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這首詞,最後一句太有意境,成了一首流行歌曲的名字

2021-01-10 好書天天伴

中國古典詩詞,是世界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瑰寶,它用詞簡潔、富於韻律、意境悠長,品讀那些優美的古詩詞,如聞仙樂,讓人回味無窮。

其中,有一些詩詞被直接人們改編為歌曲,還有一些以其中有意境的詩句為歌名,比如蘇軾的這首《卜算子》,最後一句「寂寞沙洲冷」,就被歌手周傳雄定為歌名而廣為傳唱。

卜算子蘇軾(宋)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公元1083年,蘇軾被貶黃州,居住在黃州定慧院。這是他人生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已經46歲的蘇軾,想到自己一身抱負,卻落得如此地步,心中難免失落。

一個秋日的夜晚,蘇軾躺在床上,始終難以入眠。於是,他披上衣服,獨自來到小院中踱步。院子裡的梧桐樹,葉子已經落得稀稀疏疏,抬頭一望,天上只有一輪孤月高懸,顯得十分清冷。

銅壺的滴漏聲也聽不到了,四周闃寂無聲,仿佛天地間只有他一個人,一種孤寂感在心頭油然而生。這時,一隻孤雁一聲掠過天空,不正像自己獨來獨往的身影嗎?

想到這裡,蘇軾不禁一聲嘆息。知音難覓,心中的怨恨又有誰能懂呢?再看那隻孤雁,似乎受到驚嚇,在寒冷的枝頭飛來飛去,卻始終不肯棲息,最後只能落在那更加清冷的沙洲。

叔本華說:「一個人越不需要跟人們打交道,那麼,他的處境也就越好。」

真正孤獨的人,也是出眾的人,他的內心是強大的。

他會在一個安靜的午後,獨自來到小河邊,持一根魚竿,靜靜地呆上半天。

他喜歡在那些無人的夜晚,獨自仰望星空,讓自己的心靈與天地萬物來往。

他早已明白,這個世界,所有的人都是孤獨的,自己的心事只有自己能懂。

他會享受孤獨的時光,將世間的一切視為生命的恩賜,學會與自己相處。

被貶黃州的蘇軾,看到孤雁的那一刻,內心也許更多的是欣慰。因為這孤雁,不正是他自己象徵嗎?原來,他自己並沒有獨行,這隻孤雁不是與自己惺惺相惜嗎?

這一刻,也許讓蘇軾的內心更加強大,這也許是他後來被貶到更加荒僻的惠州、儋州,而始終能樂觀豁達的原因吧!

相關焦點

  • 一首古詩被改得面目全非,成了流行歌曲,眾人卻說:比原詩更美!
    但是,詞的文字畢竟是依照曲譜填成的,它們的音樂美感並沒有完全消失。於是,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臺灣有些音樂人腦洞大開,嘗試把一些著名的古典詩詞重新譜曲,搖身一變而成為流行歌曲。其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成績的應屬臺灣的鄧麗君。這類流行歌曲,最被人熟知的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蘇軾的名作,經作曲家譜曲,再經鄧麗君演繹,成為中秋佳節最為應景的流行歌曲,傳唱到街知巷聞。
  • 蘇軾水平很高的一首詞,最後1句是流行歌曲名,你肯定會唱!
    蘇軾的《卜算子》一詞就成就了一首經典的流行歌曲。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宋 · 蘇軾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因為「烏臺詩案」,蘇軾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在黃州貶所一住就是四年多。定慧院在黃州東南,這首詞是蘇軾在貶所的抒懷之作。
  • 蘇軾被貶後,看到孤雁,寫了一首絕唱,最後一句寫出了豁達瀟灑
    今天並不是為大家推薦這兩首,而是要介紹他另一首,一樣十分經典,也是十分值得一讀的佳作,那就是他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這也是他被貶官到黃州之後的作品,應當說與《念奴嬌·赤壁懷古》寫於相同時期,殊不知這首詞,卻是更能夠看得出蘇東坡的內心變化,在這首詞中,多方面地體現出了蘇東坡的觀點,及他相對於那時候形式的看法。
  • 蘇軾的一首冷門詞,語言清麗,哲理深邃,最後一句耐人尋味
    蘇軾是一個千年難遇的天才,他少年得志21歲進士及第,不僅文章寫得好,書法寫得棒,詩詞散文樣樣拿手。誰在上學的時候沒有背過蘇軾的《念奴嬌》《水調歌頭》呢?「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可是蘇軾生平所作的第一首詞,竟是在他37歲的時候。
  • 蘇軾最欣賞的女子,專門為她作了首詞,重情重義令人欽佩不已
    像蘇軾這樣有魅力的男子,愛慕她的女子自然不會少,但他卻重情重義,除了妻子王弗,王閏之,歌姬王朝雲,就極少聽說他欣賞哪位女子。畢竟他的愛好實在太多了,除了詩詞書畫,還有美食,旅遊,他的心胸無比豁達。但就是這樣一生豁達的蘇軾,卻為好友小妾作過一首詞,詞裡他把這位小妾誇得天上有地上無。
  • 蘇軾最隨意的一首詞,卻傳到如今,最後一句奉為經典,至今被引用
    蘇軾,北宋時期偉大的文學家,書畫家,可以說是稱霸文壇很多年,被奉為天花板的存在,無論是「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豁達,還是「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邁,亦或是「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壯志,都成了蘇軾千古流芳的原因,在哪一方面他都有很高的造詣。
  • 16歲少女愛慕蘇軾終生未嫁,為此他寫下一首詩,最後一句人人會背
    北宋大文豪蘇軾多才多藝,不僅詩詞、散文筆墨酣暢,而且書法、繪畫堪為一絕。他的散文平易自然、筆力縱橫,揮灑自如、雄辯滔滔,不僅在北宋影響很大,而且也讓後世欽佩不已。他的每一首詩的背後,都有著一個詩人對現實的提煉描繪,或是民生百象,或是馬踏飛燕,或是千軍萬馬,或是刀光劍影,亦或是愛恨情長。
  • 47歲蘇軾登山賞景,一首婉約宋詞清麗無比,最後7字成電視劇名字
    雖然當時中原迎來冬季,可是這泗縣卻一片大好春光,處處鳥語花香,綠草滿坡,蘇東坡見狀心情大好,就跟友人一起即興作了一首詩詞。此宋詞名字叫《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是蘇軾得意時的風雅之作。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 蘇軾最狂傲的一首詞,開篇7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霸道無比
    比李白小三百多歲的蘇軾,雖然沒有李白身上的俠者風範,但內心的堅強與狂傲,絲毫不遜於李白,可謂伯仲之間。蘇軾曾寫下一首最狂傲的詞,開篇7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霸道無比。《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 一首流行歌曲都有上百個細節
    再放一篇舊文,說明一下一首流行歌曲也是有無數細節的,原題為《韓磊可以把送別唱得更好》,太長,索性再把崑曲講幾句,分做兩篇文字。這是一首詞,它的底子是吟誦的,是文學。知道這點,就知道一般的唱法是駕馭不了的,也「對不起」它。「長」音韓磊的起句就不到位,他壓住了大嗓,遊刃有餘地在悠遠的意境裡去牽引,但問題也就在這個遊刃有餘,以「無形入有間」,這是需要庖丁那樣的功力的。
  • 蘇軾刁難友人小妾,小妾的回答,讓蘇軾感動,寫下一首詞流傳至今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一句「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我們不去分析這句話的意思,單單讀起來就感覺身心舒暢,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句子很美,卻不知道這句話其實出自蘇軾的一首詞。這首詞中還有另外一句「網紅金句」,就是「此心安處是吾鄉」,這句話比上面這句更有水平,意境更高了一個層次。這兩句話都是出自蘇軾的這首《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 蘇軾寫了一首和韻楊花詞,詞作有什麼特點,表達了蘇軾怎樣的感情
    其次就是了解一下,什麼事「次韻」,因為這首詞作的小序中寫道「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最後再進行全詞的解讀。這樣的話,才能更好地理解這首詞作,更好地體會詞人的感情。(四)「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這三句緊承「無情有思」,詞人詠物,卻沒有停留在楊花本身上,詞人展開大膽的想像,將抽象的「有思」的楊花,擬化成了具體的有生命的人:一位思春女子的形象。
  • 蘇軾雨中寫下一首詞,最後一句成「網紅句」,書名歌名劇名都有它
    許多人將蘇軾的才情與李白相提並論:如果李白代表唐詩的最高水平,那麼蘇軾就代表了宋詞的最高水平,如果分兩個朝代而論的話,多數人都不會有異議。但是如果單純拿這兩個人來比較的話,李白就不如蘇軾了。但是蘇軾不一樣,蘇軾的人生,一直都處在起起落落落落落落中,幾乎不是在被貶官,就是在被貶官的途中。而且在烏臺詩案中,他還差點被殺。即使是這樣,蘇軾也始終樂觀地面對生活。林語堂就曾說:蘇軾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他的許多句子,都流傳千古,時至今日,他的詩都是網紅版的存在,比如那句」腹有詩書氣自華「,再比如《浣溪沙》中這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 蘇軾經歷人生起起落落,大徹大悟寫下這首詞,最後10個字千古名句
    而第二種高手,只憑人格魅力就已然能令世人服氣,代表人物蘇軾,他寫詞總有著一股別樣的豁達:我的《水調歌頭》有沒有學李白,《念奴嬌》是否有道理不重要,你們就說身處逆境還有誰有哥這般霸氣。兩位詩壇高手,一種將漢字之美體現得淋漓盡致,一種則彰顯著無盡的人格之美,很難說誰更高明,但顯然蘇軾的美更具現實意義,這也是他能站在5000年文化之巔的原因。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蘇軾作為我國宋代的大文豪,憑藉其出眾的才華,年少時就已經出名。歸根結底,主要還是由於蘇軾在官場上性子太耿直。但即使如此,蘇軾仍然保持著1種積極樂觀的心態,這一點從他的作品中就並不難發現: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 「年少不懂蘇東坡,讀懂已不再少年」,蘇軾的這首詞讓人感慨萬千
    關於命運的不公平,最佳的報仇是活成了清風朗月,天高地迥,悠閒自在。他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一詞,想必很多人都熟背,也時不時使用裡面的好句子,來形容自個的勇氣和從容,越來越多人覺得它是5000年來最出彩的一首詞。作品賞析「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開頭兩句話突出核心展現出了詞人突破榮辱得失,任其風霜肆掠,始終牢記自個的人生信仰。
  • 蘇軾在野外睡了一夜,醒來時在橋柱上寫下這首詞,成一首千古名作
    在此之前,蘇軾在仕途上是十分積極且充滿幹勁的,頗有「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架勢。但是在此之後,蘇軾被貶黃州,一度變得心灰意冷,有點消極和淡然。而這也是蘇軾人生的一大轉折點。被貶黃州之後的蘇軾,十分悠閒,公務很閒,所以有了很多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李煜這首詞700年來無人敢仿,納蘭性德即興仿了一首,不料成絕唱
    《長相思》這首詞是李煜早年間的作品,並且這首詞最大的特點在於:明明句句意思都帶有思愁的感覺,卻在詞中沒有一句「愁」字來表示出,通過展示的花間詞風格,顯然讓很多人在讀起來的時候能感覺到比一般的花間詞寫的更加清新雋永。這首詞之所以不被後世文人所引起重視,是因為它所包含的蘊意實在是讓很多人模仿不出來,並不好寫。詞中在於多重疊意象的使用,就讓人想模仿都難以下筆。
  • 蘇軾一首冷門宋詞,其中一句被周杰倫選為歌曲名字,紅遍大江南北
    近幾年,中國風歌曲層出不窮,每副歌詞都像是一首精彩的詩詞,我們聽到了太多。然而,殊不知中國音樂史上第一首真正意義的「中國風」歌曲卻是周杰倫創造的。這就是2003年收錄在《葉惠美》專輯之中的《東風破》,一首完全符合「三古三新」標準的中國風的開山之作。
  • 流行一時的歌曲《寂寞沙洲冷》,歌名來源於蘇軾的這首詞……
    周傳雄這是一首傷感情歌,歌名「寂寞沙洲冷」概括了戀人離開、破鏡難圓的孤寂心境。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這首詞就是他在黃州寓居定慧院時所作。原文如下: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