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速覽
2020.11.5
01
國內要聞
1. 商務部:2019年利用外資1412.3億美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華投資增長33.6%
11月5日,商務部外資局和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會場聯合主辦外商投資專題發布會,並發布《中國外資統計公報2020》和《中國外商投資指引》。
《中國外資統計公報2020》指出,2019年,新設外商投資企業4.1萬家,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412.3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比上年增長2.1%,規模居全球第2位。
截至2019年12月,中國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達100.2萬家,累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2.29萬億美元。
其中,2019年規模以上外商投資企業工業增加值較上年增長2%。外商投資企業繳納稅收2.87萬億元,佔全國稅收收入的18.2%。
規模以上外商投資工業企業利潤1.56萬億元,佔全國比重為25.1%。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商品總值1.82萬億美元,佔全國比重為39.9%。
分領域來看,科學技術、信息軟體等服務業外資使用金融增長較快。2019年,我國一、二、三產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佔比分別為0.3%、29.9%和69.8%。其中第三產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10.3%,佔比較上年提高5.2個百分點。
投資主要集中在製造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等行業。其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較上年分別增長63.9%和25.9%。
值得關注的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華新設外商投資企業5570家,較上年增長25.2%,實際投資81.2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3.6%。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主要投資來源地投資保持增長。
以實際投入金額計,過去一年排名前15位國家(地區)依次是香港地區、新加坡、韓國、英屬維京群島、日本、美國、開曼群島、荷蘭、澳門地區、德國、臺灣地區、薩摩亞、英國、法國、愛爾蘭,合計實際投資1336.3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9%,佔中國吸收外資金額比重為96.8%。其中,新加坡、韓國、荷蘭實際投資較上年分別增長45.7%、18.7%和41.1%。(21世紀經濟報導)
2. 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開標 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
11月5日,國家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採購在天津舉行,本次集中帶量採購的冠脈支架材質為鈷鉻合金或鉑鉻合金,載藥種類為雷帕黴素及其衍生物,採購周期為兩年。
記者從現場了解到,本次集採共有11家企業參與投標,我國境內註冊上市的26個冠脈支架產品參加。通過競爭,產生擬中選產品10個,分別屬於山東吉威醫療製品有限公司、易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樂普(北京)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美敦力(上海)管理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
經過本次集採,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醫療機構臨床常用的主流產品基本中選,覆蓋醫療機構意向採購量70%以上。與2019年相比,相同企業的相同產品平均降價93%,國內產品平均降價92%,進口產品平均降價95%,按意向採購量計算,預計節約109億元。
醫療機構積極參與本次集採,共有2408家醫療機構參與,其中年採購量大於500個的851家醫療機構全部參加。首年意向採購量達到107萬個,接近2019年載藥鉻合金支架採購量(109萬個),佔2019年全部材質採購量(165萬個)的65%。(每日經濟新聞)
3. 中國天眼FAST獲重大成果 明年將向世界開放
人民網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中國天眼FAST目前已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這意味著,隨著性能的提升,FAST的科學潛力正在逐步顯現。
為實現在短時間內「多出成果、出大成果」的目標,FAST的觀測時間可謂相當寶貴。
「目前,觀測時間的競爭已經相當激烈。」FAST運行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總工程師姜鵬告訴記者,今年2月,FAST團隊克服疫情影響,正式啟動科學委員會遴選出的五個優先和重大項目,近百名科學家開始使用並處理FAST的科學數據。4月,時間分配委員會開始向國內天文界徵集自由申請項目,目前已經接到170餘份申請。
「申請的總時間約5500個小時,實際批准1500個機時,只有30%能得到支持。」姜鵬說。
據了解,為讓這一「大國重器」的價值得以充分發揮,FAST團隊夜以繼日精準調試,盡最大力量將FAST維持在最佳狀態,力爭通過優化技術保障,讓觀測時間得以安排得更加「緊湊」。
「今天取得的成果,只是證明瞭望遠鏡科學產出所能達到的高度,但這不應該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武向平表示,為了發揮更大的科學價值,計劃明年將FAST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使用。(人民網)
4. 重疾險新定義正式發布 舊產品銷售截止日期為明年1月31日
11月5日,中國保險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以下簡稱醫師協會)正式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重疾險新定義)。與此同時,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了《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以下簡稱2020版重疾表)。
根據修訂內容顯示,此次重大疾病修訂的內容主要包括優化分類、增加病種數量、擴展疾病定義範圍等三大方面。保險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2007年保險業協會和醫師協會聯合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以下簡稱舊規範),對於促進重大疾病保險健康發展有著重要作用,但是隨著醫學臨床診斷標準和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革新,舊規範中的部分內容已經不能滿足當前行業的發展和消費者的需求,需要加以修訂和完善。(每日經濟新聞)
詳情: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
5. 國家網信辦規範「知識社區問答」 知乎、豆瓣等被督促自查自糾
為有效解決「知識社區問答」行業突出問題,切實加強新業態規範管理,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自2020年9月底以來,國家網信辦指導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4省、市網信辦部署開展為期兩個月的集中專項整治。據介紹,專項整治以來,國家網信辦指導相關屬地網信辦結合行業特點,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企業主體責任,重點針對普遍存在的「議題」設置不當、「知識」良莠不齊、「專家」資質難辨等突出問題,督促「知乎、豆瓣、知識星球、微博問答、悟空問答、得到」等20家重點「知識社區問答」平臺開展自查自糾。截至目前,相關平臺累計清理各類違法違規信息38.4萬餘條,處置違法違規帳號8400餘個,行業亂象得到初步遏制,網絡生態得到有效改善。但一些平臺還存在內部運行規則不健全,用戶帳號管理、內容分發、公眾舉報等機制不完善等問題,行業整體規範管理水平亟需進一步提高。(網信中國)
詳情:國家網信辦深入推進「知識社區問答」行業規範管理
02
國際要聞
1. 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要推動中美關係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 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5日在習近平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中外媒體吹風會上,應詢介紹中方對美國總統選舉看法及其對中美關係的影響。
樂玉成表示,目前美國總統選舉計票仍在進行中,結果尚未確定。希望此次選舉平穩、順利進行。中方對中美關係的態度是明確的、一貫的。中美之間雖然有分歧,但也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間。保持和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符合中美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共同期待。希望美國新一屆政府同中方相向而行,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兩國關係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新華社)
2. 高通CEO:已向美政府申請對華為出售晶片,尚未收到回應
11月5日,高通正式發布2020財年第四財季(2020年三季度)財報。財報發布後,高通CEO史蒂夫·莫倫科夫(Steve Mollenkopf)表示,已向美國政府申請向華為出售晶片的許可,但尚未收到任何回應。
財報顯示,高通當季實現83億美元營收,同比增加73%;淨利潤29.60億美元,同比增長485%。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高通第四財季調整後淨利潤為16.6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47億美元增長76%。高通營收的高速增長和華為、蘋果兩大巨頭有著密切的關係。莫倫科夫透露,當季的收入部分包含了iPhone 12帶來的紅利,「在以後的幾個季度會更加可觀。」
他還確認,高通在當季正式收到了華為一次性支付的授權費用,總價值達到18億美元(約合120億元)。
此前高通在上一財季會議上表示,已經與華為達成一項新的長期性全球專利許可協議,另外還籤署了結算此前18億美元專利費的合同。
剔除與華為達成的授權協議費用,高通當季營收也較上年增長了35%。算上華為支付的費用,高通每股收益較上年同期增長了三倍多;即使在不計入華為這筆款項的情況下,高通每股收益也出現了增長。
這一結果超出華爾街預期。分析師預計剔除華為支付的費用,高通當季營收為59億美元,每股收益為2.23美元。這一結果推動高通股價周三盤後大漲近10%。(觀察者網)
3. 駐英使館:暫停持有效中國籤證、居留許可的在英人員入境;中國駐菲律賓使館暫時停止持有效中國籤證、居留許可的在菲人員入境
據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網站消息,因疫情原因,現宣布暫時停止在英國人員持目前有效中國籤證及工作類、私人事務類和團聚類居留許可入境中國。中國駐英國使(領)館將不為上述人員籤發《健康狀況聲明書》。
持外交、公務、禮遇、C字籤證人員不受影響。外國人如確有特殊緊急赴華需要,可向中國駐英國使(領)館申請籤證,持2020年11月3日後籤發的籤證赴華入境不受影響。
這是中方為應對當前疫情不得已採取的臨時性措施。中方將根據疫情形勢及時作出調整並另行發布通知。(中國駐英國大使館)
因疫情原因,現宣布暫時停止在菲律賓人員持目前有效中國籤證及工作類、私人事務類和團聚類居留許可入境中國。中國駐菲律賓使(領)館將不為上述人員籤發《健康狀況聲明書》。
持外交、公務、禮遇、C字籤證人員不受影響。外國人如確有特殊緊急赴華需要,可向中國駐菲律賓使(領)館申請籤證,持2020年11月3日後籤發的籤證赴華入境不受影響。
這是中方為應對當前疫情不得已採取的臨時性措施。中方將根據疫情形勢及時作出調整並另行發布通知。(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
4. 英歐承認貿易談判仍存核心分歧
英國「脫歐」過渡期將於年底結束,英國和歐盟能否在期限內達成貿易協議備受關注。英國和歐盟代表4日在結束為期兩周的談判後表示,雙方在一些核心問題上仍存在很大分歧。
英國「脫歐」談判首席代表戴維·弗羅斯特當天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談判取得進展,但「雙方在一些核心問題上仍存在很大分歧。我們將繼續努力尋找充分尊重英國主權基礎上的解決方案」。
負責英國「脫歐」事務的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則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儘管歐盟努力尋找解決方案,但在公平競爭環境、履約管理和漁業方面仍存在嚴重分歧。歐盟已為各種可能情況做好準備。」
英國首相詹森9月7日表示,10月15日是英國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的最後期限。歐盟國家領導人10月15日在布魯塞爾舉行會晤後,英方一度表示,歐盟峰會標誌著雙方談判已經結束,如果歐盟不從根本上改變立場,就沒有再談的必要。在歐盟方面表態達成協議需「雙方妥協」以及「願在協議法律文本基礎上加以討論」後,英國同意22日重啟談判。
分析人士認為,雙方須在11月中旬前達成協議才能確保有足夠時間走完各自法律程序。
英國今年1月31日正式「脫歐」,隨後進入為期11個月的過渡期。若過渡期內英歐未達成貿易協議,雙方貿易自2021年起將回到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重新實施邊檢和關稅等安排。(新華社)
5. 耐克宣布總部裁員擴大40%,已解僱上百名副總經理,全球要花17億「炒人」
據美國《俄勒岡人報》報導,11月2日,美國運動巨頭 Nike(耐克)正式宣布修改其位於俄勒岡州比弗頓的全球總部的裁員計劃。耐克預計,將在明年一月份之前從其全球總部裁員700人,而7月時耐克計劃的裁員人數是500人。
Nike 副總裁 Kim Lupo在給當地相關部門的一封信中寫道,「正如之前在2020年7月23日的信函中所指出的那樣,Nike公司將在其全球總部永久裁員。到2021年1月8日,這種永久性裁員將影響大約700名員工。」
事實上,耐克的裁員計劃早已開始。據Front Office Sports報導,今年6月,耐克CEO約翰·多納霍(John Donahoe)已致信員工,透露公司將徹底改革管理層結構。「數字業務成為耐克應對疫情衝擊的首要發展策略,集團的新目標是將數字業務的銷售佔比從上一季度的30%提高到50%。而耐克將銷售方式逐步轉向線上後,對實體門店的影響將十分巨大,其中就包括潛在的裁員。」 多納霍表示。
今年7月,耐克官方宣布高層調整的消息,並宣布將在全球總部裁減500個職位。耐克將在全球範圍內花費多達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億元)用於裁員。該公司在截至5月底時擁有75400名員工,比去年同期減少1600名。
據《俄勒岡人報》報導,耐克的裁員從去年夏天開始,當時有100多名副總經理被解僱。十月份,該公司開始裁減高層管理人員。
期權交易巨頭海納國際集團的分析師Sam Poster還在報告中提到,"大量主管級別的耐克員工將被裁。裁員並不意外,符合耐克管理層策略的變化,還有調查表明,耐克還將在接下來幾周裁掉少量的高級僱員。"(每日經濟新聞)
03
今日股市
大盤走勢
今日隔夜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連續三日收高,在外圍股市普漲帶動A股今早大幅高開,上午行情表現震蕩,下午指數持續拉升上漲,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1.30%,深證成指漲1.72%,創業板指漲1.36%。整體來看,三大股指集體收漲超1%,北向資金淨買入超100億元,市場賺錢效應明顯好轉。
具體來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利好持續發酵,政策利好促使新能源汽車板塊近期漲勢強勁,金龍汽車連續兩日漲停,比亞迪尾盤漲停,成交額119億,比亞迪已成A股第一家市值突破5000億的車企;白酒板塊全天強勢、午後5G概念持續走強,中興通訊封板。(證券日報網)
機構論市
民生證券:十四五規劃在中短期對市場影響有限,需要等待政策細節的出臺,更多是長期指引作用。十一月的行業配置向景氣度修復且有望延續到明年春季行情的板塊傾斜,尤其是可選消費和服務業。
開源證券:當下經濟復甦持續,低估值的順周期股正在迎來估值修復。如果出現較強復甦,則是價值股表現的彈性區間;如果在當前位置出現經濟下行,市場風險偏好下降帶來的估值下降將是系統性的,低估值板塊也相對安全。
東莞證券:大盤技術面處于震蕩格局,板塊走勢仍有分化,北向資金持續謹慎、海外市場走勢波動以及量能的持續縮量,對市場資金面仍有較大壓制,美國大選前後市場整體觀望態勢較濃,在此背景下,預計11月份大盤呈現震蕩盤整格局,市場仍在等待外部環境的明朗,關注成交量以及板塊輪動持續性。
光大證券:整體來看,兩市延續結構性修復行情,隨著題材股開始回暖,市場短線交投情緒大幅回升。後市關注科技熱點的持續性。縮量背景下,預計市場將繼續維持區間震蕩走勢。操作上把握盈利復甦與強政策主線。策略上,把握半導體、家具家裝、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環保、消費電子等板塊。(金融界)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股市分析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