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經觀察 | 8月全球金融科技月評:四大行大規模內測DCEP,去中心化...

2020-11-20 騰訊網

本期金融科技月度評論重點包括:(1)各國央行數字貨幣計劃持續推進,中國四大商業銀行正在深圳大規模內測DCEP,巴西央行成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小組,將制定該國數字法幣的發行路線圖;(2)區塊鏈技術被更廣泛地應用於政府金融監管工作中,德國財政部計劃實施新的電子證券法,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作為新規的主要戰略之一;(3)以太坊二層網絡擴容功能有所完善,去中心化金融(DeFi)熱度不減,其基礎架構與應用得到進一步優化;(4)國際清算銀行發布《央行數字貨幣崛起:驅動因素、方法和技術》報告,指出全球超36國央行正在研發央行數字貨幣,2020年將成為央行數字貨幣崛起之年。

以下為本期金融科技評論的具體內容:

一、金融科技監管

本月金融科技監管仍然集中在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方面,各國央行數字貨幣計劃穩步推行,數字資產和電子證券相關法規制定取得了較大進展。此外,智能合約和人工智慧工具在金融監管工作中的應用已獲得一些國家政府重視,去中心化金融(DeFi)逐漸成為金融科技監管熱門議題之一。

1. 數字貨幣與數字資產監管

· 各國央行數字貨幣加速落地

8月份,全球有7個國家的央行數字貨幣研究進展突出。其中,中國、泰國、巴哈馬的央行數字貨幣試點計劃正在有序推進。具體來看,中國工、農、中、建四大行正在深圳等地大規模測試數字錢包應用,僅憑對方手機號便可完成轉帳,各行同時還在測試無網絡轉帳功能;在8月下旬,深圳金融局透露數字貨幣研究與行動支付創新應用等金融科技創新已取得積極進展;8月26日,北京數字貨幣研究中心在京成立,將全面服務京津冀數字經濟發展。泰國中央銀行正在研究數字泰銖的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用例,該國央行數字貨幣合作開發商認為借鑑DeFi模型將會為經濟帶來巨大流動性。巴哈馬中央銀行已將其數字貨幣Sand Dollar列入官方資產負債表,並將價值4.8萬美元的Sand Dollar投入市場,在埃克蘇馬展開了試點測試。

與此同時,美國、巴西、日本等國的央行數字貨幣評估和研究工作有所進展。美國國會和美聯儲此前對數字美元發行態度曖昧不明,美聯儲理事布雷納德在8月14日講話中強調,美聯儲尚未就是否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做出任何最終決定,然而布雷納德隨後透露美聯儲波士頓分行將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共建數字美元代碼庫,數字美元項目處在低調推進中。巴西中央銀行近日成立了央行數字貨幣研究小組,該小組將在未來三個月內調查央行數字貨幣的安全風險、經濟影響和針對巴西現有支付環境的社會利益,並將制定該國數字法幣的發行路線圖。日本央行已任命其最高經濟學家Kazushige Kamiyama擔任其支付和結算部門負責人,負責監管數字日元項目,日本金融廳長官Himino隨後強調了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意義,指出日本不僅需要對數字法幣進行學術研究,還要更密切地關注如何克服發行後可能帶來的挑戰。卡達中央銀行近日制定了國家金融科技戰略,將本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發行提上了工作議程。

· 各國出臺政策推動數字貨幣市場規範化

本月在數字貨幣與數字資產法規制定方面,各國延續了7月以來的監管友好態度,俄羅斯、美國、韓國曾先後頒布諸多利好舉措。俄羅斯總統普京籤署法案,自2021年起將允許數字金融資產交易,並將約束各交易運營商在俄央行進行特別註冊登記。同時,俄羅斯政府引入了在其邊界進行數字貨幣交易的新規則,自2021年起允許比特幣、以太坊等數字貨幣,但禁止任何商品與服務使用數字貨幣定價。在俄羅斯數字市場轉暖的背景下,遏制反洗錢等非法活動也成為政府關注重點,俄羅斯立法者目前已禁止數字貨幣匿名存款至在線錢包,此舉或將影響該國1000萬用戶。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本月末宣布將修改《證券法》對「合格及機構投資者」的定義,將基於投資者的收入、資產淨值、專業知識、經驗或證書進行合規評定,此舉或將利好該國加密行業。此外,美國紐約州監管機構發布數字貨幣綠色名單,允許名單上獲批的許可證持有人在當地上市和交易,該州數字貨幣的交易規範度和自由度有了巨大提升。

韓國政府在8月25日舉行的國務會議上確認了16項稅法的修正案,其中,數字貨幣徵稅新法案將於2021年10月1日起正式實行,計劃對數字貨幣交易年收入額超過250萬韓元的機構或個人徵收20%的資本利得稅。

2. 區塊鏈相關政策支持

本月各國在區塊鏈領域監管態度持續向好,多國政府全面加強對區塊鏈技術研究及相關應用落地的支持力度,從法規制定、人才教育、財政投資等多個方面提供全方位政策扶持。一是德國財政部為促進監管現代化,公布了一項電子證券法案草案,計劃實施新的電子證券法,其中,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將作為新規主要戰略之一,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法律框架調整有助於鞏固德國的商業地位,並能提高市場透明度、誠信度,保護國內投資者權益;二是韓國第四大城市大邱宣布計劃撥款超過600萬美元用於區塊鏈和人工智慧教育,市政府將通過提供區塊鏈、人工智慧和其他大數據領域的課程,吸引相關人才至大邱;三是卡達在全球數字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對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技術的關注度也有了巨大提升,近日該國央行在其國家金融科技戰略中提出卡達的目標是到2021年成為全球區塊鏈技術的最大支出國,未來央行將與卡達開發銀行(QDB)等當地幾家重要的利益相關方合作,為金融科技領域提供支持。

3. 其他重要監管動向

除上述方面外,本月金融科技重要監管動向還包括:

一是俄羅斯計劃建立新的分析平臺,利用人工智慧追蹤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這一被稱作「透明區塊鏈」的分析平臺由俄羅斯聯邦金融監督服務局研發,將通過人工智慧技術跟蹤數字金融資產的移動並識別加密服務提供商,打擊與數字資產相關的非法活動。

二是美國國會眾議員Warren Davidson表示去中心化金融(DeFi)已成為金融監管辯論的核心。Davidson還認為,在DeFi、代幣分類法案等方面,美國政策制定者還沒有採取足夠有針對性的行動,以解決現存的問題。

三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在尋求能夠發現安全漏洞的智能合約跟蹤工具。SEC在向私營企業徵集購買可分析智能合約的區塊鏈取證工具,除能智能合約安全漏洞外,SEC還希望該工具能夠具有識別合約目的、代幣類型、買賣限制、地址白名單和黑名單等優點。

二、金融科技重要技術進展與應用

1. 最新技術進展

8月,金融科技技術發展重點聚焦於以太坊擴容功能完善,區塊鏈開發環境優化,以及波卡發布新的跨鏈消息傳遞方案及平行鏈測試網等。具體包括:

一是多家企業和研究團隊通過推出新功能、結合新技術以及啟動新應用完善以太坊二層網絡(Layer2)擴容功能。首先,以太坊Layer2擴容方案Connext開源網絡推出具有即時跨鏈通信功能的用戶界面(UI)Spacefold。Spacefold具有兼容性,可以連接到xDai、Optimism、Matic等其他以太坊Layer2解決方案,使用戶可以無縫地跨鏈調用合約,增加了以太坊Layer2解決方案的可組合性。其次,以太坊研究小組Matter Labs推出新型以太坊Layer2擴容方案zkPorter。zkPorter通過結合以太坊擴展技術zkRollup和分片技術來處理數據,能支持任意數量的分片,且每個分片由各自內部的智能合約定義數據可用性策略,並通過個人帳戶控制,使以太坊容量和安全性均有所提升。以太坊擴容技術團隊iden3推出基於zkRollup技術的擴容網絡Hermez,使用零知識證明確保鏈上數據的可獲得性,並且可以將以太坊網絡交易速度提升到2000筆/每秒。此外,加密貨幣公司Tether宣布將USDT穩定幣轉移至以太坊Layer2擴容方案OMG網絡,預計可以使以太坊的擁塞率降低15%,大幅減少與以太坊區塊鏈的交互成本,提高以太坊交易效率。

二是以太坊Layer2擴容方案Matic網絡推出應用程式編程接口(API)網關MaticVigil,可縮短區塊鏈應用開發周期。以太坊主網通常面向特定客戶,且僅提供只讀訪問權限,限制開發者部署實際應用;而MaticVigil可使開發者通過插入代碼快速部署和建立智能合約,並通過去中心化的Matic網絡與zhuwang相連,可將區塊鏈應用開發的生命周期縮短80%。

三是波卡發布新的跨鏈消息傳遞方案及平行鏈測試網。波卡是由以太坊聯合創始人Gavin Wood提出,致力於利用中繼技術建立多鏈架構,實現跨鏈互操作的明星項目,自推出起即受到投資機構熱捧和業界廣泛關注。8月,波卡官方發布最新跨鏈消息傳遞方案(XCMP)。其總體架構和設計決策包括跨鏈消息不會傳遞到中繼鏈;跨鏈消息被限制為以字節為單位的大小;平行鏈可以拒絕來自其他平行鏈的消息,並告知調度平行鏈;收集人節點負責在鏈間路由消息,生成一個「出口」消息列表,並從其他平行連結收「入口」消息;驗證人檢查下一個平行鏈區塊的新候選者是否對該平行鏈的預期入口消息進行了處理等。此外,波卡還發布了新的測試網Rococo,用於測試其平行鏈功能實現情況。通過Rococo,用戶可以註冊1個底層鏈(substrate)作為平行鏈並向中繼鏈發送信息。該測試網啟動時包含3個默認的平行鏈Tick,Trick和Track,不過用戶也可以選擇其他平行鏈。

2. 數字貨幣的基礎服務及拓展應用增加

8月,數字貨幣是金融科技應用的熱點領域,主要體現為多家銀行增加數字貨幣的發行、託管及交易服務,多家企業和研究團隊開發新工具和系統提高數字貨幣使用安全性和合規性,以及推出基於數字貨幣的其他拓展應用。

一是多家銀行增加數字貨幣的發行、託管和交易等基礎服務。數字貨幣發行方面,俄羅斯表現活躍。其中,俄羅斯最大的消費銀行Sberbank啟動了優先為貿易、金融交易設計的開源區塊鏈平臺,並計劃發行與盧布掛鈎的穩定幣,便於個人和電子支付、在線零售及其他企業購買數字資產。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表示正在考慮發行與俄羅斯盧布1:1掛鈎的穩定幣。該穩定幣可能成為其他數字金融資產的基本結算工具。數字貨幣託管和交易方面,Nonghyup、Woori和Shinhan等多家韓國商業銀行計劃在2020年底、最遲於2021年3月前推出面向機構投資者的加密貨幣託管服務。紐約銀行已獲得紐約金融服務局批准上線美元穩定幣託管服務,無需請示監管機構即可以交易美元穩定幣。瑞士國有銀行Basler Kantonal Bank宣布於2021年起通過其子公司提供加密貨幣交易和託管服務,成為瑞士24家國有銀行中首家經營加密貨幣的銀行。

二是有實驗室和企業利用人工智慧等技術提高數字貨幣的安全性和合規性。美國科學實驗室Los Alamos創建了可以檢測挖掘比特幣(BTC)和門羅幣(XMR)等加密貨幣的非法礦工的人工智慧系統。該系統利用了圖形卷積和膠囊網絡,確保超級計算機僅運行應該在其硬體上運行的程序,比傳統的非人工智慧分析要更快、更可靠。加密貨幣提供商Bitwage與軟體開發商Consultabit合作,在其比特幣投資計算器中增加輔助稅收功能,可根據用戶的投資金額、年收入和婚姻狀況顯示應向美國國稅局(IRS)繳納稅款總額,有效解決加密貨幣投資避稅問題。

三是多家企業和交易所推出數字貨幣的其他拓展應用。墨西哥加密貨幣交易所Taurus推出首個由達氏幣(Dash)支持的加密借記卡,將在墨西哥的數百萬家商店使用。用戶可通過Tauros行動應用程式將加密資金轉換為比索,並使用此卡進行在線交易。沃爾瑪與遊戲購物一體化網絡平臺StormX合作為其用戶提供加密貨幣返還計劃。StormX普通用戶在沃爾瑪購物時能獲取最高4%的加密貨幣返現,「鑽石」級別的用戶可獲得最高14%的加密貨幣返現。此外,數字貨幣抵押貸款日益普遍。俄羅斯銀行Expobank向俄羅斯企業家米哈伊爾·烏彭斯克發放以Waves代幣為抵押的貸款。加利福尼亞州的銀行Silvergate也推出了一款數字貨幣抵押貸款產品,2020年第1季度,其數字貨幣抵押貸款需求達到了2250萬美元。

3. 去中心化金融基礎架構與應用進一步發展完善

8月,去中心化金融(DeFi)熱度延續,多家企業及交易所推出新技術和項目完善DeFi基礎架構、推出基於DeFi的新應用,以及探索DeFi應用的可拓展性。

一是多家企業推出新技術及項目完善DeFi基礎架構。專為DeFi構建第一層協議的RADIX公司推出可使DeFi大規模應用的4項核心技術,包括高速網絡共識機制Cerberus、用於構建DeFi應用程式的Radix引擎、用於幫助構建DeFi庫的組件目錄、以及用於激勵計劃的開發人員專利費。這4項核心技術可以完善DeFi的基礎架構,為其提供低交易成本、安全的設計系統、可擴展且可組合的應用程式以及鼓勵開發人員開發去中心化應用程式的激勵措施。區塊鏈技術公司Blockscale推出基於Tezos區塊鏈網絡的去中心預言機Harbinger,整合多個交易所的實時市場數據並饋送至Tezos網絡,為鏈上智能合約和鏈外價格數據交互提供接口,完善了Tezos上DeFi的基礎架構。

二是多家企業和交易所推出基於DeFi的新應用產品。波卡DeFi項目Akropolis宣布推出DeFi一站式理財平臺Delphi,允許用戶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進行不同的投資選擇,包括DeFi挖礦、儲蓄、投資、基金定投和質押。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Opium推出了首個基於DeFi借貸協議Aave的信用違約掉期(CDS)產品。CDS賣方需要鎖定為CDS買方提供擔保的抵押品,買方向賣方支付預付款,該產品可幫助買方減小實際貸款風險。DeFi生息類借貸協議Yield Protocol計劃推出針對穩定幣Dai的新型代幣yTokens(yDai),並引入固定期限的固定利率借貸模式。

三是多家企業探索DeFi應用與其他產品的整合。以太坊錢包MyEtherWallet正在通過其專用錢包通信工具MEWconnect與DeFi進行整合。MyEtherWallet及其他錢包的用戶均可藉此訪問以太坊,接入DeFi借貸協議Aave,獲得更廣泛的借貸選擇,還可以訪問其他區塊鏈的代幣。基於Waves平臺的DeFi應用Neutrino將與去中心化聚合交易工具1inch.Exchange合作,為交易用戶提供其原生代幣USDN獎勵,以及對其去中心化外匯產品的訪問權限。Neutrino藉此連接Waves和以太坊,以實現多鏈資產化。

4. 其他技術應用重要動向

除上述進展外,8月金融科技領域其他技術應用還包括將區塊鏈技術用於證券交易和自動支付,以及發展數字銀行業務等。

一是多家交易所及企業應用智能合約等區塊鏈技術構建證券交易平臺、發展自動支付業務。證券交易方面,特拉維夫證交所推出基於區塊鏈的證券平臺,可以聚集所有證券借貸活動,支持點對點交易和使用智能合約,使交易所託管人和客戶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安全性進行操作。自動支付結算方面,區塊鏈企業Chainlink將為農作物保險公司Arbol提供去中心化的天氣數據,利用區塊鏈智能合約在月平均氣溫或降雨量等指標的預設值與規定值不同時,向訂戶自動支付賠款。

二是多家銀行推出或完善數字銀行業務。摩根大通公司計劃於2021年第1季度在英國建立數字銀行,目前已經與Amazon Web Services、10X Futures Technologies等供應商籤訂協議,搭建所需雲端和其他基礎設施。花旗、Bank Mobile、SEFCU等8家美國銀行將於2021年與Google合作,通過Google Pay平臺向用戶提供聯名數字銀行帳戶服務,並受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保障。此外,馬來西亞豐隆銀行對其消費類數字銀行應用HLB Connect進行拓展,提供青少年儲蓄理財應用HLB Pocket Connect。

三、其他重要動向

1. 區塊鏈技術在非金融領域的重要應用

8月,區塊鏈技術在非金融領域的應用重點主要聚焦於供應鏈管理、政務管理、社會服務等,具體包括:

一是藉助區塊鏈技術進行物流追蹤、溯源、防偽等供應鏈管理。區塊鏈技術可溯源的特性使其可以深入應用到具體產業中,在供應鏈追蹤時提高每個供應鏈參與者對產品的掌控能力。8月6日,荷蘭大麻協會宣布推出CanCheck區塊鏈追蹤工具,供客戶追蹤大麻提取物產品從種植場到貨架的整個供應鏈流程。歐洲最大的工業大麻獨立種植商和加工商HempFlax將成為首批提供可追溯產品的公司之一。8月11日,美國農業部提議修改有機產品的相關規定,包括利用區塊鏈技術追蹤產品供應鏈,旨在實現安全、可驗證、透明和實時的追蹤,並利用區塊鏈技術限制重要信息外流,進而保護商業機密。8月26日,星巴克公司宣布允許消費者使用微軟區塊鏈解決方案追蹤咖啡來源。消費者將通過掃描咖啡包裝袋上的代碼進行防偽查詢和溯源。

二是基於區塊鏈技術進行司法、選舉、認證等領域的政務管理。通過區塊鏈技術將數據、信息上鏈,有助於幫助政府實現對數據的記錄和追蹤,避免信息交互過程中數據信息的竊取和複製,以提升政務管理水平。8月13日,美國專利和商標局公布名為「安全投票系統」的新專利,該專利可實現將選民身份和選票分開,以確保選票匿名,並將選票存儲在區塊鏈中的分布式分類帳本上。美國郵政署將利用該系統確保郵寄投票的安全性。8月20日,泰國法院辦公室宣布正在開發一個區塊鏈存儲網絡,計劃將司法系統記錄完全轉移至區塊鏈上,以保障存證的完整性和真實性。此外,據8月數據顯示,目前已有100萬韓國人放棄其實物駕照,轉而使用由韓國國家警察廳、韓國道路交通管理局以及韓國三大電信供應商聯合開發的區塊鏈數字駕照,這一比例超過了韓國總駕駛人口的3%。

三是應用區塊鏈技術改善交通、人力資源等領域的社會服務質量和效率。8月10日,韓國高速公路公司宣布與韓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KEB Hana銀行達成協議,將在全國高速公路上引入基於區塊鏈的收費系統,旨在於疫情期間替代基於現金或信用卡的接觸式支付方式。該項目預計將在2020年底前啟動,將連接KEB Hana銀行的智慧型手機銀行應用「Hana One Q」,供駕車者進行通行費支付、延期支付、通行費退款等。8月14日,日本最大的人力資源公司之一Persol Group與日本主要的網際網路和電子公司NEC Corporation達成合作,建立了一個基於區塊鏈的招聘平臺。該服務利用區塊鏈技術安全管理個人數據,防止信息偽造,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公正性,將有助於解決日本網際網路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

2. 金融科技領域重要研究

8月,多個組織發布有關數字貨幣、金融科技監管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和觀點。

對於數字貨幣,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發布《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的設計選擇:政策和技術注意事項》報告。報告分析了央行發行CBDC的動機、潛在收益與風險,認為CBDC的動機包括擴大金融普惠性,以及提高支付系統的效率和穩定性;潛在收益包括提高交易效率、擴大稅收基數、推出負利率等新型貨幣政策工具、減少經濟犯罪和協助打擊恐怖主義行為、擴大金融服務人群範圍等;潛在風險包括加速銀行體系去中介化、政府不當介入阻礙私營部門創新、跨境資本流動風險增加、隱私洩露,以及技術漏洞影響信息安全等。此外,報告分析了與CBDC設計相關的法律因素,包括管轄權、合規性、隱私保護、處理錯誤或欺詐性交易、留置權、可追溯性、稅收等法律問題。報告認為,目前雙層架構的CBDC設計最容易滿足現有法律要求,即商業銀行作為用戶和CBDC之間的主要接口,為個人和實體管理數字錢包和相關交易。

此外,國際清算銀行發布《央行數字貨幣崛起:驅動因素、方法和技術》報告,指出全球超36國央行正在研發CBDC,2020年成為CBDC崛起之年。報告認為,臉書公司提出的Libra穩定幣及此後美國政府和監管部門的回應無疑是數字貨幣發展的轉折點。數據顯示,在2019年,聲稱計劃在1-6年內發行CBDC的中央銀行數量增加一倍。此外,新冠肺炎疫情也加速了各國的CBDC研發。報告稱,「社交隔離政策,公眾對現金等接觸式支付方式的擔心,以及政府對個人支付救濟金的計劃都進一步加快了向數字支付的轉變」。

對於監管領域,英國金融科技行業組織「數字金融論壇」發布調查結果,呼籲英國政府和監管機構提供更多支持。調查結果顯示,約67%的金融科技企業創始人認為政府和監管機構沒有給予該行業足夠重視,金融科技企業獲得授權的等待時間過長,導致其無法與現有的銀行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實現公平競爭。此外,近九成的金融科技企業創始人表示,2021年可能會面臨融資挑戰。本次調查結果得到了英國政府的注意,後者表示將進一步審查相關結果並進行政策調整。

此外,研究主體層面,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的大學和組織均於8月成立專門的金融科技研究機構或發起專項研究合作計劃,以調動資源推進金融科技教育和研發。例如,麻省理工大學與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就數字貨幣研發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計劃耗時一年建立並測試央行數字貨幣,以幫助銀行獲得實踐經驗,了解數字貨幣對「支付生態系統、貨幣政策、金融穩定性、銀行和金融以及消費者保護」的影響;麻省理工大學、牛津大學區塊鏈協會等組織與區塊鏈網絡Oasis Network共同發起區塊鏈大學計劃,計劃將為康奈爾大學區塊鏈協會、伯克利大學區塊鏈協會、劍橋大學區塊鏈協會等20多個參與的大學社團和院系提供區塊鏈技術的相關資源和支持;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國家研究基金會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共同主持成立亞洲數字金融研究所,將通過應用研究以及與行業的積極合作推動金融科技教育與研究,以鞏固新加坡智慧國家的核心地位。

3. 金融科技領域部分投融資情況

就整體投資趨勢來看,多家權威機構8月發布報告分析全球金融科技投資情況。畢馬威公司與HFS研究機構聯合發布《企業重啟》報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衰退影響,全球區塊鏈投資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下降63%,但由於區塊鏈技術在疫情期間體現出「提高效率和治理流程,為基礎設施現代化奠定基礎」等重要作用,區塊鏈相關投資有望在未來一年實現大幅增長。

對於亞太地區,根據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發布的2020年第2季度《亞太地區金融科技投資報告》,亞太地區金融科技企業2020年第2季度融資總量較上一季度上漲9.1%,達到14億美元。融資交易數量與上一季度持平,均為107筆。其中,東南亞和澳大利亞表現最為搶眼,分別融資4.55億美元和3.69億美元。東南亞地區電子錢包業務的投資吸引力最大,例如菲律賓的PayMaya和緬甸的Wave Money,而澳大利亞的投資熱點為數字銀行領域,Judo Bank、86 400和Xinja Bank三家機構在本季度總計融資1.76億美元。由於政府審查和外商投資限制力度日益增大,上一季度的亞太地區金融科技融資冠軍印度,在本季度的融資總量下滑38%,達到3.39億美元。

就具體融資動向來看,8月金融科技領域重點融資動向包括:

一是美國在線券商平臺Robinhood獲2億美元G輪融資。本次投資由紐約D1 Capital Partners領投,投資過後平臺估值達到112億美元。Robinhood表示,最新一輪融資的款項將用於投資其核心產品和提升用戶體驗。根據Robinhood公布的數據顯示,這家初創公司6月日均收入交易量達430萬筆,超過所有在線競爭對手,並且超過兩大在線券商嘉信理財和E-Trade的總和。

二是英國金融科技創企Curve計劃籌集1億至1.2億英鎊(約合1.3億至1.6億美元)C輪融資。若本次融資成功,Curve將創下英國在疫情期間的又一融資記錄,僅次於Checkout.com於6月的1.5億美元融資。Curve成立於2018年,允許用戶將多個銀行帳戶連接到一個智慧卡和應用程式中。2019年7月,Curve曾以2.5億美元的估值進行了B輪融資。目前,該平臺服務已經逐步擴展到義大利、法國、西班牙、波蘭、德國和葡萄牙等國。

三是韓國數字金融服務平臺Toss母公司VivaRepublica獲1.73億美元融資。本次投資由Aspex Management、紅杉資本(中國)、Kleiner Perkins數字增長基金、Altos Ventures、Goodwater Capital和Greyhound Capital共同參投。目前,Viva Republica已經累計融資5.6億美元,平臺估值達到26億美元。Viva Republica旗下的Toss平臺以P2P轉帳服務起家,通過收購LGU+支付部門、獲得數字銀行和券商牌照開始全面布局在線金融服務領域。目前,Toss共擁有1700多萬用戶,每季度新增用戶超過100萬。未來,Viva Republica計劃利用這筆資金進一步擴充Toss的金融版圖。Viva Republica表示,將利用最新融資打造一款「一站式」超級金融APP,提供包括銀行、經紀和保險等服務在內的一整套金融服務,以滿足消費者日常生活中各方面的金融需求。

作者丨高銘 賈舒喆 劉霏霏

審校丨包宏

編輯丨劉瑾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於1985年11月,是隸屬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諮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帳號,致力於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相關焦點

  • 四大行大規模內測數字貨幣 DCEP應用落地在即
    政策法規四大行正在大規模內測數字貨幣App 可憑手機號完成轉帳央行深圳中心支行:積極支持人民銀行數字貨幣各個場景應用在深試點據財聯社消息,深圳聯合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銀保監局、深圳證監局制定了《深圳市貫徹落實〈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將研究制定出臺金融科技專項扶持政策,開展金融科技節主題活動,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積極參與、支持、協調人民銀行數字貨幣各個場景應用在深試點等
  • 技經觀察|全球金融科技月度評論(7月刊)
    七國集團(G7)近日初步決定將就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展開合作,擬於8月底到9月上旬的G7峰會上進行詳細討論,此舉對中國DCEP的針對性明顯,預示著央行數字貨幣全球競賽在朝向更激烈的方向發展,各大經濟體在這一領域的正面交鋒指日可待。
  • DeFi融資15起熱度居高不下;四大行深圳分行部分員工參與DCEP內測
    摘要:歐盟副主席不希望排除加密貨幣;德國規範比特幣ATM機;Sushiswap完成遷移;PlusToken骨幹成員被公訴;深圳市四大行部分員工收到數字貨幣內測邀請碼。上周4家上市公司披露區塊鏈相關業務或計劃。
  • 國家金融科技測評中心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 在深圳成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國家金融科技測評中心在深圳成立12月13日,深圳國家金融科技測評中心成立儀式、、中匯金融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在2020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會上舉行。其中,國家金融科技測評中心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是我國金融行業的權威檢測機構,承擔銀行卡聯網通用、晶片化遷移和金融科技創新的重要技術保障工作,堅持「國家金融風險防控平臺、金融科技發展重要基礎設施」的建設定位,賦能金融科技健康發展。
  • 火星人許子敬:全球數字與商品交易去中心化共享平臺導行(BTOC)上線
    10月26日,導行(BTOC)正式上線。根據規劃用戶今天開始可以完成註冊、帳戶激活等功能,其它功能後續將逐步開放。這標誌著導行打造的「全球數字與商品交易去中心化共享平臺」將正式落地。導行(BTOC)以區塊鏈強大的技術為支撐;以協作、開放、公平、信任、安全、確權為原則;以通證經濟雙螺旋激勵機制促使大規模的個體、群體的相互協作;通過機器信任構建一個數據資產無邊界應用流通、可信任、可溯源的商業生態體系,讓每一個參與的主體資源共享、價值共享,以創新思維引領數字經濟驅動實體經濟發展的新時代。
  • 深圳金融競爭力穩居內地前三,積極推進全球四大金融中心建設
    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8)中,深圳列第9位。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而健康的實體經濟更能使金融血脈蓬勃賁張。深圳擁有諸多金融科技巨頭,如平安壹帳通、平安科技、騰訊金融科技等。這些公司資本充足,核心技術成熟,有龐大的服務網絡和客戶群體,在提升整個產業鏈的成熟度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深圳發展基礎雄厚。
  • 四大行深圳分行部分員工已收到數字貨幣邀請碼參與內測
    深圳內測進展幾何?成引領全國新範式?今年以來,數字貨幣的推行進程不斷加速,近期緊鑼密鼓的試點信號似乎已經為數字貨幣面世吹響前奏。作為數字貨幣「4+1」試點計劃之一的深圳正在有序地開展數字貨幣內部測試工作。深圳,這座電子商務與金融科技高度發達的城市,其科創基因似乎天然就與數字貨幣有著緊密的聯繫。
  • YFBB-通往去中心化金融的彼岸
    而推動加密貨幣上漲的主要原因,最強勁的原因就是(DeFi),即所謂的去中心化金融。自從今年6月Compound發行治理代幣COMP,開啟流動性挖礦(Yield Farming)的風潮後,去中心化金融(DeFi)便以驚人的速度成長。
  • 科創板早報|四大行正大規模內測數字貨幣App 寧德時代成為奔馳頭部...
    《科創板日報》(上海,王夢雅)訊,今日科創板早報主要內容有:四大行正大規模內測數字貨幣App 可憑手機號完成轉帳; TIKTOK將在愛爾蘭建立首個歐洲數據中心;寧德時代成為奔馳頭部供應商;信維通信半年報: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11%【市場動態】
  • 支付類DApp PlasmaPay:讓去中心化的普惠金融成為可能
    去中心化金融(DeFi)作為近兩年最具革命性的新興金融體系,其背後區塊鏈和分布式帳本技術,讓傳統金融系統因中心化帶來的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高、匹配效率低以及無法人人都擁有享受金融服務的權利等問題不再成疾,除此之外,也讓人看到基於DeFi潛力巨大的金融創新價值。2020年,伴隨著去中心化借貸平臺Compound等項目的崛起,DeFi市場終於迎來高光時刻。
  • 中國金融科技報告2020
    4、區塊鏈區塊鏈(Blockchain)是分布式共享記帳機制,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點,與金融行業對數據安全、交易真實、隱私保密等業務需求不謀而合。IDC《全球半年度區塊鏈支出指南》估算2018年中國區塊鏈市場支出規模達1.6億美元。
  • 資訊速覽 | 包商銀行將被提起破產申請 ;四大行內測數字貨幣APP
    資訊速覽 | 包商銀行將被提起破產申請 ;四大行內測數字貨幣APP 2020-08-06 2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任澤平:中國金融科技報告2020
    4、區塊鏈區塊鏈(Blockchain)是分布式共享記帳機制,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點,與金融行業對數據安全、交易真實、隱私保密等業務需求不謀而合。IDC《全球半年度區塊鏈支出指南》估算2018年中國區塊鏈市場支出規模達1.6億美元。
  • 金融競爭力排行榜:深圳位列內地第三 全球第九 | 每經網
    此外,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 28)顯示,深圳名次較上期榜單提升兩位,位列全球第九。著眼三大全球中心「雖然京滬深三足鼎立格局已現,但相比北京、上海,深圳仍有諸多短板。」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研究員匡繼雄在榜單發布後分析稱,與北京、上海相比,深圳的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短板明顯,深圳每萬人擁有的病床數僅有31.8張,不僅遠低於北京和上海,與全國多數區域性金融城市相比,也有較大差距。
  • 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 | 全球Fintech連線:金融的下一個十年...
    「全球Fintech連線」即將上線!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即將推出「全球Fintech 連線」直播系列,旨在邀請國際金融科技界嘉賓,在線分享創新的商業模式以及金融科技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為全球金融科技界人士提供在線交流與分享的平臺。
  • 高斯生態:全球首個公鏈、+去中心化交易+挖礦生態體系誕生
    打造數字經濟區塊鏈生態圈GAUSS將顛覆傳統行業,建立一個先進獨特的去中心化產業生態,創建成為一個服務全球開放、協同、公平、公正、繁榮、共贏的規模超萬億美元的數字經濟區塊鏈生態圈。4.GAUSS 正態去中心化交易所全球首家大容量鏈上交易系統(雙向鏈上交易),每筆交易低於10s,具有鏈名域名伺服器,可輕鬆訪問各區塊鏈。
  • 浦發銀行董事長鄭楊:勇當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排頭兵和先行者
    鄭楊:浦發銀行深耕上海金融要素市場客戶,積極搭建具有市場競爭力和自身特色的客戶服務與管理體系,深度參與金融要素市場產品和服務創新,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提升全球輻射力。業內首批設立上海自貿區分行,首批通過分帳核算單元系統驗收;持續創新升級《自貿區金融服務方案》,滿足企業跨境經營的全方位需求;第一時間成立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分行,制定《新片區金融服務方案》,推出前沿產業集群、新型國際貿易、全球航運樞紐及跨境金融四大專屬服務,並成功開立首單FTE帳戶;持續開展自貿金融創新,落地首單資本項目結匯支付便利化試點等數十項創新業務,並有力地支持了臨港新片區基礎設施、市政配套等建設
  • 專訪上海國際集團總裁劉信義:發揮上海優勢,為全球金融科技發展...
    而上海已搶先在金融科技的賽道上奮起發力。2020年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首次躋身全球前三。金融科技評分章節中,上海連續4期排名前三。全球排名連續躍升之後,上海將如何發揮金融科技的積聚優勢?成為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中心,上海將在哪些方面發力?
  • 2020中國金融每經峰會十月登場
    一年一度,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中國金融每經峰會」,即將於2020年10月15日在上海正式拉開序幕,將與行業精英論道金融未來。本次峰會歷時2天,涵蓋金融發展論壇、創投論壇、資本市場論壇。同時,2020中國金鼎獎也將在峰會期間同步揭曉。
  • 全球未來金融科技創新晚宴成功舉辦
    萬眾矚目的"全球未來金融科技創新晚宴"於10月26日在瀋陽盛大成功舉辦,晚宴上來自全球社區的布道者、共識者和各行業精英們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了INFINITE引領的全球未來金融科技創新的新應用和新方向。金麟社區創始人 劉昱辰先生致詞隨後IF的亞洲社區代表,來自韓國的崔恩欣女士上臺致辭,崔女士首先對INFINITE迅速參與到未來金融科技創新的賽道中表示了認可,她說"IF憑藉科技,模式,生態以及提前思考,超前布局,務實行動的運營理念,毋庸置疑,未來IF將成為全球去中心化支付體系內對接多元化實體、各產業鏈、價值鏈和生態鏈的流通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