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對俄羅斯多重要?重啟蘇聯極地實驗室,可超低溫測試火炮射擊

2021-01-10 騰訊網

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俄羅斯在北極地區的各種動作就沒停過,普京毫不掩飾地向外界展示了自己對北極勢在必得的決心。如果說稍早時候的破冰船、科考船下水還沒有引起太大關注的話,那麼在12月21日,普京籤署的將北方艦隊升級為第五軍區的命令,這可讓老對手美國坐不住了,而這還不算完,俄羅斯在這之後又重啟了一座蘇聯時代的實驗室,位置就在北極圈附近,主要是用來研發在極端條件下可以使用的武器裝備。

這一系列動作的背後,體現的是俄羅斯北極戰略的持續加強。我們都知道,俄羅斯的國土面積很大,但大部分都處在高緯度地區,有相當一部分地區瀕臨北冰洋,在這種情況下,低溫就成了對武器裝備影響最大的一個自然因素,就比如說自動步槍,槍管裡只要有一點水汽,在俄羅斯北部這種低溫環境下,立馬就結成冰了,槍栓凍得拉不開,自動步槍也就變成了凍得邦邦硬的鐵疙瘩。

所以,俄羅斯十分重視自身武器裝備的耐超低溫指標,畢竟隨著北極地區冰原的融化,世界各大國在北極地區的競爭越發激烈,將來免不了會有些「磕磕絆絆」,沒有適合在北極作戰的武器哪裡能行呢?但是能夠滿足在超低溫狀態下測試火炮射擊的實驗室並不多,直接新建一座實驗室吧,其中涉及到的技術又太複雜,耗費的成本也很多,這對於精打細算一分錢都要掰成兩半花的俄羅斯政府來說,那真的是無稽之談。

迫於錢包的「羞澀」,俄羅斯最後決定重啟這座蘇聯時代的實驗室,據說這個實驗室就是蘇聯時期為了模擬北極的惡劣溫度和氣候專門建造的,可以承受零下60度的極低溫和60度的高溫,只不過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沒那麼多錢來對實驗室進行維護,只能先把它關閉。其實過去這麼多年,這座實驗室已經破敗不堪,裡面的很多設備也已經過時,需要引進新的實驗設備,不過,這也要比新建一座類似實驗室省力得多。

事實上,俄羅斯的深謀遠慮不止如此,俄羅斯早就改造了不少能在北極使用的武器裝備,比如使用「縞瑪瑙」超音速反艦飛彈的「堡壘」岸基飛彈系統,2019年列裝北方艦隊的「鎧甲」-SA彈炮合一防空系統,能在零下60至70度的超低溫下工作的極地版S-400防空系統,還有專為低溫環境設計的新型T-80BVM主戰坦克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見俄羅斯是鐵了心的要在北極地區佔得一席之地。

那麼,北極地區對於俄羅斯來說到底有多重要,使得俄羅斯在這一地區卯足了勁謀發展?其實如果看一下當今世界的局勢就明白俄羅斯為什麼這麼「拼」。在蘇聯解體之後,北約國家依舊步步緊逼,北約東擴的步伐一天都沒有停下來雖然北約恨不得讓俄羅斯消失,但是又不能對俄羅斯硬來,畢竟這個國家還屯著那麼多核彈呢,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任誰都要三思而後行。於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就想了另一個招,軍事上步步緊逼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經濟上通過制裁困死俄羅斯的經濟,這就是軟刀子拉人,不死也難受。

而俄羅斯能被圍堵成這樣,和俄羅斯的地理位置有很大關係,這個國家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領土面積,卻愣是沒有一個像樣的出海口,他的天然良港不是被其他國家掐著脖子的,比如被土耳其守著的黑海出海口,要不就是冬天會結冰的港口,比如波羅的海出海口聖彼得堡。俄羅斯擁有大把的資源,卻因為沒有一個好的港口,不能和世界各國高高興興地做生意,可以說只要解決了海運問題,那俄羅斯的經濟就能盤活。

而上帝終究給俄羅斯留了一扇窗,那就是北極,北極冰雪正在融化,北冰洋的航運開通之後,俄羅斯就不用再在港口問題上仰人鼻息,而除了航運,北極地區還蘊藏著異常豐富的自然資源,這可是一份大禮呀。除此之外,北極還有著十分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如果俄羅斯核潛艇在這裡發射飛彈,10分鐘以內就可以打到美國本土,簡直就是俄羅斯直插美國的一支利劍。所以北極就是俄羅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怎麼能不在這拼命呢?

相關焦點

  • 搬出蘇聯,俄羅斯設計局宣布重啟封存的蘇聯神秘極地實驗室
    圖為普京蘇聯極地試驗室重啟,神秘武器獲將改變美俄形式在蘇聯解散後,大量研發中的項目被擱置,只留下屬於人們對列寧格勒與史達林格勒的回憶。俄羅斯雖然繼承了部分蘇聯的「遺產」但東西好不好,用的人才是關鍵。重啟極地實驗室據環球軍事時報轉載俄羅斯衛星網12月25日報導,近日,俄羅斯一家名為TsNIITochMash(中央精密機械工程科學研究所)的軍事裝備設計局再現了「考古式科研」的場面——他們重新啟用了一個蘇聯時期修建的秘密實驗室。
  • 重啟蘇聯時期實驗室 研製可在零下60度使用的武器
    12月24日,總部位於莫斯科附近的中央精密機械工程科學研究所宣布,該實驗室已獲得國家認證,並將立即開始第一次測試。在一份新聞稿中,該研究所科學技術中心的負責人宣布了這一點。
  • 俄羅斯「章魚」坦克通過多關測試:可浮渡 能空降
    【俄羅斯「章魚」坦克通過多關測試:可浮渡 能空降】《俄羅斯報》網站:俄羅斯在黑海水域對「章魚-SDM1」坦克進行的測試證明,這種戰車無需準備就能在3級海況下破浪前行。它還能在航行時射擊並登上未經處理的海岸。 報導稱,蘇聯的PT-76被認為是20世紀最好的兩棲坦克。
  • 俄羅斯噴氣式坦克重回戰場,兩大絕技,部署北極決戰艾布拉姆斯
    T-80俄羅斯噴氣式坦克,也稱「飛行坦克」部署到北極,將與艾布拉姆斯決戰俄羅斯加強北極防務,需要重新撿回T-80,該飛機在上個世紀被廢棄。因為T-80一個巨大的優勢——強勁的低溫啟動性能,即「一點就著」,同時也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主戰坦克。
  • 人類首次:俄空降兵徵服北極,萬米高空跳傘,向美傳遞強烈信號
    據悉,俄軍空降兵通過伊爾-76運輸機,在一萬米的高空跳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的北極高空空降行動。在這次空降行動中,俄軍測試了一些適用於極端條件下的裝備,例如空降部隊專用的獨立吸氧設備、導航設備、特殊制服以及新一代空降系統。此前俄羅斯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閱兵式上,俄羅斯極地部隊人員和裝備方陣亮相,這也是俄羅斯首次公開宣布正式軍事進駐北極地區的信號傳達。
  • 美俄北極爭奪戰愈演愈烈,俄羅斯重磅動作不斷,決心守住戰略要地
    12月25日,央廣軍事報導稱,俄羅斯總統普京近日下令,將北方艦隊正式升級為「第五軍區」,強勢的推進了北極地區的戰略部署,引發美國的焦慮和不安。該篇報導評價稱,為爭奪極地開發「優先權」,北極「寒地」已成美俄博弈的「熱土」。
  • 北極抗寒頂配,囤一件367g的Polar極地羽絨服
    像住在北極的因紐特人,他們抵禦北極寒冷依靠兩大利器:皮毛衣、高脂肪食物。如今有了更高級的抗寒頂配——一件瑞典北極狐的Polar極地羽絨服。這件抗寒利器,只要囤一件,世界上任何寒冷值高的地方就不怕了。一年一度的Polar穿越活動,面向普通戶外愛好者招募隊員,每年4月初都有2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普通戶外愛好者集結北極,親身體驗極地穿越的震撼!
  • 鋼鐵蓮花:新一代空降自行火炮面世,俄軍迫榴炮技術或反超中國
    據環球網軍事頻道報導,在12月5日,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Rostec)對外宣布新一代2S42 「蓮花」空降自行火炮進入了一個重要階段,該自行火炮已經進入了驗收試驗,這些試驗幫助評估了該型自行火炮所有裝配、機械和設備的可操作性,原型炮符合設計要求。
  • 從智利軍機空難看極地飛行之難:超低溫能把燃油都給凍住
    搜尋行動將持續至少6天,並可延長4天。極地飛行難在哪失聯事件發生後,很多分析人士將它與南極惡劣氣象條件聯繫起來。很多航空公司都開設有極地航線,特別是通過北極航線可大幅縮短歐洲和亞洲或北美洲和亞洲之間洲際航行的路程,降低運行成本。而南極航線主要用於支援科考活動或旅遊。總體來說,極地上空飛行,要比普通地區飛行操作更複雜。
  • 鋼鐵蓮花:新一代空降自行火炮面世,俄軍迫榴炮技術即將反超中國
    據環球網軍事頻道報導,在12月5日,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Rostec)對外宣布新一代2S42 「蓮花」空降自行火炮進入了一個重要階段,該自行火炮已經進入了驗收試驗
  • 鬥魚直播在北極
    隨著前蘇聯解體,巴倫支堡也日漸蕭條,這裡的常駐人口只剩下350人,而且一半以上是烏克蘭礦工。城市中心的東正教教堂,記錄著一段悲慘的歷史。在巴倫支堡東邊的皮拉米登,曾經也是一座煤礦小鎮,1996年一架滿載礦工家屬的飛機從俄羅斯起飛,中途不知出了什麼事故,最終撞上了雪山,14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無一生還。整個皮拉米登頓時陷入悲傷與絕望之中,俄羅斯政府決定放棄這座城市。
  • 極地探險家(下)冰島北極卡車案例實拍
    [愛卡汽車 文化頻道 原創]  往期內容回顧:極地探險家(上)冰島北極卡車改裝介紹  在上期內容中,我們了解到Arctic Trucks是來自冰島的一家專業極地遠徵車改裝廠商,它還有著其他改裝廠商不可比擬的強大極地探險後勤保障團隊,通過空投極地燃料等方法已經在過去的十餘年成功穿越南極洲數十次。
  • 蘇系火炮用美國密位,美系火炮用蘇聯密位能打準嗎?
    可在軍事上,密位才是廣泛使用的測量單位,在測量距離上有重要作用。密位是從弧度延伸出來的。一個圓上與半徑r相等的圓弧長所對應的圓心角度為1弧度(Rad)。因為圓周長C=2πr,所以一個圓的弧度是2π=6.283。1弧度又可以細分成1000毫弧度(mrad),所以一個圓也可以分成6283毫弧度。1毫弧度所對應的圓弧長約等於半徑的1/1000。
  • 北極科考:隨冰漂流
    圖片來源: Alfred Wegener Institute/Marcel Nicolaus, CC BY年9月,隨著德國破冰船「極星號」在俄羅斯破冰船「費德諾夫院士」號護送下離開挪威特羅姆索港起航,「北極氣候多學科漂流冰站觀測計劃」(以下簡稱MOSAiC)拉開序幕。MOSAiC將船錨泊在海冰上,在北冰洋隨冰漂流一年。
  • 荷蘭陸戰隊攜武裝雪橇遠徵北極
    圖片來源 荷蘭海軍陸戰隊俄羅斯軍人利用雪橇在高緯度地區機動。 圖片來源 俄羅斯國防部綜合編譯 陳榮生隨著北極地區的競爭不斷升溫,各國開始為潛在的軍事行動做準備,紛紛購買或升級適應極寒環境的各式裝備。只有2300人的荷蘭海軍陸戰隊(RNLMC)最近也加入了這一行列。
  • 角力北極 俄加強北極軍事建設
    早在二戰期間,盟軍首次開闢了北極航線,通過該航線向蘇聯運送戰略物資,其對蘇聯的反法西斯戰爭功不可沒。冷戰時期,北極又成為美蘇兩大陣營對抗的前沿。穿越北冰洋上空,無論是戰略轟炸機還是遠程飛彈,都能以最近的距離向對方實施攻擊。北極地區也因此一度成為全球彈道飛彈部署最密集的區域。同時,北冰洋厚厚的冰蓋為潛艇的活動提供了天然屏障。雙方各型潛艇在浮冰下也是針鋒相對、來往如梭。
  • 即將趕赴北極的我國首艘國產極地科考船「雪龍2」號到底有多牛?
    2020年7月11日是第十六個「中國航海日」,當天上午由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上海海事局、東海救助局、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虹口區政府聯合主辦的航海日主題活動在北外灘舉行,即將踏上北極探險徵途的我國首艘國產極地科考船「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首次面向公眾開放,吸引了浦江兩岸無數遊人的目光。
  • 美軍戰略轟炸機頻頻現身北極,俄軍稱「寒戰」來了
    除了戰略轟炸機之外,美國還增加了軍艦在北極地區的訓練頻率。在今年5月份,美軍多艘驅逐艦和北約艦隊一起,在巴倫支海域演習,杜魯門號航母也曾經進入北極海域,這是近30年來美軍航母首次重返北極。除了軍事動作之外,美國還加強針對北極的基礎建設,此前美國只有三艘極地破冰船,早在6月9日,總統川普就已經下令組建新的極地破冰船隊,規模將比現在至少翻一番。
  • 俄北極軍事裝備將首次亮相
    俄北極軍事裝備將首次亮相 2017-05-09 14:50:0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張艾京   中新網5月9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首都莫斯科5月9日將舉行慶祝偉大衛國戰爭勝利72周年閱兵及慶祝遊行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其中,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大氣科學和地球流體力學數值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LASG)提交的數值顯示,今年9月海冰面積將減少到380萬平方公裡,這將是有觀測記錄以來海冰面積第二小值,僅大於2012年創紀錄的357萬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