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有名的詩人,不能忽略了蘇軾。他是宋代詞壇最受大家擁戴的詩人。他一生並不順遂,卻也成就了他滿腹經綸的才華。莊子說的「獨來獨往,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用來形容蘇軾恰如其分。
蘇軾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書法家,他在詩詞書畫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他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蘇軾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可恨上天並不憐憫才華橫溢之人,蘇軾的一生歷經坎坷。他在官場浸淫多年,時常會有自己的無可奈何,也難免有消沉落寞無人理解陪伴的時候。
每逢此時,他都會提筆寫詩,抒發滿懷寂寞。雖無人能懂,但日久天長的落寞也磨鍊得他無比豁達睿智。今天我們來拜讀他剛剛被貶黃州時所作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01作詞背景
整首詞只有四句,短小精煉,寥寥幾筆就描繪出一副孤獨寂寞滿腹悽涼的意境。令人哀傷心醉。這首詞作於蘇軾被貶到偏遠貧瘠的黃州的之後,題目中的定慧院位於現在的湖北省黃岡市。
雖然蘇軾也有官可做,但畢竟不像從前一樣手握實權,常常會衣食短缺。在如此艱難的境況中,蘇軾表現出了難得的豁達與樂觀,可心中也總是難免孤寂。
蘇軾以高超的文學素養將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心境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孤傲、高潔,雖難免寂寞,也無悔自己堅守內心的抉擇。
02上闕寫盡院中景色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短短一句話交代了環境背景:夜色朦朧,我因度日艱難無法入眠,來到院中踱步,卻只見一輪殘月掛在夜空中,破敗不堪的梧桐樹好似費力地託起了殘月,夜風徐徐不免有些涼意。
稀疏的枝椏迎著月光把斑駁的影子投到我腳下,仿佛是在和我同病相憐一般。計時的聲音整日敲打在我的心間,這一刻終於停了下來。
微風拂過我憂愁的面孔,在這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卻更覺悲涼。「漏」指代的是古人計時用的工具,「漏斷」說明此時已近深夜,無人往來,更顯院中落寞之感。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每逢深夜,院落裡總會偶然飛過一兩隻迷路的鴻雁,它們撲稜著翅膀落在了我的窗前,難道漂泊無依的鴻雁也像我這蹉跎歲月的人一般孤獨嗎?
這句通過虛實結合的手法,使「幽人」與「孤鴻」互相映襯,突出了「幽人」的孤獨寂寥,塑造出一個超凡脫俗的形象。
03下闕抒發孤獨內心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那鴻雁茫然四顧,它不知道自己要飛到哪裡去,也不知道自己的歸宿是什麼。
正是像現在的我一樣,五內茫然,尋找不到出路,無論我以後將會去往何方,都沒有人能懂我的心境。那麼我內心的悲苦又能同誰訴說排解呢?
最後一句「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恰逢寒夜,萬物寂靜,月光並不能給寂寥的院落帶來一絲絲溫暖,連鴻雁都無助地在寒冷徹骨的樹枝間徘徊,來回幾番也不肯落腳。
最後只能置身於荒涼的沙漠上捱過一個又一個無盡的夜晚。這一句也是將「人」與「鳥」物我合一。表面上的意思是,哀嘆鴻雁無家可歸,實則感嘆自己孤身一人遠走他鄉的寂寥。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一盞茶吧結語:
這首詞的境界正如黃庭堅所說,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蘇軾巧妙地以託物言志,上半闕以人寫鴻,下半闕以鴻寫人,用比興的手法將人與鴻凝為一體。
這首詞無論選景或敘事都極為簡練用詞含蓄生動,有極高的典型性。蘇軾以這首《卜算子》表達了人生的漂泊不定,如夢難尋,記錄下當時有感而發的靈感,在不自覺中流露真情。
一般人真的很難做到蘇軾這樣「觸發於弗克自己,流露於不自知」,這也恰恰體現了蘇軾與眾不同的才學、氣度和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