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記憶與遺忘的追溯|嘉興|共享單車|老君廟|玉門

2021-01-12 騰訊網

一張照片,在記錄所見的同時

卻總是天性使然地指涉著所未見的事物

——約翰·伯格

編輯 | 王恆婷 楊深來

上周,

「眼光:湃客年度視覺大賽」

正式啟動。在一周的時間裡,眼光編輯部已經遇見了許多優秀的影像。今天,我們先精選出其中的四組作品。攝影師用鏡頭為這個時代留下最深沉的註解,用影像書寫過去一年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故事。

灰黑色的記憶

MeToo,是美國女星艾麗莎·米蘭諾等人2017年10月針對美國金牌製作人哈維·溫斯坦性侵多名女星醜聞發起的運動。

一年之後,MeToo來到中國,性侵議題急劇發酵。公益、文化名人接連曝光出性侵醜聞,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在社交媒體上為自己的權利發聲。

攝影師朱玲玉以女性特有的視角,拍攝並記錄三位被性侵者的自述,攝影語言細膩而溫情。

「人們總能看到那些出現在新聞裡的事件,而更多看不到的,可能就在我們身邊,被輕易地忽視。」

婷婷作為一個離異家庭的留守兒童,在農村教育匱乏、長輩監管缺失的環境下,童年間接連遭遇數次性侵。

成年後她在人際關係處理上時常產生矛盾,無法與戀人建立親密關係,兩次戀愛,都以失敗告終。

阿莫自小在家人的庇護下成長。那年他12歲,在尚未形成獨立性格的年紀,遭遇了一名老年男子的迷奸。

阿莫沒告訴家人,而是掩藏了這個秘密,伴隨這段記憶成長,他的性格發生扭曲。成年後,他選擇了戴上面具去生活。

剛進大學的阿貓面對著一段懵懂初戀,在男朋友脅迫和欺騙下,她的衣服被不斷剝去,身體被草草翻閱。在一系列自我矛盾中,阿貓終於告別了這段假性親密關係,「我對自己的身體有自主權」。

掃碼閱讀 攝影師湃客號「朱玲玉」的完整作品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江南農村出現了較嚴重的糧食短缺,使得一些孩子一出生就被父母遺棄。被福利院收養後,這些棄嬰又被政府相關部門分批派送或經由民間介紹到北方殷實但缺兒少女的家庭。這些孩子其中相當一部分從上海火車站轉運送出,多被稱為「上海孤兒」、「江南孤兒」或「國家的孩子」。

他們普遍經歷了童年時期被稱為「抱養的」、「野孩子」的譏諷,在自卑中長大。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這些孩子開始放下成見,試圖弄清楚「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攝影師田建明通過照片和視頻相結合的方式,為「江南孤兒」拍攝群像,建立起一份珍貴的視覺檔案。

沈玉娣1957年12月1日生於江蘇常州。1959年7月1日,政府有關部門將她和一批棄兒用火車集中運送至河南鄭州。

陳瑞洪1968年農曆4月25日出生於嘉興。被山東莒縣的養父母抱養時,其家人將他的小名「南紅」以及出生日期用原子筆寫在「紅衛兵」紅袖章上。這塊既有時代特色,又記錄他出生秘密的紅布被珍藏至今。

據悉,他被抱往山東後,嘉興的親生父母曾託介紹人要過他一張兒時照片,而今線索中斷。

袁景軍1964年農曆4月14日出生於浙江海寧,遺棄後被送往原海寧縣硤石福利所。當年11月21日由河南省安陽市農民楊文臻領養,又輾轉送往袁姓養父收養。

袁景軍稱,自幼「被村裡夥伴嘲笑不是親生的」。多年來,他每年都會在節假日期間去海寧尋找生身父母,但至今一無所獲。他唯一慶幸的是自己通過發奮讀書考上專科院校,跳出農門成為公務員,免受了村人「嘲弄」。

在嘉興秀洲新塍鎮,村婦沈文珍在除夕夜生下一女嬰。因為之前已經有兩兒一女,家裡生活條件差,丈夫便於大年初二將女嬰放在新塍鎮集市上。隨後女嬰被撿起來送往嘉興救濟院(現嘉興市社會福利院),又被七星鎮陸先生抱養,取名陸愛英。

當陸愛英通過尋親會,與生母沈文珍相認。她哭著抱住生母:「他們都有自己的媽媽,我沒有,今天我終於也有了自己的媽媽了。

山東東莒縣,6位「江南棄兒」站在山頭望向南方的故鄉。他們均出生於浙江嘉興,通過同一個介紹人,被山東莒縣想要兒子的家庭抱養,以傳宗接代。

介紹人王姓老太太已經90多歲,任憑他們苦苦哀求,卻也「不肯透露半句信息」,這唯一的希望,讓他們的尋親路近在眼前,卻又如遠在天邊、隔著萬重山一般。

掃碼閱讀 攝影師湃客號「明室」 完整作品

躍進後的遺忘

短短3年時間,在資本的助推下,曾被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的共享單車,以無可複製的速度攀上巔峰,而又以始料未及的速度跌落。

攝影師吳國勇利用大量航拍視角,記錄下一幕幕令人心醉而又心碎的畫面。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2018年,中國各大城市紛紛出現的共享單車墳場現象,彰示了在消費社會的當下,資本異化所帶來的社會奇觀。

武漢武昌,晨光裡,被綠網覆蓋的共享單車像是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石家莊欒城,橋下堆滿了廢棄的共享單車,一輛車上印著「厲害了我的國」 。

深圳龍崗,清一色的「小藍」單車堆場,這是倒閉的共享單車眾多品牌中的一家。

掃碼閱讀 攝影師湃客號「吳國勇」 完整作品

1957年12月,中國第一個石油工業基地在玉門建成。玉門誕生了中國第一口油井,誕生了「鐵人」王進喜。

半個多世紀過去,石油開採殆盡,市政府、油田和9萬名居民相繼外遷。空空蕩蕩的老市政府大樓前,「一切為了石油」的標語還未褪色。老君廟城區蕭索破敗,幾近空城。

攝影師王攀深入其中,拍攝下這座面臨轉型的城市和生活其中的人們。生活總是遭遇變化,老玉門,舊的一切正在永遠消失,新的一切還在廢墟中醞釀。

著名的老君廟油礦「西河壩」是玉門油礦的發源地。半個世紀過去了,玉門油田產量逐年下降,這是每個油田開發到後期都會遇到問題。

在玉門老城看到最多的就是紅色和藍色的工作制服,這兩種顏色的衣服分屬石油工人和煉油廠工人,成了身份的象徵。

不過,穿著制服的卻不一定是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工作服似乎成了一種身份認同,大街上人人都會穿著這樣的工作服,也許只有穿制服才能在這個城市找到歸屬感。

幾個少年坐在滑板上,從位於老君廟的單馬路這頭滑向解放門的那頭,整條馬路不見一輛車經過,兩邊空無一人的建築處處都透著荒涼。

玉門老城外的戈壁灘上,祁連山下的墓地,遠處可見煉油廠,一代代的玉門人埋葬於此,很多人來了就再也沒有回去。

掃碼閱讀 攝影師湃客號「攝一臉說一臉」 完整作品

「眼光:湃客年度視覺大賽」 還在持續徵稿中

期待更多優秀的影像

投稿時間

2019年1月11日~2019年2月10日

參賽方式

已入駐的湃客號,可在湃客後臺直接上傳作品,並在標籤欄中註明「視覺大賽」

掃碼添加「湃客小助手」微信號

合作湃客號

(按首字母排序)

點擊播放 GIF 0.0M

相關焦點

  • 宋清輝:共享單車集體漲價是飲鳩止渴
    繼共享單車企業在北京等城市悄然漲價後,上海的摩拜共享單車也將實行起步價1元的新計費方式,時長費另作計算。共享單車為什麼要漲價?共享單車集體漲價是飲鳩止渴近年來,很多產品的價格都在上漲,已經被許多人遺忘的紙媒近年來先後進行了漲價,與移動端不收費的新聞背道而馳,紙媒的發行量變得一年不如一年。
  • 共享單車在濟南的4年「車輪戰」
    2017年1月,「摩拜橙」首次進入濟南市場,「小黃」「小藍」「青桔」也來到濟南,看好共享單車的「蛋糕市場」,展開「車輪大戰」。  在「摩拜橙」快走完來濟南市場第四個年頭,即將進入第五個年頭時,被更名「美團黃」,摩拜單車成為市民記憶中的一抹「橙色」。
  • 共享單車押金:如何解決仍在路上
    然而,《指導意見》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共享單車在押金管理方面的問題。11月16日晚,小藍單車創始人李剛發表聲明致歉,正式宣告小藍單車黯然退市。自2017年9月以來,已有3Vbike、悟空單車、酷騎單車、小鳴單車、町町單車等品牌相繼停止運營。目前已有至少6家共享單車企業倒閉,造成用戶押金損失預計超過10多億元。
  • 共享單車訂單大增展現經濟恢復新氣象
    此前數據顯示,青桔單車2019年日單峰值為1200萬,不到一年的時間實現單量翻倍,成為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共享單車行業迅速恢復並穩步增長的典型。  共享單車訂單大增,一方面表明共享單車企業的科技創新和服務供應能力有了顯著提高。
  • 關於荊州共享單車操作,這裡有10個問題要回答
    耿荊州寫了多篇文章的文章,重點關注荊州中心城市共享單車的運作,首先,希望大家也能站在城市管理者的角度,多了解一些。為了提高對這一政策的理解和推廣,我們總結了荊州關於共享單車操作的問題,有10個問題需要回答:1、為什麼鋰公民被保留?
  • 共享單車再遭「黑手」! 網購自行車竟買到共享單車
    對此,ofo共享單車公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應,這是不法分子在變相「銷贓」,他們已經報警,目前警方已經介入調查。林先生把車推到路邊,和那裡擺放的一輛ofo共享單車進行了比對。他發現,除了車身變成黑色、車牌和車鎖被摘除了,兩者的外觀一模一樣。到家後,他用鑰匙刮開車身的黑漆,很快就露出車輛底色——黃色。另外,在車座、車把等位置,林先生還陸續發現共享單車的標誌性運營信息,如「1元騎車」等字樣。
  • 共享單車在濟南的4年「車輪戰」 市場路在何方?
    2017年1月,「摩拜橙」首次進入濟南市場,「小黃」「小藍」「青桔」也來到濟南,看好共享單車的「蛋糕市場」,展開「車輪大戰」。  在「摩拜橙」快走完來濟南市場第四個年頭,即將進入第五個年頭時,被更名「美團黃」,摩拜單車成為市民記憶中的一抹「橙色」。
  • 探訪青島共享經濟:共享單車敗退後,共享電動車又來了!
    不過,再次登陸島城的已是更新換代的共享電單車了。受運營監管以及島城特殊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共享單車退出了島城。目前,共享電單車在島城城陽、嶗山、萊西等區市試點推行,市場投放數量保守估計在3萬輛左右。這次,共享電單車能在青島推開運行嗎?探訪騎車上下班省錢又便利最近一段時間,許多細心的市民發現,島城街頭出現了共享電單車的身影。
  • 沒人管的共享單車能否「獨享」
    使用人得以使用共享單車,本質上是基於對單車的租賃,而非單車所有權的移轉。使用人故意破壞共享單車防盜、識別、定位裝置,私藏共享單車以供自己佔有、使用的,實際上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侵犯共享單車公司對單車的所有權,當所涉共享單車價值超過一定金額的,就可能構成盜竊罪。多次盜竊的,盜竊金額按累計金額計算;兩年內盜竊3次以上的,無論盜竊價值是否達到前述標準,均構成盜竊罪。
  • 評論:共享單車不能「散養」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共享單車不是「野孩子」,決不能「散養」,對共享單車既要有序投放,更要加強後續管理,讓共享單車真正成為城市裡的一道文明風景。
  • 共享單車,怎麼管更好?
    共享單車,怎麼管更好?面對共享單車的「野蠻生長」和大起大落,城市也從最初的應激式處理逐漸開始摸索系統治理方法。記者在河北石家莊的調查採訪中發現,當地正在形成一套卓有成效、漸成體系的管理、治理方法,讓共享單車實現「幫忙不添亂」。  王哲斌是河北石家莊市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和國內不少城市的上班族一樣,共享單車的出現讓他上班省力不少,可是每天看到主幹道上雜亂無章堆放的數量龐大的共享單車,他又覺得亂鬨鬨的挺礙眼。
  • 北上廣的馬路,不讓電單車共享
    此後,共享單車從 ofo 和摩拜各領風騷的雙寡頭時代,進入了哈囉、美團和青桔的三巨頭時代。  早在 2017 年,摩拜、哈囉推出的共享電單車就被陸續投放市場,不過,那個時候,備受關注的還是共享單車。  從巨頭們紛紛下場的角度來看,今年仍然可以被稱之為共享電單車爆發的「元年」。4 月以來,共享電單車業務持續增長。
  • 共享時代共享汽車,共享汽車也同樣遭到共享單車的遭遇
    今我們生活中也可以體驗到共享時代的便利,最早的共享單車,到如今的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汽車等,共享單車的出現的確讓我們在短途出行,尤其是上班族去公交站的路途,提高了我們的出行便利,再加上有關部門的支持和補貼造就了很多企業的萌發
  • 哈羅,單車!咱滎陽也有共享單車了!
    可能很多人知道,去年這個時候,滎陽的大街小巷同樣出現了共享單車,名為自由騎,是一個洛陽一個商貿公司搞得,押金達到299元,過了沒多久,這個共享單車就不行了,押金退不了,客服電話聯繫不上,導致很多人都被坑了299元了,現在都沒退出來了。
  • 錫城共享單車評價,您的意見很重要!
    關於這一系列的問題,  您的回答對於我們來說  很重要!  各位市民:  為進一步規範我市共享單車停放管理,切實維護良好的市容秩序,為大家提供一個便捷的出行環境,無錫市城管局依據《無錫市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經營服務考核評價辦法》,針對當前我市共享單車運營狀況,向廣大市民調查收集我市共享單車各個方面滿意程度信息。
  • 小鹿單車停止運營押金怎麼退?共享電單車被叫停
    (原標題:小鹿單車停止運營 共享單車洗牌在即)  10月23日是小鹿單車暫停運營的時間。  近日,共享電單車企業小鹿單車通過官方微信發布通知稱,計劃於2017年10月21日起回收車輛,10月23日暫停運營。消息顯示,小鹿單車是北京市出臺明確不發展共享電單車政策後首家宣布暫停運營的企業。
  • 共享單車進軍港臺 水土不服前路漫漫
    4日上午,交通運輸部等10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和規範共享單車發展。相對於共享單車在大陸方興未艾,在臺灣和香港地區,共享單車的發展情況又如何呢?  進軍臺灣  怎一個「慘」字了得  今年4月,新加坡最大的共享單車公司oBike開始進軍臺灣。
  • 「殭屍」單車、亂停亂放、擁擠佔道……共享單車「亂象」何時休?
    圖為石家莊市裕華路與育才街交叉口附近,多輛共享單車雜亂無序地堆放在便道上。在裕華路和育才街交叉口西南角的停車場,共享單車和個人電動車、自行車混放在一起,很多單車都被擠到了停車場出入口,橫七豎八地倒在地上。市民李先生告訴筆者:「我經常來這附近辦事,每次把車停在這裡,心裡都七上八下的。共享單車停放區緊挨著停車場,如果有行人用車,蹭到我的車,該由誰來擔責呢?
  • 共享電單車重蹈覆轍:新車投放半年就進「墳場」
    共享電單車終究還是重蹈覆轍。從受熱捧到被扔進墳場,共享單車撐了一年多時間。同樣的路徑,共享電單車卻只撐了半年多。2017年1月初,「7號電單車」在深圳南山區投放400輛共享電單車,落地首日即被交管部門責令收回;2017年2月14日,小蜜電動單車在北京10號線北段部分站點附近投放50輛共享電單車,北京海澱交通支隊緊急約談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要求將投放車輛全部收回;2017年3月,電斑馬在北京朝陽東三環一帶投放約700輛共享電單車,同樣在投放首日被交管部門要求停止運營;
  • 群雄逐鹿的共享電單車市場 看騎電單車如何「出圈」?
    在共享經濟的發展背景下,共享出行的滲透率逐步提升,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預測,2020年中國移動出行用戶規模將達6.02億人。其中,「最後一公裡」的出行痛點,推動形成了共享電單車。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數量已超過100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