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被志願軍追得急,竟向英軍投了照明彈,英:又被出賣了!

2021-01-14 掐指一算筆記

1950年,朝鮮半島上方籠罩著戰爭的陰霾。6月份,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公然打著"正義"的幌子登陸朝鮮半島,試圖通過武力來幹預半島的內政。美軍悍然越過三八線後不僅沒有停止進攻,反而更是盛氣凌人地朝著中朝邊境逼近。

鑑於半島形勢,毛主席手一揮,下令出師朝鮮。於是以第四野戰軍為首的志願軍大部隊浩浩蕩蕩奔赴朝鮮半島,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軍展開了鬥智鬥勇的戰鬥。

說起這個聯合軍,那名字聽起來可是威風凜凜。事實上,聯合軍包括美國在內的16支軍隊,那麼為什麼其他國家也要摻合進來呢?有的是給美國主子獻媚,趁機想要加入北約,比如土耳其。有的是想要依附美國不得不出兵,比如英國和加拿大等等。因為沒有共同的利益基礎,有些國家出兵的時候自然不會盡心盡力。當然有些國家為了能夠在美國面前表現一番,硬是出動了幾個軍的實力,比如英國。

說來英國早已不是當年日不落帝國的模樣,伴隨著二戰,英國軍隊死傷嚴重,經濟上戰後也是急需要恢復。因此不得不依靠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試圖站穩腳跟後謀求最大化的利益。只是算盤打得好,沒等到那一天,就被迫捲入到韓戰中,開始了大不列顛的噩夢之旅。

英軍畢竟身經百戰,相對於美軍的貪生怕死來說,英軍確實算得上是大無畏。但是即便是這樣,英軍在戰場上往往充當著馬前卒的角色。因為當時統領聯合軍的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麥克阿瑟。在麥克阿瑟的指揮下,英軍被當作了犧牲品,戰前掩護美軍前進,戰後又要斷後,因此很多英軍士兵對美軍頗有怨言。

1950年12月,眼看著快要到聖誕節了,英軍臉上卻還是沒有喜悅之情。這場戰爭局勢已經是拉鋸戰,眼看著志願軍在形勢上取得了比較有利的局面,註定了這場戰鬥的結束是遙遙無期了。更悲催的是,志願軍在夜裡經常發動大規模的雙面突擊,很快就擊潰了麥克阿瑟設立的ABCD防線,一時間英軍如同驚弓之鳥一樣,跟隨著大部隊後撤。

有意思的是,英軍在逃竄的過程中,上空盤旋著幾架美國的軍機,向著英國皇家軍隊駐紮的位置發射了一連串的照明彈,仿佛是在給志願軍引路。志願軍有點摸不到後腦勺,跟隨著照明燈的指引,志願軍很快找到了英國皇軍的軍隊駐紮地。

很顯然,美國人為了掩護本國的軍隊順利的撤退,通過照明彈吸引志願軍朝著英軍大本營的方向前進,這時英軍是一個勁咒罵著美軍,英29旅旅長更是憤恨不已的說:"我們又一次被美軍出賣了!"

話還沒說完,志願軍50軍149師446團已經將英國皇軍的重坦克營團團圍住。英軍見形勢沒有退路,索性打算用坦克來殺出一條血路,但是我軍哪能讓敵人的計劃順利進行。志願軍首先搶佔了英軍兩個旅之間的高地,將兩個營隔開。這樣英軍的輕兵營和重兵營完全失去了配合。

英國炮兵向上發射炮彈,那是無奈志願軍死守不撤退。等到志願軍增援的部隊趕到,缺少重型武器的志願軍士兵決定"肉搏"這些大型的"怪物"。埋伏在周圍的志願軍脫下寒衣,拿著炸藥包和手榴彈就衝向了坦克大隊,瞬間伴隨著英軍撕心裂肺的叫喊聲中,很多志願軍戰士和對方的坦克同歸於盡。英軍的坦克陣型被攻破,其餘的志願軍士兵拿著步槍,拿著刺刀,衝向亂作一團的英軍重兵營,當晚英軍重兵營的31輛坦克就全軍覆沒,同時擊傷殲滅英軍將近500人。

戰後,英國軍長向美軍罕見地表達了抗議,美國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出賣了自己的盟友,這件事情雖然最終沒有鬧大,但是至此很多國家已經和美軍離心,為後來美軍在朝鮮戰場上的失敗埋下了伏筆。反觀志願軍和人民軍,在作戰時候配合井然有序,雙方都將對方視作自己的人民,浴血奮戰,最終贏得了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

《決戰朝鮮》是一部全景式再現韓戰歷史命運的經典作品,它通過翔實的史料全面揭開韓戰臺前幕後的諸多歷史真相,如中美蘇朝最高領導層的博弈較量,朝鮮人民軍南徵的真相,中國出兵朝鮮真相,中美軍戰力真實對比,蘇聯對華軍援、空軍參戰的內幕,志願軍戰俘的真實境遇,板門店談判過程等等,破除了有關韓戰的種種迷思與誤解,真實出彩。

抗美援朝戰爭是終結中國近代史的一戰,不僅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也一掃近代史上中國屢敗於西方列強的屈辱紀錄。而這本《決戰朝鮮》,也值得每一個中國人閱讀和學習。#抗美援朝七十周年#

原價88元的《決戰朝鮮》,特惠價88元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美軍為了甩掉志願軍,竟向友軍扔照明彈,英軍:被出賣了!
    所以,英國軍隊在朝鮮戰場上或者被美國放在敢死隊的位置上,讓其衝在前面承擔猛烈攻擊;或者被放在撤退斷後的位置上,掩護其撤退,英軍因此損傷不少。特別是我志願軍加入朝鮮戰場後,美國軍隊被我們打的落荒而逃,在撤退過程中為了給自己贏得時間,甚至向自己的盟軍"英國"扔出照明彈,以英國為誘餌轉移我軍的注意力。英國旅長也公開承認,他們被美國出賣了。
  • 美軍被志願軍打的抱頭鼠竄,情急下,淨朝英軍投照明彈吸引火力
    「今非昔比」的英國早以「日落」,曾經的大英帝國、日不落帝國,實力更是百無存一,早已被美國收拾得服服帖帖,俯首稱臣,不復當年榮光的英國甚至是聯合國軍中的主力軍之一,在朝鮮戰場中佔據著主要地位。而在1950年的12月31日,剛剛過完了聖誕節的聯合國軍,非但沒有一絲喜悅,甚至怨聲連連,哀聲載道,只因麥克阿瑟曾誇下海口自大的說道:「我能保證,孩子們一定能在聖誕節之前回家!」
  • 志願軍勇猛追擊潰逃美軍,美軍指揮官祭出高招:朝英國人扔照明彈
    在志願軍發起的元旦攻勢中,美國軍隊在志願軍凌厲攻勢下「一馬當先」向後逃竄,又將其小弟英軍無情地拋在了前線,英軍王牌29旅也因此深陷志願軍包圍之中,經過一番苦戰後英軍損兵折將,遭到沉重打擊。
  • 抗美援朝:63軍全殲英國王牌軍,創造紀錄一人生擒63個英軍
    他提出利用敵人認為志願軍白天不敢行動的心理,在光天化日之下將187師分路隱蔽接近臨津江並埋伏下來,對岸的敵軍竟毫無察覺。4月22日,天黑之後,埋伏在江邊的志願軍一湧而出,衝向掩護美軍逃往漢城的英國第二十九旅,僅幾十分鐘就突破臨津江,突襲成功。187師所以能迅速過江,主要是採用了白天從集結地進入江岸突擊點埋伏起來的辦法。
  • 美軍官:志願軍進攻如旋風,他們和我認識的不一樣了
    1951年2月11日,志願軍出動4個軍,猛撲橫城,這就是著名的橫城反擊戰。此戰,志願軍和人民軍利用夜間優勢,穿插迂迴,大膽深入,一夜之間就粉碎了橫城地區南朝鮮的3個師,殲敵大部。13日,志願軍再接再厲,再次殲滅美2師一個營。美軍戰史記載「500多人,僅3人倖存。」聯合國軍損失慘重。
  • 英軍老兵稱志願軍比德軍難打,他們衝得太近了,用表情就把新兵嚇得...
    二戰之後,英國派兵參加了韓戰、入侵蘇伊士、馬島戰爭、海灣戰爭等多次軍事行動,損失最大的,就是在臨津江和志願軍交手的這次,英軍格洛斯特營被全殲。倖存者回憶起那場戰鬥,仍心有餘悸,並提到他們特別害怕志願軍的三樣東西。
  • 志願軍有多神通廣大?1人俘虜63名英軍,13人端掉敵人團部
    有些雖然突圍了出去,但大部分人還是被衝得七零八落。當時擔任戰鬥組長的劉光子奉命尋找英軍,他帶著兩個士兵,在一處小高地上發現了英軍的一個炮兵連。劉光子讓兩個戰士打掩護,自己一個人就衝了過去,在距離英軍幾米遠的時候扔出一顆手雷,把他們直接炸懵了。 劉光子拿著衝鋒鎗一邊向前衝,一邊虛張聲勢地喊:「一營二營跟我衝!」
  • 韓戰:志願軍嘹亮的軍號聲,是對美軍的一種「死亡的召喚」!
    實際上,事實也就是這樣,李奇微在回憶錄中大罵南朝鮮軍隊,只要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軍號聲響起,立即表現出驚慌失措的舉動,並迅速潰敗、逃跑,根本沒有一丁點抵抗的心思在裡面,但對於美軍,李奇微的也無法將美軍在軍號聲音響起時表現,描繪得更加勇敢。
  • 前滇軍大敗英軍皇家重坦克營。有人笑稱:六十熊變成五十兇
    韓戰爆發後,志願軍入朝作戰。剛到朝鮮戰場,志願軍就在彭德懷的直接指揮之下,發起了第一次戰役,重創了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在第一戰役勝利的光輝還沒有散去的時候,志願軍又發動了第二次戰役,志願軍一路南下,直接打到了「三八線」附近。第三次戰役爆發之後,志願軍越過「三八線」直接開向漢城。
  • 一把軍號退敵一個營,日英美軍聞之抱頭鼠竄,稱之像是怪物在叫
    我們團沿著大渡河右岸向瀘定橋急進,180裡沿河山路要在半天一夜趕到。這時,敵軍的一個旅也沿左岸去瀘定橋增援,雙方隔河並行,因天黑下雨,都打著火把,敵軍吹號同我們聯繫,我們馬上按俘虜號兵交出的號譜回復,敵人以為我們是自己人,便相安無事。雨越下越大,敵軍宿營了,我們則加速前進,到達瀘定橋時,橋上還在冒煙,餘火尚未熄滅。我們跑步過橋奔向瀘定城,迅速北上。」
  • 志願軍27個軍,哪個被譽為常勝軍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志願軍出國作戰70周年,從1950年10月19日開始,志願軍健兒們陸續跨過鴨綠江,奔赴保家衛國的戰場,到1953年7月停戰為止,志願軍前後一共有27個軍參加了對外作戰,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可以說,我軍派去朝鮮和外軍作戰的部隊,基本可以算第一檔次的優秀軍隊。
  • 韓戰:美軍沒想到,強大的裝甲部隊,竟被志願軍打得丟盔棄甲
    就在朝中方面戰略部署完成後,美軍於這年10月25日,在大量坦克、飛機、火炮的配合下,開始向北漢江以東地區的朝鮮人民陣地發起了攻勢。這次美軍的攻勢,在文登裡谷地公路的北部展開,實施他們所謂的「坦克劈入戰」。「坦克劈入戰」,是美軍第8集團軍的司令範佛裡特創造的。
  • 志願軍關崇貴高舉機槍,意外擊落一美軍戰機,為何險遭軍法懲罰?
    而美軍呢?則是武裝到了牙齒。如果說我軍仍以平面的方式進行作戰,而美軍早已進化到海陸空三軍立體化作戰。其中,美國空軍可謂是囂張至極。原來,志願軍入朝時,僅僅只攜帶了數十門老舊的高射炮。至於雷達,就更是沒有了。搜索空中目標,只能靠耳聽目視。而美軍的戰機達到2000多架,戰鬥機、攻擊機、轟炸機一應齊全。
  • 長津湖戰役中悲壯一幕:125名志願軍戰士凍成冰雕,美軍脫帽致敬
    可當時朝鮮半島槍聲不斷,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參與其中後,對中國也是造成了不小的威脅。隨後我國決定出兵朝鮮,抗美援朝由此打響。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後,對陣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是十分強大,不誇張的講,當中國決定出兵時,國際上幾乎是沒有聲音認為中國能夠贏。至於戰爭結果,如今來看顯而易見。如若問為什麼,在此次實力懸殊的戰鬥中,中國志願軍的超強意志力是不容忽視的。
  • 戰爭大片,讓人血脈僨張,志願軍炮兵和美軍戰機來一場終極對決!
    故事發生在1953年抗美援朝的最後階段,志願軍大部隊要在第一時間趕到金城參加最後一場大型戰役,擋在他們前面是一條名為金剛川的大河,通往對岸的鐵路公路橋都已經被美軍炸毀,志願軍只能依靠人工修起了一座簡易的木橋來向前線輸送人員和裝備。在連長的命令下,炮兵鬍子哥和徒弟猛張飛分別負責僅有的兩臺高射炮,防止美軍飛機來襲。
  • 美軍王牌連遭志願軍重創,麥克阿瑟被打蒙了!
    首戰兩水洞,志願軍不到兩個小時,殲滅南朝鮮1個營又1個炮兵中隊。這一天,也成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紀念日。 6天後,同樣的厄運又落在了美軍頭上。 南朝鮮軍被圍殲的消息傳來,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大吃一驚,急令美騎一師從平壤往雲山方向火速增援。
  • 志願軍1門炮拉出掩體,5分鐘內擊敗英軍4輛
    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志願軍迫擊炮部隊就曾經創造奇蹟,以1門美制107毫米化學迫擊炮對付4輛英軍坦克,並取得擊毀敵坦克的戰績。▲馬良山之戰是一場硬碰硬的戰鬥,這是我軍投入戰鬥的史達林-2重型坦克1951年10月,韓戰進入到了陣地戰階段,雙方圍繞前線的重要陣地進行了反覆的拉鋸和爭奪。
  • 志願軍假扮南韓軍,靠近美軍後突然襲擊,15分鐘全殲美軍一個連
    戰役開始後,如同前兩次戰役一樣,志願軍分為東西兩線齊頭並進。東線從平壤南下,藉助地形優勢,大規模向南,快速抵達三八線。這時候的美軍,已經警惕起來了,開始尊重,並且正視志願軍了。李奇微認為,志願軍的劣勢正是美軍的優勢。美軍有強大的空軍戰鬥人員和補給人員、裝備,有強大的海軍支撐,後方還有距離僅僅一個朝鮮海峽的日本,作為補給基地。美軍可以準確、及時、高效地為前方戰士送去補給,同時,美軍武器裝備優勢遠遠超過志願軍。匯總這些優勢後,李奇微決定打陣地戰,消耗志願軍,最後逼迫志願軍不得不撤退。
  • 志願軍「佯裝撤退」,麥克阿瑟信心滿滿窮追猛打,被殲滅3.6萬
    志願軍們都疑慮:「打了勝仗,不繼續追擊也就罷啦,為何還要撤退?」看到我軍退去,麥克阿瑟激動到:「他們害怕了」。此時,美軍剛打贏二戰,正處於「老子第二沒人敢稱第一的狂傲狀態!」,而中國志願軍則是剛結束抗日戰爭,裝備參差不齊。最主要是協同本土作戰,況且朝鮮大半領土早已淪陷!大局已定,志願軍不會「螳臂當車」做無用的損失!
  • 《金剛川》只是志願軍後勤保障的縮影
    為保證作戰部隊後勤供應,志願軍工兵第10團3連連長張振智帶領部隊在金剛川重新架設被美軍炸毀的橋梁,開設巖裡渡口,這座橋就是巖裡橋。關於此事,《志願軍英雄傳》中如此描述:「金剛川切斷了由北向南的公路。這裡,巖裡大橋早已完全被炸壞了,一座行人便橋也被炸得幾乎找不見影子。一切戰鬥需用的物資都停留在橋北,前線急待後方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