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錘落地!
據韓國媒體報導,11月14日,韓國警方已經確認《Produce101》全系列造假,整一系列節目中的投票結果都與觀眾實際投票結果不符。
與此同時,因涉嫌操縱Ment選秀節目《Produce101》得票而被拘留的安俊英PD正式也在當日被移交於檢察機關。據悉,針對節目造假案,韓國警方目前已對10多人立案,其中還包括CJ ENM的高層負責人。
從全球最火熱的節目模式,到節目組多人被提起公訴,韓國綜藝和娛樂界正在經歷一場地震。
風靡亞洲的偶像綜藝「全都是泡沫」
2018年,《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相繼在中國視頻網站播出,在國內掀起了偶像養成熱潮,不少媒體都把這一年定義為「中國偶像元年」。
而這些節目的原版模式,正來自於韓國的《Produce101》。
四年前,女團養成節目《Produce 101》在韓國首播,並在韓國國內和海外社交網絡上迅速躥紅。第二年,改選男團的《Produce 101》第二季(粉稱「Produce202」)總決賽收視率高達5.1%,創造了節目的最高收視率,對於Mnet這樣一個以音樂和娛樂節目為主的頻道而言,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俗。
隨即,節目模式也被輸出到中國、泰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又一場韓綜旋風席捲亞洲。
轉折出現在今年夏天。
7月19日,《Produce 101》第四季總決賽,11人限定男團成功出道,出道的名單卻讓不少粉絲大跌眼鏡,原本穩在出道位的練習生意外落選,替換他們的是一些原本不被看好的選手。
不久,有粉絲發現,節目最終的第一名和第二名、第二名和第三名、第六名和第七名、第七名和第八名、第十名和第十一名之間的票數差都是29978。
進而粉絲們們發現,從第1名到第20名的最終得票數,構成了一個「神奇的等差數列」,每位選手之間的得票數和票數差都剛好是7494.5的倍數。
面對粉絲的質疑,節目組依然態度強硬,稱「巧合就是巧合,我們沒有造假。」
對於這樣的巧合,韓國數學家都坐不住了。「這和連中9次彩票的概率差不多,在概率學上,這是不可能事件。出現這樣的結果,只有一種可能:節目組事先就已經確定排名,並偽造了投票結果。」
7月24日,被徹底激怒的粉絲一紙訴狀把製作組告上了法庭。
接到傳票後,Mnet發表聲明,終於承認簡訊計票存在失誤,但對比賽結果沒有影響,同時委託警方介入調查。
8月19日,韓國警方對CJ經紀公司進行了扣押搜查。在搜查過程中,警方在節目組工作人員的手機中發現了涉及投票造假的通話錄音,錄音顯示,造假行為不只存在於被粉絲舉報的第四季,造假行為從第一季就開始了。
在警方掌握充分證據後,11月6日,節目總導演安俊英終於承認,《Produce 101》存在票數造假。
「全民製作人」敵不過資本和節目組的黑手
「我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沒辦法出道,我們組長說了,公司只能出道一個人。」一位參加了《Produce404》的練習生對記者說。
在MBC日前播出的《PD手冊》節目中,記者通過暗訪發現,《Produce 101》的黑幕不只是大結局修改票數這麼簡單。
從節目最開始選拔C位練習生的環節,「造假」就已經開始。
節目製作組在沒有通知任何練習生的情況下,擅自修改了C位練習生的選拔規則,最終導致原本的「C位」被換。
甚至有的參賽選手,在競演之前,就已經知道了競演歌曲。
出道與否,直接決定著練習生的命運。在CJ公司的另一檔節目《偶像學院》中,從未跌出過出道位的人氣選手李海印在決賽中莫名其妙被擠出出道位,節目結束後,她收到了一份來自CJ公司的出道合約,承諾未來一年後會讓她出道。
然而當時間慢慢耗盡,李海印才猛然發現,這只不過節目組和經紀公司為了息事寧人的套路罷了。
通過《Produce101》和眾多選秀節目,CJ公司已經建立了自己龐大的商業帝國。
從幾年前開始,通過兼併,CJ把眾多中小經紀公司變成自己的子公司,以低成本招募大量練習生,其中幸運的可以通過熱門選秀節目成功出道,積累人氣,然而,更多懷著明星夢的年輕人,只能依照著合約不停地練習和演出。而他們從公司得到的收入,只有每月5萬韓元(約人民幣300元)的話費。
《Produce 101》造假事件所引發的餘震還在繼續。目前,第三季的出道團IZ*ONE和第四季的出道團X1的工作已經全部停止,公司正在考慮是否解散團體。
「利用練習生的迫切感,製作出的選秀節目,結果十分苦澀。最後是練習生、粉絲和中小經紀公司受到了巨大的傷害。」《PD手冊》的韓鶴洙在節目最後說,「不公平的選秀節目,對年輕觀眾來說,可能是殘酷的回憶,坦白錯誤,並制定公正的方案,唯有這樣,才能治癒錯誤的回憶和傷疤。」
長按二維碼
加入傳媒人專屬交流群
添加時請註明「傳媒群」+姓名+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