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歌曲,即以現代音樂的形式唱出古典文化的韻味,在歌曲中加入傳統東方的美感,使之音律婉轉、詞風清澈、意境唯美,令聽者宛如墜入唐詩宋詞的國度,流連忘返。雖然中國風已經流轉了幾千年,文學作品配曲演唱也是自《詩經》就已開始,但中國風歌曲卻是在21世紀才被徹底開發以及完全成熟的。
近幾年,中國風歌曲層出不窮,每副歌詞都像是一首精彩的詩詞,我們聽到了太多。然而,殊不知中國音樂史上第一首真正意義的「中國風」歌曲卻是周杰倫創造的。這就是2003年收錄在《葉惠美》專輯之中的《東風破》,一首完全符合「三古三新」標準的中國風的開山之作。
所謂「三古三新」,是指:古辭賦、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編曲、新概念,只有六個條件全部符合,才能被定義為純粹中國風,否則就是近似。
《青花瓷》、《菊花臺》、《蘭亭序》、《發如雪》、《千裡之外》……周杰倫演唱的中國風歌曲非常之多,但《東風破》才是中國風領域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首歌,是融合古典曲風與西洋曲風、結合古代背景與現在節奏的第一次完美嘗試,是最標準的代表作。
《東風破》之前,華語音樂全部的中國風歌曲不超過一百首,而在此之後,這一數字突增了上百倍。可以說,《東風破》引領了中國風的輝煌。那麼,「東風破」這個極具詩意的名字是如何來的呢?
周杰倫在歌曲《紅模仿》裡唱道:「中國風的歌曲有增無減,是好是壞問方文山最清楚。從娘子唱到雙截棍,東風破到發如雪,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多樣的兒曲風,獨愛中國風。」《娘子》、《雙截棍》確實比《東風破》要早,但它們都達不到頂級標準。當然,要不是方文山在歌詞上的突出貢獻,《東風破》也不會紅遍大江南北。
方文山是個詩人,他深諳中國古典文化的精髓,在為周杰倫的旋律配詞時,他首先想到了從唐詩宋詞中汲取靈感。「東風破」,聽起來像是一個傷感的詞牌,但其實這是方文山從蘇軾的一首冷門宋詞裡化用來的。
公元1074年,蘇軾到杭州任職已有一年,他與家中親友全憑書信溝通。有一天,蘇軾又收到親人來信,詢問何時歸還,思鄉之情更愈強烈,難以抑制,於是揮筆寫下了這首偏冷門卻是情真意切的詞。
《蝶戀花·京口得鄉書》
雨後春容清更麗。只有離人,幽恨終難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瓊梳擁青螺髻。
一紙鄉書來萬裡。問我何年,真箇成歸計。白首送春拚一醉。東風吹破千行淚。
這是一首表現力很強的思鄉詞,文字情意懇切,風格深沉凝重,眼神所到之處皆是蘇軾那不可排遣的愁緒。上片主要描寫了京口春日的美麗風光:春天清新亮麗,北固山三面環水,波光粼粼的江面如同碧玉的梳子,蒼翠欲滴的山峰如同美人頭上的髮髻!
以樂景襯哀情,這是離人思鄉的經典表現手法。縱使山水再美,終究不是故鄉,蘇軾也不會得到些許安慰,反而極度加深了他的孤獨。
下片主要敘離愁:一封書信萬裡來,詢問歸期卻無計!這種想家想得不能自已卻又不能傾訴的苦楚,真是令人心酸,蘇軾斷然不會告訴家人自己的思念,因為那樣就不是他一人難受,雙方都會陷入痛苦。可奈何?蘇軾沒有答案,只能借酒消愁,拼命買醉,希望多情的春風,能夠抹去自己的千行淚痕。
最後一句「東風吹破千行淚」,便是「東風破」的由來,方文山曾在節目裡親自訴說其來源。從此,「中國風」徹底火了;從此,中國古典文化在現代流行音樂裡有了自己的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