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忘卻的偉大勝利|到底是什麼,讓志願軍贏得了第一次戰役的勝利?

2020-11-17 上遊新聞

長期以來,一直有學者以學術討論為名,發表文章稱,在韓戰期間,「中國軍隊帶有某種偶然性地進行了兩次非常成功的運動戰以後……毛澤東本人也產生了盲目樂觀的情緒……志願軍首戰告捷使毛主席毫不懷疑其戰略方針的正確性」,這促使中國「不接受」美國在1950年底、1951年初提出的停戰談判,喪失了有利時機。

可以說,他們立論的一個基礎是,志願軍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戰役中取勝,純屬偶然。

此前,我們已經講述了彭德懷是如何運用戰場謀勢在第二次戰役中擊敗美軍的,本文則分析毛澤東和彭德懷是如何在第一次戰役中擊敗美韓軍的。

不容樂觀

戰爭剛剛開始時,毛澤東和彭德懷考慮志願軍入朝後,先立足於防禦,頂住美韓軍的攻勢,再謀求下一步的行動。但是,美軍和韓軍進攻速度非常快,一下子就攻過了志願軍預定的防禦線,先行防禦方案已無法實施。

怎麼辦?毛澤東和彭德懷當即決定,改防禦為進攻,在進攻中尋找消滅美韓軍的戰機。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圖|新華社

這就註定了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只能以遭遇戰開始。

遭遇戰的特點是,作戰雙方對敵情均不明了,指揮員只能自己去分析、判斷敵情以做出最佳決策,十分考驗指揮水平。 

當時,志願軍知道美韓軍在進攻,但對敵人的兵力、火力、戰役展開、作戰特點、作戰能力、各部作戰意圖都不清楚。而美韓軍則不知道志願軍已經入朝。

到底是什麼,讓志願軍贏得了第一次戰役?

是彭德懷對戰場局勢的把握能力和指揮水平。

1950年10月25日,志願軍118師與韓軍第2軍團第6師團在溫井裡西北的兩水洞突然遭遇,志願軍以354團發起攻擊,打垮了韓軍第2聯隊,取得開門紅。隨即,彭德懷馬上命令四十軍對溫井裡展開攻擊,驅逐了韓軍第2聯隊,拿下溫井裡。

到10月26日,戰場態勢為:

美軍第1軍以英軍第27旅、美軍第24師為右翼,在定州、龜城方向打垮了朝鮮人民軍殘餘部隊,一路勢如破竹;其左翼韓軍第1師團在雲山受阻於志願軍360團;其預備隊韓軍第7師團在雲山東南不遠的寧邊展開。

韓軍第6師團第2聯隊遭到打擊後失去戰意,一路南逃至价川;第6師團第7聯隊則已深入志願軍四十軍所攻克的溫井裡北側的楚山和古場;第6師團第19聯隊和第8師團第10聯隊在溫井裡西偏北的熙川;第8師團的第16、21聯隊則在溫井裡西偏南的球場。

志願軍方面,四十軍已進至溫井裡附近地區,三十九軍在向雲山前進,三十八軍在向熙川前進,距離還相當遠。

也就是說,韓軍雖然首戰失利、失去了溫井裡,但整體的戰場態勢並無不利。從溫井裡周圍這個戰場局部來看,志願軍四十軍被韓軍4個師團11個聯隊包圍。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楚山和古場的第7聯隊,表面看是被志願軍切斷了退路,但若換成韓軍進攻的角度,這支韓軍其實是在不經意中完成了穿插任務,深入志願軍後側,從北方嚴重威脅到四十軍側後。

從戰役全局的角度,志願軍三十九軍和三十八軍的進軍路線都是向著溫井裡周圍的區域。也就是說,志願軍入朝的初始區域,正好在美軍第1軍和韓軍第2軍團的包圍之中。

因此,志願軍首戰雖然獲勝,但戰場態勢卻不容樂觀。這種情況下,就看指揮員怎麼應變了。

名不副實

韓軍第2軍團軍團長丁一權少將和第6師團師團長金鐘五準將的處置辦法是,讓第7聯隊撤退,讓第6師團第19聯隊和第8師團第10聯隊2個營,從熙川向溫井裡前進,去接應第7聯隊,同時反攻溫井裡。

美軍第1軍軍長米爾本少將則根本不管溫井裡方向是什麼情況,繼續讓其英軍第27旅、美軍第24師攻擊前進。

1950年9月5日,平壤市的一個住宅區被炸成廢墟。圖|新華社

韓軍第1師團師團長白善燁準將則在磨洋工,並不全力進攻,遲遲拿不下志願軍四十軍最弱的360團。

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和美軍遠東總司令麥克阿瑟上將更是什麼都沒做。

可以說,首戰兩水洞,拿下溫井裡後,志願軍四十軍已經暴露,三十九軍和三十八軍雖然沒有暴露,但還在趕路中,對26日的戰場態勢無法提供幫助。在這種情況下,美韓軍的高級將領們卻磨洋工、看風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特別是丁一權和金鐘五,戰場態勢對他們如此有利,他們卻讓第7聯隊撤退,讓第19聯隊、第10聯隊救人的同時「報仇雪恨」。

兩人如此決斷,就在於這就是他們真實的軍事指揮水平。

丁一權原本只是日軍中的一個少佐,金鐘五1944年加入日軍,1945年剛剛當上少尉沒幾天,日本就投降了。韓軍建立之初,急需軍事人才,這些原日軍中的低級軍官得以在韓軍中以火箭般的速度飛速提升,三四年時間就成為了師團長、軍團長這樣的高級軍官,實際上,他們並不具備相應的指揮能力。

那麼,麥克阿瑟和沃克呢?這兩個人可是美軍名將,特別是麥克阿瑟,更是美軍中最頂級的名將。

起初,麥克阿瑟判斷中國不敢出兵,不過,作為一個指揮官,他還是做了有針對性的部署。他命令美軍第1軍、第10軍和韓軍第2軍團全速向鴨綠江、圖們江前進,目的就是用最快速度封閉中朝、蘇朝邊境,封閉中國和蘇聯軍隊入朝通道,造成既成事實,然後回過頭來消滅殘餘的朝鮮人民軍。這個計劃相當不錯,發揮了麥克阿瑟精於大戰略和大戰役布局的長處。

不過,志願軍還是早一步邁過了鴨綠江,出現在戰場上,數量還不少,但不巧的是處於了美軍第1軍和韓軍第2軍團的包圍之中。那麼,美軍就應該利用這一有利態勢,消滅這支中國軍隊,震懾中國政府,使其不敢再派軍隊入朝。這時,麥克阿瑟的短板凸顯出來——他對戰場細節的把握能力不足。

這種戰機稍縱即逝,麥克阿瑟和沃克都沒有看出來。

當時,志願軍扭轉戰局的唯一辦法就是想辦法先殲滅部分敵軍,改善戰場態勢。

兵貴神速

兵貴神速,指的是要抓住戰爭中的時間權,不僅僅指部隊機動速度,指揮員研判戰場局勢做出決策的速度更是關鍵。麥克阿瑟和沃克沒有做出反應,這就是決策能力不足的表現。

志願軍某部渡過漢江後在朝鮮戰場圍殲殘敵。圖|新華社

反觀我軍,首戰雖然獲勝,但情況並不好,好在應對這種局面,毛澤東和彭德懷經驗豐富。從紅軍時代的歷次反圍剿,到西北解放戰爭時期與胡宗南在陝北周旋等,我軍打過很多被動仗。

他們深知,改變被動局勢的關鍵在於在局部集中優勢兵力,打掉敵軍中的一路。所以,根據當時的戰場態勢,10月26日晚,他們決心利用被切斷後路的韓軍第7聯隊,來吸引韓軍第2軍團其他部隊來救援,再集中四十軍和三十八軍的力量首先殲滅韓軍第6、8師團。三十九軍部隊則全力阻止美軍第24師、英軍第27旅和韓軍第1、7師團北上救援。這就是我軍慣用的圍點打援戰術。

[註:六十六軍、五十軍、四十二軍部隊在此次戰役中未發揮作用,本文不再提對他們的部署情況。]

此時,由於三十九軍和三十八軍還在開進中,時間權並不在志願軍,如果麥克阿瑟和沃克能夠準確判斷戰場態勢,命令美軍第24師和英軍第27旅轉為東北上,向雲山、溫井裡側後全力攻擊前進,志願軍在龜城就1個344團的阻擊部隊,很難頂住。

如果麥克阿瑟和沃克馬上把韓軍第7師團建制歸還韓軍第2軍團,讓其從寧邊北上,志願軍三十九軍因為部隊尚未完全到位,只能阻止在雲山的韓軍第1師團,很難阻止在寧邊的韓軍第7師團。這樣一來,志願軍三十九軍會被美軍第24師、英軍第27旅和韓軍第1師團完全拖住,甚至很可能因為344團無力阻擊美軍而造成三十九軍處於危局。四十軍也會遭到韓軍第2軍團從北、東、南三面夾擊。這仗會變得非常難打。

但是,麥克阿瑟和沃克沒有調整部署,拱手把時間權送給了志願軍。

10月27日,當志願軍各部進行行動時,麥克阿瑟和沃克終於開始了調整,他們命令韓軍第7師團歸還第2軍團建制,向价川移動,支援第6、第8師團作戰。同時美軍第1軍和韓軍第1師團從雲山向北,韓軍第2軍團向東對溫井裡發起進攻。

如果這一調整是和志願軍同步在26日晚做出,那麼到27日,戰場態勢依然會對志願軍非常不利。這是因為三十九軍117師部隊到27日晚些時候才趕到雲山以北,接替了360團陣地。如果白善燁在26日晚就接到新的命令,改磨洋工為全力進攻,四十軍中最弱的360團很可能會頂不住,志願軍的戰役部署將被打亂。

但是,麥克阿瑟和沃克的命令比志願軍晚了1天。三十九軍部隊得以趕到雲山,白善燁就算有通天之能,也攻不過去了。

這樣一來,反攻溫井裡救援第7聯隊的敵軍就只剩下韓軍第2軍團。糊塗的沃克還讓歸建的第7師團往西邊的价川移動,此時還沒出發,丁一權也只命令5個營反擊。而嚴重威脅志願軍側後的第7聯隊則在專心致志準備逃跑,因為油料不足,還原地不動等待空投。

敵軍有7萬多,只來了5個營,這是把自己分成一塊一塊送給志願軍「吃」。

循序漸進

不過,毛澤東發電給彭德懷,指示不要急於把丁一權的5個營打掉。

他有三層意思,其一,嫌少,希望能再引誘一些韓軍來救援;其二,既然關鍵在於打掉敵軍一路,那麼趁美韓軍其他部隊沒有動作的情況下,抓緊殲滅韓軍第6、8師團,打破被動局面,轉為志願軍戰局的優勢,這是關鍵;其三,既然能轉為優勢,就要利用這種優勢。

毛澤東後來指出,最關鍵的是還沒有加入戰鬥的三十八軍。這是因為在熙川、球場的韓軍第6、8師團向西救援第7聯隊,會造成熙川、球場方向敵軍的空虛。而順著這一路下去,就是美韓軍第一個渡過清川江的渡江點价川,再沿价川南下,就是美韓軍第二個渡江點安州。

此時,美軍第1軍和韓軍第2軍團的部隊都已經渡過清川江。熙川和球場的韓軍被調動,將給三十八軍一個絕好的機會,切斷所有敵軍的退路,同時自然也切斷美軍預備隊北上救援的通路。

韓軍沒有完全聽話,依然只是5個營出動,但是隨著這支韓軍和第7聯隊在28日晚和29日分別被四十軍殲滅,戰場態勢再起變化,戰局的天平向開始向志願軍傾斜。

為了補自己溫井裡方向的漏洞,沃克命令第8師團剩下的第16、21聯隊渡過清川江向曲波院靠攏,填補戰場中路的漏洞,這就是按照毛澤東和彭德懷的設想進行了行動。同時,沃克還命令拖拖拉拉的韓軍第7師團迅速經价川北上進至第16、21聯隊原來的陣地——球場。

這就非常滑稽了,韓軍第16、21聯隊本來就在球場以北構築了陣地,待得好好的,結果第19、10聯隊的慘敗,讓他們去填補戰場空白。可是,他們一移動,右路的漏洞又出來了,麥克阿瑟和沃克又讓本來在寧邊的韓軍第7師團往東跑去填補漏洞。一開始就應該直接讓第7師團北上一步,何必兩支部隊搞移形換影呢?正是美韓部隊調動造成的時間差,給了志願軍機會。

毛澤東和彭德懷自然不會放過這種機會,急令三十八軍迅速南下。

各個擊破

我們繼續來看雲山方向,韓軍第2軍團被打垮後,彭德懷的注意力轉移到了雲山的韓軍王牌部隊第1師團身上。

各個擊破,是我軍戰勝敵軍的法寶之一。美韓軍在清川江以北有很多部隊,毛澤東和彭德懷的計劃就是,把他們一個一個「吃掉」。

現在,韓軍第2軍團已被打垮,三十八軍正在迅速南下,剩餘的敵軍是韓軍第1師團和美軍第24師、英軍第27旅。英美軍隊戰鬥力最強,前進最遠,志願軍暫時不動他們,但如果把英美軍隊側後的韓軍第1師團吃掉,他們就成了孤軍。

所以,彭德懷在把注意力轉移到雲山時,同時命令六十六軍火速前進,就是為了在雲山打掉韓軍第1師團後形成北(六十六軍)、東(三十九軍、四十軍),南(三十八軍)三面包圍美軍第24師、英軍第27旅的戰場態勢。

巧合的是,麥克阿瑟和沃克也把注意力集中於此,他們命令在平壤的美軍騎兵第1師火速北上,接替韓軍第1師團繼續進攻,而韓軍第1師團轉為承擔第2軍團進攻溫井裡的任務。

這樣一來,雲山之戰就變成了一場硬仗,志願軍是三十九軍8個團,敵軍是韓軍最強部隊第1師團和美軍騎兵第1師2個團。兵力對比志願軍只是稍佔優勢,火力完全處於劣勢,然而,在雲山,中美軍隊的首次較量以美軍完敗而告終。

戰鬥過程中有兩點值得注意:

第一,三十九軍在發起進攻前都不知道雲山之敵已有美軍騎兵第1師,他們完全是按照進攻韓軍進行的準備。因為美軍騎兵第1師的到來,三十九軍已不佔任何優勢,雙方實力相當,這是一場硬碰硬的對決,沒有任何偶然性。

第二,從定州、龜城到雲山一線,中美兩軍戰線呈對角線態勢,龜城的美軍第24師、定州的英軍第27旅戰線向我方嵌入,雲山的志願軍三十九軍戰線向美方嵌入。

在這種戰場態勢下,誰能在對角線的一端取得勝利,誰就將打破戰場均勢成為贏家。結果實力不佔優勢的三十九軍取得完勝,而實力佔據絕對優勢的美軍第24師、英軍第27旅卻不能打敗志願軍三十九軍的阻擊部隊344團。

美軍敗得沒有任何理由,不存在偶然性。

美中不足

本來在雲山戰鬥後,志願軍已經處於絕對優勢,完全掌握戰場主動權,看起來美軍第1軍插翅難飛。

可惜的是,這個機會我們沒有抓住,因為三十八軍貽誤了戰機。

10月27日,韓軍第7師團得到命令,填補韓軍第8師團離開後的空缺。但到29日,第7師團才集結完部隊開始機動,而他們一路上又拖拖拉拉,11月1日,方才趕到价川以北的飛虎山。

韓軍這一系列動作中,有很明顯的時間差供志願軍利用。但三十八軍先是在熙川誤信有美軍黑人團的情報,推遲了一天,在29日晚才發起進攻,實際上熙川只有韓軍第8師團第10聯隊最後的一個營。後來在南下途中,三十八軍又痴迷於打擊韓軍第2軍團潰兵,耽誤了時間,沒有抓住時間差搶先趕到价川。

所以,三十八軍在第一次戰役中殲敵最多,卻被罵得最狠。戰役總結時,三十八軍軍長梁興初開開心心去開會,以為自己是去受表揚的,結果被彭德懷大罵一頓。

第一次戰役志願軍的勝利,是毛澤東和彭德懷根據戰場態勢的變化,及時進行調整部署,一步一步為志願軍創造出戰機、把握住戰機而打贏的。交戰雙方對對手的情況都不了解,在這種情況下比拼的就是指揮員的能力。美、韓軍的高級將領們卻不具備這種能力,高下立判。

部分學者口中「中國軍隊帶有偶然性地打贏前兩次戰役」是不存在的,麥克阿瑟的失敗是註定的。既然立論基礎都不存在,所謂的「中國喪失了最有利的停戰時機」這一臆測,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銘記歷史】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
    【銘記歷史】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 2020-10-29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難以忘卻的偉大勝利|「這一仗打得很過癮」志願軍老兵回憶與美軍在...
    「這是中國炮兵第一次以師以上規模出國作戰。」老將軍回憶,「當時志願軍的火炮大都是戰場上繳獲的,型號多、射程近、威力小,主要是『騾馬炮兵』。美軍完全是摩託化,敵我實力懸殊。但我們敢於鬥爭、敢於勝利,在戰略上藐視他,當作『紙老虎』;在戰術上重視他,當作『真老虎』。」
  • 不能忘卻的偉大勝利·第一集:決策出兵(含視頻)
    ▲關注「小e」走進黨員生活《不能忘卻的偉大勝利》是由中央新影集團、八一電影製片廠、南京廣播電視臺、中國華藝音像實業有限公司等單位為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60周年聯合攝製的12集大型文獻紀錄片。該片分為《決策出兵》、《首戰告捷》、《聲威大震》、《攻克漢城》、《血灑漢江》、《戰略相持》、《一鳴驚人》、《一半功勞》、《鏖戰上甘嶺》、《邊打邊談》、《勝利凱旋還》、《中華好兒女》共12集,每集50分鐘,總長度600分鐘,第一次全景式記錄了抗美援朝戰爭全過程,從出兵朝鮮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凱旋的重大歷史事件、重要的戰役,以及英雄模範人物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 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的密碼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經過兩年零9個月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在強大的敵人面前,中國人民志願軍之所以能夠贏得戰爭的勝利,至少離不開五大「密碼」。
  • 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及現實啟示
    這是第七批回國的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圖為禮兵手捧靈柩護送志願軍烈士遺骸啟靈。(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為保衛和平、反抗侵略,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
  • 銘記偉大勝利 推進偉大事業
    一、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肩負人民的重託、民族的期望,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發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歷經兩年零9個月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
  • 血戰長津湖,奠定韓戰勝利的基礎,而我們又贏得有多慘烈?
    我們且不論長津湖戰役打的有多慘烈,美陸戰1師又是怎麼逃出志願軍包圍的,我們更應該知道長津湖戰役背後的意義——長津湖戰役創下了抗美援朝中全殲美軍整團的紀錄,並讓美軍王牌部隊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最重要的是此役,極大的打擊美軍,讓他們低下了高傲的頭顱,成功扭轉了戰場姿態,並成為韓戰中一個重要的拐點,並為抗美援朝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 偉大勝利 巨大貢獻——網友熱議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
    這篇文章指出,在毛澤東同志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反覆討論,最終以「打爛了,等於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的豪氣,「任何地方我們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來了,我們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的膽氣,「美帝國主義並不可怕,就是那麼一回事」和「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的勇氣,毅然下定決心,作出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的決策。   保家衛國,沒有退路。
  • 偉大勝利 巨大貢獻
    這篇文章指出,在毛澤東同志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反覆討論,最終以「打爛了,等於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的豪氣,「任何地方我們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來了,我們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的膽氣,「美帝國主義並不可怕,就是那麼一回事」和「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的勇氣,毅然下定決心,作出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的決策。 保家衛國,沒有退路。
  • 前沿訪談|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意義及啟示———理論——中央紀委...
    這是第七批回國的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圖為禮兵手捧靈柩護送志願軍烈士遺骸啟靈。(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為保衛和平、反抗侵略,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
  • 難以忘卻的偉大勝利|志願軍入朝第一仗:這一仗打出來一個紀念日
    在這唇亡齒寒的危急關頭,黨中央、毛澤東主席應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派新組建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協助朝鮮人民軍作戰。在敵分兵冒進的同時,中國人民志願軍6個軍及3個炮兵師於10月19日晚開始,分別從3個口岸秘密進入朝鮮境內。
  • 金一南:抗美援朝70周年,探尋偉大勝利的密碼(下集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將戰火燒到了鴨綠江畔。為了保衛和平、抵抗侵略,在新中國成立伊始各方面存在嚴重困難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毅然跨過鴨綠江,打響了抗美援朝正義之戰,經過兩年零九個月艱苦卓絕的戰鬥,最終贏得了勝利和尊嚴。
  • 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金剛川》等抗美援朝系列電影即將上映
    70周年,用光影的方式,回望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前線的往事,喚醒曾經的家國記憶,以滿腔熱血的氣勢致敬保家衛國的英雄志願軍。《最可愛的人》作為動畫影片,聚焦朝鮮戰場上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以更加生動的方式高燃呈現楊根思、邱少雲、黃繼光、王海大隊、張桃芳等國人耳熟能詳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英雄聯盟」,讓觀眾在看過「真人英雄」後,更能再度選擇感受高燃動畫帶來的熱血沸騰。
  • 光影日紀 2020年終版 | 第七章 七十載歲月靜好 只因那偉大勝利
    讓我們得以在今天的歲月靜好中,重溫那段難以忘卻的歷史,重新聆聽朝鮮戰場上「最可愛的人」的光輝故事,重新感受那些「英雄兒女」保家衛國的感人心路。紀錄片《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以抗美援朝戰爭歷程為敘事主線,首次全景、真實、權威地披露了決策內幕和歷史細節,充分展現了毛澤東與黨中央高瞻遠矚的政治智慧和戰略眼光、高超卓越的軍事謀略和指揮藝術。
  • 【偉大勝利 英雄讚歌——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
    央廣網9月16日消息(姜廷玉)這是原四川軍區司令部、政治部獻給邱少雲家鄉的一面錦旗,上書「偉大人民的戰士 英雄不朽的功績」,以示對烈士家鄉的感激之情。
  • 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啟示
    他們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是「最可愛的人」。  70年後的今天,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國際戰略格局震蕩多變。面對當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有必要回顧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汲取其中的戰略思維、歷史智慧和精神力量,努力克服當前困難局面,全面奪取新的歷史時期的偉大勝利。
  • 【央視快評】銘記偉大勝利 推進偉大事業
    10月23日,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中強調:回望70年前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瞻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我們無比堅定、無比自信。
  • 《跨過鴨綠江》:震撼再現用熱血鑄就的勝利豐碑
    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同志率領下,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浴血奮戰,歷經兩年零九個月,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這是中朝兩國人民和軍隊團結戰鬥的偉大勝利,是維護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的偉大勝利。
  • 【追尋先烈足跡】抗美援朝 不能忘卻的勝利
    雖然經歷了七十年的風雨,但它依然穩立江中,默默地帶領人們走進了硝煙瀰漫的歷史,向後人講述著不能忘卻的勝利。當年,這裡留下了志願軍戰士奔向戰火的背影,可有太多人再也沒能踏上祖國的土地。魏巍先生的名篇《誰是最可愛的人》中,講述了朝鮮戰場上一次最壯烈的戰鬥——松骨峰戰鬥。
  • 捍衛正義的偉大勝利 復興圖強的不朽豐碑
    在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的正確領導和志願軍總部的具體指揮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和朝鮮人民的有力配合下,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經過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創造了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蹟,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偉大勝利,鍛造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為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