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以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為什麼要往生?因為到極樂世界去,他跟什麼人在一起呢?是諸上善人。善人就是好人,針對的是惡人,也就是說世間的善人、惡人是相對的,你只要講這個人是善,那背後一定有個惡跟他對立。比如說:手心白的是善,那肯定手背黑的是惡;你覺得大聲講話是惡,那就小聲講話是善。每個比較都有一個標準在那裡,它是有對立的世間的善惡。諸上善人是要離開這種對立,這才是真的大善。
大善,中國古人講:上天沒有選擇,常於善人,世間有善的人你就得到好處,惡的人沒什麼好處;但是佛法要超越善惡的輪迴,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達到諸上善人的標準?前面說的「如是諸上善人」,這個「如」就是真如,就是超越善惡對待的標準,就是花開見佛悟無生,無生的人才是達到如如不動的人。如果達不到無生,那你還在生滅當中,所以生滅當中有善有惡,這個善惡差別還很大。有些世間人認為有些人是惡的,有些人也是善的,就比如,世俗當中一些法律規定是可以做的事情,一些宗教認為是不可以做的,它範圍不同了以後,標準就不一樣。
世俗人過年殺豬宰羊是很開心的,但是學佛的人就知道那是造業,那是讓眾生受苦的。善和惡在世間,它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沒辦法固定,因為它只是相對而言。對於地獄而言,餓鬼已經夠善了;對於餓鬼來說,畜生也是夠善的;對於人來說,三惡道都是惡的,都沒有什麼善的;但是對於天人來說,我們人也沒有一個好人,沒有一個是善人,因為天人是純善,我們在人間幾乎沒有人能做到純善。純善就是一點惡都沒有,誰能做到呢?天人才能做到,就算天人做到了,他也只是一個階段而已,他有一天堅持不了了,就會從天上又掉下來,所以還不是真正的善。所以只要是對立的,它就不是真正的善。
所以,這個「如」指的是,你能到淨土去,你就能夠達到如如不動的這些大善人的標準,跟他們俱會在一起,「俱會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