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人都愛好遊山玩水,如李白杜甫,除了遊山玩水還喜歡尋高人求仙丹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可見古代文人的風情是很萬種的,就如宋代大詩人蘇軾,其瀟灑一生,性格耿直豪爽,就算到了四十七歲高齡照樣喜歡爬山涉水的遊覽名勝古蹟,而且在過程中還特喜歡吟詩作對,當中他有一首宋詞特別是婉美清雅,以至於流傳到今日名稱為電視劇的劇名。
大家知道該詩詞是哪一首嗎?
01
蘇軾不僅是玩貨還是一個吃貨,一生走南闖北去過很多地方,遊覽各地勝景至於還貪圖當地特色美食,吃飽玩夠後就自我感嘆一番,創下不少千古名詩。
由於他才華出眾,受到宋朝廷的賞識就賦予一個汝州官職,因為蘇軾就愉快的騎馬趕赴河南。
那年,正值秋後初冬,蘇東坡跟友人路過安徽泗縣,看見那裡風景如畫,逐暫時停留下來,攀登當地名山,遊覽美景。雖然當時中原迎來冬季,可是這泗縣卻一片大好春光,處處鳥語花香,綠草滿坡,蘇東坡見狀心情大好,就跟友人一起即興作了一首詩詞。
此宋詞名字叫《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是蘇軾得意時的風雅之作。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其可能是受到任職官位影響,故此心情十分愉快,而該詩開頭先陳述了時間,其在元豐七年的十二月二十四號。而元豐是宋朝宋神宗的稱帝年號,一共用了八年,而第七年為公元1084年。
蘇軾赴任途中,攜同基友劉倩叔一起遊覽泗縣的南山。此時,天空撒落一場濛濛細雨,風斜著吹拂蘇軾兩人的臉龐,稀疏的柳樹間升起嫋嫋煙氣,看起來猶如仙境。
從山上眺望遠方的時候,作者清晰的看見洛水蜿蜒向前,且已經放過嚴寒時節,而周邊到處出彰顯著勃勃朝氣,十分的迷人壯觀。
遊玩山水的蘇軾這時還不忘跟劉姓好友一起泡茶扯人生。於是就有了這一句:「雪沫乳花浮午盞」指的是古人喜歡烹茶所飲,而宋朝的茶水一般會烹飪到浮現出乳白泡沫為止,這樣的茶,他們才會覺得高檔。
「午盞」多是古代中午時用餐使用的杯盞,一個午字,則表明了合喝茶的時候,有可能蘇軾當時正在喝下午茶。
喝完茶,蘇東坡跟基友友開始品嘗甜點,這時候用盤子盛上來清甜的蒿筍跟嫩滑的蓼芽菜,而這裡的春盤又體現出了當地的傳統風俗,「迎立春」。
該習俗自唐朝以來一直得到沿襲,通常是用上述的兩種素菜配以春餅,送給親戚朋友享用,就像端午節包粽子,送人一樣。
02
蘇軾的這首宋詞《浣溪沙》雖字數寥寥無幾,但字字之間包含信息,既彰顯當時南山的勝景,又描繪了時節、風俗、情景跟心情等。
像「細雨斜風作曉寒」直接就道破此刻屬於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而泗縣有一處叫十裡灘的地方,剛好被一場小雨洗刷,接著天空放晴,嫩柳在河灘岸邊隨風飄柔,顯得風情萬種。
蘇軾的該首宋詞無疑歸於遊詞一類,詳述當年早春的蓬勃景色,而作者跟朋友則攜手踏青,一同遊山玩水,期間還帶了工具、食品,在山林之間進行了野炊、包括煮茶喝茶吃甜點等。
而當中的「細雨斜風作曉寒」一詞更是受到世人所贍仰,且在到了現代,後7字還被中國電視劇組採納為一部電視劇的名字,雖然蘇軾收不到版權費,但卻證明了蘇東坡的宋詞,至今仍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這說明,中國人骨子裡,還是喜歡吟詩作對,且喜好遊山玩水的。
其實不僅是後面的七個字被用來當電視劇名,前面三個字「浣溪沙」也被某網路遊戲拿來當遊戲材料名。
然而細究下去的話,我們會發現浣溪沙其實是唐朝的一首樂曲,當時唐玄宗在位,民間教坊出現一首曲子,後有人起名叫「浣溪沙」,用於詞牌名字。
其調有42個字,上三句乃三平韻,下三句則是兩平韻,可見蘇軾對唐朝的樂曲也深有研究,不然不會以此取名。
而當中的「細雨斜風」也大有來頭,其源自晚唐詩人唐韋莊先生的詩作《題貂黃嶺官軍》裡面有一句:「斜風細雨江亭上,盡日憑欄憶楚鄉」,所以不能排除宋朝的蘇軾由此影響,而調用了裡面的斜風細雨,倒轉過來就成了自己的「細雨斜風」。
不管怎麼說,蘇東坡的這首《浣溪沙》確實把當時的景色敘述的活靈活現,而且採用時間軸來鋪墊敘述景色跟物品,上半段詞描寫立春的生機之境,下半段則表露出蘇軾當天跟好友的一系列行程跟吃喝玩度,先是在野外搞一頓野炊,烹茶時不在乎時間,煮到茶水泛起泡沫為止,可見他們在那裡待了很久。
而這番意境又很好的襯託出蘇軾當時的心境,要知道那一天是1084年12月24日,這對新任官職的蘇軾來說有著很大意義。想同年三月初,蘇軾還在湖北黃岡過著被貶的潦倒生活,然而熬到被任職汝州的團副練後,這代表著蘇東坡的仕途有了新機遇,久旱逢甘霖蘇軾悲苦一段時日後,終於迎來新的工作機會,所以他在赴任的路上,變得吃得香睡得甜,遊玩起來特別的暢快,所以那時的他有了更好的靈感寫下這一首千古名詞。
通過一首詩詞便可以了解古人的經歷,好的詩詞更可以讓人身臨其境、心胸豁達,好的文採也能得到別人的稱讚。
正如蘇軾,只用一首詞便表達了自己的心境,足以證明詩詞的魅力所在。
通過閱讀詩詞,後人還可借鑑,從而提升自己,不得不說詩詞對於後人的影響是極大的。
有人說「一個人會成為什麼樣的人?與詩詞有關,詩詞讓你溫文爾雅、謙遜有加。」
詩詞對於人們的影響確實很大,在古代更是如此,為什麼古人很小的時候就熟讀詩詞,因為這會影響他的一生。
在詩詞裡面,他們可以找到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找到人生的標杆。
詩詞更能讓你在學校在社會大放光彩,在同齡人中你會更早寫出錦繡文章,在演講時更能夠出口成章。
從古至今,但凡那些集大成者,流芳千古之輩,無不精通詩詞,即使是今日的文學大師,也對詩詞研究頗深。
學習詩詞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還可以給自己帶來物質財富。
有人說:「別人小時候就學詩詞,我現在已經30歲、40歲,甚至50歲了,還來得及嗎?」
當然不晚,什麼時候學都不晚,就怕你從來沒有開始過!
相信有一件事很多家長都遇到過,每次在教孩子古詩詞的時候,孩子沒學會,自己卻學會了,每學完一首都覺得很開心,這就是詩詞的魅力。
喜歡詩詞,不分男女,古代有李清照,現代也有不少,這不就有個北大才女琬如,她就非常痴迷於詩詞。她說詩詞可以讓人越千年,共情於先賢,感嘆古人之悲喜,讀詩詞更是一件美好而又令人愉悅的事。
為此她編著《飛花令》,說起飛花令,大家並不陌生,中央電視臺的《中國詩詞大會》節目就非常受歡迎,算是一個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的節目。
「飛花令」本是古代人喝酒時用來罰酒助興的酒令,誕生於西周,在盛唐時期非常流行。
如果你也喜歡詩詞,或者作為孩子的課外讀物,不妨在閒暇之餘,讀一讀古代的詩詞,陶冶情操。
這裡有柳永痛飲狂歌灑下的寂寞清愁……
有辛棄疾的醉眼迷離了月光劍影……
更有陸遊的夢鄉迴蕩著鐵骨錚錚……
一杯佳茗、一彎明月、一卷詩詞,在唯美詩詞中體會人生百態。
購買連結如下:一年365天,每天一首古詩詞,學生不可缺少的課外讀物,書不貴,也就是一件衣服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