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被貶後,看到孤雁,寫了一首絕唱,最後一句寫出了豁達瀟灑

2021-01-13 銳傑講歷史

蘇東坡可以說北宋時期最傑出的詩人、詞人、書畫家,縱覽一生,起起落落,從小就是以詩文名聞鄉裡,之後參加科考,高中第二名;這相對於任何的一個人而言,那都是人生道路的大幸,可是相對於蘇東坡而言,則是噩運的開始,之後他因為卷進了那時候政治鬥爭,變成了階下囚,從一位受人尊重的文學家,一夜間,變成了一個死囚罪臣,這不得不承認,命運給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正好寫到這裡,要稍微地說一下,蘇東坡的獲罪,其實與王安石,並沒有很大的關聯,要清楚那時候要是沒有王安石從中斡旋的話,蘇東坡早已丟掉了性命。許多人覺得王安石是一個自私的人,但本人卻是恰恰認為,他是整個宋代最正直,也是最有氣節的一位。

言歸正傳,接著與大家聊一聊蘇東坡,那麼一談起蘇東坡,有關他的文學著作,那是不可不提,在整個宋代,蘇東坡就好像夜空裡最亮的那一顆星,他寫出了宋代最為優美的詩作,及最為有分量的詞作,有關他的詩詞名句,本人是十分的喜歡。無論是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還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那都是非常的喜歡。

今天並不是為大家推薦這兩首,而是要介紹他另一首,一樣十分經典,也是十分值得一讀的佳作,那就是他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這也是他被貶官到黃州之後的作品,應當說與《念奴嬌·赤壁懷古》寫於相同時期,殊不知這首詞,卻是更能夠看得出蘇東坡的內心變化,在這首詞中,多方面地體現出了蘇東坡的觀點,及他相對於那時候形式的看法。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宋代: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黃州是蘇軾悲劇的開始,與此同時也是他在文學上集大成的最佳時期,在這個時期,他寫出了諸多廣為流傳的詩詞著作,尤其是他這首詞《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文筆十分的唯美意境,尤其是那末尾的一句「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到現在早已成為了千古名句,不曉得感動了多少人。

蘇軾一篇首就是以月、梧桐、斷人等一系列傷感的詞彙,因此使得這首詞詞,給人這個十分哀傷,也十分傷感的畫面。詞的上片大致的意思是,遠方的夜空中,殘月高高地掛在稀稀落落的梧桐樹上,雨剛剛停了,聽不到任何的聲音,十分的寂靜。誰能夠理解一個獨自生活的人,在夜晚獨自徘徊,不願意回到房間裡休息?唯有那孤雁在夜空裡飛過,留下漆黑的影子。

詞的下片的意思是,那晚空中飛行的孤雁突然看見了我,受驚的飛上天,心中是有恨,可是有誰能夠明白呢?孤雁是不願意揀那寒枝棲息,然而心甘情願躲在那寂寞的沙洲裡受苦受難。詩在這兒說明是在寫孤雁,其實他還是要以這樣一種動物來表述自身心中的這個美好願望,他不願意隨波逐流,寧可去過那甘苦甜鹹的生活,也要堅持自身的氣節。

蘇軾的這首詞詞,文筆十分的感人至深,堅信任何一個人,只要讀一篇,就是再也無法忘記,這也更為蘇軾的偉大之處,他能夠在這樣一首詞,不但描繪到了那時的一個狀況,表述出自身的內心來,還利用孤雁這個動物,來表述自身心中的一個憧憬,以及心中的這個感悟,具有一語雙關的作用。尤其是那最後一句,「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更是成為千古名句,被人們一代又一代地記住。

不得不說,蘇軾果然是文壇大才子。年少之時就才情斐然被皇帝看中御賜欽點狀元,哪怕如今已經潦倒不已也能夠做出如此的佳作流傳至今。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做文化傳頌者。

總結:這首詞的境界,「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這種高曠灑脫、絕去塵俗的境界,得益於高妙的藝術技巧。作者「以性靈詠物語」,取神題外,意中設境,託物喻人;對孤鴻和月夜環境背景的描寫中,選景敘事均簡約凝練,空靈飛動,含蓄蘊藉,生動傳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相關焦點

  • 被貶之後,蘇軾寫出了最豁達的詩句!
    這場由何正臣上表彈劾、御史李定參奏、最後在御史臺受審的案件使得蘇軾的人生蒙上了汙點,最終被貶黃州。要知道古人寒窗苦讀十年就是為了一朝為官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從京城被貶到別的地方對很多人來說是很大的打擊,就相當於現在的降職一樣。有的詩人被貶之後甚至一蹶不振,足漸荒廢自己,不問政事。
  • 蘇軾的這首詞,最後一句太有意境,成了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
    其中,有一些詩詞被直接人們改編為歌曲,還有一些以其中有意境的詩句為歌名,比如蘇軾的這首《卜算子》,最後一句「寂寞沙洲冷」,就被歌手周傳雄定為歌名而廣為傳唱。卜算子蘇軾(宋)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公元1083年,蘇軾被貶黃州,居住在黃州定慧院。
  • 蘇軾贈別好友的一首詞,豪邁抒懷,短短六句寫出自己豁達的人生觀
    我們都知道蘇軾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他留下的作品到現在依然被廣為傳頌,通過蘇軾的作品我們不難知道,他是一個無比熱愛生活並且很用心生活的人。蘇軾的一生其實過得十分坎坷,他的一生就是被貶的一生,艱難困苦不斷,但是他卻並沒有因為生活待他如此不溫柔就討厭生活,縱然前一秒水深火熱,下一秒他卻依然能夠談笑風生,蘇軾一直用一種樂觀豁達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豁達的人生態度讓人醍醐灌頂!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一首經典詞作,寫於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期間。這首詞借春遊途中偶遇風雨這麼一件極為平常的小事,抒發了詞人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寄寓著詞人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全詞即景生情,意境深邃,內蘊豐富,所詮釋的人生態度和哲理,值得我們去學習。
  • 居然出自蘇軾的一首詞
    可能會有人聽過這首歌,但極少有人知道,這首歌的歌名,其實是出自北宋蘇軾蘇東坡的一首詞。這首詞名為《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而在寫這一首詞時,蘇軾遭到了他人生中最大的變故。當時的蘇軾,給宋神宗寫了一封信,而蘇軾是詩人,即使是這種公文,也難免不帶些個人的感情色彩。於是,就有新黨來毀謗蘇軾,甚至誣陷蘇軾對皇帝不忠。
  • 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最後一句被改成很多首歌
    詩詞興盛於唐宋時期,在這段歲月中,湧現出了不少的優秀人物,比如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便是其中之一。蘇軾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為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學士,禮部尚書。
  • 蘇軾被貶時,短短8句詞,道盡了他的孤獨,最後一句難以超越
    北宋偉大的詞人蘇軾所作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就是把孤寂描繪得最為透徹的作品。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謫為黃州團練副使後。寫出了這首孤苦無依心境的優秀詩詞。蘇軾生性豁達,許多人以為他看得開,但即便能夠熬過人生的苦難,別人的孤單寂寥還是讓常人無法看透。
  • 人生多有不順意,情歌教父周傳雄一首情歌唱出蘇軾被貶後的心聲
    一句寂寞沙洲冷,將古代的蘇軾和現代的周傳雄變成了一對知己。蘇軾初貶黃州時期,心情非常苦悶,因此寫了一首《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作為慰藉,其中有一句「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堪稱經典,至今回味悠長。周傳雄在2005年發布了一首同名歌曲《寂寞沙洲冷》,歌詞中表達了和愛人分離後的孤獨傷感之情。這二者之間仔細一比較,竟然有異曲同工之處!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蘇軾作為我國宋代的大文豪,憑藉其出眾的才華,年少時就已經出名。蘇軾被貶黃州,大徹大悟後,寫出一首千古名作,最後一句飽含哲理由於「烏臺詩案」,蘇軾鋃鐺入獄,最後死裡逃生,貶官來到黃州。來到黃州後,他並沒有選擇自甘墮落,相反的,他將更多的時間,放到了參悟自己的內心上。
  • 人生的豁達是什麼樣的?千年前四川人蘇軾,用一首詞告訴我們
    前不久,我看到久違的譚詠麟來到這個舞臺,演出了一首蘇東坡的《定風波》,國語歌曲搭配他用粵語唱蘇軾的詞,那種感覺棒極了。號稱永遠25歲的譚校長,已經是過古稀之年的老人了,可是藝術家的生命真是長青,我實在看不出他絲毫的老態,而且唱功一流,最重要的是以他的經歷和對作品的理解,這首歌非常適合。
  • 看到朋友美麗的妾室,蘇軾寫了一首動人的詩,感動了世界近千年
    看到好朋友王鞏漂亮的妾室,蘇軾想為她寫一首詩,感動了所有人。丈夫被降職,妾室跟隨,蘇軾問:「你為何不離不棄?」,她說我的心在哪,那裡就是我的家鄉,蘇軾說:我想為你寫一首詩。在北宋時期,蘇軾是一位文學領袖。
  • 蘇軾落魄時寫出一首《醉落魄》,將一歌女視作淪落天涯時的知音
    世人皆知蘇軾一生曠達豪放,認為蘇軾一生都活得非常的精彩,但實際蘇軾的一生是相當的艱難的,尤其是在仕途上更是無比艱難,有人戲謔蘇軾的一生不是在被貶就是被貶的路上,經歷了數不盡的磨練。這首詞開篇第一句就表達了蘇軾自己年僅四十卻仕途受挫,心中不免感慨造化弄人不知何時回家的計劃才能實現。第二句是寫出了蘇軾當時的處境,因為多次得罪權貴被貶,自己某些老朋友怕被連累早早就斷了聯繫,在這落魄之時唯有一歌女不怕連累,為蘇軾設宴踐行,甚是諷刺。
  • 面對人生困境時,蘇軾豁達樂觀的態度值得學習,也是人生的哲理
    此詩生動形象地描寫了詩人金榜題名後的高興喜悅,恨不得馬上到長安。其實這樣就是大家常說的:只要自己開心了,覺得世界都是美好的。就連鬥酒詩百篇的「詩仙」李太白也寫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樣的豪言壯語。是啊,走上人生巔峰時,怎能不盡情遊玩,一醉方休呢?然而世事難預料,天有不測之風雲。古往今來多少仕途順風的文人,因為種種原因被朝廷貶職甚至罷官。
  • 蘇軾被貶後創作的一首詞,卻安慰了後人許多年!
    "此心安處是吾鄉""此心安處是吾鄉"出自蘇軾的詞作《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這首詞是蘇軾寫給友人王定國侍妾寓娘的一首詞。由於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蘇軾的許多好友都受到了牽連,王定國被貶到賓州,在"烏臺詩案"的20位案犯中,他是被貶得最遠、責罰最重的。過了四年之後,王鞏官復原職,他在回京的時候,想要去看一下蘇軾。
  • 秦觀在旅館寫了一首詞,最後兩句最經典,蘇軾愛不釋手寫在扇子上
    眾所周知,秦觀,字少遊 ,他是蘇軾的門生,相當於蘇軾的學生。秦觀寫了一首詞,老師蘇軾非常喜歡,在秦觀去世後,蘇軾將其中的句子寫在扇子上,以示不忘。是什麼樣的作品,能得到蘇軾的青睞呢?這首詩悽苦哀怨,是秦觀被貶於郴州時所作。北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9月,宋哲宗親政,開始重新任用新黨之人,以蘇軾為代表的元祐黨人相繼被貶出了京城。蘇軾被貶到了惠州,作為蘇軾的得意門生,秦觀也一同遭貶。
  • 讀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我以豁達,趕走焦慮
    「東坡」的由來是因為他43歲時因被政敵陷害遭遇著名的「烏臺詩案」後被貶至黃州時,一度生活困頓受朋友救濟得了一塊在東面的坡地,而得來的稱呼。那時的黃州對於蘇軾來說,啥都沒有,他甚至要憂心衣食之事。他曾在給朋友章惇的信中這樣寫道,「黃州僻多雨,氣象昏昏也。」「見寓僧舍,布衣蔬食,隨僧一餐,差為簡便。」
  • 蘇軾被貶海南,作一首描寫春光的絕美之詞,詞中含有七個「春」字
    宋哲宗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六十二歲的蘇軾被好友章惇打壓,貶至海南島。進入人生中的最後幾年,蘇軾垂老投荒,布衣蔬食,生活條件變得十分惡劣。再加上愛人王朝雲於上一年去世,身處瘴煙蠻雨之中,面對絕境之時,蘇軾內心卻十分坦然。他用極短的時間就接受並愛上了海南島,在三年之間,創作詩詞文章共306篇。
  • 蘇軾寫過一首江湖氣的詞,瀟灑從容,鬱悶迷茫時讀幾遍,豁然開朗
    譬如:「無多酌我君須聽,醉後飆狂膽滿軀。」再譬蘇東坡一句:「孤村野店亦何有,欲發狂言須鬥酒。」再譬如:「飲中真味老更濃,醉裡狂言醒可怕。」試問那一句不狂?那一句不夠率性?再來一句:「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如果不了解蘇軾,光看他的詩,你是想不到他的人生有多坎坷。
  • 古詩詞中最瀟灑的詩句,李白蘇軾令人叫絕,還有一人不在李蘇之下
    文/張家公子名無忌瀟灑的人生最令人羨慕,如若問及古代詩人中誰寫的詩詞最瀟灑,誰過的的生活最灑脫,唐朝的大詩人李白和宋代的大文豪蘇軾肯定榜上有名。李白的瀟灑那是全方位的,熟悉李白詩歌的讀者都隨便能挑出幾處瀟灑的詩句,其中以下幾句,最能體現李白瀟灑飄逸的風骨。
  • 蘇軾被貶黃州,心情低落遊歷赤壁,隨手寫下一首詞,卻傳誦至今
    寫這首詞時,蘇軾已經45歲,他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是在遊歷古戰場赤壁時所作。說到赤壁,那就聊一聊赤壁之戰,它是一場很有名的戰爭,發生在三國時期。曹操率領著80萬大軍攻打東吳,東吳當時只有10萬兵馬,但吳國的大都督周瑜毫不畏懼,利用火攻以少勝多打敗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