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是否也有那麼一兩個朋友是「煲湯大師」?
他們自己的身上好像永遠都裝載了滿滿的正能量,還會在你憂鬱的時候「投餵」各種心靈雞湯來寬慰開導你。
比如當你丟掉工作,他們可能會說:「沒關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你還可以再找到一份更好的。」或者當你被騙了錢 ,他們可能又會說:「別在意,錢沒了還可以再賺,破財免災嘛。」
雖然知道他們是出於好心,但是有時你就是會感覺:咦?怎麼好像喝了一碗「過期」的雞湯...
很多人會在社會文化的影響下,認為只有積極樂觀的狀態才是好的,而焦慮憂鬱是壞的。 所以會在鬱悶受挫的時候,常常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勸導自己,告訴自己一定要樂觀,想要拼命擺脫這種消極情緒。
但其實,正能量「雞湯」也要飲用適度。
當你拼命要求自己只能快樂不能痛苦的時候,也許你就是在壓抑掩飾自己的情緒,這種行為未必會讓你變得開心起來,反而還會有可能損害我們精神和身體的健康。
因為人類的情緒是非常複雜多樣的,喜怒哀樂本就是人類的本性。
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情緒,都具備讓我們更好的生存的作用,憤怒、悲傷這樣的負面情緒,其實也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
據心理學家及腦科學家研究顯示,所謂負面情緒,比如憤怒、焦躁、緊張這樣的情緒可以使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激發人的創造力,提高人的反應能力。
由負面情緒產生的憤怒、焦慮與悲傷的情緒容易使人悲觀,但適度的防禦性悲觀可以提高憂患意識,激發動力,為可能發生的消極情況做好準備,進而引導人走向成功。
換句話說就是,以進化的角度來看,那些沒有消極情緒的祖先很可能已經在長期的生存競爭中被自然所淘汰了,而帶有消極情緒的祖先反而更易存活下來。
因此我們如果想讓自己的生活和心理變得更好,並不是一定要強制自己去產生那些「虛假的積極情緒」,也不要去故意壓抑自己的消極情緒。
畢竟積極情緒總是過高的人,很可能就會變成了盲目樂觀的人,也因此容易與現實脫離。
所以說,消極情緒也是我們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只有讓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達到一種共存和平衡,我們的生活才會真正的快樂,身體和心理才會更加的健康。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時喝心靈雞湯會感到厭膩,因為假裝出來的「積極」並不能帶給我們多少寬慰和快樂,只會讓我們感覺在「自欺欺人」。
反而倒是那些反骨「毒雞湯」的「大實話」好像更能讓我們感到舒適。
強行灌完心靈雞湯的我們,不過都是一群「假笑男孩」罷了。
倒不如將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全都包攬,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做個真性情的人也許會比你想像中更酷哦!
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