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年度最燒腦劇《想見你》終於迎來了大結局。
在《想見你》播放的這段時間裡,女主角陳韻如竟然被多次罵上熱搜。
其實老萬也明白大家討厭陳韻如的心情,可仔細想想,會覺得這樣的陳韻如,其實很可憐。
她出生在一個不幸的家庭裡,自卑內向,在校園裡遭受校園暴力,遇到問題只會逃避,甚至連自己都討厭自己:
「我跟你們一樣,也不喜歡以前的自己。」
但是,陳韻如真的這麼可憎可惡嗎?
她不過是一個17歲的高中生,遇到校園暴力時只會緊緊抱住自己,遇到不開心的時候不敢跟任何人訴說,永遠沉醉在自己的世界裡,甚至把自己埋在臥室的書桌上。
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注意到陳韻如書桌上的三本書——《人間失格》、《文化苦旅》以及《如何停止憂慮,開創人生》。
而這三本書恰好讓我們看到了一個17歲的女高中生如何在自我厭惡和否定中掙扎……
《人間失格》
書中的主角名叫大庭葉藏,是父母口中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優異、家世顯赫、性格開朗,卻整日被「唯有自己一個人與眾不同」的不安和恐懼牢牢地困住。
明明心裡渴望著被愛,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把身邊的愛推開。
葉藏的一生中遇到了三個女人。
第一個女人常子,明明自己並不愛她,卻選擇了與她一同相約自殺,最後常子死了,葉藏卻得救了;
第二個女人靜子,是一個帶著5歲女兒的女記者。好不容易遇到一個深愛著自己的靜子,卻因為在門縫裡看到她和女兒幸福的樣子,害怕得落荒而逃;
第三個女人良子,一個天真無邪的十七八歲少女。這一次,他動心了。但是動心又能怎樣呢?看到良子在家被人玷汙時,他卻呆站在樓梯上,心裡嘀咕著:「這又是人類的世態,用不著大驚小怪。」
看完整本書,你可以很深切地感受到葉藏從骨子裡散發出的對人生的恐懼,正如那句: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透過大庭葉藏,我們甚至可以看到作者太宰治的內心世界,看到那個「充滿了可恥的一生」,看到一個優秀的人逐漸走向死亡……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用自己的雙腳走遍整個世界,又用自己的雙手,將自己眼中的世界描繪出來。
全書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以及人生之旅。
在中國之旅中,他走遍了祖國大江南北,看到了莫高窟的舉世無雙;寫下了道士塔下的滿目悽涼;聽到了尋陽關的羌笛一聲愁絕。
在世界之旅中,他翻越了喜馬拉雅山,閱歷了人類歷史文明中幾乎所有重大的古文明遺址,看到了古羅馬鬥獸場中與猛獸性命相搏的角鬥士。
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
在人生之旅中,他體會到「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
一切生命體都會衰老,即使是那些曾經朝氣蓬勃的生命,終究會有衰老的一天。他感受到原來生命就是一個不斷向前探索的過程,只有不斷探索,才能發現存在的意義。
在《文化苦旅》中,我們橫跨了數萬公裡,看遍世界各地的歷史文明;我們穿越了數千年,看盡時間沉寂下來的文化底蘊。洋洋灑灑的文字裡,記錄的不只是人事物,還有歷史與文化。
《如何停止憂慮,開創人生 》
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卡瑞爾博士曾經說過,「不知如何對抗憂慮的人,往往英年早逝。」
生活在這個世界中,我們或多或少會有憂慮的經歷。憂慮既能給我們帶來好處的同時,也會成為我們生活的破壞者。
著名好萊塢女明星曼爾·奧勃朗在接受採訪時曾經表示,她剛步入影壇時,既害怕又擔心,擔心自己永遠闖不進電影界,甚至發現憂慮正在一步步地摧毀她的容貌。
再沒有什麼會比憂慮使一個女人老得更快了。
面對憂慮帶來的低迷情緒,我們應該如何停止憂慮,開創人生。在這本書中,作者卡耐基將為我們指點迷津,幫助我們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中,變得更加從容自如。
當你看破憂慮後,也會發出感慨:
曾經困擾自己的那些事兒也不過如此。
就如前文提到的曼爾,婚後的幸福生活緩解了她的精神壓力,進而讓她的皮膚也變得越來越好。
憂慮能讓人面色無光,膚質變差。時刻保持愉悅心情,才是真正最好的化妝品。而《如何停止憂慮,開創人生》,則是教你如何遠離憂慮最好的導師。
寫在最後
看完老萬的介紹,是不是發現《想見你》的道具組在細節方面簡直滿分。幾乎每一本書都符合陳韻如的人設。
陳韻如內心的自卑跟《人間失格》主人公十分相似;被困在自己世界裡的陳韻如也想通過《文化苦旅》看看這個美好的世界;即使陳韻如永遠都在自我否定,但也努力嘗試通過《如何停止憂慮,開創人生》來拯救自己……
《想見你》的大結局裡,陳韻如終於選擇從自我否定中走出來,重新開始愛自己,開始發現這個世界其實也很好。
如果此時的你,也覺得自己是宇宙中最黯淡的那顆星,希望你記住,世界上還有很多與你一樣的星星,陪著你一起發光。
正如《想見你》裡的那句話:
「能被一個人放在心上,應該要好好珍惜才對。」
它被5家出版社評價「骯髒」,卻終成經典!
月薪3000和3萬區別在哪?這本書告訴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