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屏障:大規模疫苗接種來了

2020-12-25 澎湃新聞

12月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我國將按照「兩步走」方案,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新冠疫苗接種。消息一出,便引發社會高度關注。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如何?大規模接種的底氣何來?又將如何實施接種?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疫苗研發「串聯改並聯」

新冠疫情發生後,我國第一時間將疫苗研發作為戰「疫」的重中之重,並且由「串聯改並聯」,將滅活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mRNA疫苗和DNA疫苗)5個技術路線並行研發,組織全國12個優勢團隊進行聯合攻關。

「接種疫苗類似一次病毒感染,但接種者沒有臨床症狀,只產生對抗疾病的免疫力。」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解釋,接種疫苗後,機體會產生抗體,有的疫苗也會產生免疫記憶和細胞免疫。一旦病原侵入機體,接種疫苗產生的抗體、細胞免疫釋放的細胞因子就能殺滅病原,免疫記憶會很快調動免疫系統發揮作用,這樣病毒就不能在體內繁殖,避免感染及患病。

據介紹,從4月2日批准第一個疫苗開展Ⅰ、Ⅱ期臨床試驗,到6月批准3個疫苗緊急使用(試用),再到7月以來多個疫苗陸續在境外開展Ⅲ期臨床試驗,目前我國疫苗研發總體上處於第一方陣,每條技術路線都有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的疫苗,共有15個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其中,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3條技術路線共5個疫苗進入Ⅲ期臨床試驗,佔全球總數的35%。相比之下,國外新冠疫苗主要集中在腺病毒載體疫苗和mRNA疫苗,例如俄羅斯已獲批上市的「衛星—Ⅴ」為腺病毒載體疫苗,美國等國家緊急使用的輝瑞新冠疫苗為mRNA疫苗。

王華慶表示,滅活疫苗是應對急性疾病傳播的重要手段,其優點是製備方法簡單快速,安全性比較高,我國研發這種類型疫苗技術是比較成熟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同樣製備簡單,且生產成本較低,這種類型疫苗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伊波拉疫苗等相關研究中,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與康希諾生物公司共同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的特點則是研製時不需要合成蛋白質或病毒,製作工藝比較容易標準化,疫苗的原料靠化學合成就可以,用已有的通用設備規模化生產,相對容易。

在北京舉行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綜合區,科興展位的工作人員展示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

/

三方面評價不同技術

作為史上最快誕生的疫苗,公眾最關心的是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坦言,新冠病毒發現至今不滿一年,現在談能夠保護多長時間,還為時過早,「但是,我們還是有一些信息,有助於判斷疫苗到底能保護多長時間」。比如,從2月開始,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給猴子接種疫苗,證明確能起到保護作用。這種保護作用從2月至今,已持續近9個月。

其次,3月啟動的Ⅰ、Ⅱ期臨床試驗,有很多志願者參與,科研人員持續進行隨訪。結果顯示,志願者體內的抗體持續存在。「這些證據都提示,疫苗保護期,按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要求半年以上,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問題。當然,能否終身免疫,或者至少保護5年、10年,目前還不能下結論。」曾益新說。

多位業內專家表示,從公共衛生角度看,除了安全性和有效性,也要考慮疫苗的可及性,因為這涉及能否提升人群接種率。人群的免疫力一方面與疫苗的保護效力有關,另一方面與人群的接種率有關。根據前期研究,要阻斷新冠肺炎的流行,人群中具有免疫力者要達到70%左右。對於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要綜合其安全性、有效性和可及性進行評判,三者缺一不可。

專家表示,就可及性而言,雖然新型技術路線具有快速、不需要生產病毒等優點,但有些疫苗,如mRNA疫苗容易降解,儲運條件十分苛刻,需在零下70攝氏度環境下儲運,在普通冰箱(2攝氏度~8攝氏度)保存時間僅為3個月,對於偏遠地區的供應,限制很大。而滅活疫苗在2攝氏度~8攝氏度儲運,有效期可以達到3年,對於偏遠地區和發展中國家有明顯優勢。此外,滅活疫苗已有10多個產品上市,生產流程、工藝和檢驗、審評標準均很成熟。一般而言,滅活疫苗在安全性和可及性方面與其他疫苗相比有優勢。

「兩步走」啟動接種

「我國將按照『兩步走』的方案,啟動全國範圍內的新冠疫苗接種。」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級巡視員崔鋼表示,制定這一免疫接種策略主要是結合當前國內疫情形勢和防控工作需要來考慮。當前,我國的防控形勢與其他國家有所不同,疫情總體平穩,防控形勢良好,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防控重點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所以,疫苗接種優先考慮進口冷鏈物流、口岸、國際和國內交通運輸等行業感染風險較高的人群,這些人群具備了免疫力,也就等於為更多的群眾日常生產、生活場所、環境構築了一道防線。

崔鋼解釋,具體來說,第一步,主要針對部分重點人群開展預防接種,包括進口冷鏈運輸、口岸檢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鮮市場、公共運輸、醫療疾控等感染風險較高行業的工作人員,以及前往中高風險國家或地區工作學習的人員,以盡力緩解輸入性疫情防控壓力,降低本土病例發生和國內疫情暴發風險。第二步,隨著疫苗附條件獲批上市或正式獲批上市以及產量不斷增加,將有更多產品投入使用,屆時可通過有序開展預防接種,確保符合條件的群眾「應接盡接」,逐步在各類人群中構建人群免疫屏障,阻斷病毒在我國的傳播。

大規模接種底氣何來

目前,我國的新冠疫苗暫未正式上市,仍處於緊急接種狀態。「緊急接種,首先具有法律依據。」崔鋼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出現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者其他嚴重威脅公眾健康的緊急事件時,國務院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根據傳染病預防、控制需要提出緊急使用疫苗的建議,經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組織論證同意後,可以在一定範圍和期限內緊急使用。

其次,雖是緊急接種,但安全性有保障。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表示,我國目前緊急使用的是滅活疫苗,6月批准,7月開始緊急接種。疫苗緊急接種以來,已累計接種了100多萬劑次,經過不良反應監測和追蹤觀察,總體安全性良好。其中,約6萬人因工作原因赴境外高風險地區,至今沒有收到嚴重感染的報告。同期,用於緊急使用的疫苗在境外開展Ⅲ期臨床試驗,累計超過7.5萬人接種約15萬劑次疫苗,相關研究沒有發現疫苗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正因為有此基礎,我們才確定在重點人群中進一步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

鄭忠偉說,我國的新冠疫苗上市前,Ⅲ期臨床試驗一定要證明其達到國家藥監局認可的疫苗保護效力標準。「疫苗的研發受制於很多因素,其中Ⅲ期臨床試驗一定是在疫區開展的,其進展快慢取決於受試者人數、受試者入組速度、受試者中感染病例的獲取速度,以及試驗的結果等具體情況。」

我國國藥中生和科興中維研發的滅活疫苗是全球最早開展Ⅲ期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但由於目前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不再具備開展Ⅲ期臨床試驗的條件,因此多個疫苗只能選擇陸續在境外開展Ⅲ期臨床試驗。鄭忠偉表示:「總體工作進展順利,部分疫苗已獲得Ⅲ期臨床試驗中期揭盲所需要的病例數量,並向國家藥監局滾動提交數據,目前正在對提交的數據進行核查和統計分析,預計年底前有可能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附條件上市。」

區分不良反應和偶合反應

對於即將開展的大規模接種,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表示,個別人在接種疫苗後可能會發生不良反應。不良反應是指合格疫苗在實施規範接種後,發生的與預防接種目的無關或意外的有害反應,包括一般反應和異常反應。還有一種情況叫偶合反應,是指接種者在打疫苗時正處於某種疾病的潛伏期或者前驅期,疫苗接種後巧合發病,也就是說,偶合反應不是疫苗接種引起的,與疫苗質量無關,也不屬於接種後的異常反應。從前一階段新冠疫苗接種情況來看,疫苗接種後出現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發熱、頭痛、局部硬結、局部紅暈、咳嗽、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等。

焦雅輝說,為確保疫苗接種不良反應,特別是嚴重異常反應能夠得到及時有效處置,國家衛生健康委要求所有接種點既要具備接種條件,又要滿足救治需要。所有參與疫苗接種和救治保障工作的醫務人員經培訓合格後才能上崗,相關醫務人員要熟練掌握疫苗接種操作技術規範,對常見不良反應能夠及時識別、快速處置。「日前,已組織開展了面向全國醫務人員的新冠疫苗接種不良反應醫療救治培訓,為集中開展疫苗接種工作提前做好人員和技術準備。」

崔鋼表示,對於接種者來說,接種疫苗時,要根據醫務人員的詢問如實告知自己的健康狀況,例如:有沒有基礎性疾病,是否是過敏體質等。根據以往經驗,疫苗接種異常反應多在接種後30分鐘內發生,因此接種疫苗後要在接種點留觀30分鐘再離開。回家以後,如果出現異常反應症狀要及時就醫。另外,接種疫苗後要注意飲食和休息,保持接種部位乾燥和清潔,讓身體儘快恢復正常狀態。

王華慶介紹,我國疫苗不良反應監測起步於2005年。隨著工作的開展和深入,疫苗不良反應監測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11年和2014年分別通過世衛組織對我國國家疫苗監管體系中不良反應監測部分的能力評估,疫苗不良反應各項監測指標達到世衛組織評估標準。

接種後需堅持戴口罩

對於公眾關心的病毒變異後是否會影響疫苗效力問題,王華慶解釋,病毒複製過程中都會產生變異。世衛組織、各國的科研機構、疫苗研發單位等都在關注病毒變異並開展相關研究,目前的研究顯示,新冠病毒變異沒有對現有研發疫苗效果產生影響。前段時間國內相關單位用疫苗產生的抗體針對不同來源國家的病毒株進行中和試驗,結果顯示,我國研發的疫苗對不同來源的病毒都可以產生良好的中和效果。全球科技工作者都在密切跟蹤病毒變異情況,為疫苗研發及應用策略提供預警和科學分析依據。

王華慶坦言,由於病毒發現不到一年時間,疫苗研發的時間更短,疫苗保護力能持續多長時間,有待後續跟蹤研究,包括後續是否需要加強免疫的研究。「接種新冠疫苗後還是要按要求戴口罩,特別是公共運輸工具等人員密集的場所,而且建議其他防護措施也不要放鬆,包括手衛生、通風、保持社交距離等。因為,疫苗的保護作用不是100%,尤其是在當前群體免疫還沒有建立起來的情況下。」

(來源 健康青城)

原標題:《構築屏障:大規模疫苗接種來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新冠疫苗怎麼打?接種疫苗有什麼好處?權威回應來了
    本文轉自【光明日報】;新冠疫苗怎麼打?權威回應來了近日,隨著寒潮來襲,氣溫驟降,我國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呈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織疊加態勢,防控形勢較為嚴峻。 記者了解到,為有效防控疫情,在做好常規物理防控的同時,目前北京、上海、山東、廣東等多個省份已加快啟動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
  • 新冠疫苗有沒有必要接種?怎麼接種……30個熱點問答來了!
    一、現階段,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重點人群包括哪些?我國新冠疫情形勢與國外不同,疫苗使用策略也不一樣。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主要策略需要結合國內疫情形勢和防控工作目標來考慮。當前,重點人群接種疫苗的意義,一方面是對這部分人群起到保護作用,另一方面有利於「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有利於我國總體疫情防控。
  • 全國開展重點人群新冠疫苗接種!普通人群啥時候能接種?
    冬春季來臨,疫情防控形勢將更加嚴峻,挑戰更大,對部分重點人群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能盡力緩解輸入性疫情防控的壓力,降低本土病例發生和國內疫情暴發的風險。這部分重點人群接種疫苗具備了免疫力,就等於為更多的群眾在日常生產、生活場所或者環境先築起一道屏障,有利於總體疫情防控工作。3.其他普通公眾什麼時候能夠接種?
  • 剛剛,新冠疫苗接種方案確定!
    第二步隨著疫苗獲批上市,或疫苗產量逐步提高,將會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過有序開展預防接種,符合條件的群眾都能實現應接盡接,逐步構築起人群的免疫屏障,來阻斷新冠病毒在國內的傳播。 發布會上介紹: 目前各地都在積極落實為群眾接種疫苗提供便利服務的各項措施,各地將按要求及時公布接種點和接種時間,大家可關注所在地的衛生行政部門或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發布的信息。 也會根據接種需求考慮設立臨時接種點,上門服務。
  • 公民接種新冠疫苗個人不負擔費用 快速建立免疫屏障
    個人不承擔新冠疫苗成本和接種費用,老百姓不需要掏一分錢 每日經濟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  1月9日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發布會,介紹近期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有關情況。  將由醫保基金和財政共同負擔  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李滔表示,附條件上市以後疫苗免費接種是在居民知情、自願情況下,企業按議定的價格提供疫苗的費用,加上我們接種服務等全部的費用,將由醫保基金和財政共同負擔,居民個人不負擔費用。  李滔表示,由於建立免疫屏障需要相當大比例的人群接種疫苗,因此有必要採取特殊的舉措,來解決接種疫苗所需的費用問題。
  • 全球開啟疫苗大規模接種,最新情況匯總
    目前歐盟成員國及英美、日本、加拿大、澳洲等發達國家獲得的疫苗劑量佔全球總數一半,這些訂單集中於美國的輝瑞、莫德納和諾瓦瓦克斯,及英國的阿斯利康/牛津。截至目前美國獲得超20億劑疫苗訂單,俄羅斯獲得近12億劑訂單,中國疫苗獲得來自16個國家的近5億劑訂單。各國現已經開啟了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並有多國政要公開接種或表態。
  • 湖南人怎麼接種新冠疫苗?你想知道的新冠疫苗接種知識都在這裡
    紅網時刻1月8日訊(記者 陳奧男 劉丹 肖依諾 張必聞 視頻 劉明珠 通訊員 朱鑫)近日,湖南省啟動重點人群新冠疫苗接種工作,將按照國家確定的9類重點接種人群逐批開展新冠疫苗接種。現階段哪些人群是接種對象?其他人群什麼時候能接種?接種疫苗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 哪些重點人群將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去哪裡打疫苗?官方回應來了→
    或疫苗產量逐步提高,將會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過有序開展預防接種,符合條件的群眾都能實現應接盡接,逐步構築起人群的免疫屏障,來阻斷新冠病毒在國內的傳播。要求各地精心設計接種方案,合理設置預防接種點,穩妥有序組織好接種工作,尤其要做好接種時的醫療保障、接種後不良反應的及時處置和監測報告;要做好疫苗的科普工作,在新冠疫苗作為公共產品,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也要強化公民接種疫苗的義務與責任意識,爭取做到高風險人群「應接盡接」,凡是符合條件者都能按時接種。去哪接種新冠疫苗?接種要注意什麼?
  • 新冠疫苗全國接種方案定了!誰能打、多少錢、安全嗎?詳解來了
    待數據揭盲以後,一定會及時向社會公布相關的數據,如果數據達到相應的標準,國家藥監部門將會批准附條件上市或者上市,屆時疫苗就會更快地普及,更快地提高產量,因為我們已經做好了大規模生產的準備。2新冠疫苗接種方案分兩步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負責人崔鋼介紹,具體來說,我們國家目前接種的策略是按照「兩步走」方案,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接種。
  • 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問答,有疑問的看過來~
    01現階段,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重點人群包括哪些?我國新冠疫情形勢與國外不同,疫苗使用策略也不一樣。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主要策略需要結合國內疫情形勢和防控工作目標來考慮。06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後不用再戴口罩嗎?在人群免疫屏障沒有建立起來之前,即使部分人群接種了疫苗,大家的防控意識和防控措施也不能放鬆。一方面,疫苗免疫成功率不是100%,在流行期間還會有較少部分已接種的人可能發病。另外一方面,在沒有形成免疫屏障的情況下,新冠病毒依然容易傳播。
  • 瀋河區接種疫苗1.4萬人 第一劑接種接近尾聲
    探訪疫苗接種門診  目前全市重點人員新冠疫苗正在有序接種,截至1月10日瀋河區已預約一、二類重點人群14044餘人,累計接種新冠疫苗14000人。新冠疫苗第一劑接種已經接近尾聲。昨日,記者來到瀋河區人民醫院預防接種門診,實地探訪新冠疫苗的接種情況。
  • 德國大規模疫苗接種準備就緒 101歲老婦獲得「首針」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柏林12月26日電德國聯邦政府26日表示,該國獲得的首批新冠疫苗當天已分發至各個聯邦州,次日將通過疫苗接種中心和流動接種車實施大規模接種。26日,居住在德國東部一處養老院內的101歲婦女埃迪特·克沃伊扎拉接種了疫苗,成為德國境內首個完成接種的人。本月21日,歐盟委員會批准了由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和美國輝瑞(Pfizer)合作研發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新冠疫苗。27日起,歐盟國家將統一啟動疫苗大規模接種。
  • 這些重點人群將接種新冠疫苗
    今天(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並答記者問。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預防病毒性疾病最有力的科技手段。
  • 【市民雲解讀】新冠疫苗有沒有必要接種?怎麼接種……30個熱點問答...
    我國新冠疫情形勢與國外不同,疫苗使用策略也不一樣。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主要策略需要結合國內疫情形勢和防控工作目標來考慮。當前,重點人群接種疫苗的意義,一方面是對這部分人群起到保護作用,另一方面有利於「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有利於我國總體疫情防控。
  • 全球新冠疫苗加速落地:俄英開始大規模接種,美印待審批
    隨著全球多款新冠疫苗三期臨床試驗的積極結果不斷傳來,疫苗的審批和大規模接種工作逐漸展開。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已於上周開始大規模接種疫苗,英國的接種工作也將於當地時間12月8日開始。在疫情嚴重的美國和印度,也有幾款疫苗已提交了緊急使用申請。
  •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 安陽市疾控中心專家給出權威解答
    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非常重要。幾乎所有人都沒有針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人群對新冠病毒普遍易感,有的還會發展為危重症或死亡。接種疫苗後,絕大部分人可以獲得免疫力;通過接種疫苗會在人群中建立起免疫屏障,可以阻斷新冠病毒持續傳播,避免疫情的暴發和流行。
  • 旅業漫讀|新冠疫苗接種方案定了!
    ,或疫苗產量逐步提高,將會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過有序開展預防接種,符合條件的群眾都能實現應接盡接,逐步構築起人群的免疫屏障,來阻斷新冠病毒在國內的傳播。「待數據揭盲以後,一定會及時向社會公布相關的數據,如果數據達到相應的標準,國家藥監部門將會批准附條件上市或者上市,到時疫苗就會更快地普及,更快地提高產量,因為我們已經做好了大規模生產的準備。」實際上,新冠疫苗是否有足夠的量,讓滿足條件的人群接種,這也是大眾關注的焦點之一。
  • 18歲以下人群什麼時候能接種新冠疫苗?疫苗有什麼副作用?
    ■ 新冠疫苗能否合併為一針接種? 楊曉明:新冠疫苗疫苗打幾針的問題,要根據臨床研究和疫苗特性,以及是否能夠有效刺激人體產生有效的保護能力來決定。目前,新冠疫苗根據I期、II 期、Ⅲ期臨床和臨床前的動物體內實驗,設計的是打兩針,間隔三至四個星期。
  • 哪些人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在哪裡接種?海南省疾控中心發布最新解答
    隨著疫苗附條件獲批上市、疫苗產量的逐步提高,將會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過有序開展接種,符合條件的群眾都能實現「應接盡接」,逐步在各人群當中構築起人群的免疫屏障,阻斷新冠病毒的傳播。2、符合接種要求的人群都要到哪裡接種?
  • 新鄉第一針新冠疫苗開打!普通市民可以預約接種嗎?
    據悉,本次緊急接種的新冠疫苗來自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外包裝上標註有「緊急使用」字樣。此疫苗每劑0.5ml,共需接種2劑,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兩劑間隔14天,適用年齡在18至59周歲。記者了解到,接種新冠疫苗和正常的疫苗接種一樣,測量體溫、填表登記、健康諮詢、籤署知情同意書、接種疫苗,發放接種憑證,留觀30分鐘無異常後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