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病例樣本檢測結果較武漢參考毒株在四個位點發生突變

2020-12-22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 7月10日,中國疾控中心官網發布《2020年6月-7月北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展(二)》:

一、疫情進展

6月11日北京市發生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相關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暴發疫情後,通過加強病例監測,對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新發地批發市場可疑暴露者、新發地周邊小區居民和部分重點人群進行流行病學調查、篩查和健康隨訪等措施,北京、河北、遼寧、四川、河南、浙江、天津等省市又陸續發現、報告300多例相關病例。

截至7月6日24時,本次新冠肺炎暴發疫情共報告病例400例(包括確診病例362例、無症狀感染者38例)。疫情波及7個省市,其中,北京市共報告病例366例(確診病例335例、無症狀感染者31例)、河北27例(確診病例21例、無症狀感染者6例)、遼寧3例(確診病例3例)、四川1例(確診病例)、天津1例(確診病例)、浙江1例(確診病例)、河南1例(無症狀感染者)。

二、北京市疫情流行特徵

(一)時間分布

6月11日報告首例病例,6月14日報告病例數達到高峰,此後每日報告病例數呈逐步下降趨勢。26日和27日出現小幅反彈後,報告病例數進一步快速下降。近7日每日新增病例均小於5例。7月7日,首次無新增病例報告。參見圖1。

圖1 2020年6月11日~7月7日北京本地感染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報告時間分布

根據242例有明顯自覺症狀確診病例的發病日期繪製流行曲線,顯示病例的最早發病日期為6月4日,6月7日開始每日發病病例數明顯增加,至6月13、14日達到發病高峰,此後每日發病病例數逐步下降。發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6月7日至18日,病例數佔全部病例數的77.3%。參見圖2。

圖2 2020年6月11日~7月7日北京本地感染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發病時間分布

(二)地區分布

北京市報告確診病例中,豐臺區報告病例數(230例)佔總病例數的68.7%;其次為大興(65例、佔19.4%)、海澱(18例、佔5.4%)、西城(6例)、東城(5例)、房山(4例)、門頭溝(2例)、朝陽(2例)、通州(1例)、石景山(1例)和昌平(1例)。

335例確診病例中,以新發地為圓心,5公裡範圍內有221例,佔66.0%;10公裡範圍內有270例,佔80.6%;15公裡範圍內有314例,佔93.7%。參見圖3。

圖3. 2020年6月北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地區分布(至7月6日)

(三)人群分布

北京病例中,男女比例為1.2:1,病例年齡最小為1歲,最大年齡為86歲,中位年齡43歲。

病例臨床類型以普通型為主,共273例,佔74.6%;其次為輕症,共55例,佔15.0%;危重症4例、重症2例。

(四)發現方式

366例病例中,通過核酸篩查發現197例(佔53.8%);通過密切接觸者追蹤觀察發現84例(佔23.0%);自行就醫76例(佔20.8%);高風險人群醫學觀察發現9例(2.5%)。其中,疫情早期以患者自行就醫和核酸篩查發現病例為主,後期以密切接觸者篩查發現病例為主。

(五)聚集性疫情概況

此次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共發生聚集性疫情29起,涉及病例127例,其中一代病例40例,二代病例77例,後續感染病例10例。

聚集性疫情類型包括10起公共場所聚集性病例、13起家庭型聚集性病例和6起公共場所和家庭混合型聚集性疫情。所有聚集性疫情的一代病例的感染地點均為新發地市場;77例二代病例中,感染發生地點主要為玉泉東市場、百事公司和面面俱到等公共場所(共59例病例、76.6%)。其他家庭和工作單位聚集性疫情中的首發病例均曾去過新發地批發市場,在家庭中或單位中造成續發傳染。

三、河北等其他省份疫情

截至7月6日,共6個省份報告北京疫情關聯病例,包括河北(確診病例21例、無症狀感染者6例)、遼寧(確診病例3例)、四川(確診病例1例)、天津(確診病例1例)、浙江(確診病例1例)和河南(無症狀感染者1例)。

其中,河北省報告的確診病例中,男性14例,女性7例;最小年齡1歲,最大年齡62歲,平均年齡33歲(中位數)。病例主要分布在雄安新區(13例)、保定市(2例)、張家口市(2例)、廊坊市(2例)、定州市(1例)和滄州市(1例)。共發生5起聚集性疫情,涉及19例病例,其中1起涉及11例,其餘4起均涉及2例。

四、病原學檢測

(一)病例樣本檢測結果

中國疾控中心對北京52例確診病例樣本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組高通量序列測定結果顯示,與武漢參考毒株NC_045512序列相比,所有樣本在C241T、C3037T、C14408T、A23403G四個位點發生突變,並且在28881-28883位點發生GGG突變為AAC,符合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I基因位點的突變特徵。河北、天津市確診病例樣本新冠病毒全基因組高通量序列與北京病例樣本的全基因組序列100%相同,同樣存在相應的變異位點,同屬於新型冠狀病毒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I。

(二)環境樣本檢測結果

中國疾控中心對北京市新發地市場8份環境樣本進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組高通量序列測定,結果顯示,與52例新冠患者樣本的全基因組序列在C241T、C3037T、C14408T、A23403G、GGG28881-28883AAC 七個位點突變相同,同屬於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I。

五、防控措施

新發地聚集性疫情發生後,北京市迅速明確確定疫情性質,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採取「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常態化防控機制,從實施分級分類精準防控、嚴格管理重點場所和重點行業、擴大核酸檢測能力和範圍、加強病例發現救治和院感防控、嚴格出京管理、增加社交距離、公開透明發布疫情和開展健康宣教等多個方面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河北、遼寧、四川、浙江、河南等疫情波及省份在疫情發生後迅速行動,依靠聯防聯控機制,開展風險排查、加強市場管理、群防群控等綜合防控措施,有效防止了疫情的擴散蔓延。

(一)迅速鎖定疫情來源,果斷採取封控措施。北京市通過調查發現兩名指示病例在發病前均有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綜合交易大廳訪問史,並從攤位環境標本中檢測到新冠病毒核酸陽性,迅速鎖定新發地市場為此次疫情的來源。6月13日,立即對新發地市場採取休市措施並全面封控,禁止人員和貨品進出新發地市場,並對周邊小區採取封控措施。

(二)及時開展風險研判,開展分級分類精準防控。北京市通過對新發地市場不同區域進行全面環境採樣,發現病毒檢測陽性標本主要集中在新發地市場地下一層綜合交易大廳,而其他區域幾乎未檢出陽性標本,進而劃定不同級別風險人群開展醫學觀察及健康監測。同時,以街道(鄉鎮)作為判定單元,劃分疫情低風險、中風險、高風險街道(鄉鎮),針對不同風險、不同人群、不同場所採取相應的防控策略措施。

(三)迅速排查、管理重點場所及重點行業。北京市迅速排查新發地農貿市場相關人員,防止流出貨品造成感染風險;加強全市農貿市場、菜市場、餐飲店、單位食堂等場所防疫措施,全面規範開展環境消殺並加強監測,對其從業人員進行健康排查和核酸檢測;對監管場所、養老機構、福利機構、精神衛生機構等特殊機構場所,實行嚴格封閉式管理,重點防控輸入性疫情和內部疾病傳播;根據新發地市場溯源分析,嚴格口岸食品檢驗檢疫,完善進口食品檢疫標準,加強溯源管理。

河北、遼寧、浙江等省份組織各地公安、衛生健康、基層社區等方面力量,依靠大數據排查北京疫情相關人員,確保全部落戶到人、建檔立卡、檢測到位。同時嚴格落實客運場站和交通運輸工具體溫檢測、車輛消毒等措施,確保站(區)內食品安全和環境衛生。對農產品市場、海鮮市場、超市等加強監督管理,嚴格落實風險排查、測溫登記、環境衛生消殺、外環境檢測、個人防護等措施。在範圍內開展食品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行動,緊急組織檢查畜禽肉類和水產品庫存貯存和進貨查驗情況。

(四)擴大核酸檢測範圍、落實應檢盡檢。北京市通過多種手段迅速擴大核酸檢測能力,全面整合本市各類機構檢測能力,以及國家和其他省份支援的檢測力量,按照重點人群「應檢盡檢」、其他人群「願檢盡檢」的原則,分級分類開展核酸檢測。重點對新發地市場工作人員及訪問人員,出現病例的小區的居民,出現病例或環境檢測陽性場所的人員等開展檢測,同時對各類風險場所進行環境採樣檢測,提升早發現的能力。河北、天津、遼寧等省份均採取措施提升實驗室檢測能力,確保有足夠的檢測能力應對處置疫情。

(五)加強病例發現、救治,防止院內感染。北京市通過發熱門診排查、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風險人群居家觀察、大規模人群核酸檢測等多種途徑,全面提升病例發現能力。醫療機構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充分發揮好發熱門診探頭和前哨作用,發熱門診對就診的發熱人員全部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全市各醫療機構提升防控等級,堅持門診預約掛號制度,加強醫務人員防護,嚴防院內感染。

(六)嚴格出京管理、防止疫情輸出。鑑於疫情初期風險的不確定性,為了防止疫情輸出至其他省份,北京市要求中高風險街鄉、新發地市場相關人員禁止離京。同時,停止開放境內跨省區市團隊旅遊業務,降低人群流動性。河北、天津等省份也相應加強對流入人群的篩查、管理工作。

(七)增大全社會社交距離。在二級響應級別下,北京市通過採取包括調整公共運輸限流比例、公眾場所限流、停止賽事、恢復線上課堂、商務樓宇以及餐館等公共場所做好體溫檢測、通風消毒等多種措施增大全社會社交距離。

(八)公開透明回應社會關切。堅持公開透明原則,每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疫情初期每日召開兩次新聞發布會,由專家公布疫情相關信息,包括病例基本情況、活動場所、防控薄弱環節、風險評估、防控策略、健康提示等,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消除公眾恐慌心理。加強健康教育,引導公眾採取健康行為,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常通風,積極做好個人預防。

此外,北京、河北、遼寧、河南等地均採取措施進一步加強醫護、疾控、實驗室檢測等專業人員技術培訓,確保有足夠的流調隊伍及檢測能力,能夠第一時間應對處置疫情。

六、疫情特點及趨勢研判

(一)初步判斷此次北京市新發地市場相關的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是通過汙染環境、物品、人員接觸等多種暴露方式導致的一起較大規模的暴發疫情。疫情迅速擴散到北京市多個區和其他省份,並在有關市場、家庭、單位等發生了29起新發地相關聚集性疫情。

(二)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及病毒基因測序結果分析,引起此次疫情的毒株為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I,排除由動物病毒外溢傳染人導致本次疫情的可能。病毒如何引入市場以及在市場內的擴散、傳播機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三)目前,北京市等實施的綜合防控措施效果已經顯現。自6月13日關閉新發地批發市場以來已過22天,接近兩個最長潛伏期,相關暴露人員繼續發病風險已基本消除。高風險環境、人群均已有效識別發現、處置並納入管控範圍。目前,已連續1周每天新增病例數為個位數,且均來自於已有效管理人群,後續發生新的感染的風險較低,北京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四)河北、遼寧、河南、浙江、四川、天津均已有效控制北京新發地相關疫情。

編輯 賈聰聰

相關焦點

  • 【中疾控:北京病例樣本檢測結果較武漢參考毒株在四個位點發生突變...
    2020-07-10 14:58:10來源:FX168 【中疾控:北京病例樣本檢測結果較武漢參考毒株在四個位點發生突變
  • 英國新冠突變毒株有多可怕?
    英國突變毒株「潛藏已久」 這種名為「VUI - 202012/01」的新病毒,於今年9月20日在英國肯特郡首次發現,似乎與倫敦和東南部地區的感染暴發有關。 10月底英格蘭第二波疫情暴發,病例才出現爆炸性增長。進一步的測試結果也在10月份揭曉。
  • 天津、河北與北京新冠病例均為同一病毒序列,同屬歐洲家系!
    (健康時報記者魯洋)11月8日,天津市疾控中心對本市第138例本土確診病例,進行了新冠病毒全基因組高通量測序和序列分析。測序分析結果顯示:與北美3至6月份流行毒株高度近似,屬於L基因型歐洲家系分支II。
  • 義大利研究:倫巴第地區最早擴散的新冠毒株並非直接來自中國
    據《南華早報》22日報導,義大利著名流行病專家、米蘭大學教授卡爾洛·費德裡科·佩爾諾(Carlo Federico Perno)領導的研究團隊在醫學預印本網站MedRxiv發布了這一研究結果。倫巴第是西歐已知最早爆發新冠疫情的地區,確診病例數超過義大利全國確診病例的三分之一。
  • 武漢江岸區出現混合樣本核酸檢測,區衛健委:可保證檢測結果
    5月18日下午,江岸區衛健委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採取混合檢測方式是根據武漢市衛健委下發《全市加強核酸檢測加快篩查無症狀感染者工作方案》文件要求的,以提高核酸檢測速度。江岸區衛健委疾控科一名工作人員說稱,採取混合樣本核酸檢測前做過預試驗,可以保證檢測結果。
  • 義大利研究稱在去年12月口咽拭子樣本中發現新冠病毒
    新華社羅馬12月18日電(記者李潔)義大利研究人員近日發現,在去年12月採集的疑似麻疹患兒口咽拭子樣本中發現新冠病毒。 義大利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在美國《新型傳染病雜誌》網絡版上發表論文說,他們檢測了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期間採集的39份口咽拭子樣本,這些樣本來自疑似麻疹但最終麻疹檢測呈陰性的患者。
  • 引發歐洲混亂的英國新冠變異毒株如何發現的?對疫苗意味什麼
    科學家們正在努力研究B.1.1.7毒株是否真的更擅長人傳人。如果其傳播力更強,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他們還想知道新冠B.1.1.7毒株的變異速度為何如此之快,該毒株一次獲得了17個突變,這是前所未有的。英國愛丁堡大學分子進化生物學家安德魯·蘭巴特(Andrew Rambaut)表示其正嘗試在實驗室中鑑定出該毒株的一些突變特徵。
  • 實錘來了——武漢只是病毒爆發地,而非源頭
    (三)美國疫情,與武漢關係不大大家關心的是,美國和美洲的樣本毒株,跟武漢和法國有沒有關係。圖中實心黑色圓球表示美洲的樣本,樣本總量不大,但足以說明問題。 美洲的毒株樣本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可以跟來自亞太的毒株追溯到同樣的祖先,下圖中藍色線頭附近那個家族,共有7個。
  • 義大利去年12月口咽拭子樣本中發現新冠病毒
    義大利研究人員近日發現,在去年12月採集的疑似麻疹患兒口咽拭子樣本中發現新冠病毒。   義大利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在美國《新型傳染病雜誌》網絡版上發表論文說,他們檢測了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期間採集的39份口咽拭子樣本,這些樣本來自疑似麻疹但最終麻疹檢測呈陰性的患者。
  • 武漢這座天橋火了!
    31省區市新增確診24例 其中本土8例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3日通報,1月2日0至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6例(上海6例,福建2例,廣東2例,陝西2例,北京1例,天津1例,內蒙古1例,遼寧1例),本土病例8例(黑龍江4例,遼寧2例,北京1例,河北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
  • 這2點必須知道
    英國的新毒株(或者叫新變種)被命名為VUI-202012/01,是今年9月在倫敦或肯特郡出現的。新毒株出現了17個位點的突變,最重要的一個是刺突蛋白中的N501Y。關於N501Y突變的親和力變化,請看下圖2個箭頭交匯的色塊。圖裡的色塊,代表突變與病毒親和力的關係。顏色越藍,親和力越高。英國科研人員根據細胞實驗和基因組的分析結果,推測新毒株的傳染力提高71%。
  • 「逃離倫敦」:新冠變異毒株為何會在英國「失控」
    英國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20日還表示,英國新冠病毒新毒株傳播情況「失控」,只有限制社交接觸才能控制住,尤其英格蘭第四級防疫地區的每個人都必須遵守規定,「猶如會感染新冠病毒一樣」。漢考克說,澳大利亞和歐洲大陸也發現了感染這個新毒株的病例。▲因發現變異新冠病毒,荷蘭政府禁止英國航班飛抵。圖/德國之聲報導截圖。
  • 這2點中國人必須知道
    英國的新毒株(或者叫新變種)被命名為VUI-202012/01,是今年9月在倫敦或肯特郡出現的。新毒株出現了17個位點的突變,最重要的一個是刺突蛋白中的N501Y。 新冠病毒正是靠刺突蛋白與人體相連接,進而致病和傳播。 簡單來說,N501Y突變可導致新冠病毒的傳染性增強。
  • 白巖松剛剛專訪吳尊友:為何北京和武漢疫情都指向農貿市場?潮溼、陰冷的地方可能適合病毒生存
    白巖松:對於武漢和北京的疫情,兩次都指向了農貿市場,究竟是農貿市場蘊藏傳染源?還是農貿市場人流量大容易傳染?吳尊友:我們也比較北京這次新發地(出現)的疫情和當初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出現的疫情,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像北京現在的情況,很類似於武漢早期的情況。這裡有沒有共同的規律,我們也在思考,在分析,在探索。
  • 毒株傳染力激增 英國報告的變異新冠病毒啥來頭?
    一項病毒監測初步分析發現,英國出現獨特的系統發育簇(稱為譜系B.1.1.7)發生23個特殊突變,英國政府稱為「VUI-202012/01」。在疫情早期,全球最主要的新冠病毒毒株被稱為「D株」。然而,病毒很快就發生了變異——其刺突蛋白上的第614位胺基酸由天冬氨酸(D)變成了甘氨酸(G)。  有研究發現,發生這種被稱為D614G突變的病毒擁有更強的適應性。該變異病毒早在今年2月就已被鑑定,當時主要在歐洲和美洲傳播。  此後,南非、西班牙、丹麥、瑞典、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也都發現了變異的新冠病毒。
  • 感染率高6倍毒株進入美國!全球死亡超70萬!
    美洲地區仍是疫情重災區,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最多的五個國家中四個來自美洲,美國和巴西的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回升至5萬例以上。美國累計確診病例已超480萬例,目前,一種新型新冠變異毒株幾乎已經侵入到了全美所有州,傳染性是原始毒株的6倍。
  • 北京順義金馬工業區部分環境樣本檢出陽性 未發生病毒企業間傳播
    來源:央視原標題:北京順義金馬工業區部分環境樣本檢出陽性 未發生病毒在企業間傳播今天(1月3日),北京市召開疫情防控第200場新聞發布會。會上,北京市順義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支現偉介紹,2020年12月26日,金馬工業區內戴姆勒東北亞零部件貿易服務有限公司北京配件中心出現首例確診病例後,順義區當晚立即對該園區進行全面封控,所有人員、車輛、貨品全部禁止進出,園區內食品企業也全部立即停工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