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媽
來源 | 男孩派原創
有天朋友跟我講了一件事:
起初是姐姐誣陷弟弟偷拿了她的毛筆,弟弟講不過,吵架就升級為打架了。之前,姐姐仗著弟弟小,一直欺負弟弟。可最近,弟弟覺醒了,他思維慢慢成熟,體力也大幅提升,男孩子長到6、7歲,沒有爆發力,也是有蠻力的。他雙手叉腰,惡狠狠地眯著雙眼,一邊說:「是時候讓你看看我真正的厲害了」,一邊扭住姐姐的胳膊,把姐姐按到了沙發上,準備打……朋友急的直叫:「弟弟,弟弟,鬆手!媽媽不是告訴過你,要保護姐姐,讓著女生嗎?」一聽媽媽這話,剛才惡狠狠的弟弟立刻鬆手並委屈地哭起來:「你總告訴我男生要保護女生?為什麼呀?那誰保護我啊?」朋友趕緊柔聲道:「這世界上永遠有一個女人,無論你好你壞,她都保護著你呢!」弟弟聽了,立刻破涕為笑,開心地說:「媽媽我知道那個女人是你。」那天,弟弟不但沒再和姐姐吵,還很體貼地主動幫媽媽洗碗,收拾屋子。確實,在常人印象裡,男孩皮實、心粗又大大咧咧,粗放養育也無所謂,可當我們讀懂男孩的成長過程,就會明白:男孩相對「晚熟」,
更需要父母「循循善誘」
從出生到5、6歲,女孩的大腦發育都會快於男孩,直到7、8歲,這種趨勢才有逆轉的可能。這讓他們很難精準體會人與人之間傳情達意的語氣、眼神和態度。也正因此,男孩更需要成人的循循善誘,才能確切理解很多話語的含義。記得我兒子剛上一年級時,總丟三落四,好幾次都把課本、試卷落在家裡,不得以,我隨叫隨到給他送了幾次。有天兒子回家後跟我說:「媽媽,老師今天誇獎我了」。「我看你啊,長大後只適合當自己老闆,有隨叫隨到的手下,捅多大簍子,忘多大事,都有人託著」。
其實,老師本意是批評兒子不細心,可孩子卻理解成「老師誇獎他是當老闆的料。」男孩子小時候,思維都是直線狀的,他們很少會「繞彎」。想要男孩學什麼東西、知曉什麼道理,一定要循循善誘地直接說給他聽,反諷、影射這種方法,根本就適合他們。男孩更感性,硬碰硬,行不通
網上曾有一個視頻,美國一名父親,因兒子成績差,逼兒子親手毀壞遊戲機。這位父親在一天早上又發現孩子看了YouTube的視頻,就把孩子最心愛的PlayStation4遊戲機,裝進包裝紙裡,逼著孩子用棍子和石頭,把遊戲機砸爛。父親一邊要孩子砸碎遊戲機,一邊質問孩子:「你說,不聽話的下場是什麼?」面對自己心愛的遊戲和父親的逼迫,男孩無助地哭了起來。父親則親自上陣,用石頭猛砸,最後還把遊戲機放在車輪下,當場開車輾壓。視頻看得人很揪心,只因成績差,就要把遊戲機碾的粉碎,孩子從父親的行為裡,看到的只是:我無法控制你,就要毀滅你。這種強硬的教育方法裡,孩子學不到什麼是糾錯,什麼是自律,什麼是勞逸結合。前段時間,知名仿妝博主宇芽遭男友家暴的事曝光網絡。而宇芽的男友沱沱,從小父母離異,他經常被媽媽打,還因為媽媽不允許他去看奶奶,讓他跪很久。孩子雖小,可他們也有思想,用強硬或專制的方式對待孩子,只會讓孩子也學到暴力和簡單粗暴。「皮鞭不只會降低孩子的尊嚴,也會毀損孩子的心靈,會在心靈中投入最陰鬱、最卑鄙的陰影:畏縮、怯懦、仇視人類和虛偽。」
男孩子將來是要長成男人的,對於在生理上會更佔優勢的男孩而言,我們更要用溫柔的話語,有溫度的懷抱,在男孩心靈裡投下善良、正直、通情達理的影子。男孩更易封閉心靈
溫柔是最好的尊重
在《為什麼男孩會失敗》一書中,作者指出:「現在的世界更看重口頭交流,可是男孩並不擅長交流。」男孩腦內負責語言、推理及感情的纖維束體積要遠小於女孩,因此,男孩的思維普遍沒有女孩那樣周全、細緻。這導致他們遇事也不願求助,即便傷心難過,也喜歡封閉自己。而此時,成人的溫柔以待,就是打開男孩心靈的唯一鑰匙。奧斯卡獲獎電影《心靈捕手》裡,男孩威爾在麻省理工學院做清潔工。他有著超高的數學天賦,兩次輕鬆解出教授寫在樓道裡的數學難題。可當教授有意提攜他,威爾卻不以為意,自暴自棄。他把時間都花在跟三五好友一起喝酒、打架鬧事上。面對高薪高地位的國家安全局的工作,他也左右搖擺,甚至對深愛的高材生女友,他也不敢說愛。而這一切,都源於威爾童年被不斷寄養在各個家庭裡,被繼父毒打,讓他安全感盡失。面對傷害,威爾選擇封閉自己,他甚至氣跑好幾個教授找來的心理醫生。最後一個心理醫生尚恩,每周定時跟威爾見面,可他從不逼迫威爾說什麼,或剖析自己。倆人相處的溫度漸漸上升,尚恩循循善誘,告訴威爾「一切都不是他的錯」,才讓威爾打開塵封已久的心靈,想通了自己想要什麼,並準備迎接更加積極向上的生活。「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發展心智,而大部分人更多的是只發展了「智」的層面,「心」的層面的成長是缺失的。」
「尤其是很多男性在情感層面尚未發育成熟,因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並沒有從父母那裡學會如何表達愛、接收愛、感知愛,如何讓愛流動,甚至沒有學會在情感層面的基礎溝通、要麼迴避溝通,要麼暴力溝通。」
對於不擅交流,對思維捕捉沒那麼細膩的男孩而言,我們更要細心耐心,向男孩表達愛,也讓男孩學會愛,學會有溫度的表達。旅美作家蔡真妮的孩子,初上美國幼兒園時,老師給每個家長,發了一份備忘錄。親愛的,如果我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就把我們「設為星標」★吧!這樣就不會錯過每天推送啦!
識別二維碼,關注男孩派
每早七點陪你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