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科技的進步,交通工具也在不斷地進行著優化,從一開始的綠皮車,到後來的和諧號。時至今日,我們不但擁有了高鐵,更是多了數不勝數的飛機和航線。
在感嘆我國科技飛速發展的同時,一些視頻上印度的出行方式則讓我們捧腹大笑。一輛7座的車居然可以載20多人;一輛火車除了硬座和站票,居然還有掛票——扒著車窗或者坐在車頂上。
這些行為在我們看來簡直是不敢相信的事情,但深層次的思考下,也可以發現祖國的強大和富饒。扒火車這種危險而又"沒素質"的行為在我國是根本不會出現的,更別提扒飛機了。但國外有兩個想要偷渡去英國工作賺錢的南非年輕人,就做出了這樣的舉動。
生活所迫,背井離鄉
故事的主角分別是騰巴和卡裡託·維爾,南非一直是個貧窮且落後的地方,因為地處赤道位置,乾旱、炎熱也造成了許多資源的匱乏。
在當時,也有不少人偷渡至國外,為的是掙一筆不菲的財產衣錦還鄉,過上美好富裕的生活。騰巴和卡裡託·維爾,也被這股人潮所吸引,在忍受了很長時間貧窮的折磨後,倆人決定偷渡前往英國"翻身"。
明明有飛機、有輪船,為什麼卻會掀起偷渡的"潮流"呢?首先,飛機和輪船跨國出行所需要的錢財,對於一些家庭來說就已經很難負擔得起了。更何況,籤證的問題也很難得到解決,畢竟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會接受大批的務工人員。
決定偷渡至英國的騰巴和卡裡託·維爾開始了計劃的商討,確定目的地,交通途徑,以及如何在戒備森嚴的機場裡成功登上飛機等。
在經過不斷地勘察、踩點之後,發現機場只有晚上相對戒備鬆懈一些,他們可以借著自己黑色的皮膚隱藏在黑夜裡;因為不想飛越大片水域,所以刻意避開了前往美國的航班。他們還通過售票大廳班次提示,弄清楚了各個飛機的目的地,以免"上"錯飛機,
在一切準備就緒後,騰巴和卡裡託·維爾穿上了黑色的衣服和褲子,出發去了南非約翰尼斯堡機場。但有點出乎他們意料的是,之前觀察好的地方,現在多了個警衛。倆人圍著機場柵欄重新找著可以翻越的地方,卡裡託·維爾率先小聲叫了起來。"騰巴,快來。這裡沒有人。"
是飛往幸福還是噩夢
兩人借著膚色和衣服的顏色,融入了黑夜裡。翻過柵欄,因為和之前摸索的位置不太相同,兩人只好又跌跌撞撞地尋找著前往英國的航班。在飛機即將關閉艙門時,兩人找到了這架帶他們"翻身"的飛機。
卡裡託·維爾託著騰巴爬上了飛機的起落架,騰巴上去後把卡裡託·維爾拉了上來,兩人就這樣互相幫襯著,準備開始迎接他們的幸福生活。飛機也完成了起飛前的準備工作,在塔臺的指揮下緩慢地駛入跑道。兩人也逐漸按耐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飛機起飛了,看著地上越來越渺小的行人、車輛、房子、河流,卡裡託·維爾對騰巴說"兄弟,我們成功了!"
這也是卡裡託·維爾和騰巴說的最後一句話,還來不及回應自己的好朋友,騰巴就因為高空中的大氣壓強和缺氧昏迷了過去。
眾所周知,在雲層之上,不但氧氣稀薄到幾乎沒有,並且溫度也十分的低,由於他們是趁黑出動,氣溫更是低到了-60°C。除此之外,等待著卡裡託·維爾和騰巴的,是近11個小時,5600英裡的航程。更何況就這麼暈厥了過去,隨時都有著高空墜落的風險。
僥倖存活,堪稱奇蹟
當騰巴再次睜開眼睛時,雪白的一片出現在他眼前。原來他在被機組的工作人員發現後,送到了醫院救治,因為缺氧和大氣壓,騰巴已經整整昏迷了6個月。看到騰巴醒了過來,醫護人員也急忙地過來為他進行檢查,在檢查的同時也驚嘆騰巴的"命大"。從起落架上偷渡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但性命是留下了,可是因為在墜落中受傷,他也用上了拐杖這種輔助工具,工作翻身的美夢是沒有了。倖存下來的騰巴在接受完檢查後便詢問醫生自己的朋友卡裡託·維爾的情況,但醫生卻搖了搖頭。
原來,據當時的報導稱,就在這架英國航空公司的飛機即將降落在機場的前一分鐘,飛機起落架的升降導致卡裡託·維爾被甩了出去,從一千多米的高空墜落不幸身亡。他的遺體也在航空公司和警務人員的搜尋下,發現於距離希斯羅機場9公裡外的一個辦公大樓附近。
騰巴在昏迷六個月後,醒來卻聽到好朋友離世的消息,這讓他悲痛萬分。人也變得不言不語起來。但好在,英國已經批准了騰巴在英國生活的合法性,並且為他申請了庇護。漸漸地,騰巴開了新的生活,也改了名字,似乎是想放下那段可怕的回憶。
5年過去了,騰巴才漸漸從這份痛苦的回憶裡走出來,同意接受外界和航空專家的採訪,在採訪中,騰巴也展露了自己的心聲:"我知道爬飛機偷渡有多危險,卡裡託·維爾也知道,但是我們都需要把握住這個機會,我們沒辦法選擇,必須離開非洲才能活下去。"
噩夢般的回憶
騰巴表示,在爬上飛機起落架之後,他和卡裡託·維爾都用電纜繩綁住了自己的胳膊,為的就是防止在高空中的墜落。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幸運的就只有騰巴一個人而已。航空專家在聽完騰巴的噩夢一般的經歷後表示,這種情況下還能存活下來實在是十分幸運和罕見的事情。
在當時的偷渡者中,想要前往英國"翻身"的人們有109人之多,但能活下來的只有兩個人。除了騰巴以外,另一個人是來自印度的汽車修理師帕蒂普·賽尼,在1996年他從德裡到倫敦,同樣忍受了10個小時的飛行後成功生還,到達了目的地英國。
看看這些鮮活的例子,在明知道會有生命危險的前提下,他們還是義無反顧地登上了飛機,原因不過是為了生存下去。南非和印度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比較貧困的地區,醫療設施跟不上,甚至食物和水也常常無法保證。
他們每天都生活在提心弔膽之中,只有離開,方能活下去。相比較我國,富饒且強大,用自己生命做賭注的事情並不會發生。這要感謝許多先烈和精英,是他們用一滴滴熱血,造就了我們衣食無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