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為了甩掉志願軍,竟向友軍扔照明彈,英軍:被出賣了!

2021-01-14 掐指一算筆記

1950年6月,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打進朝鮮半島試圖幹涉其內政,在聯合國軍16國部隊中,英軍是美軍當人不二的"忠實隨從"。英軍在經歷過二戰後,自身的戰鬥能力大有損耗,為了維護自身的世界地位英國只能依附於美國參戰。所以,英國軍隊在朝鮮戰場上或者被美國放在敢死隊的位置上,讓其衝在前面承擔猛烈攻擊;或者被放在撤退斷後的位置上,掩護其撤退,英軍因此損傷不少。

特別是我志願軍加入朝鮮戰場後,美國軍隊被我們打的落荒而逃,在撤退過程中為了給自己贏得時間,甚至向自己的盟軍"英國"扔出照明彈,以英國為誘餌轉移我軍的注意力。英國旅長也公開承認,他們被美國出賣了。

1950年12月,我軍始終對聯合國軍窮追不捨、奮力打擊,距離麥克阿瑟曾經誇下在聖誕節前結束的戰鬥的海口已經過些時日,此時的他們非但沒有拿下朝鮮半島,反而被志願軍打的四處逃竄,尤其是晚上,每天都要膽戰心驚的害怕志願軍夜襲。

為了阻止志願軍的進攻,麥克阿瑟組織了五條防線,依然未能阻止我志願軍的攻勢,面對如此猛烈的攻擊,美軍毫不猶豫地後退逃竄。在逃跑的過程中,美軍特意向英軍29旅皇家奧斯特萊福槍團和皇家重坦克所在的南朝鮮議政府位置投放照明彈。

在這種時候美軍向英軍頭上打照明彈,目的再明顯不過,就是為了以英軍為誘餌轉移我軍的注意力。實際上,美軍的這一行為,確實引起了我志願軍戰士的關注,馬上向英軍攻擊而去。美軍這種為了自己,犧牲英軍的行為馬上被英軍29旅的旅長託馬斯發現,並且咒罵道:"我們被美國人出賣了。"

美軍趁我軍攻擊英軍的時候已經逃跑,被我軍50軍149師446團發現的除了英軍29旅之外還有一個重坦克營,在被我軍發現後這兩個軍隊想要匯合,但我軍哪裡能給他們聯合的機會,馬上佔領兩隻英軍之間的高地徹底切斷其匯合的可能,採取分殲的方式分別打擊兩隻部隊。

面對英軍29旅的皇家奧斯特來復槍團,以及他們配備的最新"百夫長"重型坦克和許多的裝甲車這樣精銳的部隊,我軍絲毫沒有退縮。考慮到這支部隊之前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有豐富的作戰經驗,所以我軍446團決定採取迂迴滲透的戰術,先斷了英軍的退路。

戰爭開始前,我軍戰士將棉衣反穿,為的是通過內裡的白底隱藏在冰雪中。為了逃出我軍的圍攻,英軍用重炮攻擊我軍高地,我軍帶上從敵軍士兵頭上摘下的鋼盔保護自己,狙擊敵人。

英國坦克營被我軍圍堵起來,但任憑我軍使用何種輕重武器都未能破壞對方坦克的戰鬥力,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我志願軍一個班的班長周士傑以個人之力將爆破筒塞進敵方坦克履帶,一舉炸毀敵軍一輛坦克。

馬上,我志願軍開始從四面八方向敵人的坦克扔出炸藥包和爆破筒,英軍坦克只能原地打轉毫無還手之力。志願軍的炸藥包、手榴彈和爆破筒在陣地發出陣陣巨響,英軍坦克只能如無頭的蒼蠅四處亂竄。

情急之下,英軍調來專門打擊我軍步兵的噴火坦克,這種可噴出火焰的坦克要了我軍幾個爆破小組將士的生命。面對戰友的犧牲,我軍戰士李廣路拿起手榴彈直接拉開坦克蓋扔了進去,一聲悶響,敵軍的坦克徹底被炸毀。伴隨著坦克的爆炸聲,英軍的哀嚎響徹天際,只用了一晚上的時間我軍就殲滅了此陣地的英軍,俘虜兩百餘名官兵,至今英方戰敗的軍旗還展示在北京的中國軍事博物館裡面。

這隻英軍部隊的覆沒,讓當時的英國政局頗為震撼。在過去的戰爭中英軍已經損傷不小,如今又在韓戰中被美國出賣,使得英國眾多民眾抵制政府的戰略決策。對於成為美國敢死隊和替死鬼這件事,英軍自然心有不滿。

《決戰朝鮮》這本書是一部全景式再現韓戰歷史風雲的經典作品,以恢宏的氣勢、凝練的語言、多維度的視角記述和分析了韓戰成因、決策過程、五次戰役及板門店停戰談判等重大事件,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同時,書中通過翔實的史料全面揭開韓戰臺前幕後的諸多歷史真相,被廣大軍迷譽為韓戰題材國內品質扛鼎的作品。

對抗美援朝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通過購買此書閱讀,了解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抗美援朝七十周年#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

相關焦點

  • 美軍被志願軍追得急,竟向英軍投了照明彈,英:又被出賣了!
    英軍畢竟身經百戰,相對於美軍的貪生怕死來說,英軍確實算得上是大無畏。但是即便是這樣,英軍在戰場上往往充當著馬前卒的角色。因為當時統領聯合軍的不是別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麥克阿瑟。在麥克阿瑟的指揮下,英軍被當作了犧牲品,戰前掩護美軍前進,戰後又要斷後,因此很多英軍士兵對美軍頗有怨言。1950年12月,眼看著快要到聖誕節了,英軍臉上卻還是沒有喜悅之情。
  • 志願軍勇猛追擊潰逃美軍,美軍指揮官祭出高招:朝英國人扔照明彈
    在志願軍發起的元旦攻勢中,美國軍隊在志願軍凌厲攻勢下「一馬當先」向後逃竄,又將其小弟英軍無情地拋在了前線,英軍王牌29旅也因此深陷志願軍包圍之中,經過一番苦戰後英軍損兵折將,遭到沉重打擊。
  • 美軍被志願軍打的抱頭鼠竄,情急下,淨朝英軍投照明彈吸引火力
    然而這些士兵非但回不了家,更是時時刻刻活在擔驚受怕中,無時不刻不在恐懼著中國志願軍的炮擊,以及那震耳欲聾的衝鋒號,憂心忡忡的聯合國軍士兵們甚是恐慌,整片隊伍一片陰翳。敵軍被俘虜而在美軍的逃竄途中,乘勝追擊的志願軍卻是傻了眼,美軍的飛機忽然連續射出數顆照明彈,正當志願軍疑惑之餘,這才發現照明彈照亮的區域,竟隱藏著英軍第29旅皇家奧斯特來復槍團以及皇家重坦克營!「該死!我們又被狡猾的美國人出賣了!」29旅旅長託馬斯布洛迪狠狠咒罵著,他們對美軍這種移花接木、轉移仇恨、出賣盟友的行為感到不恥!
  • 美軍官:志願軍進攻如旋風,他們和我認識的不一樣了
    1951年2月11日,志願軍出動4個軍,猛撲橫城,這就是著名的橫城反擊戰。此戰,志願軍和人民軍利用夜間優勢,穿插迂迴,大膽深入,一夜之間就粉碎了橫城地區南朝鮮的3個師,殲敵大部。13日,志願軍再接再厲,再次殲滅美2師一個營。美軍戰史記載「500多人,僅3人倖存。」聯合國軍損失慘重。
  • 志願軍有多神通廣大?1人俘虜63名英軍,13人端掉敵人團部
    英軍出於害怕居然真的聽了他的話。 可是走到半路上,英軍發現他就是一個人,於是想要反撲,劉光子反應非常快,當時就一手拿著衝鋒鎗掃射,一手丟了個雷出去,又炸死了不少英軍。這時兩名士兵也趕來了,劉光子大聲說到:「都給我繼續走,誰再不老實我就打死他。」這才讓英軍徹底不敢反抗。
  • 志願軍關崇貴高舉機槍,意外擊落一美軍戰機,為何險遭軍法懲罰?
    而美軍呢?則是武裝到了牙齒。如果說我軍仍以平面的方式進行作戰,而美軍早已進化到海陸空三軍立體化作戰。其中,美國空軍可謂是囂張至極。原來,志願軍入朝時,僅僅只攜帶了數十門老舊的高射炮。至於雷達,就更是沒有了。搜索空中目標,只能靠耳聽目視。而美軍的戰機達到2000多架,戰鬥機、攻擊機、轟炸機一應齊全。
  • 韓戰:志願軍嘹亮的軍號聲,是對美軍的一種「死亡的召喚」!
    實際上,事實也就是這樣,李奇微在回憶錄中大罵南朝鮮軍隊,只要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軍號聲響起,立即表現出驚慌失措的舉動,並迅速潰敗、逃跑,根本沒有一丁點抵抗的心思在裡面,但對於美軍,李奇微的也無法將美軍在軍號聲音響起時表現,描繪得更加勇敢。
  • 英軍老兵稱志願軍比德軍難打,他們衝得太近了,用表情就把新兵嚇得...
    二戰之後,英國派兵參加了韓戰、入侵蘇伊士、馬島戰爭、海灣戰爭等多次軍事行動,損失最大的,就是在臨津江和志願軍交手的這次,英軍格洛斯特營被全殲。倖存者回憶起那場戰鬥,仍心有餘悸,並提到他們特別害怕志願軍的三樣東西。
  • 戰爭大片,讓人血脈僨張,志願軍炮兵和美軍戰機來一場終極對決!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願軍戰士要在第一時間趕到金城參加最後一場大型戰役,擋在他們前面的是一條名為金剛川的河流,為了爭奪過橋的控制權,志願軍炮兵和美國空軍展開了精彩絕倫的對決。故事發生在1953年抗美援朝的最後階段,志願軍大部隊要在第一時間趕到金城參加最後一場大型戰役,擋在他們前面是一條名為金剛川的大河,通往對岸的鐵路公路橋都已經被美軍炸毀,志願軍只能依靠人工修起了一座簡易的木橋來向前線輸送人員和裝備。在連長的命令下,炮兵鬍子哥和徒弟猛張飛分別負責僅有的兩臺高射炮,防止美軍飛機來襲。
  • 前滇軍大敗英軍皇家重坦克營。有人笑稱:六十熊變成五十兇
    韓戰爆發後,志願軍入朝作戰。剛到朝鮮戰場,志願軍就在彭德懷的直接指揮之下,發起了第一次戰役,重創了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在第一戰役勝利的光輝還沒有散去的時候,志願軍又發動了第二次戰役,志願軍一路南下,直接打到了「三八線」附近。第三次戰役爆發之後,志願軍越過「三八線」直接開向漢城。
  • 志願軍27個軍,哪個被譽為常勝軍
    入朝作戰後,二次戰役鏖戰松骨峰,打出了飛虎團,包打德川,痛殲韓七師,飛兵三所裡,14小時急行軍74公裡,超越了人類極限,並夾擊美二師,創造了美軍一個師單日傷亡最多的紀錄。四次戰役背水堅守漢江南,力挫美軍四個師。可惜的是,在陣地戰階段,由於叛徒出賣,38軍對白馬山高地的進攻功敗垂成。 再說說旋風縱隊40軍。
  • 長津湖戰役中悲壯一幕:125名志願軍戰士凍成冰雕,美軍脫帽致敬
    可當時朝鮮半島槍聲不斷,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參與其中後,對中國也是造成了不小的威脅。隨後我國決定出兵朝鮮,抗美援朝由此打響。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後,對陣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是十分強大,不誇張的講,當中國決定出兵時,國際上幾乎是沒有聲音認為中國能夠贏。至於戰爭結果,如今來看顯而易見。如若問為什麼,在此次實力懸殊的戰鬥中,中國志願軍的超強意志力是不容忽視的。
  • 一把軍號退敵一個營,日英美軍聞之抱頭鼠竄,稱之像是怪物在叫
    《西行漫記》一書封面—「抗戰之聲」戰場上,軍號可以指揮衝鋒,可以識別友軍,也可以迷惑敵軍。一個非常著名的例子,就是「飛奪瀘定橋」。當時志願軍第347團七連的80餘名官兵,奉命駐守釜谷裡北面的一個無名高地。他們的敵人,則是英軍的王牌部隊「萊福槍團」,敵人在坦克掩護下,向志願軍駐守的高地,發射了無數炮彈,發起了多輪衝擊。在敵人七輪兇猛攻勢之後,志願軍被打到只剩下7名官兵,手上子彈也都打光了。
  • 志願軍首戰美軍前,彭德懷在鴨綠江邊發回一封電報,成為獲勝關鍵
    1950年10月10日,受命成為志願軍總司令的彭德懷坐火車趕往中朝邊境重鎮安東。 第二天,彭德懷來到鴨綠江邊查看可供部隊渡江的地點。 一番勘察後,彭總眉頭一皺,立即手擬一封電報,向中央發出。
  • 抗美援朝:63軍全殲英國王牌軍,創造紀錄一人生擒63個英軍
    63軍的任務就是分割英軍29旅和美第3師,然後協同65軍殲滅英第29旅。傅崇碧把主要突擊任務交給第187師。187師的師長徐信是個愛動腦筋的年輕人,打仗鬼點子多。他提出利用敵人認為志願軍白天不敢行動的心理,在光天化日之下將187師分路隱蔽接近臨津江並埋伏下來,對岸的敵軍竟毫無察覺。
  • 難以忘卻的偉大勝利|到底是什麼,讓志願軍贏得了第一次戰役的勝利?
    到10月26日,戰場態勢為:美軍第1軍以英軍第27旅、美軍第24師為右翼,在定州、龜城方向打垮了朝鮮人民軍殘餘部隊,一路勢如破竹;其左翼韓軍第1師團在雲山受阻於志願軍360團;其預備隊韓軍第7師團在雲山東南不遠的寧邊展開。
  • 韓戰:美軍沒想到,強大的裝甲部隊,竟被志願軍打得丟盔棄甲
    而為了遏制「聯合國軍」的秋季攻勢,我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對當時戰場上的部署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具體部署如下:第65軍調至開城附近;第68軍從陽德地區調至洗浦裡地區,接替朝鮮人民軍第5軍團防務;第67軍接替第27軍的金城地區防務,第27軍則撤至馬轉裡、陽德地區休整。
  • 土耳其旅自稱繳獲中國軍旗,入朝首戰重擊友軍,次戰遭志願軍重創
    不過美國為了方便後勤供應,統一給他們換了美式武器和裝備。土耳其旅一開始只擔任後方治安維護,在第二次戰役期間,美軍戰線拉得過長,土耳其旅也被派到更加靠前的位置保護交通線,就在這裡,他們首次與志願軍遭遇。 第二次戰役,志願軍採取誘敵深入的戰術,引誘美軍向北追擊,並突然以38、42軍向其右翼相對薄弱的南朝鮮軍發起進攻,打開缺口後迅速向西迂迴到切斷其退路。26日上午,志願軍第38軍順利攻下德川,並殲滅南朝鮮軍第7師大部,少部分向南潰退。美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得知消息後,立即調土耳其旅向德川方向機動,以堵住缺口保護自己的右翼。
  • 美軍王牌連遭志願軍重創,麥克阿瑟被打蒙了!
    麥克阿瑟的企圖是:以美第十軍在東線經長津湖西進,美軍第八集團軍在西線由清川江北上,以「鉗型攻勢」在江界以南武坪裡會合,再向北推進,趕在鴨綠江冰封之前搶佔朝鮮全境。他還將部署在漢城的美第二十五師和剛剛到達朝鮮的土耳其旅、英軍第二十九旅加強西線,美軍第三師加強東線。
  • 志願軍假扮南韓軍,靠近美軍後突然襲擊,15分鐘全殲美軍一個連
    為了在東北亞地區爭取到一塊踏上亞洲大陸的跳板,朝鮮半島立即成為美國戰後的主要戰略目標。為了和當時以蘇聯為首的東方陣營角逐,在遠東打了一輩子仗的麥克阿瑟沒有放過這個機會。一九五零年年中,韓戰打響了。 朝鮮毗鄰中國東北,中間隔著鴨綠江。朝鮮危,則國危,唇亡齒寒之際,志願軍不顧當時惡劣的外部環境,不顧落後的武器裝備,毅然決然奔赴韓戰,保家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