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忘卻的偉大勝利|志願軍入朝第一仗:這一仗打出來一個紀念日

2020-11-17 上遊新聞

跨過鴨綠江的志願軍官兵奔赴戰鬥前線。資料照片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出於稱霸全球和遏制共產主義的全球戰略,不顧聯合國憲章關於「不得幹預本質上屬於任何國家內部管轄之事件」的規定,公然武裝幹涉朝鮮內戰。命令第七艦隊進駐臺灣海峽,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解放臺灣,操控聯合國安理會形成非法決議,組成16國「聯合國軍」入侵朝鮮半島。

9月15日,美國不顧世界人民的普遍反對,以美軍第10軍和南朝鮮軍等部隊共7萬餘人,在230餘艘軍艦和近500架飛機的支援下,悍然在仁川登陸,不斷擴大侵朝戰爭,狂妄越過三八線,企圖佔領全朝鮮,並嚴重威脅到了中國的安全。

在這唇亡齒寒的危急關頭,黨中央、毛澤東主席應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派新組建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協助朝鮮人民軍作戰。

敵軍大舉冒進,志願軍入朝展開作戰部署

美國侵略軍於1950年10月19日佔領平壤後,錯誤地估計了形勢,認為朝鮮已徹底失敗,朝鮮人民軍有組織的抵抗已不復存在,而成立剛滿一年的新中國,國力軍力尚弱,不敢出兵參戰,即使出兵援朝也只是「象徵性」的。於是,狂妄自大的麥克阿瑟,糾集13萬餘人的兵力,於東西兩線,兵分兩路向中朝邊境高速推進,企圖先控制邊境要點,堵住朝鮮人民軍的退路,並防止中國軍事上的介入,爾後再進行全面佔領,消滅朝鮮人民軍,摧毀朝鮮人民政權,以達到其侵佔朝鮮的目的。

氣焰極為囂張的美軍,在分兵冒進中採取了以南朝鮮軍為先導、美英軍墊後,並以車載兵為前驅的行動方式,置東西兩線之間出現的80餘公裡大間隙於不顧,長驅直入,妄圖在11月23日美國「感恩節」前佔領朝鮮全境。

在敵分兵冒進的同時,中國人民志願軍6個軍及3個炮兵師於10月19日晚開始,分別從3個口岸秘密進入朝鮮境內。根據中央軍委「搶佔平壤元山鐵路以北,德川、寧遠公路以南地區,佔領有利地形,構築2至3道防禦陣地,爭取時間掩護我軍主力集結、開進展開,支援朝鮮人民軍撤退集結……爭取政治上主動」的方針,志願軍首長決定採取「以積極防禦、陣地戰與運動戰相結合,以反擊、伏擊、襲擊來殲滅與消耗敵人有生力量」的作戰方針,展開作戰部署。

23日傍晚,彭德懷司令員遇到第40軍第118師師長鄧嶽、政委張玉華時指示:「現在敵人正跟蹤追擊,到處亂竄,情況很危急,你師趕快去溫井以北佔領有利地形,埋伏起來,形成一個口袋,大膽把敵人放進來,然後猛衝猛打,狠狠地煞一下敵人的氣焰,掩護我軍主力集結展開,這是志願軍出國後的第一仗,你們師是打頭陣的,看看你們行不行。」

第40軍出國第一仗,首戰告捷

立足雲山阻擊敵軍北犯。

24日,志願軍右路第120師前衛第360團向寧邊挺進,進抵雲山城北地區時,獲悉敵已佔領寧邊。該團遂停止前進,迅速隱蔽佔領雲山北的262.8高地、間洞南山和北山、朝陽洞東山、玉女峰一線陣地,準備阻擊敵人進犯,保障軍、師主力集結展開。25日拂曉,南朝鮮軍第1師先頭部隊以坦克14輛、自行火炮1門,後隨摩託化步兵成一路行軍縱隊沿雲山至溫井公路繼續北犯。7時許,南朝鮮軍進入我第360團阻擊地域。第1營首先向敵開火,予敵以迎頭痛擊。此戰持續了三天兩夜,殲敵280餘人,擊傷擊毀敵坦克3輛。第360團阻擊的勝利,遲滯了敵人北犯,掩護了軍主力殲滅溫井地區之敵,打響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第一仗。

鏖戰兩水洞,收復溫井。

在第360團與敵交火的同時,志願軍左路第118師也與敵人展開了戰鬥。該師於25日5時,進至溫井西北豐下洞、富興洞、兩水洞地區,佔領有利地形。師前衛第354團首先佔領富興洞、239.8高地、豐下洞、216高地、409.5高地等沿溫井至北鎮公路和九龍江北側一線陣地;第353團進至兩水洞西北地區;第352團進至北鎮附近地區。25日晨,南朝鮮軍第6師第2團第3營加強1個炮兵中隊,成兩路行軍縱隊,乘車由溫井沿公路向北鎮進犯。8時左右,南朝鮮軍尖兵分隊進至兩水洞西北,闖入第118師師部駐地,該師偵察連迅速進行抗擊。這時,敵主力進至豐下洞、豐中洞地區。第354團決心:依託有利地形,採取攔頭、藏尾、斬腰的打法,從敵翼側突然發起攻擊,分割包圍,各個殲滅敵人。

戰鬥打響時,該團令第1、第3營集中火力向敵實施猛烈射擊,乘敵矇頭轉向、隊形混亂之際,大膽穿插分割。當敵人被我軍猛烈的火力壓制住時,衝鋒號響起,第1、第3營的勇士們同時發起衝擊,好像快刀斬蛇,把敵人割成數段。霎時間,公路上、河岸邊、汽車旁,到處都是被第40軍圍追堵截潰散的敵人,敵兵力尚未展開,火炮未及卸架,兩個步兵連及尖兵連一部即被我全殲。進至兩水洞西北之敵尖兵小分隊,亦被我偵察連殲滅。

10時許,第40軍第118師令第353團第1、第3營配合第354團第3營沿公路兩側進至兩水洞、倉洞,向敵尖兵連和炮兵中隊發起衝擊,敵向九龍江南岸潰逃,被追殲大部。25日晚,第40軍令第118師向溫井進攻前進,同時令第40軍第120師主力從南面對進合擊。當夜,兩師一舉攻佔溫井,切斷了北犯楚山之南朝鮮軍第6師第7團的退路,擊潰了南朝鮮軍第6師第2團主力。第118師第352團第3營攻下溫井西南山,第353團第2營攻下溫井西北山,殲敵一部,餘敵逃竄。26日凌晨,第40軍攻佔溫井。

與成建制美軍在雲山對決。

所謂「聯合國軍」遭打擊後,雖已發現志願軍入朝參戰,但認為中國是象徵性出兵,故稍事調整後繼續向北推進。10月31日,英軍第27旅進至定州、宣川;美軍第24師進至泰川、龜城,騎兵第1師由平壤調至雲山、龍山洞地區;南朝鮮軍第1師主力向寧邊地區轉移,第8師退至球場地區,第7師東調球場、德川地區;美軍第2師北調安州地區作為第8集團軍預備隊。其清川江以北的兵力雖增至5萬多人,但仍處於分散狀態。

此時,西線志願軍可集中10至12個師、12至15萬人作戰,兵力居優勢。據此,志願軍首長決心採取向敵側後實施戰役迂迴、結合正面突擊的戰法,集中兵力,各個殲滅南朝鮮軍第8、第7、第1師,而後視情況再殲美、英軍。各軍按統一部署,於11月1日黃昏發起攻擊。在第40軍大力協同下,第39軍集中8個步兵團、2個炮兵團、1個高射炮兵團,於16時發起雲山進攻戰鬥。至3日夜,雲山戰鬥結束。

雲山戰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與美軍部隊在朝鮮戰場的首次交鋒,第39軍發揚頑強戰鬥作風,利用靈活戰術,以劣勢裝備戰勝了號稱「王牌師」的美軍騎兵第1師。

抗美援朝第一仗及緊接著的一系列戰鬥,遭遇戰、阻擊戰、伏擊戰、反擊戰、追擊戰,戰戰相連,環環相扣;主攻、助攻、佯攻、反攻、圍攻,任務頻繁轉換,行動連續實施。特別是第40軍開創了志願軍「第一個到達任務區域、打響抗美援朝第一槍、擊毀敵軍第一輛坦克、活捉第一名敵軍俘虜、湧現第一個戰鬥英雄石寶山和第一個反坦克英雄秦永發」等數個第一。其果敢堅決、不畏強敵的大無畏英雄氣概和捨我其誰、不怕犧牲的戰鬥精神以及動如狂飆、所向披靡的「旋風」精神,令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膽戰心驚。

毛主席致電祝賀,這一仗打出來一個紀念日

抗美援朝第一仗,第40軍利用敵人恃強驕狂、分兵冒進的錯誤,正確判斷敵情,在預期遭遇戰中,遵照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彭德懷司令員根據戰場態勢進行預見性指揮,第40軍各師正確理解志願軍司令部的作戰意圖,在武器裝備完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堅定敢打必勝作戰意志,發揚頑強戰鬥精神,爭分奪秒搶佔有利陣地,爭取了戰場主動權。

抗美援朝第一仗,殲滅南朝鮮軍自譽為「精銳」的第6師第2團第3營和1個炮兵中隊,擊斃敵人325人,俘敵161人,繳獲汽車38輛、榴彈炮12門、各種槍枝163支(挺)。雲山戰鬥中,第39軍殲滅美軍騎兵第1師第8團大部和南朝鮮軍第1師第12團一部,擊潰美軍騎兵第1師第5團和南朝鮮軍第1師第15團,斃傷俘敵2000餘人,其中美軍1800餘人,繳獲飛機4架、擊落飛機3架,擊毀和繳獲坦克28輛、汽車170餘輛、各種火炮119門。

首戰告捷後,毛主席特致電志願軍司令部:「慶祝你們的初戰勝利。」第40軍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先頭部隊,在朝鮮溫井、兩水洞地區首戰告捷,並配合第39軍打勝了雲山戰鬥,粉碎了美軍妄圖在「感恩節」前佔領朝鮮全境直逼我東北邊境的痴心妄想。

1951年8月28日,毛主席批示同意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的提議,將10月25日這一天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的紀念日。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難以忘卻的偉大勝利|「這一仗打得很過癮」志願軍老兵回憶與美軍在...
    當年抗美援朝出國作戰時,32歲的文擊任志願軍炮兵第1師師長。如今70年過去,他依然難忘首戰雲山的情景。炮聲隆隆,歲月匆匆,侵蝕著老人的聽力,錘鍊出他高亢的聲調。與思維依舊敏銳的老將軍對話,聽他詳述那場中美王牌軍首次對決的諸多細節,令人心生「炮兵是戰爭之神」的感慨。毛澤東說過:「沒有炮兵就沒有勝利」。文擊深悟這句話的含義,「我這一生與炮兵結下不解之緣」。
  • 志願軍入朝先頭部隊有幾個軍?軍長都是誰?各軍第一仗打得怎麼樣
    打頭陣、第一仗,是人們非常關注和重視的大問題。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的先頭部隊有幾個軍?軍長都是誰?各軍的戰鬥力怎麼樣?入朝後各自的「第一仗」打得怎麼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幾個志願軍軍。
  • 難以忘卻的偉大勝利|到底是什麼,讓志願軍贏得了第一次戰役的勝利?
    不過,志願軍還是早一步邁過了鴨綠江,出現在戰場上,數量還不少,但不巧的是處於了美軍第1軍和韓軍第2軍團的包圍之中。那麼,美軍就應該利用這一有利態勢,消滅這支中國軍隊,震懾中國政府,使其不敢再派軍隊入朝。這時,麥克阿瑟的短板凸顯出來——他對戰場細節的把握能力不足。這種戰機稍縱即逝,麥克阿瑟和沃克都沒有看出來。
  • 志願軍殲滅美軍最多的一仗,美國上將終生不願提起,這是為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的表現一直都很勇猛,那麼你知道在這場戰爭中,志願軍殲滅美軍最多的一仗,是哪一仗嗎?這一仗打得雙方屍橫遍野,美國上將可以說是終生不願意提起。這場戰爭爆發於1951年2月,當時我軍進行橫城反擊戰,這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爆發的第4次戰役,我們的志願軍在朝鮮軍民的緊密配合下,對美國等國際聯軍進行了一系列反擊。
  • 決定抗美援朝戰爭是打還是停的一仗,志願軍炮兵發揮了巨大作用
    緊接著,李承晚又發出反對籤訂停戰協定的叫囂,聲言停戰協定一旦籤訂,「要把我的軍隊從聯合國管轄下撤出來」「繼續打下去」「打到鴨綠江」等,以達到破壞戰俘遣返協議的實施和停戰實現的目標。 6月19日,毛澤東電示談判代表團:「美軍總部明知故犯地縱容李承晚破壞戰俘協議,引起全世界嚴重注意和紛紛責難。帝國主義陣營內部的爭吵和分歧正在擴大。
  • 「打了一輩子仗,沒有遇到過這麼厲害的部隊」
    這是一支青春戰陣。李宏垠所在師師長張竭誠33歲,39軍另外兩個師的師長王良太和汪洋分別為33歲和30歲。率先入朝的志願軍4個軍的軍長:第38軍軍長梁興初和第39軍軍長吳信泉均為38歲,第40軍軍長溫玉成和第42軍軍長吳瑞林為35歲。
  • 難以忘卻的偉大勝利|「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抗美援朝的...
    其中當然有多種原因,但主要有如下三個原因:第一,直接原因是朝鮮提出了請求。朝鮮勞動黨中央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以金日成和樸憲永聯名的形式於10月1日致信毛澤東,信中提出:「在目前敵人趁著我們嚴重的危急,不予我們時間,如要繼續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則只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難以克服此危急的。
  • 徐焰:抗美援朝,志願軍為什麼能贏?| 青課
    導讀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抗美援朝一仗,真正地使中國人在世界上站了起來,跟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帝國主義作戰,而且還能夠戰而勝之,這是我們中國人非常揚眉吐氣的一仗。
  • 【不能忘卻的偉大勝利】「米格菜鳥」成長記:不輕鬆的「虐菜局」
    【上期內容:【不能忘卻的偉大勝利】志願軍步兵的象徵:銘刻在紀念章上的鋼槍】 提到抗美援朝空戰,人們更為津津樂道的,往往是米格-15與F-86「佩刀」之間的較量。
  • 偉大勝利 巨大貢獻——網友熱議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
    這篇文章指出,在毛澤東同志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反覆討論,最終以「打爛了,等於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的豪氣,「任何地方我們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來了,我們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的膽氣,「美帝國主義並不可怕,就是那麼一回事」和「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的勇氣,毅然下定決心,作出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的決策。   保家衛國,沒有退路。
  • 不能忘卻的偉大勝利·第一集:決策出兵(含視頻)
    ▲關注「小e」走進黨員生活《不能忘卻的偉大勝利》是由中央新影集團、八一電影製片廠、南京廣播電視臺、中國華藝音像實業有限公司等單位為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60周年聯合攝製的12集大型文獻紀錄片。該片分為《決策出兵》、《首戰告捷》、《聲威大震》、《攻克漢城》、《血灑漢江》、《戰略相持》、《一鳴驚人》、《一半功勞》、《鏖戰上甘嶺》、《邊打邊談》、《勝利凱旋還》、《中華好兒女》共12集,每集50分鐘,總長度600分鐘,第一次全景式記錄了抗美援朝戰爭全過程,從出兵朝鮮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凱旋的重大歷史事件、重要的戰役,以及英雄模範人物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 抗美援朝70周年|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喊出這些著名口號!
    如剛入朝時,第十九兵團起草了以司令員楊得志、政治委員李志民、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鄭維山、政治部主任陳先瑞的名義向全兵團發出的《打好出國第一仗的戰鬥動員令》:「這是我們出國第一仗,我們要旗開得勝,全力打好這一仗……我們要在第一仗中經受考驗,要在第一仗中立功。」楊得志在回憶錄中提到:這個動員令樸實無華,激越昂揚,鼓動性大,號召力強,今天讀來仍有一股強烈的戰鬥氣氛。
  • 電影不會告訴你《金剛川》打的是一場本不該打的仗
    電影不會告訴你《金剛川》講的是一場本來完全沒必要打的仗近日,如果要說最出風頭的電影,那自然要數《金剛川》莫屬,畢竟為了獻禮是抗美援朝70周年而拍的,由目前國內最擅長此類題材的導演管虎坐鎮,又有有多位大牌實力男星加盟,哪怕只是一個用兩個月時間匆匆完成的命題作文,質量卻依然值得期待。
  • 受歧視的黃種人打4仗告訴他們:你們並不高人一等
    海蘭泡慘案和江東六十四屯屠殺發生後,當時的白種人媒體竟然對俄軍的暴行一片叫好,並認為這是對「無知且傲慢的東方帝國,一個深刻的教訓。」第一仗:日俄戰爭甲午戰爭後,日本雖取代中國位置,坐上了黃種人世界的扛把子和老大哥。
  • 志願軍王牌三誤戰機,彭德懷氣得改叫老子,一個月後全軍通報嘉獎
    第一批入朝的志願軍部隊中,第38軍無疑是頭號主力,其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的1縱。但凡賦予1縱番號的部隊,都敢聲稱自己是天下第一縱,而38軍更是東北野戰軍最能打的部隊,當之無愧的東北第一縱,王牌部隊。遼瀋戰役攻打錦州的戰鬥時,1縱是總預備隊,無論是攻城還是阻援,如果遇到困難,1縱都將增援上去,而且必須拿得下或者抗得住。
  • 這一仗取得重大勝利,彭老總卻很不滿意:沒有達到我的要求
    以抗日戰爭時期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為例,八路軍打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全線取得了重大戰果。但是,此戰也暴露出八路軍實際戰鬥力,與彭德懷的要求還存在相當差距。例如,正太路上的日軍據點,守敵最多的也僅僅是中隊規模,大部分是小隊甚至是分隊規模,但是八路軍乾淨利落地全殲守敵的戰例卻並不多見。
  • 偉大勝利 巨大貢獻
    這篇文章指出,在毛澤東同志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反覆討論,最終以「打爛了,等於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的豪氣,「任何地方我們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來了,我們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的膽氣,「美帝國主義並不可怕,就是那麼一回事」和「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的勇氣,毅然下定決心,作出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的決策。 保家衛國,沒有退路。
  • 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及現實啟示
    這是第七批回國的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圖為禮兵手捧靈柩護送志願軍烈士遺骸啟靈。(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為保衛和平、反抗侵略,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
  • 銘記偉大勝利 推進偉大事業
    一、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肩負人民的重託、民族的期望,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發揚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歷經兩年零9個月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
  • 頂著狂轟濫炸,志願軍空軍一個月建五個師,卻有兩個師一仗沒打?
    從11月20日到12月20日,在這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人民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將)有多支老部隊迎來自己的70歲生日。儘管從4月開始,美軍就對這幾個機場進行連續轟炸,使得空軍6月向軍委的匯報中「暫時不提出直接配合地面部隊作戰任務」;但7月志願軍空軍仍然組建了衝擊機指揮所,該指揮所於8月初派遣後勤部及5個供應大隊入朝,為指揮空5師(以及將於10月轉場至吉林的、同樣裝備伊爾-10的空11師),以及為之掩護的空9師進駐朝鮮境內機場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