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墨客的理想,當然更多是金榜題名,名揚四海,然後入朝為官,共商國事。古有人間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能夠狀元高中,光宗耀祖,怎能不是人士得意之事?唐代的孟郊,兩次落地,第三次赴京趕考,終於進士及第。當時已經46歲的他,高興得像個孩子,便寫下了著名的
《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大意就是以前生活上的困難和思想上的焦慮都不值得一提,如今金榜題名,鬱悶的心情已經被風吹散,心中高興地想擁抱大自然。策馬走在春花盛開的長安道上,馬蹄也變得輕盈急促,好像一天時間要看完長安所有的繁花。
此詩生動形象地描寫了詩人金榜題名後的高興喜悅,恨不得馬上到長安。其實這樣就是大家常說的:只要自己開心了,覺得世界都是美好的。就連鬥酒詩百篇的「詩仙」李太白也寫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樣的豪言壯語。是啊,走上人生巔峰時,怎能不盡情遊玩,一醉方休呢?
然而世事難預料,天有不測之風雲。古往今來多少仕途順風的文人,因為種種原因被朝廷貶職甚至罷官。像是李白、王維、劉禹錫、柳永、辛棄疾、蘇軾等很多文豪,都因為言論或是朝政不和,被貶職多地,不得過問朝廷之事,滿腹才學也只能對著山水美景而發。然而,不同的失意落寞之時,心境也是大有不同,有的人終日在家哀嘆,借酒澆愁。像是「奉旨填詞」的柳永,皇帝划去了他的功名,他便徹底放縱,一生流連於燈紅酒綠之地,整日醉生夢死,為歌女填詞,看似風流瀟灑,或許在他心中,也是希望
能夠得到功名吧,卻也是無可奈何。
像王維、蘇東坡等人,他們就要顯得豁達樂觀地許多。王維厭倦官場後,直接選擇了在終南山隱居,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而蘇軾呢,雖然被貶多次,四處輾轉,卻也是既來之則安之。他不僅寄情山野,還和當地百姓打成一片,深受百姓愛戴。而且蘇軾寫了很多貶職後毫不介意,心胸豁然開朗的詞,其中著名的一首便是《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為蘇軾醉酒歸來遇到風雨時所作,蘇軾接著雨中瀟灑散步的舉動,表現了雖然身處逆境屢遭挫折,但仍然不畏艱難,不頹敗荒廢的倔強性格和寬廣的胸懷。同時也寄寓這超然物外的人生理想。其中最為津津樂道的一句便是「一蓑煙雨任平生」,多麼豪放不羈的一句!穿著一身蓑衣,任憑他風吹雨打,我自逍遙漫步,笑傲此生。
當我們遇到險境時,當學蘇軾的不問艱難,泰然處之,相信風雨過後,終究會看到彩虹!一時的挫折不會將我們打倒,微笑面對困境,方能瀟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