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哉風
這是一張著名的墜落照片:1970年,一個14歲的澳大利亞偷渡者從日本航班上墜落。
14歲澳洲少年的墜落
這個少年名叫基思·薩普斯福德,出生於雪梨。他剛和家人從海外旅行回來,但仍然對旅行興致勃勃,他從寄宿學校跑出來,設法溜進雪梨的機場跑道,只穿著短褲和短袖襯衫,爬上飛往日本東京的一架日本航班的開放式起落架,藏在輪艙裡。但是,飛機起飛後,少年從60米高的上空墜落在機場附近的地面,當場身亡。
基思之死
照片是一個業餘攝影師無意中拍到的,他當時在拍攝飛機起飛,卻記錄到這個少年的生命最後一刻。「我兒子想做的就是看看世界。」少年的父親接受採訪時悲傷地說,他認為是起落架的收回壓死了兒子。
基思偷渡的雪梨機場
不過,航空專家表示,即使少年沒有墜落,也會在大概率在旅途中死亡。
輪艙偷渡者示意圖
事實上,藏在飛機起落架的輪艙裡偷渡,是最常見的一種偷渡方式。偷渡者通常會躲在等待起飛的離港飛機附近,伺機爬上靜止狀態下的飛機主起落架,藏進機翼下方的凹陷空間內。比如基斯偷渡的道格拉斯DC-8型飛機,在右主起落架支柱的前上方,有一塊狹窄的空間,可以容納一個體型較小的成年人。
一個藏在輪艙被發現的偷渡者
但是,一旦飛機起飛,等待偷渡者的命運就非常可怕了。
起飛後,起落架立即縮回到輪艙中,稍不小心就會被甩出飛機,就算躲過了,接下來飛機爬升到巡航高度,一般是6000-12000米的高海拔,因為輪艙沒有加壓,人會得高空減壓病,同時萬米高空的溫度只有零下40°,氧氣含量僅有地面的30%,人的體溫會迅速降低,大腦缺氧,陷入昏迷乃至死亡。而降落時起落架的突然伸出和觸地的劇烈震動,也會將偷渡者震出機體。
九死一生的輪艙偷渡
偷渡成功的機率有多大呢?拿美國為例。從1947年到2015年,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記錄了101起輪艙偷渡者案例,一共113人中,有86人(76%)死亡,倖存的27人也有不同程度的傷殘,有不少人奄奄一息被送往醫院急救。另外,由於很多偷渡者的屍體掉入了大海,偷渡的死亡比例比統計的還要高。
一個被凍僵的印尼偷渡者
無論如何,藏身於起落架「扒飛機」絕對是個九死一生的事,千萬不要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