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卻的偉大勝利】「米格菜鳥」成長記:不輕鬆的「虐菜局」

2020-11-17 騰訊網

【上期內容:【不能忘卻的偉大勝利】志願軍步兵的象徵:銘刻在紀念章上的鋼槍】

提到抗美援朝空戰,人們更為津津樂道的,往往是米格-15與F-86「佩刀」之間的較量。然而決定朝鮮戰局的,更多靠的是地面作戰,對於「聯合國軍」來說,與之配合的航空兵行動效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地面作戰的成敗。因此相比打「佩刀」,如何通過打擊敵轟炸機和戰鬥轟炸機,降低其轟炸掃射造成我道路補給和人員裝備的損失,同樣是志願軍空軍的重要任務。

▲有空軍前輩提及,當年魯珉在接受戰地記者採訪時,曾表示不希望過度宣傳「打F-86能手」這個稱號。在這些從陸軍基層部隊走來的人民空軍第一代飛行員眼裡,打擊敵轟炸機和戰鬥轟炸機的效果,對陸軍戰鬥的勝利有著更為直接的影響,有著同樣重要的分量

自從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以來,除了志願軍空軍圖-2編隊三次轟炸大和島,以及人民軍空軍使用波-2進行淺縱深小規模夜襲之外,中蘇朝空軍基本沒有對「聯合國軍」進行過像樣的空襲;而佔據絕對兵力優勢的「聯合國軍」空中力量,卻肆無忌憚地對「幾乎一切能看見的目標」狂轟濫炸。

▲在前期有著絕對制空權的條件下,F4U這類航程和載彈量較大的活塞式戰術飛機,可以對朝鮮鐵路樞紐等目標舒舒服服地完成多輪攻擊

雖然在1951年4月12日,蘇聯空軍近衛第324殲擊機師在其師長、衛國戰爭期間蘇軍頭號王牌飛行員伊萬·闊日杜布的指揮下,駕駛米格-15痛擊了企圖轟炸鴨綠江大橋(中朝友誼橋)的美空軍B-29轟炸機機群,一舉擊落擊傷10架,就此結束了B-29對鴨綠江大橋的威脅,為志願軍第二批部隊入朝打出了寶貴的窗口期,讓重壓之下的鐵路運輸系統得到了喘息和恢復;但在隨之而來的漫長「絞殺戰」中,儘管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聯合國軍」空中力量仍然不顧一切地投入對我戰線後方的轟炸,擺在志願軍空軍面前的,註定是一場持久戰。

▲「絞殺戰」的擴大化和持久性,促使志願軍空軍決定在1951年冬季派出空2師、空3師、空6師和空14師前往一線,給空4師留出兩個月的時間整補休息

到了1952年夏秋季節,對於剛完成一波高強度輪戰的志願軍空軍來說,可謂機遇與挑戰並存。此時美軍在清川江、大同江地區以大機群轟炸掃射我方橋梁、市區、倉庫、鐵路和新建機場的同時,也開始以2-8架戰鬥轟炸機組織小編隊,對大同江以南,通往志願軍前方部隊的交通樞紐進行穿插襲擾。由於這類敵機數量和質量均不佔優勢,這對於首次入朝的空12師、空17師和空18師來說,是一個難得的練兵機會。

▲空17師49團和空17師51團後來轉隸海航,成為今日東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也就是圖中的「海空雄鷹」)和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的前身

但與此同時,承擔主要抗敵壓力的蘇聯空軍,其上一批輪戰部隊因過度疲勞剛剛撤走,新到的部隊還不熟悉戰場情況,難以掩護志願軍空軍出航,這導致美軍F-86對浪頭場站和大堡場站的遊獵強度極高。雖然一些老部隊已經形成了一套方法,例如提前拋棄副油箱,儘可能迅速獲取速度高度,各大隊之間制定好相互配合預案等,逐漸找到了應對「遊獵組」的手段,但新手們仍然難免為此付出血的代價。

▲韓德彩擊落費席爾的經典戰例,其背景就是費席爾作為「遊獵組」的一員,企圖偷襲我米格-15比斯編隊長機

即使在兄弟部隊和高射炮兵的幫助下趕走了「遊獵組」的F-86,這還只是吃到相對「鬆軟可口」的敵戰鬥轟炸機的第一步。由於這類目標在組織編隊時所用時間要明顯少於大編隊空襲,又往往採用低空出航,所以留給我軍的預警時間更短,有時我軍編隊起飛後長機才能收到具體情況任務;而我軍當時使用的150瓦對空電臺,美軍能夠在300千米之外監聽到通話內容,往往會因此洩密,丟掉難得的戰機。

解決之道首先是使用通訊距離只有5千米的0.8瓦短天線發訊機(如果具體任務來得及在起飛前制定下達,從機場塔臺到長機停機位之間還有一部有線電話,避免因無線電通話質量問題導致誤會),同時規定在接敵前編隊保持無線電靜默,長機通過擺動機翼下達命令,不同次數和幅度所對應的指令,自然是和具體作戰方案在起飛前就一併制定好的。

▲當時空中通話音質較差、理解不易和難以保密的缺點,使得充分的地面模擬與方案制定非常重要

對手從低空悄悄的來,咱們也從低空悄悄的迎(一般在1500-2000米),要想順利接敵,就少不了志願軍空軍位於平壤的前方指揮所。當米格-15編隊經過其上空時,該指揮所將志願軍空軍駐朝雷達站上報的最新空情及時通報,不僅引導米格-15投入戰鬥,還適時通報可能出現的F-86掩護機的動態,防止新手們吃虧。

一般來說,做好以上幾點,各機在預先制定警戒區域劃分的前提下再做好目視搜索,在天氣良好的條件下,發現由5-8架敵機組成的中等編隊(特別是從海上飛來的艦載機)不算太難。但接下來能打出什麼樣的戰果,飛行指揮員的能力與決斷就非常重要了。

▲在當時年輕的人民空軍航空兵裡,除了東北老航校出身和前國民黨空軍飛行員等少數之外,大多數飛行員都是剛從航校畢業的,整體水平差異不大,能打出什麼樣的戰績,往往與飛行指揮員的關係更大

由於此前從未有過空戰經驗,很多後來的優秀飛行指揮員在第一次空戰時(如空12師34團團長鄭長華),或多或少都有過「新手衝動」,這一波面對數量和性能均不如自己的敵戰鬥轟炸機,這種衝動有時就更按捺不住了。空17師51團副團長石瑛在回憶中提到,1952年8月9日他在首次戰鬥中,發現敵機後(可能是英國海軍航空兵的4架「海怒」)立刻下令「我攻擊、你掩護」,不僅沒有考慮敵機的具體航向和反制動作,僚機是否掉隊,各機攻擊情況也都一概不管,最終付出了1架米格-15被擊落,飛行員犧牲的代價,石瑛事後回憶時非常痛心。

▲從「指揮員得把敵人打下來,在部隊面前才有底氣指揮」,到「絕不能光顧自己攻擊而不指揮部隊」,對於因形勢所迫而不得不「超常規成長」的人民空軍第一代飛行指揮員來說,這種轉變裡往往都有血的代價

其實噴氣式被活塞式反殺這事兒並非孤例,在這種空戰環境中,蘇聯空軍也吃過虧。F4U/「海怒」這類活塞式飛機,在面對米格機時普遍利用轉彎半徑小的優勢規避,特別是當其被迫近到有效射程內時,頻繁使用180度急轉彎法規避攻擊、有時甚至伺機向我機開火,呈現出「比低不比高、比慢不比快」的特點。

▲作為皇家海軍最後一款活塞式戰機,「海怒」在朝鮮戰場上的表現頗為優秀

交手幾次後我軍也明白過來,因為這類敵機速度較低,只要看見了一般就跑不了,所以在攻擊時沒必要著急,相比打噴氣式飛機有較為充足的決斷時間。首先要看清敵機的機種和數量,給各中隊分配任務,同時根據太陽方位、敵我相對航向等制定戰術——除了傳統的背向太陽方向進入攻擊之外,如果與敵機處於迎頭(且我機高度較高),老練的指揮員往往會「裝作沒看見」,帶著編隊徑直飛過去麻痺敵人,等拉開一段距離後再轉回來,從敵機後下方偷襲。

▲當然還要嚴密監視四周,防止敵人用小編隊「釣魚」,導致陷入F-86的伏擊

無論選擇什麼樣的時機,為防止衝前,各部普遍選擇在距離2000米左右進入攻擊航線,同時控制我機與敵機速度差不大於100千米/時,儘可能避免大角度俯衝攻擊,如果敵機提前發現企圖機動擺脫,一些飛行員還會使用帶有提前量的點射來限制敵機的急轉彎機動,儘可能獲得更多更穩定的攻擊機會。

急轉彎戰術逐漸失效後,這些活塞式飛機除了傳統的超低空鑽山溝規避之外,更多採用二戰後期形成的「圓圈陣」。這種各機首尾銜接,不停盤旋的陣型,其目的就是使我機在攻擊敵機時難以穩定瞄準,同時如果攻擊距離過近,還容易被目標後面的敵機咬住。

▲其運動效果和電影《西虹市首富》裡大翔隊下半場的這個「圓圈陣」非常相似,一邊盤旋一邊向機場(航母)方向移動,一般還會拼命下降高度,加大我機攻擊難度

要想打破「圓圈陣」,首先必須形成編隊,不能各自為戰。如果未發現敵掩護機,那麼主流打法一般是四機編好隊後從同一個方向進入,各自找準一個目標,同時進入攻擊,如果大家技術都不錯,擊落2-3架,就能夠一次性把「圓圈陣」攻破。如果擔心敵F-86掩護機,則形成兩個雙機交替掩護進入攻擊(也可從兩個方向進入夾擊);如果飛行員技術不夠純熟,為了力求首輪攻擊即有戰果(這是打破「圓圈陣」的最低要求),也可四機依次進入打擊同一架敵機。

▲在戰爭後期,志願軍空軍面對「圓圈陣」的打法就頗為成熟了

至於F-80/84等噴氣式戰鬥轟炸機,在面對米格的攻擊時除了也經常鑽山溝之外,如果作戰高度在3000米左右,則更多使用S形機動、半滾、斜斤鬥或上升轉彎等動作規避。我軍的攻擊經驗是,不要為了與敵盤旋糾纏而輕易打開減速板損失能量,而應保持在其盤旋弧線外側,取200-500米高度差伺機攻擊;考慮到米格-15的瞄準具性能,如果敵機做劇烈S形機動,不要隨之進入,而應保持直線飛行瞄準射擊,效果更佳。

▲在米格-15與F-86的比較中,F-86的瞄準具性能優勢常被提及,另外在葛文墉將軍的《飛行札記》中,還提及了其瞄準具位置的優點

各部隊在總結中,還明確了「勇敢積極進攻與編隊作戰並不矛盾」這一點。在早期幾次長僚機互不相顧的「放羊」式空戰之後,一些僚機產生了矯枉過正的心態,即使有機會開炮,也要優先跟隨長機編隊。起初一些指揮員並未在意,但久而久之,在大隊空戰中就出現了「僚機無條件掩護長機,僚機組無條件掩護長機組,掩護中隊無條件掩護攻擊中隊」的「套娃」。這種「一機攻擊七機掩護」既缺乏攻擊火力,掩護範圍也過於狹窄,顯然是不可能有什麼戰果的,反而經常被敵機偷襲或反擊得手。

解決了靈活性和紀律性的辯證統一問題之後,即使面對趕來支援的F-86時,多數米格機編隊起碼也能做到心中不慌。雖然這些當時還處於「菜鳥」階段的部隊優先打的是敵戰鬥轟炸機,原則上要避免和F-86糾纏,但思想上必須要為遭遇F-86的可能性做準備。

▲要想擺脫F-86的伏擊並佔據主動,不能只靠單打獨鬥

由於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F-86並不多,根據美軍飛行員的回憶,他們其實更多也是選擇「欺軟怕硬」——如果此時完成攻擊後的米格-15已經形成兼顧搜索和戰鬥的疏散編隊,且佔據高度優勢,那麼F-86並不會貿然上去挑戰;如果是不恢復編隊各自返航,或者編隊潦草、不注重搜索佔位,那麼F-86上去「摸一把」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雖然說的容易,但考慮到攻擊中的油料消耗,各機可能的損傷等各種情況,要想把編隊恢復起來並不是一句口令那麼簡單。因此在這個環節,飛行指揮員的組織能力和責任心非常重要,首先要明確規定集合點和航向、高度,並詢問各機狀態、油量等,如有聯繫不上的,還應安排餘油較多的飛機搜索聯繫;即使部分餘油較少的飛機等不及形成編隊就需返航,也要安排掩護機隨其返航,絕不能形成零散返航的情況

▲考慮到起飛時應對「遊獵組」而提前拋副油箱、低空出航和戰鬥增加的油耗、乃至戰傷漏油之類意外,都可能使得載油量不算多的米格-15在返航時油量頗為緊張

雖說從大同江那邊飛回浪頭其實沒多遠,但落地也有學問,頭一條就是不要形成固定航線,但凡油料充足點,飛過機場之後再轉向都來得及,畢竟說不定什麼時候美軍F-86遊獵組就又冒出來了。有條件的話最好起飛一個四機乃至八機,在返航編隊著陸航向附近掩護警戒;甭管有沒有條件,後著陸的雙機都得給先著陸的雙機當好僚機(一般要求拉開1000米高度差),技術好的儘可能用小航線著陸,減少敵機偷襲的機會。

其實到了返航和著陸階段,甭管起飛時候的任務是啥,志願軍空軍的米格-15飛行員們要做的事兒都差不多;本文選擇以打敵戰鬥轟炸機小機群為例,並重點回顧了打活塞式飛機的一些細節,就是為了說明,即使看上去數量和質量碾壓的「虐菜局」,要想打得乾淨利索都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與F-86較量的難度就更可想而知了。而年輕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就是頂住了這樣的困難,那些在殘酷的戰爭中飛速成長起來的飛行員和飛行指揮員們,正是他們的赫赫戰功與流血犧牲,讓建軍不過數年的人民空軍,在噴氣式時代一躍成為亞洲第一空中力量

▲王海、趙寶桐、焦景文和楊振玉的合影,更為出名的前兩位,他們作為優秀飛行(指揮)員所取得的成功背後,離不開後兩位鐵桿僚機的機智與勇敢

歡迎使用(支付寶)讚賞碼

相關焦點

  • 難以忘卻的偉大勝利|米格-15:抗美援朝戰場上的鷹
    今天,讓我們藉助專家的視角,走近王海上將曾經的空中「坐騎」,去傾聽戰機背後的故事——    米格-15當時在動力上不落下風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米格-15的主要對手就是F-80、F-84和F-86。如果稍加留意,不難發現,米格-15與這些主要對手在發動機上其實有一定的「血緣關係」。一戰後,空軍受到空前重視和發展。
  • 不能忘卻的偉大勝利·第一集:決策出兵(含視頻)
    ▲關注「小e」走進黨員生活《不能忘卻的偉大勝利》是由中央新影集團、八一電影製片廠、南京廣播電視臺、中國華藝音像實業有限公司等單位為紀念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結束60周年聯合攝製的12集大型文獻紀錄片。該片分為《決策出兵》、《首戰告捷》、《聲威大震》、《攻克漢城》、《血灑漢江》、《戰略相持》、《一鳴驚人》、《一半功勞》、《鏖戰上甘嶺》、《邊打邊談》、《勝利凱旋還》、《中華好兒女》共12集,每集50分鐘,總長度600分鐘,第一次全景式記錄了抗美援朝戰爭全過程,從出兵朝鮮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凱旋的重大歷史事件、重要的戰役,以及英雄模範人物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 【追尋先烈足跡】抗美援朝 不能忘卻的勝利
    雖然經歷了七十年的風雨,但它依然穩立江中,默默地帶領人們走進了硝煙瀰漫的歷史,向後人講述著不能忘卻的勝利。有一次,我見到一個戰士在防空洞裡,吃一口炒麵,就一口雪,我問他:『你不覺得苦嗎?』他把正往嘴裡送的一勺雪收回來,笑了笑說:『怎麼能不覺得?我們革命軍隊又不是個怪物。不過我們的光榮也就在這裡。』他把小勺乾脆放下興奮地說,就拿吃雪來說吧,我在這裡吃雪,正是為了我們祖國的人民不吃雪。」「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 致敬9·3丨銘記不能忘卻的犧牲,奮起捍衛偉大的勝利
    9月3日一個值得所有中國人銘記的日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75年前,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登上美軍「密蘇裡號」軍艦籤署了投降書中、美、英、蘇等9國代表相繼籤字接受日本投降至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落下帷幕
  • 驚心動魄VS溫情四射,《隱秘而偉大》演繹新式年代成長劇
    《隱秘而偉大》講述抗戰勝利後,新人警察顧耀東(李易峰飾)初入職場,在時代動蕩變化下,面對同事的排擠仍然堅持理想,最後與中共地下黨員沈青禾(金晨飾)、夏繼成(王瀧正飾)共同從小善到大善,匡扶正義,最終實現人生理想的故事。
  • 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金剛川》等抗美援朝系列電影即將上映
    四部電影集中推出多角度多層次呈現抗美援朝戰爭即將上映的四部電影將分別從多個角度多個層次全面呈現抗美援朝戰爭,借光影力量再次擦亮民族最閃亮的精神坐標,讓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和民族精神在億萬人民心中生根發芽、生生不息。
  • 菜鳥記455-在線製作PPT,這個網站很香!
    從預覽您能看出對動畫的支持還不夠,不過看在免費還能導出的份上,咱們自己再修改也可以,對不對?歡迎長按以下圖片識別關注公眾號交流,每個工作日看看小菜嘮叨他的經驗之談,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參考文獻您可以結合以下文章閱讀《菜鳥記426-在線製作PPT?這個會是未來工作的主流嗎?》
  • 《隱秘而偉大》中顧耀東職場菜鳥,最具煙火氣息的諜戰人員成長記
    《隱秘而偉大》沒有像其他諜戰劇,都是演繹諜戰人員無所不能,本領強大的人物塑造。該劇就是通過我們的小警員顧耀東的成長路線,給我們演繹了諜戰劇人員更加貼近我們生活的一面。故事架構真的太像士兵突擊,通過新人成長來演繹諜戰片。雖然該劇和《士兵突擊》完全是兩種題材的電視劇,但是,他們講故事的角度卻是很相同。他們都是通過剛剛進入的新人的成長,來給我們演繹那段不平凡的故事。
  • 職場小白男版翠萍李易峰特工成長記—《隱秘而偉大》
    壹 劇本風格開場平穩 節奏輕快該劇開場並沒有接頭、審訊、追殺的激烈場面,更多地展現了1946年的大上海抗戰勝利後看似平靜的弄堂生活。二是因為《隱》的風格像《潛伏》——小六提前看了劇情介紹,最終顧耀東由菜鳥警員蛻變成出色的情工人員,無論歷經多少磨難基本上是有驚無險,而且最終結局比較圓滿——實現了理想也收穫了愛情。這也是《潛伏》為什麼更受大眾喜愛的原因之一。
  • 《隱秘而偉大》:職場上的朋友,很多時候絕不能只看表面
    最近,有一部電視劇正在熱播,那就是由李易峰主演的《隱秘而偉大》,這是一部諜戰劇,講述了李易峰從一個小警察慢慢的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成為一名安插在敵人內部的情報特工,做著隱秘而偉大的事業!可在我看來,這也是一部職場劇,它告訴我們很多的職場法則,更讓我們知道,職場上的朋友,很多時候不能只看表面!
  • 西米格,米格~米格~米格~~~!!!
    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一直混亂的記成這個是叫做魔神壇鬥士的哦~~~~ ^____^基本上記不清了,只知道貌似很強烈的喜歡史巴拉古大師還有西米格,米格~米格~米格~~~!!!(好像是我小時候覺得他們很像阿拉雷和博士)隱約記得史巴拉古大師的坐騎?/盔甲?
  • 銘記偉大勝利 推進偉大事業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在每一個為國捐軀的烈士們背後,都有一段值得永遠銘記的英勇故事;在每一個熱烈燃燒的忠魂之中,都蘊藏著一股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烈士們的功績彪炳千秋,烈士們的英名萬古流芳!
  • 「從偉大轉折到偉大勝利——從遵義走到西柏坡」紀念建黨95周年暨...
    10:40【多彩貴州網】: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強調,95年來,中國走過的歷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走過的歷程,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用鮮血、汗水、淚水寫就的,充滿著苦難和輝煌、曲折和勝利、付出和收穫,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不能忘卻、不容否定的壯麗篇章,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繼往開來、奮勇前進的現實基礎。
  • 海南周刊 《隱秘而偉大》:隱秘英雄的煙火氣
    諜戰題材電視劇《隱秘而偉大》講述了抗戰勝利後,菜鳥警察顧耀東(李易峰飾)初入職場,面對同僚排擠和時代動蕩,始終堅持理想、不忘初心,與中共地下黨員沈青禾(金晨飾)、夏繼成(王瀧正飾)共同匡扶正義、實現人生理想的故事。
  • 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啟示
    面對當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有必要回顧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汲取其中的戰略思維、歷史智慧和精神力量,努力克服當前困難局面,全面奪取新的歷史時期的偉大勝利。  抗美援朝的勝利意義深遠  回望那場戰爭,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抗美援朝都是一場偉大的勝利,影響廣泛而深遠。  第一,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保衛了新生人民政權,穩定了國內社會秩序,為新中國後續的建設發展提供了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同時期在國內開展的土地改革和鎮壓反革命運動,有力地支持、配合了抗美援朝鬥爭。
  • 《隱秘而偉大》諜戰劇最怕的就是成長型人設
    《隱秘而偉大》諜戰劇最怕的就是成長型人設!在說這個話題之前,先來回想一下比較經典的諜戰劇。如果諜戰劇被認為有主角光環,那它離崩就不遠了。很不巧,李易峰和金晨主演的《隱秘而偉大》主角就是這樣的成長型人設。
  • 【央視快評】銘記偉大勝利 推進偉大事業
    在後勤極為困難、裝備極不對稱的情況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浴血奮戰,在與世界最強大軍事集團的殊死較量中取得了最終勝利,譜寫出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壯麗史詩。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打出了中國軍隊的軍威,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的鋼鐵意志、萬眾一心的頑強品格、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決心和中國軍人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
  • 偉大勝利 巨大貢獻
    難就難在黨內存在意見分歧,各有道理,一時不能統一。 這篇文章指出,在毛澤東同志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反覆討論,最終以「打爛了,等於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的豪氣,「任何地方我們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來了,我們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的膽氣,「美帝國主義並不可怕,就是那麼一回事」和「你打原子彈,我打手榴彈」的勇氣,毅然下定決心,作出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的決策。
  • 李易峰、金晨領銜主演,《隱秘而偉大》正式定檔
    由王偉執導,李易峰、金晨領銜主演,王瀧正、牛駿峰、施詩、王小毅、李強等共同出演的電視劇《隱秘而偉大》正式定檔,並將在央視-11月6日19:30在CCTV-8黃金檔強勢開播。《隱秘而偉大》講述了抗日戰爭勝利後初入職場的菜鳥警察顧耀東(李易峰飾演)的故事。
  • 《節奏組》菜鳥尋兇記
    如果說一般這種類型的動作片著意於女性精彩的打鬥,那麼《節奏組》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不遺餘力地渲染著絲黛芬妮每一場復仇,每一場刺殺的不順利。第一次衝動的尋仇,她最終沒有勇氣去殺掉罪犯,而雷扎亦發現情勢不對立刻藏匿行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