賽場上的驚豔表現,是全民意識改革的結果,是充分國際化的結果,也為日本社會帶來了充滿爆發力的巨大改變。首先,日本作為亞洲人始終抱有向歐美人看齊的意識,日本人敢於在體格上與強者肉搏,更在精神氣勢上不輸任何對手,所以日本在足球、橄欖球等激烈對抗的運動中能夠在世界上贏得尊重,成為亞洲的名片。
其次,在實際運作中,橄欖球隊可能是日本最國際化的領域了。為了彌補亞洲人在體格上的局限,日本隊逐年引進歸化的外國人球員,本次31人的日本球隊中,就有15名來自紐西蘭、薩摩亞、南非的歸化球員,日本人對於多位外國臉龐的強壯硬漢代表日本活躍在賽場上並無違和感,表現出很高的接受度和一體感,這是「拿來主義」的勝利。
其三,在體育比賽中,引進外援已經成為一種國際潮流。比如本屆橄欖球大賽上,香港隊的16名上場隊員中有15個外國人面孔,他們齊聲高唱中國國歌,同樣獲得承認。日本橄欖球隊利用國際規則、接納海外選手也非常積極:從1991年的兩名到四名、六名、八名,直至現在15名——過去18年來,外國人球員逐年增加,日本隊的競賽水平也水漲船高,顯示了國際化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會有良性循環的結果。
其四,橄欖球比賽不是一個人的戰鬥,而是團隊配合的比拼,用森喜郎會長的話說,叫做One Team 作戰。富有團隊精神的日本人擅長互相配合、善於營造一體化氣氛,也在無形中影響著融入日本社會的外國人選手。出色的團隊配合精神加上選手的單兵突破能力,共同構成了日本橄欖球隊向上提升的動力,也為日本社會的開放轉型提供了示範。
其五,日本隊的精彩表現,不僅體現為連勝強隊創造了許多不可能,更在于洋溢在賽場上的自信心和榮譽感爆棚。這些榮譽感不是別人給予的,而是從內心油然而生的,並且通過實況轉播瀰漫開來影響了全社會,不僅感動心靈,更具有昂揚之氣,振奮了國民精神。
除了提升國際形象,振奮國民精神以外,日本主辦世界盃橄欖球大會之所以成功,還在於運營得當,經濟效益被看好。2019橄欖球世界盃惠及日本全國,為社區提供了橄欖球和體育設施,並帶來約20億歐元的經濟附加值。僅參賽的國家和地區,就為日本吸引了34萬7200人以上的訪日遊客。本屆賽事的電視轉播覆蓋率無與倫比,所有48場比賽都在J Sports播出,其中31場在NHK和NTV銷售網絡等免費頻道直播。日本橄欖球協會收到了超過38,000份熱情洋溢的志願者申請,儘管本屆賽事僅需要10,000名。預計在未來幾年內,亞洲將會增加100萬名橄欖球相關從業人員。
從世界盃橄欖球大賽,可以看到日本人的組織運營能力、為榮譽而戰的激情,還有在國際化選項中獲得的積極成果。世界在變,日本也在改變中,而且日本人並不拒絕改變。令和日本,從橄欖球大賽到奧運會,一切剛剛開始。不斷擴大的國際化可以回應突發事故、祛除社會陰霾,讓日本在變革中尋找到更好的自我和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