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設計師聶永真最新雜文集《不妥》,今天到了辦公室。從日本作家京極夏彥到白石一文再到山白朝子,聶永真設計的裝幀從來就沒讓我們失望。妹子們嘰嘰喳喳去拆書,驚覺如此袖珍的開本。捧在手心裡,感覺不可思議。就像聶永真在書中寫的一樣:擁有利落跟默契的人生好難,我只是想要得剛剛好。
請問還有哪裡癢嗎?
擁有利落跟默契的人生好難。
跟Baboo講到關於去剪頭髮的事,幫你洗頭的小姐或弟弟都會問你:「請問還有哪裡需要加強嗎?」
這件事喚起了我的記憶,記得還在讀大學的髮廊時代,她們都是問:「先生,請問還有哪裡癢嗎?」這個問句真的很匪夷所思, 因為這個問題的意思是假設她們正在洗的是一個正在癢的頭皮(不過我們也沒主動告知哪裡有比較癢啊……),況且誰好意思承認自己頭皮癢需要請她們再多搔一下 呢?當你回:「沒有,謝謝,這樣okay了」時,還是會覺得你因為直接回答她們的問題而間接承認「無論如何的確有癢的問題」,真的是很矮油的一件事。
想必後來一定有人意識到這個問句很不妥,後來終於 約定俗成地全面改成「請問還有哪裡需要加強嗎?」於是這幾年關於洗頭的問答終於變得不再那麼難為情。但是一旦回過神來認真思考這條句子的結構,只要有「還」這個字,就依然是奇怪的啊啊啊你說是不是。
我可以再拋出一個建議給業者參考嗎?仰著頭閉著眼睛無論如何都要接話回答這件事,也是非常的矮油的,我們可不可以在洗頭臺上全程閉著嘴巴等你們發落完默默地走回座位上就好……
擁有利落跟默契的人生好難。
我還行
不是孤獨,也不會寂寞。那些都是因為缺乏所帶來的情緒。 我有時缺乏、泰半時間我也想要, 但腦袋總要清楚、感情總要發揮得合理。
有沒有一個名詞或形容詞,既不是「孤獨」、「孤單」,也不傾向「寂寞」,它可以具體形容「一個人還OK」的狀態,而不帶任何哀怨 或可憐的聯想?
All night fucked up。
在床上翻來覆去一整夜後,在清晨五點終於斬釘截鐵爬了起來, 草草刷了牙洗把臉、 戴上眼鏡拿起背包,叫了計程車去附近醫院的急診處報到。雖然痛苦想睡但意志清醒,不耐煩地等待那個半夢半醒的醫生好心降臨問診、也請他高抬貴手快給我來一針用力插進我手臂。 領完藥坐上計程車到了工作室大概已經六點十五,吃了三明治跟藥後給我了多點力量,把昨晚就要發稿的案子趕在早上十點前全部處理好全數上傳。
媽媽在八點的時候打電話過來,問我去看醫生為什麼沒有叫醒她?我跟她說我還行,掛急診這件事沒那麼需要呼朋引伴,打起精神地跟她說我其實已經好多了呢!(接踵而來的是失聲兩天大咳一天。)
掛急診這件事我的確還蠻在行自己來的。
剛到臺北讀書的時候,偶爾會在某種不知名原因下肚子痛到在地上打滾,有一天半夜真的已經受不了了,連自己騎車去看急診的力氣都沒有,就自己打電話叫了救護車來宿舍載我, 值勤的宿舍教官看到救護車傻眼吃驚,我跟他說那是來載我的,就走進去車裡了。
那是我第一次坐救護車,頭還躺錯方向,好緊張。那晚在八德路的臺安醫院過了一夜, 每次醫生敲敲打打我的盲腸都沒反應,最後都只能被診斷為急性腸胃炎,卻也不發燒不嘔吐不想大便,只能打點滴跟吃止痛藥幹躺著,有時痛到真的很想拿器具自殘。在大一大二的時光裡,我大概自動去睡過五次臺安醫院。
之後讀了臺科到畢業的那段期間, 我卻也從來只記得汀州路上三總急診處的明確位置, 以及深夜燈火通明的樣子,我真的是掛急診高手,而且都一個人默默地來,只要自己一個人還能走得動。大概我真的很怕麻煩人家吧,因為生病而驚動家人或周遭的同學實在有點不好意思,很不喜歡他們看到我虛弱的一面,因為那不應該是我,那麼地軟弱無力那麼地糗。
研究所剛休學的那陣子,我終於把盲腸割掉了,那天半夜的急診開刀是妹妹陪我去的,終究還是要帶一個親友來保管衣物,醒來後睜開眼睛看到媽媽也還不好意思了一下,心想媽呀你不是在臺中嗎,怎麼會這樣?不過是個小手術……這種東西,年輕人自己來就行了……
接下來因為稿子交不出來,只好跟客戶電話坦承,於是企劃也來看我、阿姨也來看我……我只是割盲腸而已耶,我的導尿管都被你們看到了。慶幸的是,從此我再也沒有因為肚子痛而掛急診。
一個人真的還OK。一個人喬一些事(「喬一些事」為閩南語用法,意為處理一些事——編者注)其實還行,卻每每都會被投以同情的目光。
個性這種東西,真的是每個人各自不同。我可以一個人把所有事情做得好好的、我可以一個人點合菜安靜地吃飯、可以一個人去MTV包廂看電影、一個人在外面旅行、一個人去淡水九份吃吃喝喝甚至一個人長久頑活。
這不代表我不需要愛情、朋友跟家人,只是,在長途跋涉的生命歷程裡,他們不會時時陪伴在你身邊,他們總有一天不在你身邊。面對這樣的現實,在最需要溫暖與幫助的時候,「自己」變成一個最可靠的備胎。
不是孤獨,也不會寂寞。那些都是因為缺乏所帶來的情緒。 我有時缺乏、泰半時間我也想要,但腦袋總要清楚,感情總要發揮得合理。
除了彼此需要,我們真的什麼都沒有了嗎?一個人的時候,always sort this out。
>>>活動預告
來來來,不只是設計:聶永真盛夏巡迴
上海:敏感不是神經質
8月14日(周四)下午13:00-15:00
地點:長寧圖書館8樓國際圖書館
嘉賓:聶永真、歐寧
*(需報名,請回復微信:你的姓名及本場活動編號14C 即可)
杭州:來來來,不只是設計
8月15日(周五)下午19:00-21:00
地點:藝術2號館(武林路277號皇后公園,近皇后公園街區、漫咖啡 )
嘉賓:聶永真、方宏章、盧濤
南京:妥與不妥之間
時間:8月16日(周六) 15:30-17:00
地點:先鋒書店五臺山店(廣州路173號)
嘉賓:聶永真、朱贏椿
廣州:妥與不妥,一城一味
時間:8月17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方所書店(天河區天河路383號太古匯商場地鐵上層MU35號鋪)
嘉賓:聶永真、劉瓊雄
*2014文景藝文季更多活動
13A:來不及珍重
13B:中國人如何思考國家、歷史和世界?
13C:我們為什麼看不懂當代藝術?
13D:再造傳統
14B:以文學反抗社會
活動詳情回復關鍵詞【上海】即可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