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
一個值得所有中國人銘記的日子——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75年前,1945年9月2日
日本代表登上美軍「密蘇裡號」軍艦
籤署了投降書
中、美、英、蘇等9國代表相繼籤字
接受日本投降
至此,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落下帷幕
消息傳回國內,萬人空巷
人們湧上街頭慶祝勝利
從重慶到延安,中華大地上
歡呼聲、鑼鼓聲甚至洋瓷盆的敲打聲
歌聲、鞭炮聲,不絕於耳
因為這場勝利,中國人民已經盼了太久!
1931年9月18日
日本侵略者發動「九一八事變」
強佔中國東北
自此,中國人民開始了
長達14年之久的抗日戰爭
1937年7月7日
日本侵略者悍然炮轟宛平城
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平津危急!
華北危急!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14年間,面對窮兇極惡的侵略者
中華民族誓死抗爭
將軍和士兵並肩赴死
軍人和百姓勠力抗敵
中國的敵後戰場和正面戰場共進行
重大戰役200餘次,大小戰鬥近20萬次
……
面對日軍強大的武器裝備
我們別說飛機坦克
連槍枝彈藥,都不充足
八路軍出師時
每支槍平均只有30發子彈
槍枝彈藥來源主要靠戰場繳獲
是名副其實的
「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即使敵強我弱
他們卻始終未曾放棄抗爭
那些年輕的戰士們
用自己的身軀,用自己的血肉
與敵寇進行殊死搏鬥
戰至最後一滴血
明知是必定犧牲
卻絕不投降、永不屈服!
蒼茫的東北平原、雪山林海
1940年2月23日,在隻身與敵周旋5晝夜後
楊靖宇將軍身中數彈壯烈殉國
此前,曾有人勸將軍轉移去蘇聯
等形勢好了再回來打
可是楊靖宇不同意,他說:
「東北抗聯,東北抗聯,
出了國,那還是東北抗日聯軍嗎?」
「只要有我在,東北抗聯的旗幟就不能倒!」
日寇弄不明白
楊靖宇如何能在衣食無著的處境中死戰不降
犧牲後的楊靖宇將軍被剖腹
經化驗,胃裡一粒糧食也沒有
只有枯草和棉絮
就是在這樣的抗日英雄領導下
東北抗聯殊死抵抗日本侵略者
至少牽制了70萬日軍
幾無任何自然屏障的淞滬平原
面對日軍主力在戰車、飛機配合下的瘋狂進攻
中國軍隊只能硬扛
飛機來了,躲
重炮打過來,不能反擊
只待敵至前沿,士兵們衝出戰壕展開肉搏
歷時3個月的淞滬會戰
一批又一批的士兵
坐火車、汽車,到最後用雙腳步行
從各地輾轉去上海決一死戰
他們知道此去無歸
但還是來了
一波一波,千裡抗戰慷慨赴死
戰後統計
此役日軍投入20萬餘人,傷亡4萬餘人
我方投入80餘萬人,傷亡30餘萬
這樣的奮爭
在中華大地的抗日戰場上隨處可見
黃浦江畔四行倉庫巍然聳立
「八百壯士」堅守陣地
擊退日軍次次進攻,誓死捍衛
平型關前硝煙瀰漫
年輕的八路軍戰士奮勇衝鋒
打碎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長城腳下,喜峰口外
槍械陳舊,彈藥不足
於是「鹹抱必死決心,白刃相接」
勇士揮舞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
臺兒莊城下的敢死隊員
受傷的,從血泊中爬起
繼續用大刀砍殺
動不了的,拉響手雷
和敵人同歸於盡
打完最後一顆子彈
狼牙山五壯士砸碎從敵人手中搶來的槍
毅然跳崖就義
面對敵人圍困
八位女戰士高唱「奴隸們起來」的國際歌
挽臂沉江殉國
在根據地,青年踴躍參軍
北平密雲縣的鄧玉芬
把自己的丈夫和5個兒子送上前線
僅有三兒子一人從戰場上走了回來
在河北平山縣
抗戰期間人口為20-25萬人
就有1.2萬人參加了八路軍
5508人為國捐軀
很多村莊2/3的家庭都是烈屬
為了這場勝利
中國軍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超過3500萬軍民傷亡
4200萬難民無家可歸
800餘萬勞工被強擄
直接經濟損失1000多億美元
在這巨大的犧牲之下
先輩們將勝利與希望留給了我們
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
換來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反侵略戰爭的首次完全勝利
經過三年解放戰爭的風雷激蕩
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發生了根本轉折
再沒有任何國家
敢輕易地把戰火燒到我們家園裡
再沒有任何強盜
敢輕蔑地將刺刀捅進我們的胸膛!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
歷經硝煙戰火,一路披荊斬棘
付出巨大犧牲,建立偉大功勳
今天
我們的人民軍隊
鋼鐵洪流,銳不可當
殲-20戰機進行飛行訓練。
演習中的99A坦克。
安不忘危,治不忘亂
今天的人民軍隊
練兵備戰這根弦始終繃得緊而又緊
新疆軍區某火力團實彈射擊演練。
北部戰區海軍某驅逐艦支隊日照艦進行打擊海上不明目標實彈演習。
空降兵某旅組織跨晝夜武裝集群跳傘訓練。
火箭炮分隊夜間實彈射擊訓練。
今天的人民軍隊
正大步走在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道路上
有信心有能力打敗一切來犯之敵
西藏軍區舉行立體拔點實兵實彈演習。
因為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和平的主旋律下,也有激蕩的風雲
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任務艱巨繁重
人民軍隊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力量支撐
必須也一定
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今天
我們銘記偉大的抗戰精神
緬懷那些為民族犧牲的英烈
致敬那場絕不屈服的抗爭
先輩不屈的犧牲精神和戰鬥意志
必將永遠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之中
築起中華民族永遠的鋼鐵長城
抗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