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盜販地下江湖:從出土到銷贓「各司其職」

2020-12-27 中國青年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 12月14日出版的2020年第50期《瞭望》新聞周刊刊發了記者孫亮全採寫的文章《文物盜販的地下江湖》。摘要如下:

2018年以來至今年8月,全國公安機關共追繳文物逾4萬件,其中絕大部分為山西警方追繳。

記者歷時三年,獨家採訪一線民警、盜墓分子和文物販子,發現文物盜販呈現產業化模式,被盜文物銷贓、出境、洗白快。多位受訪幹警和業內人士建議,要在遏制市場需求、販賣環節下功夫,健全完善與打擊文物犯罪相適應的體制機制。

盜販過程中,一伙人從文物出土到銷贓「各司其職」。盜墓一般由「支鍋」(即「老闆」)組織團夥完成,團夥成員包括探墓、吊土、清坑等人,分工協作。

盜墓團夥「支鍋」張某建供述,有次盜墓挖出包括5個青銅鼎在內的約20件青銅器。他拿到文物後以550萬元的打包價格賣給文物販子和某。「給『保護傘』分了30萬元,各自手下分了20萬元,剩下的錢我和另外三個人對半分,我分到了62萬元。」

轉手過程中,文物成倍升值。山西省聞喜縣酒務頭墓區出土的幾十件文物,第一手以430萬元的價格「打包」被賣到洪洞,第二手被賣到介休,其中3件主要文物在第三手以780萬元的價格,被賣到陝西府谷一個煤老闆手中。「前後一個月時間,倒了三手,價格翻了數倍」。

倒賣過程中,古玩市場成了文物「銷贓地」。記者了解到,一些較大的文物販子多在國內著名古玩市場設有店鋪,甚至一度將盜挖的青銅器等文物公開擺放,並在古玩店完成「看貨」、交易。

據警方掌握的信息和一些文物販子的供述,盜挖團夥常常跨區域流竄作案,文物出土後被迅速賣入市場,在各地文物販子與買家手裡無序流轉,甚至流向境外或者流入「藏家」手裡。

一方面,內地渠道流轉迅速,一些文物長時間「隱身」。西周青銅重器義方彝和義尊出土後被盜墓分子迅速倒賣,經文物販子轉手多個省市,流落境外。追繳小組經過長時間境內境外縝密偵查,並運用法律手段,才將兩件稀世之寶成功追回。

另一方面,外流渠道「暢通」,出境快、易洗白。對於幾千萬元的重要文物,替境外古董店老闆網羅精品的「馬仔」自己押運,到廣州當晚即偷渡到香港。他們拿著「貨」到拍賣行辦理相關手續,讓文物入境變得「簡單」。

警方還發現,販賣者通常單線聯繫,許多盜墓者甚至不清楚自己挖出什麼文物,更別提賣給誰、賣到哪裡。這讓警方即便抓獲盜墓者,也時常難以找到文物;有時查獲文物後,也查不清其流通線路。

此外,由於不少販賣被盜文物的行為地不在本地,公安機關在打擊中時常力有不逮,在文物追繳和全鏈條打擊上受限。

部分受訪專家和民警認為,打擊盜掘古墓葬犯罪,可考慮根據實際破壞後果量刑,同時關注重點地區「馬仔」和文物販子等重點人員動向,並堅持政府主導、多元投入,形成社會各方齊心合力狠抓基層文物保護的態勢,合理利用追繳文物,舉辦打擊防範文物犯罪成果展。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2019年出土的驚世文物
    當我們在博物館裡欣賞著嘆為觀止的精美文物時,腦海裡會打個問號,這個文物是哪個歷史朝代?是做什麼用的?是怎麼被發現的?等諸多問題帶來的神秘感,就會對博物館或文物領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今天一起看看在過去2019年我們考古界的新發現!
  • 臨清古城出土珍貴文物一覽,再現臨清曾經的輝煌......
    境內唐墓出土 唐三彩.駱駝漢·灰陶釀酒壺 (西馬鳴堂村出土 漢榆陽古城遺址文物)縣內出土文物 西周·青銅鼎 縣內出土文物 戰國·拍印繩紋灰陶罐上古文物
  • 【陝西文物探探探】陝西出土樂舞文物有多豐富?古代人如何記錄音樂...
    在陝西這片區域出土的音樂文物都有哪些?它們的聲音還能否穿越時空觸動現代人的心靈?1月6日,「陝西文物探探探」來到西安音樂學院藝術博物館,聚焦這裡的「唯寄歌舞寓長安——陝西古代音樂文物展」。王建玲介紹,陝西音樂文物的出土比較分散,陝南、陝北、關中地區等地都多有發現出土,其中陝西中部地區出土的比較集中且數量比較大。從史前音樂文物看,主要出土於西安半坡遺址、臨潼姜寨遺址、高陵楊官寨遺址、神木石峁遺址,出土有陶壎、陶鼓、陶響器、陶號角、骨哨、骨口弦等,種類豐富,是目前保留下來的陝西最早的樂器實物。
  • 「陝西文物探探探」第26期:陝西出土樂舞文物有多豐富?古代人如何...
    在陝西這片區域出土的音樂文物都有哪些?它們的聲音還能否穿越時空觸動現代人的心靈?  1月6日,「陝西文物探探探」來到西安音樂學院藝術博物館,聚焦這裡的「唯寄歌舞寓長安——陝西古代音樂文物展」。  王建玲介紹,陝西音樂文物的出土比較分散,陝南、陝北、關中地區等地都多有發現出土,其中陝西中部地區出土的比較集中且數量比較大。
  • 古人就用「洗臉機」 那些陝西出土的「逆天「文物|史話
    最近網絡上一組「中國有哪些逆天的文物」非常火爆,西安作為13朝古都,鹹陽又是秦朝都城,陝西也出土過很多牛逼閃閃的文物。
  • 這些出土的文物已經捂不住穿越事實了
    安徽出土了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銅器,器形奇異,紋飾精美,完好無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即國寶級文物。專家們清理墓穴的時候,發掘到了一枚戒指。這個戒指的大小沒有什麼問題,只是樣式有點奇怪,不像古代的那種大扳指,反而有點像現代的手錶。
  • 明定陵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為何卻被稱為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
    定陵是萬曆皇帝的陵寢,雖然它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文物,但是卻成為了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既然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我們應該高興才對呀,又可以拿著老祖宗的寶貝吹吹牛,但為何要說它是我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呢?這一切都要從這個始作俑者說起。
  • 濟南考古館展陳提升再開館,小清河復航出土文物將展出
    濟南考古館展陳提升再開館,小清河復航出土文物將展出 2020-09-29 1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文物免遭暴徒毀滅,多虧歐美博物館
    幸運的是,尼姆魯德的一部分發掘文物得以在大英博物館保存至今。歐美博物館在現代戰爭與衝突中對世界文物保護的貢獻,遠超人們的想像。但一些溫和的塔利班成員偷偷將佛教與希臘文物裝進卡車與手提箱,運到瑞士布本多夫博物館,在那裡有阿富汗專家建立了文物暫存項目。運送的文物除了佛像以外,還包括希臘-巴克特裡亞王國的青銅器、公元前1500年雕刻的祖先畫像以及真實大小雕刻的陽具。
  • 【網絡謠言粉碎機】血渭一號墓出土大量文物 專家:非「九層妖塔...
    【網絡謠言粉碎機】血渭一號墓出土大量文物 專家:非「九層妖塔」原型 2020-12-03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州考古新發現:南潯千金廟頭角遺址搶救性發掘出土200多件精美文物
    《湖州新壹周》記者從湖州市文物保護管理保所獲悉,為配合太嘉河工程、杭嘉湖地區環湖河道整治工程,去年8月初至11月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土城子出土「普通」的古劍,經過研究,專家說:這是國家一級文物
    1986年,考古專家去土城子考察時,意外地發現一把「普通」的古劍,但經過研究後,專家卻說:這是國家一級文物。這把看似普通的古劍,究竟有何神奇之處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一下:(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湖北發現2000年「水墓」,出土一件詭異文物,考古家:通靈神器
    任何一件文物都有它存在的意義,只不過是意義大小的問題,很多時候看似很一般的文物,其實可能飽含深意呢。說起這件詭異文物之前,我們還得先說起這座2000年的戰國「水墓」,並不是說這座古墓建立在水底,而是因為被河水給侵蝕了,導致古墓被淹沒在水底之下,這才被喊作「水墓」。
  • 衢州的一座宋墓,出土精美銀盒,盒內文物竟是一個金「童子」
    古墓出土的文物,一直是很多人爭相關注的熱門話題。在浙江省衢州市的一座古墓中,考古專家們曾發現了一個特殊的銀盒子,銀盒子內的文物很特殊,它還破解了一個古代的秘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到了半夜時分,老吳偷偷拿出寶貝自己觀賞,雖然自己沒有太多的文化,可是他思來想去之後,覺得這樣挖出古墓中的寶貝,然後佔為己有,有些不妥,老吳經過思想鬥爭,第二天,他就打電話,將此事告知給文物部門。文物部門的考古專家在聽說事情的原委後,便匆匆趕到老吳家的菜地,他們想對毀壞的墓室進行保護性發掘。
  • 南京出土一文物,卻被專家誤認是尿壺,看到壺上刻字才知是國寶
    這種稱謂一直就從商周時期延續到了春秋時期,但終究還是有一些不方便的,畢竟混稱也沒有那麼的雅致。於是到了戰國時期,一種關於尿壺新的稱謂就出來了——虎子。因為這時候的尿壺,全部都做成了小老虎的形狀。主要是因為當時人們的一種圖騰崇拜心理作祟,因為老虎為猛獸。
  • 靖邊出土翟曹明墓石門,石門是難得文物,門楣刻兩個大公雞啥意思
    陝西省靖邊縣附近,考古專家們曾發現一座古代墓葬,而墓葬之中最具有文物價值的物品,居然是墓葬的墓門。在墓門之上不僅有兩個神態怪異的武士,同時在門楣上還有兩隻大公雞的形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它們又都各自代表著什麼?
  • 文物出土時碎成2479塊,專家花10年才將其修復,展出後驚豔了世界
    「三星堆文化」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神秘的文化,所出土的文物有別於其它所有地區出土的文物,十分奇特,對於研究中國古代的歷史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在二號坑的一塊地方,專家們挖掘出了2479塊古董碎片,令人驚奇的是,稱這上千的碎片原本都是一體的。
  • 1984年北京出土許多文物,讓專家們發現了一對罕見「鬥彩」瓷杯
    1984年北京出土一對「鬥彩」瓷杯,專家驚呼:10億難以衡量它的價值導讀:2014年4月8日,一個消息佔據各大新聞媒體的頭條,香港蘇富比拍賣行,以兩億八千一百萬港幣的天價成交一對明朝小瓷杯。這就是大明成化鬥彩雞缸杯。
  • ...墓出土過的這種罕見器物,山西陽高也曾出土過,可惜流失到了日本
    海昏侯墓出土過的這種罕見器物,山西陽高也曾出土過,可惜流失到了日本 前段時間, 微博網友「饅頭_控」發布了一組圖, 從內部到外部, 再到細小的構件, 全面展示了一件西漢墓出土的"溫明", 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和討論。
  • 出土文物帶你穿越三國,「三國志」文化展在蘇州吳中博物館開展
    昨天起,「三國志」文化展在蘇州吳中博物館開幕,以創新的展陳形式,展示獨具特色的三國文化,配合來自各省、市、自治區的四十多家文物收藏單位選送的近200餘件/組文物,為觀者描繪出一個真實的英雄時代。從文物角度來說,這件展品並非重點文物,但關羽與三國的故事有很強的關聯,放在展廳起始處開門見山。本次吳中博物館「三國志」文化展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主辦,展品包含了壁畫、木雕、泥塑、陶器、瓷器、金銀器等多種品類、年代上溯至兩漢時期的出土文物。展品中有亳州曹操宗族墓地的壁磚,刻劃有「王復汝使我作此大壁,徑冤我,人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