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亮王牌!重啟蘇聯時期實驗室 研製可在零下60度使用的武器

2020-12-27 騰訊網

據RT報導,俄羅斯軍方重新開放了一個前蘇聯時期專門用來模擬北極等惡劣溫度和氣候的專門研究設施,目的是開發在這種條件下使用的最佳軍事裝備。

12月24日,總部位於莫斯科附近的中央精密機械工程科學研究所宣布,該實驗室已獲得國家認證,並將立即開始第一次測試。在一份新聞稿中,該研究所科學技術中心的負責人宣布了這一點。

這次認證是恢復這種在蘇聯解體後失去的獨特技術能力的最後一步。他說實驗室將開始在零下60度的「極端溫度」下研製一些武器,包括步槍、特製的榴彈發射器和小口徑大炮。

這些條件是為了模擬像北極這樣的環境而設計的,但該設施也將重現一些其他潛在的戰場。為了檢驗武器是否能經受住熱帶氣候的考驗,將在一個集熱和雨於一體的艙室中進行,而一個沙塵室則模擬沙漠對發射裝置施加的壓力。

北極已被視為軍事緊張局勢的潛在引爆點,俄羅斯、美國、英國、加拿大都在該地區進行演習,並擴大了應對寒冷天氣衝突的能力。人們對邊境線重新產生興趣,與正在消融的冰原有關,冰原為航運開闢了新的通道。俄羅斯橫跨該地區的大部分地區,它已經設定了一個目標,到2024年至少有8000萬噸貨物通過寒冷的水域。

俄羅斯在北極作戰的能力被認為是首屈一指的。近年來,在與英國、挪威、加拿大和美國等北約大國爭奪資源的競爭日益激烈之際,俄羅斯大幅擴大了在該地區的存在。

在新開發的武器系統中,包括鎧甲-SA和TOR-M2DT等先進防空系統,它們已經與一系列武器一起部署,包括「匕首」高超音速戰術彈道飛彈、重型攔截機米格-31K和S-400遠程地對空飛彈系統。

俄羅斯除了加強研發針對北極作戰的武器之外,在作戰指揮上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根據俄羅斯總統普京籤署命令,從明年1月1日起,俄北方艦隊將正式升級為獨立軍事行政單位,與俄羅斯西部、南部、中部和東部軍區級別相同,實際上給予了北方艦隊「第五軍區」的地位。這意味著今後將北方艦隊具備跨軍種指揮調動部隊的權限。

隨著蘇聯時期獨特技術能力的恢復,俄羅斯在北極博弈中的優勢將進一步得到加強。相信會有更多適應北極氣候的特種作戰武器應運而生。(冪談天下/張冪)

相關焦點

  • 重啟蘇聯極地實驗室,可超低溫測試火炮射擊
    如果說稍早時候的破冰船、科考船下水還沒有引起太大關注的話,那麼在12月21日,普京籤署的將北方艦隊升級為第五軍區的命令,這可讓老對手美國坐不住了,而這還不算完,俄羅斯在這之後又重啟了一座蘇聯時代的實驗室,位置就在北極圈附近,主要是用來研發在極端條件下可以使用的武器裝備。
  • 搬出蘇聯,俄羅斯設計局宣布重啟封存的蘇聯神秘極地實驗室
    圖為普京蘇聯極地試驗室重啟,神秘武器獲將改變美俄形式在蘇聯解散後,大量研發中的項目被擱置,只留下屬於人們對列寧格勒與史達林格勒的回憶。俄羅斯雖然繼承了部分蘇聯的「遺產」但東西好不好,用的人才是關鍵。重啟極地實驗室據環球軍事時報轉載俄羅斯衛星網12月25日報導,近日,俄羅斯一家名為TsNIITochMash(中央精密機械工程科學研究所)的軍事裝備設計局再現了「考古式科研」的場面——他們重新啟用了一個蘇聯時期修建的秘密實驗室。
  • 俄暫停鐵路機動飛彈項目,重點研製「薩爾馬特」和「邊界」
    此前,俄羅斯研製「巴爾古津」 鐵路機動彈道飛彈系統的消息雖一度引發西方的強烈關注。然而,俄羅斯的新款「死亡列車」可能要面對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命運。據俄羅斯塔斯社12月7日報導,俄官方已經做出決定,由於經費原因,「巴爾古津」 鐵路機動彈道飛彈的研製已無限期暫停。
  • 俄坐擁全球最多戰術核彈頭!幾乎都是核常兼備,只有蘇聯十分之一
    近日,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發表了一篇有關俄羅斯戰術核力量的文章,大意是說,外界雖一直預估俄羅斯有3000~6000枚核彈頭,整體上好像遠低於蘇聯時期的3~4萬枚,但如果算上戰術核彈頭,那它的核彈頭數量,一定會超出我們的想像!
  • 中國研製原子彈內幕:蘇聯到底給了多少幫助?
    1958年7月31日至8月3日,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和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秘密訪問了北京。中國提出,請蘇聯「老大哥」傳授核技術。然而,從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兩國關係逐漸緊張進而演變為公開對抗。1964年10月16日,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
  • ...美軍海外實驗室到底有多「毒」?英記者新書揭露美國「黑歷史」
    美國正成為建立「無化武世界」的最大障礙, 還獨家阻擋重啟《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核查議定書談判。隨著媒體的曝光,一些國家民眾強烈要求關閉美軍實驗室的呼聲此起彼伏,美國學者也在反思「美國海外軍事基地如何危害美國及世界」。
  • 美軍海外實驗室到底有多「毒」?英記者新書揭露美國「黑歷史」
    美國正成為建立「無化武世界」的最大障礙, 還獨家阻擋重啟《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核查議定書談判。隨著媒體的曝光,一些國家民眾強烈要求關閉美軍實驗室的呼聲此起彼伏,美國學者也在反思「美國海外軍事基地如何危害美國及世界」。
  • 俄積極研發智能作戰武器:將為T-14坦克配人工智慧作戰
    切梅佐夫說:「在動力外骨骼的幫助下,士兵將能攜帶多達60公斤的作戰裝備。奔跑時的耗能將降低15%,肌肉骨骼系統的負荷將降低50%。自動武器(突擊步槍或輕機槍)射擊的準確度將提高20%。」在談到前景時,切梅佐夫還提到正在研製具有人工智慧元素的作戰機器人系統。目前卡拉什尼科夫公司正致力於這一領域的研究。
  • 俄羅斯正擺脫「吃蘇聯老本」窘境,專家:俄經濟各個領域都在進步
    【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派、特約記者 張光政 李曉龍 環球時報記者 邵一佳 柳玉鵬】編者的話:「普京總統承認,俄羅斯擁有蘇聯時期的雄心,但不能說俄主要依靠蘇聯遺產為生」。俄媒近日在關注政府官員人事變動的同時,也熱議有關「俄羅斯與蘇聯遺產」的話題。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執政已20年的普京多次被動回應或主動提及「蘇聯留下哪些遺產」「俄羅斯有沒有吃蘇聯『老本』」的話題。
  • 73人慘死實驗室!活人測試被曝光讓美軍心虛,俄:研究戰爭病毒
    他強調說,自2001年以來,俄羅斯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其他國家一起支持了一項協定,制定一項《關於禁止生物和毒素武器公約》的議定書,該議定書將建立一種機制,以核查和檢查該公約成員國對不製造生物武器的義務的遵守情況。俄外長說道,美國幾乎完全反對這項提議。當然,這個問題現在已經惡化。
  • 蘇聯士兵穿志願軍衣服、武器噴志願軍塗裝
    但是大家都知道,那時候我軍的武器裝備的確很差,連像樣的火炮都沒有多少,雖然堅韌的意志和靈活的戰術在戰場上也很重要,但是如果拿板磚的對上拿槍械大炮的,意志再堅定怕也是打不過。當時我軍之所以能勝利,蘇聯也是幫了不少忙,除了支援了武器裝備以外蘇聯還曾秘密出兵,為了絕對不暴露身份,所以他們都穿的是志願軍的衣服,武器裝備也噴的是志願軍的塗裝,蘇聯當時真不容易。
  • 蘇聯巡洋艦的巔峰之作:1144型重型核動力巡洋艦,讓美國都忌憚
    隨著驅逐艦在海軍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巡洋艦已經逐漸成為歷史,如今,海軍中比較普遍使用的軍艦為驅逐艦和護衛艦,因為它們的性能更加突出,在海洋中能夠發揮出更加突出的作用。但在此前,有一款巡洋艦非常著名。它源於前蘇聯時期,是一艘以核能源驅動航行的軍艦,被稱作世界上唯一一艘排水量超過兩萬噸的巡洋艦。它就是1144型巡洋艦。其也被稱作基洛夫級巡洋艦,該巡洋艦的主要作用也是為航母提供保護作用,但在進行研製期間,蘇聯逐漸開始想要研製出一款體型極大的巡洋艦,而且為了配合核反應堆,蘇聯也進一步擴大了這款巡洋艦的體量,最終研製出一款足足有2.5萬噸的巡洋艦。而這艘巡洋艦也被譽為蘇聯巡洋艦的巔峰之作。
  • 普京果然是硬漢,一聲令下,俄亮出「王牌」,美國擔憂的事來了!
    據新華社消息,普京日前在出席俄國防部擴大部務會議時指出,截至12月中旬,現代武器在俄軍隊中佔比已超過70%,在俄核威懾力量中佔比已達86%,俄軍隊以及「三位一體」核力量已達到可以保障本國安全的水平。普京還提出,2021年俄核威懾力量中現代武器佔比應提升至88.3%。果不其然,隨著普京一聲令下,俄羅斯終於亮出了「王牌」,而美國擔憂的事終於發生了。
  • 零下60度淬鍊,轉入沙漠氣溫只要3天
    在麥金利氣候實驗室美國空軍的新型CSAR戰鬥搜索和救援直升機正在進行測試,該直升機屬於黑鷹直升機的最新改進型,美國空軍計劃購買113架,前兩架目前正在進行測試和評估,預計在今年晚些時候交付。正在測試的地方是美軍鼎鼎大名的氣候實驗室,實驗室可以模擬不同的天氣條件:比如37攝氏度的沙漠環境,到溫度極低的寒冷地帶,都可以進行模擬,而是轉換的速度只要3天。
  • 蘇聯全盛時期的「樸素」攻擊核潛艇 用魚雷管發射巡航飛彈
    新的一期「蘇聯潛艇」系列文章,這次的文章我們將繼續介紹即671型攻擊核潛艇之後蘇聯攻擊核潛艇的發展。在20世紀70年代初,蘇聯無論在經濟實力還是技術水平上都達到了巔峰的水平,為了在和美國海軍的水下作戰中取得優勢,自然是不能停下研製新型核潛艇的腳步。
  • 務實還是貧窮,波蘭新型自行防空系統卻裝備60年前蘇聯老炮
    《軍武次位面》作者:機甲888▲波蘭PSR-A"皮利卡"彈炮結合防空武器系統(圖片來源於:網絡)前蘇聯時期研製的ZU-23-2雙聯裝23毫米高射炮,應該說是高炮武器領域裡的老裝備了。▲前蘇聯時期研製的ZU-23-2雙聯裝23毫米高射炮如今仍在許多國家裡使用(圖片來源於:網絡)不過,由於ZU-23-2雙聯裝23毫米高射炮畢竟是一款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老炮,因而在許多性能上都早已落後於時代的需求。
  • 這支槍從沙俄用到蘇聯,也是新中國第一種制式步槍
    在同時期,沙俄軍隊使用的制式步槍是伯丹II型黑火藥單發步槍,和無煙火藥步槍相比差距太大,為此沙俄帝國政府在1880年代後期發起了研製新型無煙火藥步槍的競標。圓頭彈老式表尺的使用方法與之類似,也可豎起打遠距離目標,但表尺最大刻度為27,即2700大權。莫辛-納甘M1891/30步槍十月革命後,蘇俄和後來的蘇聯繼承了沙俄帝國的軍事遺產,各種莫辛-納甘步槍一直生產到1920年代。
  • 俄專家稱俄戰略核力量「老當益壯」:至少還能再服役10年
    全文摘編如下:客觀評價近日俄軍舉行的進攻性戰略力量指揮訓練結果後,可以得出結論:幾乎所有參與作戰訓練發射的戰略核力量武器「都不是最新的」。此次參演的「卡累利阿」號戰略飛彈核潛艇以及圖-160和圖-95MS戰略轟炸機對數千公裡遠的目標成功完成飛彈射擊。它們均為蘇聯時期生產,在武裝力量中服役約有30年。
  • 米-28「浩劫」進化論(一),俄制重型武直的三國演義
    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直接回應,蘇聯政府發出了研製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後繼機的命令。 為進一步提高機組人員的生存機會,前後座艙均配備以紅星「帕米爾」-K吸能座椅為核心的新型救援系統,配合吸能起落架使用。該機的座艙艙門、主旋翼葉片和短翼在緊急迫降後都能拋,機身側面甚至安裝有充氣滑梯。米-28N的吸能座椅/起落架組合可確保機組人員在下降速度高達12米/秒的墜機中生存下來,此時作用在人體上的過載能從60-58g降至12g。
  • 美陸海空三軍爭相研製同一種武器……
    本文轉自【央視軍事】;擁有「先鋒」「匕首」和「鋯石」在高超聲速武器研發領域俄羅斯走在前列備受關注為了追趕俄羅斯美國陸、海、空各軍種正加大投入、抓緊研製加大投入 追趕俄羅斯 美軍加緊研製高超聲速武器俄5次成功試射「先鋒」飛彈 還有「匕首」和「鋯石」兩款利器 在研發高超聲速武器方面,俄羅斯一直走在前列。從2018年開始,俄羅斯陸續推出了多個型號的高超聲速武器,引發全球矚目。 ▲ 畫面中白色飛彈為「先鋒」 2012年至今,俄羅斯已5次成功試射攜帶有高超聲速可變軌滑翔彈頭的「先鋒」洲際彈道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