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我是殺人犯》是由鄭秉吉執導,鄭在泳、樸施厚主演的韓國犯罪題材電影,片中體現了警方的無能。
與之對應的是犯罪分子的猖狂。15年前連環殺人案的犯罪分子直到公訴期快結束的時候還逍遙法外,其間警察崔向久曾經和殺人犯面對面搏鬥,還在追捕過程中被殺人犯捅傷,割壞了臉,而曾經是柔道運動員的殺人犯始終任意妄為,不肯露面,警方更是無能為力。
事情出現轉機是因為有一個作家李鬥石出了一本新書,叫做《我是殺人犯》,成為暢銷書。他在書中提到的種種殺人細節,幾乎都能和崔向久掌握的情況一致。他還做客電視直播廳,和崔向久面對面辯論。也曾引起被謀殺女子全家的綁架報復,但最後才知道這是一個錯誤。李鬥石也是一名受害者家屬,他的母親被殺人犯給害死了。他為了引出殺人犯才寫了這本書,並要以新聞媒體直播的方式暴露給殺人犯。當他和崔向久辯論的時候,殺人犯打來電話。崔向久和殺人犯約定,在直播廳展開現場辯論。殺人犯計算追訴時間,以為過了追訴有效期,就參加了辯論。結果,經過崔向久的計算,離著最後追訴期還剩下幾個小時。殺人犯逃跑,崔向久和李鬥士以及被殺女人的全家都在追蹤他,最後經過殊死搏鬥,把殺人犯制服。當警方逮捕殺人犯的時候,崔向久拿手術刀刺向了殺人犯的心臟,導致殺人犯死亡。因為所有人都要殺人犯去死,沒有中間道路可走。崔向久因此而坐牢,出獄的時候迎接他的是被害者的家屬包括李鬥石。
在崔向久和殺人犯的搏鬥中,崔向久屢次失敗,而殺人犯卻活得很長久,屢屢經歷險情,始終不死,要不是崔向久暗中刺他一刀,他還是要逃脫法律的制裁的。除了崔向久以外,警方幾乎無能為力。如果真有辦法抓到他,也就不會有李鬥石冒名頂替的事了,更不可能有電視直播辯論引出殺人犯的事了。
總之,殺人犯太猖狂,武藝太高強,反倒是警方太無能,法律太脆弱。事實上,或許真的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