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世界的四土是互含互攝的
淨界法師
最後我們看蕅益大師的一個較判,把這個力用做一個總結,先看指出力用:
複次只帶業生同居淨證位不退者,皆與補處俱,亦皆一生必補佛位。
我們今天把四土當中最低的凡聖同居土拿出來說明,說我們臨命終的時候帶業往生,還帶了無量無邊的罪業,帶了通身罪業,臨命終的時候,信、願、持名,蒙佛接引到同居土,成就位不退。這樣子都能夠跟一生補處菩薩在一起,也能夠一生必補佛位,就是在這一期的生命當中,就能夠成就等覺菩薩的階位。這極樂世界不能成佛的,一世無二佛,到極樂世界能夠到達等覺菩薩,要成佛還要到凡夫的世界。這個當中所謂的皆與補處俱,亦皆一生必補佛位,這下面一段解釋了:
夫上善一處,是生同居,即已橫生上三土,一生補佛,是位不退,即已圓證三不退。
這個是引用經文,在經文當中的正宗分,蕅益大師分成三段:信、願、持名。
第一個是廣陳彼土依正妙果以啟信,廣泛的講到極樂世界的正報莊嚴、依報莊嚴,來啟發我們的信心。這個信心主要是深信三力不可思議,三力所成就,這叫作啟信。
第二段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前面講到依正二報以後,釋迦牟尼佛提出二個理由要我們往生。
什麼理由呢?第一個就是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就是一生補佛;第二個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是釋迦牟尼佛把前面的依正莊嚴作出二個總結,就是這二個理由,所以我勸你們往生。第一個上善一處,所謂的上善一處是說你生在同居土,事實上是橫生上三土。
這個我們解釋一下:
一般的國土,乃至我們娑婆世界的國土,是一個豎的。這個豎的國土它是一個法界,人跟人之間,譬如說我們跟鬼神是有界限的,鬼神的依正二報我們不能受用,鬼神也不能受用我們的依正二報,這個土跟土之間彼此不能夠互相受用。但極樂世界的土,四土當中,它彼此能夠受用的,這是一個特別的地方。
換句話說,我們雖然是帶業往生到凡聖同居土,我們還是可以去受用極樂世界的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的境界,是有這種境界。比如說我們看一個情況可以看得出來,《無量壽經》說:極樂世界的寶樹,它每一個寶樹的樹葉當中,比如我現在要去聽彌勒菩薩說法,但是我又不想去。我不想去,但是我很想聽,那在極樂世界的寶樹當中,它能夠現出十方諸佛的國土,在那個地方看到十方諸佛的說法。這種國土肯定不是凡聖同居土,也不是方便有餘土,那是《華嚴經》一為無量,無量為一,一種互含互攝的實報莊嚴土。它能夠從於一毫端現寶王剎,住微塵裡轉大法輪,那都是實報莊嚴土的境界。你讀讀《無量壽經》可以看出來,那極樂世界的莊嚴肯定不是凡聖同居土的,那四土是互含互攝的。所以說這個是約著果報的受用,有這種情況。
——淨界法師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