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蘇軾在海南寫下最悲的中秋宋詞,第2句1個字很是扎眼

2020-12-23 老張侃詩詞

當我們把蘇軾和中秋節這兩個關鍵詞聯繫在一起的時候,很容易想到的就是那首著名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那是蘇軾關於中秋節最著名的宋詞,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熟知所傳唱。

一個人在他整個生命當中會有很多個中秋節,而且每一個中秋節他的心境也是不相同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寫於他中年時期,表達了美好的祝願。當他老年之後看到中秋節的月亮,心中卻又生出另外的情愫來。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這首宋詞就是宋代的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也是蘇軾最著名的以「西江月」為詞牌名的宋詞作品。從情感上來講,這首宋詞所寫的情愫非常的悲哀低沉。畢竟當時的蘇軾已經年過花甲,畢竟當時的蘇軾被貶到海南儋州——當時尚未開化的地方。

在這首宋詞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應該是第二句的最後一個字,那就是「」。這個「」寫出了清寒的中秋之夜的涼風,也寫出了天上一輪帶著清涼的明月,還寫出了蘇軾在這個深秋之夜對人生對生命的獨特的感受。

一個人只有到了老年的時候,才能回想起這一輩子度過的種種歲月,才有資格評價這一生乃是堪稱大夢一場。蘇軾的人生也確實足夠精彩,經歷過榮耀也經歷過波折,甚至還經歷過死裡逃生,還有能夠在死裡逃生當中開闢出一片新的境界來。

我們這熟知的蘇軾自然是那個曠達無比的詩人,但是在這首詩詞當中,我們看得到他內心的不甘心。一個孤高自詡、一個驕傲的士大夫,是絕對不甘心一生就是這樣度過的,尤其是年過花甲還被貶偏遠的儋州。學而優則仕是他們心中不變的夢想,一直到生命的最後時刻,蘇軾還在盼著皇帝能夠把他召回京城,讓他繼續發揮餘熱。

但很可惜的是,他已經「看取眉頭鬢上」,而且「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正如同第一句所說的那樣「人生幾度秋涼」。人世涼薄,沒有人能夠幫助他,所以在這個孤獨的中秋之夜,他也只能是「把盞悽然北望」。

一代大才淪落至此,如何不讓人生出幾分悲情。回首再看這首中秋節宋詞,又是何等悽涼!

相關焦點

  • 蘇軾即興而作的一首宋詞,第1句7字中有3個「多」,詩詞中少見!
    蘇軾作為古典詩詞史上最偉大的詞人,他的才華和知識儲備毋庸置疑的,但即便如此,他也很少有即興創作的作品。  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詞,就是蘇軾的一首即興創作的作品。第一句宋詞當中,七個字竟然有三個「多」,這在詩詞史上可並不多見。我們且看這首宋詞的全文。
  • 蘇軾一生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宋詞,雖僅有7字,但寓意深刻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大徹大悟後寫下宋詞名句,雖僅有7個字最讓人深刻,但裡頭的每個字都寓意深刻,不妨跟著我來了解理解。《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 蘇軾漂泊他鄉時寫下一首千古宋詞,咫尺天涯,道盡思念的滋味
    咫尺天涯,望斷天涯路,每當我們漂泊在外時,總會時不時地思念家鄉的親人,蘇軾曾經路過長江之地,有感而發寫下一首經典宋詞,讀來令人感同身受,一起來品略這份濃濃的思念之情。這首詞名為《浣溪沙·山色橫侵蘸暈霞》,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所作,詩詞如下:山色橫侵蘸暈霞,湘川風靜吐寒花。遠林屋散尚啼鴉。夢到故園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裡照平沙。整首詞通過描寫詞人所看到的景致,進而借景抒情和有感而發,既將深秋景致描繪得細緻動人,又將這份思念之情訴說得深切悲人,字裡行間有著詞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 蘇軾一生起起落落,醒悟後寫下宋詞名句,雖只有7字,但寓意深刻
    蘇軾的豪放宋詞我們已經讀過很多。後人在評價蘇軾成就的時候說,蘇軾的人生態度成為後代文人景仰的範式:進退自如,寵辱不驚,曠達瀟灑,無往而不可。蘇軾仕途烏臺詩案的餘波之後,死裡逃生的蘇軾被貶來到黃州。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他突然醒悟了,自己一生雖然起起落落。醒悟後的他寫下宋詞名句,雖僅有7個字最讓人深刻,但裡頭的每個字都寓意深刻,不妨跟著我來了解理解。
  • 同是《西江月》,蘇軾作於中秋,辛棄疾作於夏夜,究竟誰更好呢
    在宋代詞壇之中,能和蘇軾放在一起討論的詞人估計只有辛棄疾一人了!寫文章一事,於蘇軾是畢生的最大愛好,他這一生寫下了2700首詩,350多首詞;於辛棄疾而言,作詞是他在閒暇之時的快樂源泉,這一生也寫下了600多首詞句。
  • 蘇軾被貶海南,作一首描寫春光的絕美之詞,詞中含有七個「春」字
    下面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詞,就是蘇軾在海南時期融入民歌風格創作的一首「立春詞」。一、《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賞析《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北宋·蘇軾春牛春仗,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寫下一首思念之詞,開篇14個字,足以讓人淚目
    在北宋時期,有一位詞人,他與兄弟的情深義重可以說是非常難得的,翻開他們二人留下的佳作,很大一部分都是贈予彼此的詞作,他們就是蘇軾和蘇轍二人。蘇軾在守孝期滿回到朝廷後,遇上了王安石變法,因為排擠等原因被貶謫,之後的人生幾乎都在難過和困苦孤獨中度過,而寫詞寄於兄弟親人便是他唯一排解心緒的辦法,因此,他幾乎每在一處都會給弟弟寄去詩詞。
  • 蘇軾61歲遭遇小妾去世,為她寫下一首悼念詞,讀完一聲嘆息
    蘇軾一生娶了兩個妻子,納了一個小妾,蘇軾對他生命中的這三個女人都十分的深情。第一任妻子王弗,蘇軾寫了《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流傳至今,當後世傳唱時依然是肝腸寸斷!寫這首詞的時候,蘇軾已經有61歲了,也進入了他人生最後的時光,自從第一任妻子王弗去世後,蘇軾的仕途一直不怎麼順利,也是讓他嘗盡了人生之苦,他一路走來王朝雲的陪伴讓他備受感激。而在這一年,王朝雲也病逝離開了自己,這首詞是寫給王朝雲的悼亡詞。
  • 蘇軾最經典的宋詞名句,「一蓑煙雨任平生」,這七個字究竟啥意思
    在這些詩句當中,「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出現頻率是最高的,這句宋詞出自蘇軾被貶黃州之時。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這就是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醉酒被雨淋,在同行人都狼狽不堪之時,唯獨他「吟嘯且徐行」,直至「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寫出這一句最能代表他生活態度的「一蓑煙雨任平生」。
  • 47歲蘇軾登山賞景,一首婉約宋詞清麗無比,最後7字成電視劇名字
    可見古代文人的風情是很萬種的,就如宋代大詩人蘇軾,其瀟灑一生,性格耿直豪爽,就算到了四十七歲高齡照樣喜歡爬山涉水的遊覽名勝古蹟,而且在過程中還特喜歡吟詩作對,當中他有一首宋詞特別是婉美清雅,以至於流傳到今日名稱為電視劇的劇名。大家知道該詩詞是哪一首嗎?
  • 蘇軾望月有感,寫下一首宋詞,堪稱治癒系經典,情理交融撫慰人心
    在眾多詞家中,最有影響力的首選蘇軾的那首《水調歌頭·中秋》,不但寫出了情感,寫出了思念,寫出了與眾不同的逍遙,更重要的是它也是治癒系經典,讓人讀來如醍醐灌頂,恍然大悟。真正起到了撫慰人心的作用。詞序中交代了蘇軾寫這首詞的背景,」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 恩師歐陽修逝世八年後,蘇軾作詞悼念,寫下傷感之作,催人淚下
    作為新時代的我們,從小接受教育,從三歲入幼兒園,到六七歲進入小學,再到十三歲左右進入初中,然後步入高中,在成年後進入一個大學,可以說在我們這一代人中,幾乎度過的大部分時間都是接受教育,當然了,在將近二十年的受教育時間裡,一定有一個或兩個對自己產生巨大影響的老師,或好或壞。
  • 蘇軾雨中寫下一首詞,最後一句成「網紅句」,書名歌名劇名都有它
    許多人將蘇軾的才情與李白相提並論:如果李白代表唐詩的最高水平,那麼蘇軾就代表了宋詞的最高水平,如果分兩個朝代而論的話,多數人都不會有異議。但是如果單純拿這兩個人來比較的話,李白就不如蘇軾了。但是蘇軾不一樣,蘇軾的人生,一直都處在起起落落落落落落中,幾乎不是在被貶官,就是在被貶官的途中。而且在烏臺詩案中,他還差點被殺。即使是這樣,蘇軾也始終樂觀地面對生活。林語堂就曾說:蘇軾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他的許多句子,都流傳千古,時至今日,他的詩都是網紅版的存在,比如那句」腹有詩書氣自華「,再比如《浣溪沙》中這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 蘇軾夜晚乘船過海,見雨過天晴寫下首妙詩,最後14字豪邁冠絕今古
    文/顧無【引觴漫談】自烏臺詩案以後,蘇軾的人生幾乎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貶」。「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些都是蘇軾曾經貶謫去過的地方,在每一個地方,蘇軾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跡,為當地帶去了改變。後來被貶去儋州,也就是現在的海南,學乖了,寫信給親戚的時候,偷偷說,這裡的荔枝很好吃,不要往外說呀,我怕別人來搶。後來,宋哲宗病死,蘇軾終於「遇赦北還」,選擇了常州作為自己養老的地方,但是也還沒去成,就死在了路上。
  • 蘇軾在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紀念美好時刻,將妻子誇上天,甜膩了
    夫妻二人之間的新婚之夜,可以說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一件事之一,無論在什麼時候,洞房花燭都是文人墨客們重點寫的話題之一,也許下了一生的諾言和憧憬。其實,洞房花燭不光是喜事,它其實還包括夫妻二人之後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誓言。北宋時期,蘇軾在與妻子結婚時,就寫下了一首詞,將妻子的美麗用文字「畫」在了紙上。
  • 蘇軾半夜睡不著,於江邊寫下一首詞
    蘇軾的一生,非常坎坷,經歷了北宋仁、英、神、哲、徽五個帝王時代,政治上大起大落。 坎坷的仕途經歷,讓蘇軾得以融合佛、儒、道三家思想,最終形成了曠達之思。而縱觀蘇軾的詩詞,這種曠達之思不勝枚舉。
  • 徹夜難眠,卻成就蘇軾最婉約宋詞:前10字驚豔,後12字成歌詞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蘇軾應該很少有徹夜難眠的情況。試想一下,這個5000年來活得最瀟灑的詞人,還曾經經歷了烏臺詩案的死裡逃生,有什麼事情不能讓他放下呢,有什麼事情能讓他徹夜不眠?實際上蘇軾也是一個普通人,他和我們每個人的心境並無沒有太大的差別。
  • 蘇軾最落寞的一首詞,開頭7個字,便引發無數人的共鳴
    說起蘇軾的詞,很多人都會隨口吟出他的驚世名句:「大江東去,浪淘盡英雄人物」,這是他豪放詞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的首句。這首詞是在元豐五年蘇軾謫居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所作,抒發了作者宏偉的政治抱負和豪邁的英雄氣概。
  • 蘇軾因事入獄,獄中寫下這首詩,將後事託付給弟弟,感人肺腑
    蘇軾字子瞻,是北宋時期非常著名的文學家。當時的蘇家一共出了三個大文豪,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再加上蘇軾自己都在唐宋八大家之中。他是宋詞豪放派的開創者,並在文學、書畫領域都有著很高的成就與深遠的影響,受世人愛戴。
  • 蘇軾寫詩炫耀悟性,佛印和尚回他2個字,蘇軾氣得鼻孔冒煙
    宋代大文豪蘇軾,性格直爽樂觀豁達,為人光明磊落,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對事不對人,所以人緣相當不錯,朋友遍布五湖四海,其中佛印和尚與他來往最為密切。佛印從小學習儒家經典,三歲就能誦讀《論語》,五歲背誦上千首詩詞,記憶力和理解能力令人驚訝,名副其實的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