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李家大院裡的詭事

2021-02-23 鬼大爺鬼故事

    鍥子

    李家大院,下人們忙進忙出,房裡一婦人躺在床上痛呼,接生婆一臉焦急地安撫道:「夫人,深呼吸,然後用力…」

    房門口,李老爺雙手緊握,指節發白,不安地走來走去。

    過了一會,房內忽然安靜了下來。

    「啊~」只聽見接生婆高聲尖叫,癱坐在地。

    一個婢女匆匆地從房間裡走出來,聲音哽咽的對李老爺說道:「老爺,夫人…她…而且…」婢女低下頭,害怕地不敢在說下去,「您快進去瞧瞧吧。」

    李老爺聽到這話,臉色大變,失去主心骨似的站不穩。

    二房連忙攙扶,「老爺,小心。」

    〈一〉

    後園,王婆子正在豬圈裡幫豬接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將豬崽崽一窩子弄出來,卻嚇得魂不守舍,大喊大叫:「來人吶,快來人。」

    婢女紫煙從外面抱了些乾草回來,聽到王婆子的呼喊,問道:「王婆,發生什麼事了?」到豬圈一看,也嚇得跑了出去。

    廳堂,主位坐著的是老夫人李劉氏,左右兩側則是一雙兒女。

    老夫人精神矍鑠,問道:「什麼事大驚小怪的?」

    紫煙哭啼著回答:「剛生出來的一窩豬子儘是些怪物,王婆婆接生的,可作證。」

    李劉氏看向一旁驚恐的王婆。

    王婆急忙接話,「這是我自接生以來,第一次碰到這樣的怪事。那一窩若是分開算,倒也有八隻左右,但若不算,也只有兩兩之數。」

    李劉氏見此也有些好奇了,吩咐站立一旁的李伯前去瞧瞧,順帶捎過來。

    李伯應答一聲,叫上一個僕人,佝僂著身子,顫顫巍巍地前去。

    不一會兒,僕人手中提著一個大菜籃子,籃子上蓋著一塊白布。

    李伯擋在僕人身前,用他那特有的沙啞嗓音說道:「夫人還是別看的好。正如王婆所說,這一窩豬仔不尋常。」

    一旁的李家小姐秋楠站起來,走到李伯的身後,臉上露出一抹笑意,「你不給我看,我偏要瞧瞧。」趁人不注意,迅速地揭開白布,「啊~」李秋楠嚇得花容失色,往一旁跌去。

    有幸李德義在一旁攙了一把。

    不過,廳堂其餘人都驚恐不已。

    那一窩豬仔總共四隻,不過這四隻都是畸形,兩個頭共用一個身體,有些缺耳長鼻,有些蹄子長短不一,更甚的是有些兩隻豬頭旁居然還長著半個豬頭!看著著實是驚悚。

    李劉氏最先鎮定下來,冷著臉說道:「趕緊帶下去,管家,應該知道怎麼做吧。」

    「是的,夫人。」李伯帶著那名僕人退了下去。

    李秋楠握著茶杯的手還在微微顫抖,「娘,這會不會是不詳的徵兆?」

    李德義滿不在意,笑了笑:「妹子,你膽兒也太小了,這能說明什麼,只不過是家裡生養的豬身上有什麼怪病。」

    李劉氏沉默了片刻,也贊成兒子的說法,「大家都別想太多,都散了吧,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這次過後,再也沒有什麼奇怪的事發生了,院子裡的人心中的大石頭落了下來,日子照舊。

    〈二〉

    每一年的中秋,李家大院都會聚集所有人一起吃團圓飯,今年的中秋也不例外。

    當晚,庭院上方那一輪明月如翡翠制的玉色棋子鑲嵌在黑棋盤上,惹人無限遐思。一群人熱熱鬧鬧的相互落座。

    李伯大喊一聲,「開飯。」

    老夫人這一桌的菜甚是豐盛,其中幾個大菜還未揭鍋。

    「今日中秋,吃好喝好,不要拘謹。」老夫人的心情甚好,招呼大家開吃。

    秋楠此時的心情也非常的應景,「不知道這幾道神秘的菜是什麼,不如由我來揭開。」她看向娘親,等著她點頭。

    李劉氏寵溺地摸了摸她,「好。」

    說話間,一陣水汽氳氤散開後,哐當一聲,鍋蓋掉在桌上,砸壞了幾道菜,接著彈落在地,菜汁濺了桌旁幾人的衣襟上。

    幾乎所有人都在這道聲音響起後呆愣不明,詭異地安靜下來,不知所云,一頭霧水。

    安靜只維持了幾秒,秋楠捂頭大叫,暈了過去。

    桌上那個揭開的大菜就是前陣子生出的怪豬仔!此刻,煮熟了擺在盤裡,那兩豬頭上的眼睛異常凸出,盯著在場的眾人,寒意滋生得迅速。

    接連揭開另外幾口鍋,皆是形狀怪誕的雞鴨。

    李劉氏捂著胸口大喘氣,突然眼睛一閉,昏了過去。

    這個中秋不太平,鬧得人心惶惶。

    李德義送走大夫後,坐在一旁,手指敲打著桌面,究竟是誰在搗亂?

    「李叔,今天幫廚的人是誰?」

    李伯恭敬地回答道:「是近日新來的名叫金元的年輕人。」

    李德義把玩著身上掛著的玉墜,「那就帶我去瞧瞧吧。」

    李伯領頭,穿過千迴路轉的走廊,正待到灶房拐角,一個丫鬟腳步匆忙,沒留神地撞上李伯。丫鬟見來人,臉色蒼白地低下頭福禮,「管家管家,我正想去找你呢,小金子死了!」

    李德義聽後,若有所思,繞過丫鬟和管家就此走去。

    灶房門口圍了幾個人,嘰嘰喳喳的鬧心。李德義推開下人,快步到地上躺著的人身邊,用手探了探鼻息,確認此人生息斷絕,才仔細地觀察起來。

    死者長相普通,嘴唇發黑,手中緊握著一個玉瓶,李德義費了一番勁才拿出來。他聞了聞玉瓶氣味,是鶴頂紅!

    李伯適時地遞上一條方巾,李德義擦了擦手,說道:「李伯,你知道這人的身份家底嗎?」

    李伯點了點頭,「回少爺的話,僱傭他時,老僕曾去查過此人的身家,父母是清白人士,早亡,獨留幼子流落街頭,一路摸打滾爬才不至於餓死。」

    「那這人究竟為何要弄出這麼多事呢,有什麼深仇大恨才有如此做法?」李德義提出疑問,這事沒有任何線索,讓他頭疼。

    「或許是那幾隻豬鴨捨不得扔罷,所以才會有今日的驚嚇。」李伯給出的解釋聽起來貌似合情合理。

    李德義冷笑一聲,巡視著在場的幾個下人,「那他又為何畏罪自盡?鶴頂紅可不是尋常人家就能弄到的,我懷疑這事定有人在背後作祟!」最後幾字咬字極重,僕人們的額頭上冒出冷汗,戰戰兢兢。

    「這…少爺言重了。那這屍體怎麼處理?」李伯頂著壓力向他問話。

    「隨便找個地兒埋了吧,真是晦氣!」

    深夜,房間內,一個人影坐在黑暗中自言自語道:「弟弟,害死金元,你心裡難道就沒有一點愧疚嗎?他可是金大夫留下的遺子啊。」

    空氣中一聲冷哼傳出,「那是他們欠我的,死不足惜。若你想奪取主權,那你也只能死了。」

    人影發出一聲長嘆…

    〈三〉

    沒兩日,李劉氏醒轉,差人攙扶至正廳,威嚴端坐,那狹長的丹鳳眼雖已皺老,但依稀可辨在歲月的長河中,她也曾妖嬈綻放。

    沒一會兒,所有下人陸陸續續排隊站好,低眉順眼地等待著老夫人訓話。

    「近日,家中發生這麼多事,人心惶惶。但你們不要害怕,今日叫你們放下手中的事,不是要責問你們,實在是老身這幾日躺床上難受了,找你們說說知己話。」李劉氏捧起桌上的一杯香茗,聞了聞,似乎陶醉於這茶香中。「這些事啊不知道是誰幹的,如果被老身發現,定用家法嚴懲,以儆效尤。」說到這,一口喝下茶水,重重地將茶杯放在桌上,眼神銳利地看向眾人,下人們那些細微地表情變化,都一一收入眼底。

    李家的家法殘忍獨特,取一雙筷子削尖一端,然後用力插進膝下足三裡的穴位,輕者一年半載不能痊癒,重者便是癱瘓。一般用於犯了大事的罪人身上。

    一旁站著的李德義扶起母親往外走去,說道:「您累了吧?」忽又記起什麼,「你們退下吧。」

    眾人紛紛鬆了口氣,各自散去。

    「母親,現如今該怎麼辦?」李德義臉色陰沉。

    李劉氏拍拍兒子的手,「稍安勿躁,靜觀其變。」

    約莫過了半年,大家心裡對那事已淡忘了一些。而府中的少爺小姐已經到了娶親的年紀,老夫人正張羅著兄妹倆的婚事,一時間,李家兄妹的婚親轟動了這個小鎮,引來賓客雲集。

    同一日,嫁女娶媳,好不熱鬧。

    「恭喜恭喜。」前來道賀的人提禮向前。

    老夫人的心情甚好,忙請客人入座。

    閨房裡,紅紗嫚動,一窈窕身影穿著大紅嫁衣,頭戴霞冠,面容精緻。婢女正在細細地給她描眉。

    「小姐,這一天都不能進食,怕你受不住,我偷偷藏了些糕點,我現在就去給你拿。」

    秋楠笑著說道:「還是你最貼心。」

    婢女走後,秋楠在房內等待。忽聽到房外傳來一聲響,引起了秋楠的注意力。

    「誰?是吉祥嗎?」秋楠試探性問道。

    突然,一道身影從窗邊掠過。恰巧秋楠的梳妝檯就在窗邊,突然看到那人影,她驚叫出聲,身子軟了下去,生死不明。

    同時這一聲尖叫也引來了眾人,「怎麼回事啊?」

    李劉氏撥開人群,看到臉色慘白的女兒躺在地上,一陣心揪,「快去叫大夫,快去啊。我的女兒啊!」

    婢子們合力將小姐抬進了房中。不一會兒,大夫便提著藥箱來了,而此時的李秋楠也醒轉過來,眼中的驚恐還沒過去,梨花帶雨,口中說著胡話,「兩顆腦袋,腦袋…啊~走開,快走開…」她推開眾人,身子顫慄不止,蜷縮在床腳,埋著頭。

    大夫強行為她把脈,搖了搖頭。

    李劉氏一臉希冀地看著他,急切地問道:「大夫,我女兒怎麼樣了?」

    「令千金脈象混亂,神志不清,恐是受了驚嚇所為。什麼時候會好,恕我學藝不精。」大夫一臉歉意的答話,銀錢也不要了,便走了出去。

    李劉氏頹然地坐在地上,老淚縱橫,「這可如何是好?」

    婢女紫煙輕聲問道:「那這婚事…?」

    一經提醒,這才想起,李劉氏打起精神,拍了拍衣袍的灰塵,沉聲問道:「少爺呢?」

    「已經在迎親的路上了。」

    在這一息之間,她快速做好決定,吩咐道:「把小姐看好。少爺的婚事照舊,其他的我來處理。」說完,目光中的陰沉快速隱去,那不漏痕跡的笑容堆在臉上去招待賓客。

    一天過後,眾人身心疲憊,李家小姐的婚事已退,誰也沒想到一個貌美如花的千金會變成傻子。

    正廳中,李劉氏正襟危坐,招呼所有人來聽家訓。

    新娶進門的兒媳端坐在一旁,昨天的事也聽院裡的下人說過幾句,今日就是想看看當家夫人的手段。

    「昨日是哪個婢子伺候小姐梳妝打扮的?」

    從一干人中走出一個婢女,低著頭,手指不斷地絞著衣袖,跪下。「老夫人,是我。」

    「你叫什麼名字?」

    「吉祥。」

    李劉氏拖著長音哦了一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茶杯甩在了吉祥的髮髻上,「你卻給你家小姐帶來了不詳!昨天秋兒暈倒的時候你去幹嘛了?老實說。」

    「我…我看小姐那一天不能吃東西,怕她餓著,便去灶間拿糕點給她填肚子。」吉祥聲音中帶了哭音。

    李劉氏冷哼,「護主不利,拉下去,執行家法,然後扔出去。」

    吉祥求饒,但無人出面求情。不久,門外傳來慘叫。

    人群中一道陰辣的目光轉瞬即逝…

    〈四〉

    李劉氏面色平靜的轉頭對著新媳袁芳說道:「還習慣嗎?」

    袁芳不知她這話是何深意,對於她的手段,袁芳心裡在打鼓。恭敬地回了句:「多謝母親關懷,這兒一切都好。」

    「你一嫁進我李家,就出了這等事,唉!」老夫人深深地嘆了口氣,「你回房吧,儘快為這個家開枝散葉。」

    袁芳有些不滿她話中意思,但還是乖乖退下。

    「李管家,你暗地查一下昨日有誰經過進出小姐的閨房。」李劉氏皺眉,看了一眼李伯,用手捂鼻,「身為管家,自身要潔淨。」

    李伯尷尬一笑,連連點頭,「是是是,人老了,身上總是有點味兒的。您吩咐的事老僕這就去辦。」離去的滄桑背影正映著落下的夕陽紅。

    這些時日裡,李家發生了太多的事兒,人心散亂,所有人都顯得疲倦不堪。李家院裡逐漸少了些生氣,下人們也不再說笑了。

    誰都不願去照顧李家小姐,這是苦差事,她嘴裡說的胡話,聽著瘮人,有時候會發瘋傷人。大夫來了一撥又一撥,都無功而返。

    恰在這時,李伯查的事也有些眉目了。他告訴老夫人,有個別的下人當天見到了一個嬰兒,一個身子兩個頭,但無可奈何,那幾個人都已經瘋了,只能從他們說的胡話來猜測事情的邊角。

    李劉氏聽到這些零零碎碎的線索,再加上半年多前出現的畸形豬仔,她不由得串聯起來想到多年前的一件事,心有不安,難道是那對兄弟來報仇了麼?前塵往事湧上心頭…

    李伯見她沉思,識時務的退了出去。

    李家似乎很久沒有過暢快的喜事了,這不,老天垂憐,袁芳有喜了!

    可把李劉氏高興壞了,又是請大夫住在家中,吃食一律得先交給大夫確保才能送到袁芳的手中,以便應付突發狀況,每天補品伺候,專挑她愛吃的。

    轉眼已經過了開春,袁芳已有兩月餘的身孕,徵求過老夫人的同意後,帶著一幫子人去了街市買點稀奇玩意。

    在一家珠釵鋪前,袁芳看中一支金步搖和荷包。步搖上鑲嵌著幾顆棕黃色的珠子,美而不華,買到中意的東西便打道回府。

    回到李家,袁芳款款走向李德義,「相公,今日在街上看到一個女紅極好的荷包,上面的鳳凰相偎,恩愛非常,此時此景相得益彰。」從廣袖中拿出荷包贈與丈夫。

    老夫人看到前方的小夫妻,心中欣慰,但願今後一家人身體安康。

    〈五〉

    好日子過了幾個月,陰影又籠罩了這個家,府中掛起了白布…

    李德義披麻戴孝,一夕之間,痛失親娘與愛妻和孩子。靈堂前,他暗暗發誓,一定要揪出兇手!

    那一日的夜深人靜。李劉氏睡得迷糊間聽到有人在叫她名字,戚戚哀哀。多年來,她都快把名字忘了,如今還有人記得,她奇怪那人是誰。

    醒轉後,看到窗外一個人影晃來晃去,便裹衣提燈出門看。守門的婢女坐在門口鼾睡,可那聲音還在,幽幽乎乎,似遠似近。她感覺頭頂上有東西,抬頭一見——兩頭同體的嬰兒漂浮在半空中,面相恐怖,還發出尖銳的怪笑。

    李劉氏睜大眼睛,喉嚨如被堵住一般,開不了口說話,當場氣絕。

    第二天清晨,李德義扶著袁芳來跟母親商量孩子出生後入族譜的事時,便看到了面色灰白的躺在地上的人。

    袁芳因此驚了胎氣而早產。

    費了一番勁兒,終於把孩子生出來了,卻不曾想,孩子天生不全,並且是個死胎!袁芳受到打擊,引發血崩而丟了性命。

    李家在這一時間連受打擊,許多人都說這是李家十多年前造的孽,如今報應來了。那些街坊小販議論紛紛。

    李德義不知道母親那期間發生了什麼事,但她的表情一如當初妹妹受到驚嚇的表情如出一轍,她們肯定是都看到了什麼恐怖的東西。

    他很好奇,也很憤恨,對於妻子生出的孩子,肯定也和這事有關。

    究竟是有什麼深仇大恨要讓他瀕臨家破人亡的地步?

    他不由得走到母親之前住的那間房中,可是沒有發現什麼線索。

    整個李院都空蕩蕩的,發生了那麼多事後,很多下人都不願幹了,工錢都不要了。唯有李伯不嫌棄,選擇留下來。

    處理好喪事後,李德義更多時間便是逛這個院子,每個角落都不放過。

    一次,他坐在母親房門外的走廊邊,看到廊下的草地上有一攤爛泥,還有一個類似於風鈴的小竹筒,風輕輕一吹,便發出『嚕嚕嚕』的響聲。他一個翻身,便蹲在了那泥前察看。這幾天沒有下過雨,泥土不算很溼潤。很快他便看出了問題,抬頭瞧了瞧屋簷,為什麼這泥會出現在這?

    帶著疑問回了房,一待便是一整天。

    李伯端著飯菜叫道:「少爺,開飯啦!」

    李德義光滑的下巴,生出了鬍渣,這些天都沒有休息好,很是憔悴。應答一聲,開了門,「多拿雙筷子,一起在我房裡吃吧。」

    李伯答應。

    飯桌上,李德義突然感慨,「當初上街時,看到你擺攤兒捏泥人,捏得活靈活現,並且稀奇古怪,我便讓你跟著我回府了。」

    李伯夾了一筷子的菜放嘴裡,細嚼慢咽,沒有插話。

    「可沒想到你還有一把管帳的好算計。可我一直沒想通,你為什麼要針對我的親人,害我成了孤家寡人,我們李家哪點對不起你?」直到這時,李德義才將情緒發洩出來,紅著眼質問。

    李伯慢條斯理的吃完碗中最後一口飯,才看著他的眼睛說道:「你們欠我的可多了。我才弱冠之年,卻是一副老者面貌,這要怪誰?還不是你的好母親的作為!」

    李德義猛然站起身來,一臉的不可置信。

    李連生緩緩地脫下自己的紗袍和罩衣。那一直以來的駝背居然是另一顆頭顱!一身兩頭,一面英俊,一面蒼老。背部那顆年輕頭顱雙眼緊閉,耷拉著腦袋,他的脖子上有一圈深深地勒痕,已經發臭。如今這具身體以李伯為主導。

    李德義看到這具身體時,踉蹌後退,臉上全無血色。世上怎麼還存活著這樣的人?但他還是硬著膽子,問道:「你為什麼要對無辜的人下手?」

    「哈哈哈…」李連生冷笑,「你們沒有一個人無辜,我所承受的痛苦,也讓你們嘗嘗。我娘乃是李家明媒正娶的正房,而你娘不過是個妾。她嫉妒我母親奪了她的寵愛,便日日在飯中放點麝香,這些事可都是當年那位大夫證實的,他被你母親收買了,假裝不知道。結果我母親難產,生了我和我兄長這個怪物!」李連生大吼。

    「不會的,我母親不是這樣的人,她才是李家的正房。」李德義癱坐在地上,搖頭辯解。

    連生嗤笑,「若我母親沒死,若我和兄長身體完全,哪輪得到你當李家少爺。」

    「雖然我被父親所不能接受,但是那位大夫還算有點良知,將我撿回家撫養,並告知真相。碰見你,進入李院,都是我設計好的。那些豬仔的吃食裡我都摻了麝香,還有你妻子女兒,也是我做的。你母親和妹妹也是我嚇死的,哈哈,很快,你也要赴黃泉了,李家就是我的了!」他的眼神中露出瘋狂和得意,但還沒高興多久,一口黑血吐出,詫異地看著所謂的同父異母的弟弟。

    李德義得知真相後,鬆了口氣,「趁你去拿筷子的時候,飯菜裡我下了毒,你現在毒發了。李家的家產便都是我的了。」

    聽到這話,李連生也忍不住大笑,虛弱地說道:「到底是我棋高一籌,你妻子買的步搖裡塞滿了麝香,她送你的荷包裡是加重份量的,你日日帶在身邊,咳咳…早…早就外強…中…中幹了…」至此,咽了氣。

相關焦點

  • 李家大院裡的詭事
    鍥子 李家大院,下人們忙進忙出,房裡一婦人躺在床上痛呼,接生婆一臉焦急地安撫道:「夫人,深呼吸,然後用力
  • 大胡村的李家大院為啥堪稱「小故宮」?
    於是,李燧便在此建起兩座「九門相照」的大宅,成為李家大院最早的宅子,李燧後人在此基礎上繼續修建屋宅到今天的規模。  整個李家大院坐北朝南,呈雙喜結構,由5套並排「九門相照」的院落組成,中間為天井大院,西邊為尚書府兩套大院,東邊的兩套大院建造者已無從細考。匠心獨運的天井院  天井院,位於李家大院建築群主樓的中央,「四水歸堂,財不外露」說的就是天井大院。
  • 神秘探尋 | 李家大院的前世今生!
    也許你不止一次來到這裡但是對於它的前世今生你可能了解的還不夠今天小編帶您一起去感受一下李家大院的韻味早就聽說邛崍西南隅的平樂鎮花楸村有個李家大院,奇特而又神秘,前去覓古獵奇者絡繹不絕。我們便決定專程去那古宅瞧瞧。冒著初冬的細雨,我們驅車來到平樂下壩場。
  • 與喬家大院齊名的,還有這座「民間故宮」,王家大院
    之前叫喬家大院和李家大院,今天叫山西靈石縣靜升鎮的王家大院,這麼說來,小編也叫王,回到清朝,我不知道像我這樣沒落的支脈會不會踏進靜升王氏的城堡,萬世流轉,萬世流轉,萬世流轉,現在王家的大庭院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花了幾十元,在院子裡可以呆一天,隨便參觀祭祖堂、書院、花園等。
  • 李家大院,善字為先,日日行善,永遠行善
    哈嘍大家好,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個地方那就是李家大院,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個電視劇,劇裡也可以看到好多的景點和各種各樣的故事,這時候小編就想說一句話了,俗話說得好不到長城非好漢,那大家也沒有去過李家大院呀,哈哈,來來來小編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李家大院,李家大院是一座反映晉南地區民居風格的典型建築
  • 府谷皇甫「李家大院」的傳奇身世
    至清朝道光年間,正是李家的鼎盛時。長子李樹德考中武舉,次子李培德考中秀才,三子李裕德考中文舉,弟兄三人開始分別修建自己的豪宅。皇后街靠近北門路東上下兩院,即現在的李家大院上院為李家長子武舉李樹德修建,下院為次子秀才培德修建,路北面的一院為文舉裡裕德修建。據說李樹德、李培德兩院的選址是在一個北高南低的溝坡地段,修建施工很是費事,但是當時修建都要請風水先生查看,風水先生說:「這個地段就很好。」所以雖然費時費事也就定在這裡了。李家有的是錢,他們在西安請來工匠負責施工建設,前後五年才建設完工。
  • 【黃河萬裡行】尋訪萬榮李家百年品牌敬義泰
    當年李家派第一任掌柜王秉初攜銀,在寧夏銀川玉皇閣西邊的三間鋪面籌辦「敬義泰」分號,輝煌時發展為寧夏八大商號之首,包括寧夏最大的糕點坊、醬菜園、綢布雜貨生意,成為西北地區廣大穆斯林消費者信奉的品牌。店址流變——從「興慶」到「德勝」 因開齋節放假,採風團一直未能與敬義泰負責人正面對接。
  • 民間故事:冥婚詭事
    道士變戲法一樣的從袖子裡掏出一錠一兩重銀子,放到了桌上,看的這小二眼睛都直了,繪聲繪色地講起了臨江縣裡這一個月裡發生的事情。這瘋道士聽完,只是笑了笑,把銀子賞給了小二之後,讓掌柜的給自己安排一間上房,進了門之後倒床上就呼呼大睡起來。當晚,瘋道士被一陣嬌笑聲驚醒,這大半夜的哪兒來的女子對自己笑?
  • 王家大院
    是古鎮,就要有老房子、老樹、剝落的牆壁、褪色的門窗、磨得光滑透亮的石板路、窄巷、特色商品店、特色小吃店,就要有流傳已久的古老故事。這個古鎮這一切都具備了。在靜升古鎮走一走,在王家大院打聽打聽,一個白髮老者準能給你講上一串古鎮王家的故事。聽了故事,你或許會想要走遍古鎮的角角落落,去進一步了解認識它。或許你還會在王家大院附近的一家旅館住下來,感受古鎮夜晚的安靜,比白天更加巨大的安靜。
  • 《鬼吹燈之牧野詭事》再曝猛料 「霸王冢」居然是張良建造
    超級季播劇《鬼吹燈之牧野詭事》,今日再曝猛料。此前兩位導演曾「劇透」摸金二代們這次要探的是霸王冢,今日曝光的片頭動畫則揭秘了霸王冢背後的秘密,名為霸王陵寢實際上居然是張良為永世封印項羽魂魄而造的煉獄,這段故事不存於史書記載,實是一個腦洞極大的推測。
  • 神仙眼上映 更期待牧野詭事3
    動作冒險電影《牧野詭事之金豹子》原班人馬打造的姊妹篇——《牧野詭事之神仙眼》已於7月12日在愛奇藝正式上線。雖然保持7.2分的高評價,可很多網友卻並不買帳。在金豹子結束時也強烈推薦了神仙眼,這也是一部讓大家期待了好久的電影,但是看了之後小心臟卻碎了一地。
  • 比故宮面積還大的私人大院,300多年歷史,比喬家大院更有吸引力
    故宮博物院,也就是以前的皇宮,每年吸引眾多遊客前往,但是其實在山西省也有一個「民間故宮」的王家大院,建築面積比故宮還大,雖然不如喬家大院出名,但是卻是真正的第一大院,建議體質稍弱,有小孩和老人的遊客不要選擇前往遊玩。
  • 民間故事:屍香!女人冤死,屍體散發異香!
    本村兒裡有個品行不良的青年叫嚴虎。嚴虎對秀姑的姿色早就垂涎三尺。這回,他發現李家沒男子,婆媳一老一少,軟弱可欺,就以抽菸借火為名竄到李家,在秀姑面前嘻皮笑瞼,百般挑逗,又撲上前來動手動腳,意欲大發。嚴虎的流氓行徑,遭到秀姑的嚴詞斥責。他灰溜溜退了出去,並不死心,又指派他一個親密的同夥找上門來。這個同夥裝得比嚴虎斯文。他耍盡了手腕,說盡了花言巧語,企圖引誘秀姑上圈套。
  • 《牧野詭事之金豹子》正在熱映,超級IP改編實力續寫盜墓詭事
    由吉吉向上、奇樹有魚出品,向上霸唱、向上大片秀場,工力影視聯合出品,奇樹有魚獨家宣發,熱血民國盜墓詭事影片。(趙傑飾),被他人陰謀設計盜取文王卦的故事。該片在劇本撰寫到影片拍攝都十分嚴苛謹慎,力求為觀眾呈現一部刺激、熱血的盜墓詭事影片。
  • 爭議越大播放量越高的《鬼吹燈之牧野詭事》,其實是應了網際網路的IP...
    比如愛奇藝的這部《鬼吹燈之牧野詭事》,儘管網友對這部劇褒貶不一,但它帶給網友的驚喜感和新鮮感,是無法否認的。嚴格來說,《鬼吹燈之牧野詭事》已經不再是我們傳統認知裡的「鬼吹燈」了,而是天下霸唱為網劇量身打造的現代探險故事,而且這種現代感充分體現在了人物設定、故事及內容細節上。
  • 《鬼吹燈之牧野詭事》電視劇在線觀看
    、趙小溪以及主演王大陸、金晨、王櫟鑫三位藝人的合作,笑言此劇開拍時間雖不長,但這個團體卻呈現出一種十年老友般的默契,無論是劇裡還是劇外,各主演及主創的敬業精神都使其感動,《鬼吹燈之牧野詭事》不僅是天下霸唱的超級IP,更是作為向上影業的雄心之作。
  • 百年家族 風採依舊——寧波小港李家的故事
    下面就從我們小港李家的第一代掌門人,我的太祖父李也亭開始,講述我們李氏家族百年傳奇的故事。 李也亭(1808-1868) 在寧波鎮海小港,有一戶人家,家中父親早年去世,剩下妻子葉氏和兩個兒子,長子李弼安(1796-1872),次子李也亭(1808-1868),靠幾畝薄田耕耘為生,相依為命,生活相當清苦。
  • 《鬼吹燈之牧野詭事》究竟是一部怎樣的劇?從freestyle發布會談起
    故事還要從本劇監製黃曉明說起, 他自稱是個好奇寶寶,叫「黃三歲」,因為喜歡探險解謎類作品,於是監製了《鬼吹燈之牧野詭事》。一切都很正常,直到,黃帥哥提出:年輕人要有自己的freestyle於是王大陸、金晨、王櫟鑫、張鑫四位主創就真的開始放飛自我了!
  • 大院裡的那棟樓
    大院給了我職業更給了我歷練,10號樓給了我安寧更給了我定力,我與這座大院這棟樓的相守,絕不只是光陰的故事。也許是命運眷顧,18年後,當我脫下戎裝到新的單位報到時,迎接我的仍是一個大院。使我驚喜的是,這座位於北京西路70號的大院同樣莊重嚴整、綠意盎然,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感覺驟然生起。
  • 民間故事:老榕樹下的鬼寶
    #民間故事集有人告訴老大的媳婦「你們李家因為貪財而喪生,現在你們人丁單薄,你應該為商人一家立個靈位,長期香火供奉,讓他們安息。」於是,老大的媳婦照別人說的做了,她還將嬰兒命名為「李財脈」。因為李氏家族的人是為財而死的,而這個嬰兒是他們李家的唯一血脈。從此,李氏的後人平安幸福地生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