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

2021-02-19 山西職院圖書館

作品鑑賞

首聯「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喚出「孤雁」,「不飲啄」。寫得孤雁有品骨。孤雁非常想念它的同伴。不單是想念,而且還拼命追尋,是一隻情感熱烈而執著的「孤雁」。「不飲啄」體現出孤雁的執著,不達目的絕不放棄的決心。寄寓詩人當時渴望與親人朋友團聚的心情。

頷聯「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境界忽然開闊。高遠浩茫的天空中,這小小的孤雁僅是「一片影」,它與雁群相失在「萬重雲」間,此時此際顯得惶急、焦慮和迷茫。「一片」、「萬重」對比,構成極大的反差,極言其「孤」。「誰憐」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詩人對孤雁的憐憫之情。形象地寫出了路遠雁孤、同伴難尋的悽苦之情。這一聯以「誰憐」二字設問詩人與雁,「物我交融」,渾然一體了。詩人所思念的不單是兄弟,還包括他的親密的朋友。經歷了安史之亂,在那動蕩不安的年月裡,詩人流落他鄉,親朋離散,天各一方,可他無時不渴望骨肉團聚,無日不夢想知友重逢,這孤零零的雁兒,寄寓了詩人自己的影子。

頸聯「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聯緊承上聯,從心理方面刻畫孤雁的鮮明個性。「似」、「如」二字表現了未見而似見,未聞而猶聞的幻覺。頸聯通過對孤雁飛著叫著尋找同伴的描寫,將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現得淋漓盡致。它被思念纏繞著,被痛苦煎熬著,迫使它不停地飛鳴。它望盡天際,不停地望,仿佛那失去的雁群老在它眼前晃。它哀喚聲聲,不停地喚,似乎那侶伴的鳴聲老在它耳畔響。所以,它更要不停地追飛,不停地呼喚了。這兩句血淚文字,情深意切,哀痛欲絕。從中體現出詩人流離失所,生活困苦,又沒有親人和朋友可以依靠的狀態。「猶」和「更」道出了詩人心中的沉重的悲哀與傷痛。

相關焦點

  • 孤雁——唐·杜甫
    孤雁——唐·杜甫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 什麼是出韻、兼韻、孤雁出群、孤雁入群、葫蘆韻、轆轤韻?
    3、孤雁出群格與孤雁入群格剛才的首句押鄰韻,或者尾句押鄰韻,古人也有說法。明朝人謝榛在《四溟詩話》說,首句押鄰韻(借韻),叫做孤雁出群格 ,而且宋朝人就有了這種說法:七言絕律,起句借韻,謂之「孤雁出群」,宋人多有之。
  • 美文欣賞 | 鏡湖孤雁
    抬頭望去,只見藍天之下,一隻孤雁扇動著碩大的翅膀在空中不停地盤旋翱翔。不知怎的,忽然之間,就想起了杜甫的《孤雁》:「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落了單的孤雁不飲不啄,不停地盤飛鳴叫,叫聲裡是對同伴的苦苦思念和執著追尋。誰又能念憐孤雁與同伴相失於萬裡雲天,只落得形單影隻的那種幽寂與孤苦呢?我的心裡再次湧起了對這隻落單大雁濃濃的憂憫之情。
  • 《孤雁》衛視熱播 程愫朱泳騰"同居"遭非議
    程愫孤雁劇照 程愫孤雁劇照 網易娛樂10月8日報導 由李輝擔綱執導, 實力派演員程愫、朱泳騰領銜主演的大型年代諜戰劇《孤雁》正在湖北和廣東兩大衛視熱播該劇以女性視角作為切入點,圍繞中共黨員「孤雁」為主線,講述了共產黨員「孤雁」失憶後自我找尋並與敵方鬥智鬥勇的故事。該劇因獨特的視角以及精良的製作團隊自開播之日起,收視便穩居同時段影視劇排行前列。而劇中飾演女主角「孤雁」的程愫,也因其對角色的出色的演繹,深受觀眾喜愛。
  • 《孤雁》程愫遭"逼婚" 霸氣回絕拒其於門外
    程愫網易娛樂10月13日報導 由李輝擔綱執導,實力派演員程愫、朱泳騰領銜主演的大型年代諜戰劇《孤雁》正在湖北和廣東兩大衛視同步熱播。隨著劇情一步一步的進展《孤雁》的收視率也在節節攀升,有望成為金秋最受關注的諜戰劇之一。回看以往諜戰劇,大多是以男性為主線講述的,而《孤雁》則一改往常諜戰劇創作角度,選用女性這一視角作為切入點,圍繞中共黨員「孤雁」為主線,講述了共產黨員「孤雁」失憶後自我找尋並與敵方鬥智鬥勇的故事。曾出演過諜戰劇《與狼共舞》系列的程愫,此次在劇中獨挑大梁演繹「女特工」李梅一角。
  • 杜甫的千年一嘆:野鴉不懂孤雁的傷悲,正如白天不懂夜的黑
    ——《舊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杜甫寫下了《孤雁》一詩。其中,頷聯"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成千古名句,讀來令人動容。孤雁 / 後飛雁杜甫 〔唐代〕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
  • 杜甫晚年的一首詠物詩,借孤雁比喻自己,表達失群之人的痛苦落寞
    自古以來,孤雁就是人們愛用的物象,因為它總能將環境渲染得十分悽清,詩人借景抒情,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就不知不覺的加深了詩歌的感情,也將詩人想要表達的東西更好地呈現出來。如杜甫的這首《孤雁》,只以「孤雁」為主體,看似是寫落單的大雁的悽慘,其實何嘗不是藉此抒發自己的無奈與孤獨呢?
  • 宋詞彙編:解連環·孤雁
    宋詞彙編解連環·孤雁編/五令書生楚江空晚。悵離群萬裡,恍然驚散。自顧影、欲下寒塘,正沙淨草枯,水平天遠。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料因循誤了,殘氈擁雪,故人心眼。誰憐旅愁荏苒。
  • 蘇軾被貶後,看到孤雁,寫了一首絕唱,最後一句寫出了豁達瀟灑
    唯有那孤雁在夜空裡飛過,留下漆黑的影子。詞的下片的意思是,那晚空中飛行的孤雁突然看見了我,受驚的飛上天,心中是有恨,可是有誰能夠明白呢?孤雁是不願意揀那寒枝棲息,然而心甘情願躲在那寂寞的沙洲裡受苦受難。詩在這兒說明是在寫孤雁,其實他還是要以這樣一種動物來表述自身心中的這個美好願望,他不願意隨波逐流,寧可去過那甘苦甜鹹的生活,也要堅持自身的氣節。
  • 鴻鵠,孤雁,流鶯,歸燕,野黃雀
    孤雁(杜甫)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萬重雲?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雁善於飛翔,具有守時,守信,忠貞等諸多優良品格,但喜歡群居,詩人以孤雁自比,喻自己缺少志同道的知音,孤單,落寞,不容於世,而又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投機鼓譟,以至抱負難展,壯志難酬的悲壯。唐朝大詩人中不得意的很多,不能左右命運而又渴望自由成為詩人們普遍的情緒。
  • 荒蕪衰草鴻聲咽,長空孤雁嘆;一往情深,盡在九首清商怨
    雲淡風輕,長空孤雁嘆。春光飛流短伴,獨自醉、神疲魂懶。綺夢縈連,花殘芳褪怨。古典君:雲淡風輕,寒霜蕭瑟。細細柔柔的思念,吟不出一句成調的曲子。冷月遠遠地懸在天邊,溫柔中帶著冷意。長空孤雁,又惹一聲長嘆。《清商怨·難解怨》情牽遙望他鄉遠,淚盈如雨漫。婉唱笙歌,痴心更苦綣。
  • 人無家國,若失群之孤雁;國若忘本,如無舵之方舟
    人無家國,若失群之孤雁;國若忘本,如無舵之方舟。殆矣哉!隱士不才,適逢盛筵,慨然有懷,作此鄙文,期見者共鳴,待諸君雅賞。雖有見笑大方之慮,然偶或子期默嘆,則吾盪氣迴腸,歸家去兮!郭寶玉,自號終南隱士。
  • 劉德華純原版伴奏:愛永遠存在 孤雁 浪子心聲 誰能明白我
    劉德華純原版伴奏: 愛永遠存在 孤雁 浪子心聲 誰能明白我曲肖冰 - 醒來折花作詞:劉濤、溫莨、堇臨作曲:劉濤編曲:譚侃侃
  • 《孤雁》聞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