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最隨意的一首詞,卻傳到如今,最後一句奉為經典,至今被引用

2021-01-18 一盞茶吧

蘇軾,北宋時期偉大的文學家,書畫家,可以說是稱霸文壇很多年,被奉為天花板的存在,無論是「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豁達,還是「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邁,亦或是「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壯志,都成了蘇軾千古流芳的原因,在哪一方面他都有很高的造詣。

才情歸才情,他一生的顛沛流離容不得我們過多地將他放置在快樂的字眼上,但是他那積極樂觀的心態絕對在那個時間裡讓他度過了很多難熬的夜晚。

在中國歷史上,文人墨客數不勝數,唐朝李太白,宋朝蘇東波,清朝納蘭容若,就連近代的徐志摩等人都讓人銘記於心,能像蘇軾那樣有著不屈的生命力和最好的心態的人可以說是少之又少,經歷了很多之後,蘇軾釋懷了很多,他的詞作中也反映出這樣的狀態。

其中有一首詞,可以算得上不多俗氣的詩詞中比較「露骨」的一首,《一樹梨花壓海棠》成了千世名作,與朋友之間風趣幽默的調侃,又是;老夫少妻的描述,至今還是有人引用。

01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

「今日新婚的夫妻,新娘十八妙齡,而新郎卻已經八十歲了。白髮蒼蒼的老人與年輕貌美的女子在了一起。」這句話其實就是字面意思,當時蘇軾的朋友張先已經八十歲的高齡了,卻還娶了一個剛剛十八歲的少女。

當時的張先也寫了一首詞,蘇軾是為了回給張先而作的此詞,正是用來調侃張先都已經半截入土的人了還想著這樣的事,暗諷張先的不道德,仗著有錢就納這樣小的妾,也暗示少女今後的日子。

02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美好的洞房花燭之夜時,卻是一個白髮老人,一個妙齡女子。」這句話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將八十高齡的張先比作梨花,也因為梨樹開花是花朵是白色的,將十八歲的新娘比作海棠花,海棠樹開花時花朵向一個妙齡少女一樣嬌豔欲滴,這樣的比喻更是讓老夫少妻的組合顯得栩栩如生。

這兩句詩足以看出蘇軾身上那種樂觀的心態,並沒有在被貶謫之後垂頭喪氣,而還是積極向上的生活,這也是我們應當學習的。在任何困境當中還是要充滿希望的生活。

在歷史上,張先當時的那首詞並沒有傳下來,只有蘇軾的這首詞,但是這首詞也是經歷了很久並沒有落在紙上,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詞作也有很多改動,至於原版到底是怎麼樣的,可能只有當時參加張先婚禮的人才能知道。

這首詞不深奧,很好理解,但是在這同時,其實也反映出當時蘇軾苦中作樂的心態,在經歷了種種貶謫和苦難之後,任然能夠保持樂觀、積極、從容心態。

這首詩便是最好的詮釋。詩人第一二句表明老夫少妻這件事,從兩個數字表明二人之間年齡相差懸殊,用兩個顏色的字表明表現出二人樣貌等的差距也是非常懸殊。

第三四句又是將這個老夫少妻的事情表明的更加幽默,用來調侃朋友的詞句,也表現出他與張先之間的關係非常好,並且能將俗氣和美好的意向相互融合,表達出這樣的事情,更是讓人佩服。

俗話說:文化人罵人真的是不顯山不露水,用一首詞就將張先諷刺的啥也不剩,「老牛吃嫩草」的張先想必也是將蘇軾當作真朋友才能如此。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一盞茶吧總結:蘇軾這一首本身就很吃虧,在大部分的時候,都是窮困潦倒,壯志未酬,其實,當時初出茅廬的蘇軾如果有個人能夠帶他看盡前朝社會的兇神險惡,能夠護他避開所有仕途的雷點,或許,在千年前的蘇軾就不是現在流傳下來的這樣了。

當然,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十年生死兩茫茫」或許就沒有那樣的深情了,「明月幾時有?」興許就不會充滿離別之苦了。無論如何,歷史都給後世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財富,那就是真真切切地以生平作詞的蘇軾。

相關焦點

  • 蘇軾鮮為人知的一首送別詞,道盡了人生真諦,被許多人奉為座右銘
    蘇軾鮮為人知的一首送別詞,道盡了人生真諦,被許多人奉為座右銘說到古代文學,就不能不談唐詩宋詞,說到唐詩宋詞,也總繞不開即為開山級別的人物:李白、白居易、杜甫、蘇軾、辛棄疾、李清照、柳永。而在宋詞中,蘇軾、柳永等人就詞的發展與風格的確立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 歐陽修最有爭議的詞,其中一句剛問世便被奉為經典,至今無人超越
    蘇軾曾在評價一位歷史名人時說道:「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蘇軾評價的這個人就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歐陽修十分惜才,並且眼光獨到,唐宋八大家中,有五位都受過他的提拔。而歐陽修自己本身也是一位大文豪,一生創造過許多著名的詩詞,其中有一首詞,據說是歐陽修最受爭議的一部作品,剛剛被世人知曉時,轟動一時,被後人稱為經典,有人說他在寫愛情,有人說他是在寫友情,至今也沒有人能夠超越。
  • 王安石最經典一首詞,句句絕美顯大家風範,最後一句千年無人超越
    她曾寫過一篇名為《論詞》的議論文,在文中她做了一回「毒舌」,一連批了6位詞壇大佬,晏幾道、黃庭堅、秦觀、賀鑄、曾鞏一個都沒放過,其中最慘的是王安石。李清照是這樣評價王安石的: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翻譯出來的意思是:王安石和曾鞏二人,雖然文章有西漢之風,但是寫起詞來,要把人笑死啦,根本沒法兒讀!
  • 80歲張先,納了位18歲小妾,蘇軾寫了一首詩諷刺,最後一句經典
    尤其是這樣一句話,一樹梨花壓海棠,已經成為了永恆的名言經典,即使到今天,我們仍然會在各種文章、書籍中看到,甚至會經常引用它。蘇東坡寫這首詩時,是在取笑他的好朋友張先。張先當時已經是一個80歲的老朽,卻還正忙著與一個18歲的年輕女孩結婚。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豁達的人生態度讓人醍醐灌頂!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一首經典詞作,寫於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期間。這首詞借春遊途中偶遇風雨這麼一件極為平常的小事,抒發了詞人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寄寓著詞人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全詞即景生情,意境深邃,內蘊豐富,所詮釋的人生態度和哲理,值得我們去學習。
  • 蘇軾最狂傲的一首詞,開篇7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霸道無比
    比李白小三百多歲的蘇軾,雖然沒有李白身上的俠者風範,但內心的堅強與狂傲,絲毫不遜於李白,可謂伯仲之間。蘇軾曾寫下一首最狂傲的詞,開篇7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霸道無比。《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 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最後一句被改成很多首歌
    蘇軾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為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學士,禮部尚書。蘇軾出生於書香世家,並且他本人也聰明過人,能力突出,很早就進入了仕途之中,因此行文大多慷慨激昂。
  •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
    蘇軾寫給妻子很肉麻的一首詞,連用多句經典名言,把妻子誇上了天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如果蘇東坡肯娶我的話,我一定立馬答應。他不知道,能成為世上第一個閱讀蘇東坡詩文的人,能一天到晚聽到蘇東坡談笑風生的人,該是怎樣的幸福!像蘇東坡這樣詩文書畫和人品道德都趨於完美都富於魅力者實在也是鳳毛麟角,對於蘇子詩文,用什麼樣的溢美之詞都覺得不為過。
  • 蘇軾刁難友人小妾,小妾的回答,讓蘇軾感動,寫下一首詞流傳至今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一句「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我們不去分析這句話的意思,單單讀起來就感覺身心舒暢,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句子很美,卻不知道這句話其實出自蘇軾的一首詞。對於其他人來說這可能是一件極其難過的事情,但是經歷過人生的大風大浪的蘇軾卻不以為意,甚至在這最不如意的時刻寫下了最好的詩詞,結交了最鐵的朋友。
  • 蘇軾被貶黃州時,寫了一首詞,全篇借用了別人8首詩,卻一氣呵成
    自從蘇軾開創了「隱括詞」的創作手法,他就開始了再創作之旅。並非每一首詞都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變得更加經典,他仿的那一首《浣溪沙.漁夫》雖然毫不介意地借用了張志和原作的「斜風細不須歸」的佳句,但是讀起來卻不如原作的意味深遠。
  • 秦觀在旅館寫了一首詞,最後兩句最經典,蘇軾愛不釋手寫在扇子上
    眾所周知,秦觀,字少遊 ,他是蘇軾的門生,相當於蘇軾的學生。秦觀寫了一首詞,老師蘇軾非常喜歡,在秦觀去世後,蘇軾將其中的句子寫在扇子上,以示不忘。是什麼樣的作品,能得到蘇軾的青睞呢?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這首詩悽苦哀怨,是秦觀被貶於郴州時所作。北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9月,宋哲宗親政,開始重新任用新黨之人,以蘇軾為代表的元祐黨人相繼被貶出了京城。
  • 蘇軾臨死前,給兒子留下一首詩,首尾兩句相同,卻被後世奉為經典
    宋代詞壇曾經湧現出無數名人名家,其中,蘇軾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即使在如今的現代社會,他依然能夠「圈粉無數」。這主要是因為蘇軾生性樂觀豁達,一言一行總是能夠出人意料。最難得的是,蘇軾總是能夠在人生的不同境遇中,靈活的切換自己的身份,並且樂在其中。
  • 蘇軾為悼念恩師,特為其作詞一首,末尾一句竟驚豔世人
    再次來到這個地方,蘇軾難免想到已經故去的恩師。心中一時有些感傷。這一年,歐陽修已故去八年。舊地重遊,睹物思人,蘇軾一想到,曾經在恩師的栽培扶持下,自己是何等地意氣風發。再看眼下呢,仕途不順,屢屢被貶,是何等地艱難。百感交集之下,蘇軾做下一首詞,也就是這首《西江月·平山堂》。「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 蘇軾在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紀念美好時刻,將妻子誇上天,甜膩了
    夫妻二人之間的新婚之夜,可以說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一件事之一,無論在什麼時候,洞房花燭都是文人墨客們重點寫的話題之一,也許下了一生的諾言和憧憬。其實,洞房花燭不光是喜事,它其實還包括夫妻二人之後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誓言。北宋時期,蘇軾在與妻子結婚時,就寫下了一首詞,將妻子的美麗用文字「畫」在了紙上。
  • 蘇軾被貶後,看到孤雁,寫了一首絕唱,最後一句寫出了豁達瀟灑
    今天並不是為大家推薦這兩首,而是要介紹他另一首,一樣十分經典,也是十分值得一讀的佳作,那就是他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這也是他被貶官到黃州之後的作品,應當說與《念奴嬌·赤壁懷古》寫於相同時期,殊不知這首詞,卻是更能夠看得出蘇東坡的內心變化,在這首詞中,多方面地體現出了蘇東坡的觀點,及他相對於那時候形式的看法。
  • 周邦彥一首很孤獨的詞,開篇的第一句就很傷感,最後一句直擊人心
    現在人們只要提起北宋的詞人,相信大部分的人會第一時間想到歐陽修、範仲淹、蘇軾、黃庭堅、王安石、秦觀、柳永等人,反而會忽略掉周邦彥,其實他的詞才最正統,並且還獨創了很多的詞牌,為此影響了後世很多的詞人,尤其是像李清照、辛棄疾、陸遊、楊萬裡等人,那都是極為欣賞周邦彥,所以說人們想要學習填詞的話
  • 蘇軾為歌女寫的一首「詠足」詞,為何被現代專家評價為「俗氣」?
    提及北宋著名詞人蘇軾,相信許多喜歡詩詞的朋友都不陌生,畢竟蘇軾詞壇的地位可以說是如同魁首一般的人物。蘇軾一生寫了近2700首詩作和350首詞作,他的作品多以慷慨激昂的豪放為主,但是也不乏有一些百轉千回的婉約之詞,為後世留下的許多朗朗上口的經典之作。
  • 蘇軾的一首冷門詞,語言清麗,哲理深邃,最後一句耐人尋味
    因為那時候,寫詞不如寫詩「正經」,作為一名標準的儒家士子,蘇軾有儒家入世的志向,他「以天下為己任」,對國家民族都很關心,他做官的時候為民辦實事就是在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古人說「文以載道」,所以他寫的是《上神宗皇帝萬言書》、《制策論》這樣的文章,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儒家理想中去了。而只有當他閒下來的時候,才開始寫詞,也正是從此開始,他將詞的境界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 蘇軾被友妻拿棍子趕走,氣憤不已寫下一首詞,讓這一成語流傳至今
    半夜還沒有回家的陳季常這一次徹底把柳氏惹惱了,第二天一早就被柳氏叫起來面壁思過,正巧又趕上蘇軾去陳季常家邀請他出去玩,蘇軾便為好友求情,沒想到蘇軾不說話還好,一說話柳氏更生氣了。一想起自己的夫君就是被蘇軾壞的,柳氏氣不打一處來,順手拿起棍子把蘇軾趕出了家門。
  • 晏殊最痴情的一首詞,開篇9字驚豔世人,最後一句卻留下千年爭議
    為官者,官場難免起起伏伏,1032年,晏殊升任參知政事(副相),結果第二年又被貶了,但到了1042年,晏殊又成了宰相。而晏殊一生還寫了一萬多首詞,其中大家公認的晏殊最痴情的一首詞是《清平樂·紅箋小字》,開篇9個字「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也是驚豔詩人,不過這首詞還存在不少爭議,尤其是最後一句。《清平樂·紅箋小字》全文: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