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樂壇教父」林子祥和兩個女人的情史

2020-10-03 胖人娛



許多年後,當吳正元想起1983年將閨蜜葉倩文介紹給老公林子祥的那一天,依然免不了黯然神傷。

那一天,風和日麗,萬裡無雲。她記得林子祥和葉倩文在舞臺上合唱了一首《重逢》,沒想到,他們的「重逢」變成了自己和林子祥的「離別」。

從「伯樂」到妻子,再到路人,吳正元和林子祥的感情走到了盡頭,也深刻體會到了那個蹩腳卻是人生至理的「哲言」:防火防盜防閨蜜。可惜的是,她最後沒能防住。


1947年,林子祥出生在香港一個普通的家庭,父親是醫生,而母親是一名律師。

在林子祥很小的時候,夫妻的感情就破裂,最終分道揚鑣,父親將林子祥送到英國念書,接受西式教育,一去就是很多年。

到了初中時期,林子祥的音樂才華已經初露崢嶸,還組建了自己的樂隊。然而樂極生悲的是,初中時期,父親便斷了林子祥的生活費,無奈之下,小小年紀的林子祥只好邊打工,邊讀書,日子過得有些困難。

在國外艱難度日多年的林子祥最終選擇回老家香港尋找發展的機會,回國後,去唱片公司面試,而面試官正好是吳正元。

有時候緣分就是這麼巧妙,一如張愛玲所言: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哦,你也在這裡嗎?」

作為金牌經理人,吳正元的眼光無可挑剔。初見林子祥,便被眼前這個留著「卓別林式」小鬍子的男人吸引住了,更重要的是,這個男人確實有音樂才華。尤其是在高音方面。

林子祥的高音到底有多高呢?

作為非專業人士,只能引用媒體的評價:

林子祥有一個男中音應有的全部,又在高音區延伸上去一大截。他的高音區的極限曾去到 D5 或 C5 (比中央C 高八度)。一般的歌手總是用假音拉上去,有些很具實力的歌手即使用真音拉到高音區,嗓音也會變得尖細單調,很難像阿LAM那樣將高音拉到極限仍是充滿氣勢。

而最為著名的例子,是在1985年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上,林子祥演唱了一首近10分鐘的歌曲大串燒《十分十二寸》,當唱到譚詠麟的金曲金獎《愛情陷阱》時,譚衝到林子祥面前,與他對峙飆歌,最終卻在高音上敗下陣來,引得旁邊的張學友仰頭大笑。

當時在場的還有梅豔芳、張國榮、劉德華、張學友、洪金寶等一眾超級巨星。在林子祥面前,他們都得叫一聲「前輩」。劉德華的唱歌技巧還是林子祥所教,是劉德華名義上的「師傅」。即使成名之後,在林子祥面前唱歌,依然感覺壓力巨大。

在吳正元的大力支持下,林子祥迅速走紅,憑藉和香港著名作詞人鄭國江合作創作的情歌《在水中央》和《分分鐘需要你》逐漸被觀眾所熟識,在1980年第3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上,連獲兩個金曲獎,成為樂壇一匹「黑馬」。

登上領獎臺時,林子祥不忘向吳正元表白:沒有她,就沒有我的今天

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也和吳正元走到了一起。此時的吳正元已經身懷有孕,於是兩人秘密在美國註冊結婚,婚後,吳正元專心在家相夫教子。默默做起了林子祥「背後」的那個女人。

然而,婚後的生活並不像外界想像的那麼美好,吳正元個性要強,脾氣也不太好,常常會和林子祥發生劇烈爭吵,而林子祥躲避她的方式,往往是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歌唱事業當中去。這也為他們今後的感情破裂埋下了伏筆。


1983年那場同臺演出之後,葉倩文成了林子祥名義上的「徒弟」。

葉倩文也是從小在外國長大的,英文很好,中文卻很蹩腳。因此,常常要通過拼音音譯中文和粵語。沒事兒的時候就常常向林子祥「請教」,加上和吳正元關係莫逆,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什麼。

吳正元和林子祥在美國旅居的時候,還帶上了葉倩文。當時葉倩文非常沒有安全感,堅持要住在閨蜜的隔壁,並且房子一定要住得比吳正元的還要大。

後來婚變時吳正元才後知後覺:原來她一直都在和自己在做比較,自己有的,她也要有,包括男人。

之後,林子祥特意為葉倩文量身打造了一首《零時十分》,令葉倩文一炮而紅。奠定了在歌壇的地位。吳正元還為閨蜜取得的成績而感到高興。可是,令她想不到的是,這位「閨蜜」正一步步搶走自己的一切。

人們都說日久生情,在長期的合作裡,林子祥也和葉倩文互生情愫,然而,礙於妻子吳正元,兩人的感情一直處於「地下」的狀態。直到1992年,事業如日中天的葉倩文突然在演唱節目上宣稱:我愛林子祥。吳正元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然而,一切為時已晚。葉倩文被質疑「當小三」的時候,和林子祥雙宿雙飛,隱退歌壇,而吳正元在這段感情中逐漸處於劣勢。當一個男人已經決定離開你的時候,再多的挽留都是徒勞。吳正元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在1995年和林子祥結束了長達十多年的婚姻。終於選擇了放手。

獲得「自由」的林子祥最終和葉倩文走到了一起,一走,就是23年。

結語

其實,愛情裡難分對錯,事實證明,或許葉倩文和林子祥才是最適合的一對。不過,作為閨蜜,最終成功「搶」走了吳正元的老公,作為閨蜜,也許也會有些意難平吧。

往事如煙,如今看來,也只是一段往事,浮沉之中,歲月荏苒,一切皆成故事,而故事中的人,已經慢慢老去。

相關焦點

  • 林子祥的香港樂壇地位有多高
    香港樂壇英雄譜——歌隱林子祥林子祥1947年出生在香港,大學畢業於英國多佛學院,算來比許冠傑還大上一歲,不過成名較晚一些,雖然在學生時代也組建過樂隊,但一直籍籍無名,直到1976年才推出一張英文專輯《Lam》,但真正讓他成名於歌壇的是1980
  • 林子祥在香港的地位有多高?
    林子祥在香港樂壇,大概與同時代的陳百強為雙傑之一,伯光覺得,兩人應該還是要次於香港樂壇教父許冠傑,和香港樂壇的代表羅文。港臺曾經是華語流行文化中心,香港在一段時間與臺灣不分軒輊。而說到鼎盛時期的香港歌手,感覺人數有很多。實際上,香港樂壇男歌手排名,基本可以這麼分。
  • 香港樂壇論資排輩,林子祥、許冠傑、譚詠麟誰才是樂壇最老的前輩
    上世紀的香港樂壇,培養出了一大堆的傑出歌手,也成就了香港樂壇最輝煌的那段時期。但是說起樂壇現今還在世的前輩非這三位莫屬,林子祥,許冠傑,譚詠麟。因羅文、哥哥已去世不再列入其中,死者為大。林子祥1947年出生,許冠傑1948年出生,譚詠麟1950年出生。在這一點上許冠傑和譚詠麟,要叫林子祥為大哥。所以之前我們看到各種頒獎典禮,晚會經常聽到林子祥叫譚詠麟為阿倫,叫許冠傑為阿Sam。林子祥提拔過很多藝人(如劉德華),很多歌手都曾接受過他的指導(葉倩文,梅豔芳),是老師兼伯樂般的存在。
  • 香港音樂教父的兩個女兒,一個初戀是黎明,一個初戀是謝霆鋒!
    前些日子天王黎明被港媒曝光和女助理阿Wing的戀情,隨後黎明承認戀情,也表示自己將升級當爸。近日網上又曝光了不少當年黎明和前妻樂基兒相戀時的舊照,兩人在雪地的親密互動簡直不要太甜!但如今黎明成了孩子他爸,樂基兒也有了新家庭,真是讓人感慨啊。
  • 林子祥、羅文、許冠傑、譚詠麟,誰對香港樂壇的貢獻最大?
    在香港樂壇這個領域,恐怕沒有人會忽視許冠傑的存在。因為他香港樂壇的開山祖師爺,將粵語流行音樂從「下三濫」過度到被大家公認。就憑藉這一點,應該就沒有人和他爭第一把交椅了。其次應該就是譚詠麟和羅文了,兩人實力相當,對大家的影響也都很大。譚詠麟期初是翻唱英文歌曲出道,還有殿堂級別溫拿樂隊,對粵語流行音樂的進一步推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他是香港樂壇一代神歌手,他是像大魔王一般的人物,林子祥
    他是香港樂壇一代神歌手,他是像大魔王一般的人物,林子祥1947年的10月12日,在中國香港出生了一個嬰兒,可能那時候他的父母也沒有料到這個小男孩會在以後叱詫整個香港樂壇 他叫阿Lam(林子祥)。他可能算得上是香港最早的一批粵語歌手了,1976年在香港以同名專輯出道,一出道就備受歡迎,各種耳熟能詳的歌曲四處流傳。有人說在那個時代,粵語歌的發展是最快的,競爭也是最激烈的,在那時沒有足夠強的功力是在樂壇站不住腳的。
  •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之林子祥篇,真正的樂壇霸王
    林子祥(George Lam),1947年10月12日出生於中國香港,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林子祥在學生時期就開始組織樂隊。1976年推出首張英文專輯《lam》。1980年憑藉歌曲《分分鐘需要你》和《在水中央》獲得第3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1981年憑藉歌曲《活色生香》獲得第4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1984年憑藉歌曲《愛到發燒》獲得第7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
  • 香港娛樂圈有兩個鬍鬚哥 一個叫林子祥 一個叫吳耀漢
    香港娛樂圈有兩個鬍鬚哥,一個是香港樂壇的「殺破狼」,天生一副極具衝擊力和爆破力音,他高音極限能達到 D5 或 C5,或者你不懂得音律不能體會到他那種勁,他能夠用真音完整唱完一首高音歌不需要轉換假音飈上去,他就是阿LAM 林子祥。
  • 指導劉德華,寫歌給張敬軒,見證香港樂壇的發展歷程,他叫林子祥
    和大多數香港歌手一樣,林子祥前期也是接觸英文歌起家的,1976年推出首張英文專輯《Lam》,情歌對唱《Don't Go Breaking My Heart》,他的英文歌是港樂前期發展的見證。《投奔怒海》劇照1983年,電影《投奔怒海》演出中被提名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也就是在拍這電影時造就了四大天王之一的劉德華。當時的華仔拍戲時時常和林子祥在一起,他喜歡聽他唱歌。
  • 華語樂壇頂級高音歌手,林子祥佔得一席,她是樂壇寶藏歌手!
    如果說華語樂壇歌手之間拼高音,下面這幾位絕對是誰都不懼怕的,他們的嗓音可以說是「扶搖直上九萬裡」。他們中有的是樂壇教父級別歌手,有的是寶藏歌手,有的紅透樂壇,有的籍籍無名。1.華語樂壇的「麥霸」林子祥在90年代的華語樂壇,只要提到林子祥的唱功,沒有人不肅然起敬的。林子祥作為男歌手,能夠在低、中、高三個音域轉換自如真的是很難得。除了音域寬之外,林子祥的氣息還是異常的強大。
  • 他用一首歌碾壓樂壇,張國榮譚詠麟集體車禍,歌神教父避戰不出
    第一代歌神許冠傑和樂壇教父羅文,這兩位身份崇高的樂壇大佬更是極力避戰,不敢站出來跟他硬碰硬的對唱,無人能拭其鋒芒!(略為浮誇的描述O(∩_∩)O哈哈~)用一首歌吊打整個香港樂壇來形容他,一點兒也不為過!這麼一位牛叉閃閃的歌手,他究竟是誰呢?
  • 盤點香港樂壇師徒都是巨星的歌手
    羅文--容祖兒羅記容祖兒 香港樂壇教父雖然00年後香港樂壇越發沒落,但是容祖兒仍然成為一代樂壇天后。甚至有可能成為一對金針師徒。而容祖兒也多次在演唱會以及紀念羅記的活動中懷念師傅。80年代的樂壇巨星,被稱為香港樂壇的教母。
  • 林子祥一首經典中的經典,縱觀香港樂壇,也只有林子祥能唱
    最近工作上遇到了瓶頸,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前途漫漫令人灰心喪氣,在苦痛的日子裡,不經意間聽到這樣幾句歌詞「是它是它給我光陰和靈魂……是它是它給我知已和良朋」,「做個真的漢子,人終歸總要死一次」,這即是早期林子祥的《生命之曲》專輯,初初聽實在振奮人心,從中拾回許多往日的記憶,也找回了面對生活的激情與鬥志
  • 香港樂壇地位最高的十位歌手,張學友第四,這三位前三一點不過分
    代表作《女人花》《相愛很難》《似是故人來》7.張國榮巨星級別的人物,張國榮的歌別具特色,讓人聽來很有感覺。也是那個年代唯一能跟校長譚詠麟抗衡的人譚張爭霸直接將香港樂壇推向巔峰,而哥哥的歌在國際上也是很有影響力的,復出時的專輯《寵愛》就創造了華語唱片在韓國的銷售記錄。
  • 香港樂壇的鼎盛與「衰落」
    提及香港樂壇,不得不提的幾位優秀音樂製作人,玉置浩二,中島美雪,林夕……他們為推動香港樂壇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而張學友被冠以「繼許冠傑之後的歌神」一首《吻別》打破香港樂壇唱片銷量記錄,在世界上排名第二,第一名則是美國著名音樂人麥可·傑克遜,「歌神」的稱號,是兩地粉絲對於他的認可和喜歡,但是並不代表,他的唱功「力壓香港群雄」曾在採訪中張學友就表示,「不要在林子祥面前稱自己為歌神
  • 香港樂壇巔峰時期的4位「殿堂級」歌手,他們影響了一個時代
    香港樂壇有這樣一些歌手,他們曾經紅過,甚至有的人大紅過,但因為同時期有同等級或者更厲害的歌手存在,導致他們的光芒被掩蓋;也有一些歌手因為媒體或個人原因,導致其歌唱生涯不夠完美。1.羅文,香港不少新一代歌手的師父,有「樂壇教父」之美譽,亦有人稱他為「歌聖」。
  • 華語樂壇十大殿堂級實力男歌手,張學友譚詠麟林子祥誰更有實力?
    1991年《一生心碎》專輯及《心痛》單曲,同時榮登香港電臺中文臺「香港大碟榜」及「中文歌曲龍虎榜」。歌曲《今生無悔》蟬聯七周銷售冠軍。1993年參與由民生報主辦的1992十大偶像頒獎,王傑獲得十大偶像與最佳歌藝偶像兩座獎項。
  • 1985年紅磡之夜,一首歌串起了整個香港樂壇的黃金時代
    林子祥唱完這首歌后,繼續做了幾年金曲獎的常客。  「祥嫂」葉倩文,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期,拿獎拿到手軟,成為當之無愧的「香港樂壇一姐」。而他眾多的粵語歌曲,成為香港音樂不滅的印記。  羅文,人稱「教父」。  他最為內地所熟知的作品非《鐵血丹心》莫屬。
  • 香港樂壇的吸血鬼教父死後萬人景仰?因為他撐起了香港半壁江山
    九十年代的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國際化大都市。他不僅躋身「亞洲四小龍」行列,更成為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經濟繁榮衍生出娛樂業也及其繁榮。 20世紀80年代,香港樂壇進入了百花齊放的鼎盛時期。羅文、梅豔芳、許冠傑、徐小鳳等樂壇大家雄霸整個亞洲中文歌壇。
  • 香港樂壇三皇五帝是誰?
    在那個時代不僅是香港粵語流行曲百花齊放的日子,也是香港樂壇的全盛時期,當時香港的流行曲引領亞洲中文歌曲潮流,也誕生了眾多著名歌星,其中最為大家熟知的就由譚詠麟、劉德華、張國榮和張學友等等。現在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譚詠麟上榜,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