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紀念日。
日前,「為了和平」——黑龍江抗美援朝運動檔案圖片展在黑龍江省檔案館開展。該展覽以歷史圖片和省檔案館館藏檔案資料為依託,再現了黑龍江地區、哈爾濱市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投入偉大抗美援朝戰爭一幕幕激動人心的場面和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瞬間。
做志願軍戰士最可靠、最堅實的後盾
本次展覽共展出100餘幅歷史圖片,由「宣傳教育 激發熱情」「踴躍參軍 奔赴戰場」「戰勤供給 堅強後盾」「愛國捐獻 形成熱潮」「增產節約 支援前線」「擁軍優屬 鞏固後方」「親切慰問 鼓舞士氣」「英雄模範 可歌可泣」「友誼之花 鮮血澆灌」「珍愛和平 勝利凱旋」等篇章組成。
這張泛黃的照片,展示的是1950年11月10日,《松江日報》在第一版刊登的題為《面對豺狼不能不打 哈市各界人民籤名立誓抗美援朝》的報導。文中介紹了當時哈爾濱市各界人民通過籤名、立決心書等方式積極要求參加抗美援朝鬥爭的情況。
「我願把自己的生命獻給祖國,保衛祖國神聖不可侵犯的邊疆,這是我們這一代青年的權利和義務。」在報導中,工業大學政治教員崔中屏在志願書中如是說。哈爾濱水泥廠、制煙廠、農具廠等工廠的工人們紛紛表示:在國家需要自己的時候,絕不怕流血犧牲!
黑白照片中的哈爾濱人民,他們上街遊行控訴美國侵略朝鮮的罪行,他們積極響應抗美援朝總會號召普遍訂立愛國公約,他們組成「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宣傳隊和白求恩醫療隊,他們踴躍參與愛國捐獻武器運動,他們積極趕製便於運輸存儲的食品……
「哈爾濱是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地理位置臨近朝鮮半島,『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的堅定信念深植於哈爾濱人民的心中。」省檔案館於航介紹說,「據館藏檔案記載,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哈爾濱市共有1427人參加志願軍,1797人參加志願戰勤民工——為了支援前方的親人,哈爾濱人民積極加緊生產、踴躍捐獻,成為志願軍戰士最可靠和最堅實的後盾。」
讓愛國情懷始於心、奉獻精神踐於行
本次展覽還展出了省檔案館部分館藏檔案資料,大多是首次展出。
「高潤田,政指,松江通河縣,一等功;車臣才,排長,松江賓縣……」展館玻璃櫃內擺放著泛黃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烈士永垂不朽》圖冊,工整的淡藍色字跡,詳細記錄著來自部分志願軍戰士的姓名、籍貫以及他們建立的卓絕功勳。1954年出版的《偉大的抗美援朝運動》,收錄了關於抗美援朝的主要文件,新華社公布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作戰的每一時期每一戰役的戰報,以及全國各省市抗美援朝總分會和分會撰寫的各省市抗美援朝運動基本情況報告等。收錄有892幅抗美援朝有關歷史照片的《跨過鴨綠江——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圖鑑》,則全景式地再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全過程。此外,還有《誰是最可愛的人》原型——志願軍老戰士、松骨峰戰役倖存者李玉安、井玉琢的英雄事跡、報告通訊等。
省檔案館還在微信公眾號「龍江檔案」同步進行網上檔案圖片展,許多網友觀展後留言抒懷:「抗美援朝一役打出了中國的國威軍威,使新中國從此走向世界。」「致敬革命前輩和英雄烈士們,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今日的祖國更強大了,前輩請放心,吾輩當自強。」
「70年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時空,始終鼓舞著英雄的中華兒女不懼強權、砥礪前行。」省檔案館編研處處長戴麗豔說,「希望廣大市民通過觀看本次展覽,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讓愛國情懷始於心、奉獻精神踐於行。」
來源:哈爾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