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戰爭被譽為是我國的立國之戰,那時候的中國在自身實力尚且不足的情況下,迎戰稱得上是世界最強的美軍,讓很多人覺得非常驚訝的是,我軍的確傷亡很大,但是我們最終還是勝利了,讓美軍輸得心服口服。但是大家都知道,那時候我軍的武器裝備的確很差,連像樣的火炮都沒有多少,雖然堅韌的意志和靈活的戰術在戰場上也很重要,但是如果拿板磚的對上拿槍械大炮的,意志再堅定怕也是打不過。當時我軍之所以能勝利,蘇聯也是幫了不少忙,除了支援了武器裝備以外蘇聯還曾秘密出兵,為了絕對不暴露身份,所以他們都穿的是志願軍的衣服,武器裝備也噴的是志願軍的塗裝,蘇聯當時真不容易。
在韓戰初期,我國還沒有正式參戰,但是美軍的戰機經常到我國邊境線上進行騷擾和偵察,面對我國的譴責與抗議,美軍也是選擇了無視,再三挑釁我國,後來隨著我軍的參戰,美軍的騷擾力度也開始加大,而且開始對我國進行小規模轟炸。因為那時候中國的空軍還完全沒有建立起來,我們不僅缺戰機而且還非常缺飛行員,蘇聯為了幫助我國守護領土以及領空安全,派出了他們的王牌空軍來到中國,和我軍戰士一起並肩作戰。
但是蘇聯並不想讓美軍察覺到他們的加入,所以採取了各種措施對自己的行為進行遮掩和保密,當時只要是被派往中國的蘇聯軍人,就必須全部換成志願軍的服裝,就連服裝上面的所有標誌都是一樣不缺,細節把控的相當到位。另外那些戰機也被他們偽裝過了,進行了全方位的塗裝,力求不讓人看出來這是蘇聯自己的戰機。
因為害怕被美軍監聽到通訊,這些人在交流的時候都捨棄了俄語,只用中文以及韓文對話,這麼想來那時候被派來的蘇聯空軍也不容易,他們大概也沒想過自己出國打個仗,還需要先學習一下外語。另外蘇聯還擔心如果俄空軍參戰力度太大,就會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雖然他們派來的人多,但是一次性出動的戰機數量卻是比較少的。
你可能會說,不管再怎麼偽裝蘇聯人的長相和我們都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他們的中文以及韓語也不可能說得那麼流利,如果真被看到了不就立馬暴露了嗎?這樣的偽裝方式似乎有點畫蛇添足了。其實這點是不需要擔心的,因為他們畢竟是飛行員,作戰的時候都駕駛著戰機在天上飛行,所以基本上不太看得清飛行員的外貌特徵,帶上頭盔之類的就更難認了。至於口音,美軍就算真的監聽到了,也是帶著電流聲以及雜音的通訊,那些飛行員事先都培訓過很久的語言,還是很具有迷惑性的。
如此想來蘇聯對美國似乎是非常忌憚的,都不敢讓美國發現自己參戰了,為什麼美國作為韓國背後的勢力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參戰,蘇聯卻要偷偷摸摸的給中國以及朝鮮提供幫助呢?
首先我們肯定的是蘇聯也是很在乎這場戰爭的結果,如果他完全不關心朝鮮的話,也就沒必要給中國提供那麼多武器,還派兵協助作戰了。而蘇聯之所以要這麼做,其實是因為不想把戰事規模進一步擴大,美國的加入就已經把這場戰爭從內戰變成區域戰爭了,參戰的國家也是越來越多。要是蘇聯再來插上一手,那這場戰爭就真的是要失控了,萬一演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那後果就是非常恐怖的了,蘇聯也不想冒這個險。
雖然蘇聯沒有直接參戰,但是它對這場戰爭也算是盡心盡力了,如果沒有他們的援助,我國說不定傷亡會更大,贏得更加艱難。除了戰機,蘇聯還給了我們很多武器,例如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這也讓我軍的火力得到了有效提升。雖然中蘇關係後來惡化了,但是在初期蘇聯也是真真實實的幫過我們,他們援助的飛機、各種零部件以及那些指導和經驗的傳授,開啟了我國戰機發展新時代,為我國以後的戰機研製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中國那時候正處於一窮二白的時期,國內什麼都沒有,是因為有蘇聯伸出的援手,我們的工業可以初步發展起來,儘管他們可能是另有所圖,可能是別有用心,但是對於還沒有「黑化」的蘇聯老大哥我們還是應該保持一份感激和敬重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