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校尉」挖到春秋古墓,盜走青銅鼎、編鐘等多件文物!法院判了

2020-12-24 瀟湘晨報

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西李門村的西臺地,在2013年被當地文物保護部門確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命名為「西李門遺址」。然而,在2017年,一個作案團夥盜取了該遺址內的一座春秋時期的古墓葬,並將盜取的文物售賣,他們將受到怎樣的法律懲罰?

村民發現古墓被盜

2017年4月25日,穀雨時節,正是農民搶抓農時開展春耕的好時節。高平市西李門村村民侯才根吃過早飯後便早早出門。按照計劃,他要在這兩天平整好自家農田,為接下來的播種做好準備。

走進田裡,侯才根卻發現,以往平整的田地裡,出現了一個黑魆魆的大洞。上前仔細查看,眼前的一幕讓他驚呆了。

村民 侯才根:我看洞口外面放了很多土,在土上面零散的有一些骨頭和青銅器的東西。

耕地上,為什麼會有這些東西?原來,侯才根所居住的西李門村並不尋常。村裡的西臺地,早在2013年便被當地文物保護部門確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命名為「西李門遺址」。當地居民又稱此地為「大部落地」「西嶺上」。

時值太焦高鐵項目建設期間,為搶救保護太焦鐵路建控範圍內地下文物及遺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2016年底便開始對高平市西李門遺址開展相關考古發掘工作。

村民 侯才根:

當時我家的地附近正好有工人在修高鐵,高鐵工地上有文物考古隊人員在進行文物發掘,我就第一時間告訴他們,他們讓我趕快報警,所以我就打電話報了警。

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接到報案,文物部門會同公安機關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調查,現場發現侯才根的地裡有一個長約1.3米,寬約0.55米的盜洞。

盜洞旁邊遺留有青銅器碎片和一根探杆。文物部門立即決定對該墓葬進行搶救性清理。

可惜,因墓葬被盜擾,出土物品極少且多為碎片,僅在墓葬底部出土了青銅舟一個、青銅泡等車馬構件及零星散落青銅碎片、金箔。此外,在墓葬深大約3.5米處還清理到盜墓分子遺留的手電筒。

文物部門人員根據墓葬形制及出土遺存文物分析該墓葬為春秋時期墓葬,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但因原墓葬結構的毀壞和遺存物的缺失,對春秋歷史文化的研究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文物考古搶救性發掘期間卻遭遇古墓葬被盜掘,這給公安部門的案件偵破工作帶來巨大壓力。無奈這夥盜賊像石沉大海,消失的無影無蹤,成為高平市公安機關2017年的一個文物積案。

嫌疑人交代盜墓事實

時間過去兩年,2019年底,從侯馬警方傳來線索。運城市新絳縣王某和嶽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高平警方隨即將其傳喚到案接受訊問。兩人很快交代了2017年在高平河西鎮西李門村盜掘古墓的事實。同時供出參與作案的另外3名團夥成員。

據王某交代,2017年的3至4月,其在高平市販賣木材期間,發現西李門村疑似有古墓葬,便心生盜掘古墓念頭。

同案人 竇某(另案處理)

當時我和張某在木料廠幫忙卸木料,王某開著三輪幫忙拉木料。有一天王某告訴我和張某高平有個墓,問我們盜不盜,我和張某都說盜。兩三天後,因為人手不夠,我打電話給嶽某,和他說有個盜墓的活兒,問他幹不幹,嶽某說幹。

2017年4月23日,王某夥同竇某等五人,攜帶探杆、鐵鍬、吊土袋等盜墓工具乘坐一輛麵包車,從運城市新絳縣出發,竄至高平市河西鎮西李門村西側西李門遺址一帶探查情況。

高平市人民法院法官 劉耀光

到了高平以後,首先到西李門村西側古墓葬遺址一帶,當天晚上就用探杆確定了具體位置。

同案人 竇某(另案處理)

探了一個多小時,王某找到了墓的位置並且做了標記。找到墓葬位置之後,我們就從地裡出來坐上宋某的車回到高平市裡。

次日,他們再次來到西李門遺址,開始對古墓進行瘋狂盜掘。

同案人 竇某(另案處理)

王某找見墓的位置後,我、王某、張某三個人開始輪流挖,每次一個人挖土,另外兩個人吊土。嶽某當晚沒有挖土,他在墓的周圍負責警戒。挖到墓底之後,我記不清先出土的是什麼東西,後來我在墓裡面摸到了編鐘,我怕把編鐘弄壞了,所以就叫王某下去進行清理,王某和張某輪流下去清理後,出土了一套編鐘。

從晚上九點左右到次日凌晨四點,這個墓葬中的青銅鼎、青銅盤、編鐘等大大小小的器物被他們盡入囊中。眼看天光泛白,害怕有人發現,他們來不及回填盜洞,便匆匆用編織袋裝好所盜文物,駕車回到了新絳縣。

事後,王某、嶽某等人將所盜文物變賣,經人介紹,將青銅編鐘以15萬元的價格變賣,每人分贓3萬餘元。

賈某 文物走私中介:

石某問我要不要坑口好的青銅鼎和青銅編鐘,來某正好聽見說想看看,我就讓石某將東西送到我們村裡。過了一會,石某和一個不認識的人從車後備箱搬出來一個紙箱子搬到來某家裡,來某看後以十五萬元買下來了。

而剩餘的青銅鼎、青銅盤、玉、瑪瑙珠水晶管、石罄、青銅戈也被他們或變賣、或分贓。

同案人 竇某(另案處理)

2018年5月左右,我以四千元的價格把青銅盤和石罄賣掉了,這四千元我自己花了。玉是嶽某賣掉了,賣了四千元,我、王某、張某、嶽某每人分了一千元。瑪瑙珠由張某拿走了,我、王某、嶽某每個人分了一個水晶管。

根據供述,高平警方從北京追回一枚水晶管,其他被盜文物追贓工作仍在進行中。

該案件在高平市人民法院審理期間,2020年8月,澤州縣又一個在我市盜掘西周時期青銅器的犯罪團夥落網。經查,2013年12月,犯罪嫌疑人王某軍、曹某波、石某磊等人駕車竄至澤州縣某地,使用隨身攜帶的洛陽鏟等工具盜掘一座西周時期的古墓,共獲得青銅鼎、青銅盉、青銅盤、青銅簋、青銅匜各一件,後將文物轉手倒賣。目前,案件深挖和文物追繳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接下來,等待他們的無疑是法律的嚴懲。

高平市人民法院法官 劉耀光

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行為不僅造成文物的嚴重損失,而且使許多文物因失去保護而喪失其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有的甚至造成文物的嚴重毀壞,因此這種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2018年,山西省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共成功破獲文物犯罪案件1456起,抓獲文物犯罪嫌疑人2294人,打掉文物犯罪團夥236個,追繳涉案文物45493件,收繳涉案文物涵蓋夏至明清的各個歷史時期,有力震懾和遏制了全省文物犯罪多發勢頭,一度猖獗的盜掘古墓葬犯罪自2018年5月以來保持了「零發案」。

相關法律規定

2020年6月5日,最高法發布《關於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司法服務與保障的意見》,指出,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河流域分布著大量的古文化遺址和古墓葬群。包括古文化遺址在內的人文遺蹟,在文化、科學、歷史、美學、教育、環境等方面都具有極高價值,是環境保護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高平市人民法院法官 劉耀光

此次《意見》明確,嚴厲打擊損毀文物,損毀名勝古蹟,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盜掘古人類化石、古脊椎動物化石等犯罪行為,嚴厲懲治破壞黃河流域人文遺蹟、自然遺蹟的犯罪分子,保護黃河歷史文化遺產。要發揮公益訴訟的特殊作用,支持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和行政公益訴訟,統籌文化傳承利用和生態保護治理。

按照《刑法》相關規定,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罪,是指盜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以及具有科學價值的古人類化石和古脊椎動物化石的行為。

犯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盜掘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二)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集團的首要分子;(三)多次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四)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並盜竊珍貴文物或者造成珍貴文物嚴重破壞的。

法院判決

2020年9月30日,法庭當庭進行了宣判。高平市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王某、嶽某違反文物保護法規,夥同他人盜掘古墓葬,其行為構成盜掘古墓葬罪,公訴機關指控的事實和罪名成立,應當依法追究二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被告人嶽某有犯罪前科,應從重處罰。

依照《刑法》三百二十八條第一款、第六十七條第一款、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之規定。

高平市人民法院判決:

一、被告人王某犯盜掘古墓葬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九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二、被告人嶽某犯盜掘古墓葬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三、對二人非法所得予以追繳。

瀟湘晨報綜合山西高院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王級大墓武王墩古墓被盜,倒賣文物的「終極大佬」是誰?
    近年來,由於武王墩古墓本身蘊含的巨大經濟價值,一些「摸金校尉」們趨之若鶩地將罪惡之手伸向了那些流傳千年的文化瑰寶。今年9月,經淮南市大通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盜掘古墓葬罪,倒賣文物罪,盜竊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等判處被告人張某等28人有期徒刑十三年八個月至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不等的刑罰。至此,這些盜墓賊最終自食了貪婪的苦果。
  • 山西一春秋時期墓葬被盜掘
    可惜,因墓葬被盜擾,出土物品極少且多為碎片,僅在墓葬底部出土了青銅舟一個、青銅泡等車馬構件及零星散落青銅碎片、金箔。此外,在墓葬深大約3.5米處還清理到盜墓分子遺留的手電筒。文物部門人員根據墓葬形制及出土遺存文物分析該墓葬為春秋時期墓葬,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 山西團夥多次盜掘東周古墓:親述曾遇黑吃黑,文物均未被追回
    山西芮城歷史悠久,文化遺址及古墓葬眾多。該縣政府官網顯示,芮城縣擁有各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2處,其中國保單位12處。但多年以來,芮城縣內盜墓犯罪猖獗,屢發大案。新華社資料圖近期,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份刑事裁定書,披露了一個盜墓團夥的犯罪活動。法院審理查明,該團夥盜掘古墓葬5座,銷贓得款20萬元。案發後,被盜文物未被追回。
  • 湖南農民蓋房,總是挖出青銅劍,考古隊:沒辦法,還是我們來挖吧
    在89年的一天,桃江縣的腰子侖村劉大哥想在家中這片空地起一套前四後八的大瓦房,急急忙忙就趕著往村頭的磚窯取磚,幾個人,用牛車把磚拖回來,扔在院子裡就打算開始打地基,劉大哥幾個才挖了4米深的時候,就看到一個像「鋤頭」一樣的東西虛掩在土中,劉大哥從泥土中撿起來刮掉上面稀爛的泥,這才發現是半截兵器,劉大哥不敢馬虎,對發現的這個情況上報到桃江縣文物局。
  • 歷代青銅鼎的收藏與鑑賞
    一套升鼎為列鼎,指的就是在一個墓葬中發現的一組形制相同、紋飾相同、大小一次遞減的鼎的組合。這種用鼎制度最早萌芽於西周早期,西周中期用鼎制度趨於成熟,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用鼎制度最為盛行。據禮書記載,一套正規的升鼎成奇數,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周文化的墓葬中,以隨葬正鼎的居多,最多的有九件成列,有的甚至陪葬數套正鼎,以至於出土鼎的數量有的達到數十件之多。
  • 【文物裡的中國】丨曾侯乙編鐘
    這套我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編鐘,由65件青銅鐘組成,每一件鐘均具備一鍾雙音的特徵,音域跨五個半八度,能敲奏七聲音階,僅比現代鋼琴少一個八度,中心音域十二個半音齊備。但,曾侯乙並沒有把珍貴的青銅用來鑄刀劍,拓充兵力,而是鑄成青銅禮器,樂器。或許是因為他相信,音樂可以感召人,先進的文化有化幹戈為玉帛的魔力。在戰亂紛爭、弱肉強食的春秋戰國,小小的曾國居然能夠在強楚之鄰存續這麼久,這與曾侯的外交能力和個人魅力,一定不無關係。
  • 古墓傳奇:土墩被盜,挖出千年古墓,一代梟雄,卻被子孫盜墓
    M1大墓深挖下去時,專家就發現土層中有不少木炭顆粒,一直挖到槨室之後發現地層中殘留的器物表明,這座大型古墓在下葬沒有多久就被人盜過。盜墓賊採用大口開挖的形式盜墓,這樣的工程不是盜墓賊的小打小鬧,完全是動用大量人口用鋤頭直接挖。棺槨室內,棺木已經被毀壞,墓主人的頭骨被棄置在西南角,墓主人上半身佩戴的玉環被擾亂,下半身的玉環保存完好。
  • 2700年古墓現世,出土一「怪物」無人能識,留洋專家一語驅散疑雲
    打井隊也是收人僱傭,既然有付錢他們也無所謂,但是等到打到兩丈深的時候,卻依舊不見出水,不過這是卻突然聽到了一聲金屬的碰撞聲,打井隊發現下面打到了東西便停下來查看,他們懷疑打到了古墓。古墓之主竟是鄭莊公,墓中出土眾多青銅器好奇心讓李銳與打井隊員下井察看,結果打撈上來一件銅器。
  • 盜古墓倒賣70件文物,28人獲利千萬被判刑,現實不是《盜墓筆記》
    《盜墓筆記》是網上非常火的一部小說,據此還拍攝了多部影視作品,裡面的「摸金校尉」上山入海,經歷奇特,引起了很多人的追捧。但是在現實中,盜墓則是嚴重違反法律的行為。安徽省淮南市的徐某、張某等人,從2015年開始,對淮南市境內的唯一一座王級大墓武王墩古墓進行了偷盜,墓中的隨葬物品被盜取了70多件。經鑑定以後確認這其中有一級文物26件,二級文物32件,三級文物16件,一般文物1件。將這些文物轉手倒賣以後,盜墓賊們獲利近千萬。
  • 萌妞普法︱「摸金校尉」分金定穴?檢察官:你們栽了!
    三人憑經驗在沙縣夏茂鎮某山場找尋古墓,在一座毛竹林山上發現林地上有青磚、瓦片類物品,用攜帶來的作案工具鋼籤進行探測,發現地下有硬物且有規則,判斷此處有古墓。 當晚,三名犯罪嫌疑人來到該處,由遊某財負責望風,陳某洪、劉某興用帶來的工具鋤頭、鏟子等往地下進行挖掘,將古墓葬墓穴壁上4塊刻有龍形、虎形的墓磚盜走,逃離現場後將該青磚進行銷贓。
  • 5人網上相約,鑽進貴州一座古墓!「摸金校尉」獲刑……
    url:https://m.gmw.cn/2020-11/19/content_1301814957.htm,id:1301814957  不少影視作品中,  「摸金校尉」在神秘的洞穴  念著口訣,憑藉敏捷的身手  就拿到了價值連城的寶物……
  • 文物盜販地下江湖:從出土到銷贓「各司其職」
    記者歷時三年,獨家採訪一線民警、盜墓分子和文物販子,發現文物盜販呈現產業化模式,被盜文物銷贓、出境、洗白快。多位受訪幹警和業內人士建議,要在遏制市場需求、販賣環節下功夫,健全完善與打擊文物犯罪相適應的體制機制。盜販過程中,一伙人從文物出土到銷贓「各司其職」。
  • 曾侯乙未解之謎:神秘諸侯留下萬件隨葬品,不留任何真相
    但墓葬中的隨葬品卻令世人大為驚嘆,出土文物多達萬件,以九鼎八簋和編鐘、編磐為主的禮樂器反映了墓主人當時的身份以及社會背景。五花土它是原來地下的土壤,但是,在古代墓葬的修建過程中,這些土被挖出來以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日曬,有機物進入到裡面,它發生變化了。當這些土再度被回填之後,慢慢地,就會出現混雜的顏色。
  • 文保單位旁開店掩護打盜洞,團夥盜走阿育王塔、佛金骨等文物
    以在文保單位附近租房開店作掩護,用經緯儀進行定位秘密挖掘地洞,一團夥在陝西、山西兩省盜掘多座古塔地宮被判刑。當年10月份,衛永剛相繼找人分工打洞盜掘東郭村古墓葬,但直到衛永剛等人在2018年初被抓獲前,他們尚未挖到文物。
  • 到這裡,看晉國叱吒春秋600年
    多面的山西,迸發的山西,瑰麗的山西,虎變的山西。因為山西,春秋之所以輪迴為春秋,戰國之所以分野為戰國。墓室內共出土金、銅、玉、石、牙、陶器等200多件。在這個棺內還發現墓主人腰間有一黃金帶飾。棺槨之間主要放置青銅禮器和銅石樂器。大名鼎鼎的晉侯穌鍾正是從這一墓葬清理出來的。
  • 被無盡膜拜的「鼎」,大有來頭!
    「鼎」 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程中 重要物質載體 如果單從「鼎」字的演變來看 甲骨文裡,它更像一隻「萌萌噠」的貓:
  • 犯罪團夥白天開飯店晚上挖洞盜文物,盜竊三座古塔地宮獲數十件珍貴...
    到了10月份,他們將彬塔地宮打通,盜竊了石棺、金棺、銀棺、銅棺、鎏金棺、銅鏡、疑似舍利等珍貴文物。經查,該團夥這3次作案共盜竊花卉紋鎏金銀棺、雙鳳紋鎏金銀槨、石塔、阿育王塔等一級文物4件,此外還有二級、三級、一般文物等數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