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人生困境時,蘇軾豁達樂觀的態度值得學習,也是人生的哲理

2021-01-08 文化與古詩講讀

古代文人墨客的理想,當然更多是金榜題名,名揚四海,然後入朝為官,共商國事。古有人間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能夠狀元高中,光宗耀祖,怎能不是人士得意之事?唐代的孟郊,兩次落地,第三次赴京趕考,終於進士及第。當時已經46歲的他,高興得像個孩子,便寫下了著名的

《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大意就是以前生活上的困難和思想上的焦慮都不值得一提,如今金榜題名,鬱悶的心情已經被風吹散,心中高興地想擁抱大自然。策馬走在春花盛開的長安道上,馬蹄也變得輕盈急促,好像一天時間要看完長安所有的繁花。

此詩生動形象地描寫了詩人金榜題名後的高興喜悅,恨不得馬上到長安。其實這樣就是大家常說的:只要自己開心了,覺得世界都是美好的。就連鬥酒詩百篇的「詩仙」李太白也寫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樣的豪言壯語。是啊,走上人生巔峰時,怎能不盡情遊玩,一醉方休呢?

然而世事難預料,天有不測之風雲。古往今來多少仕途順風的文人,因為種種原因被朝廷貶職甚至罷官。像是李白、王維、劉禹錫、柳永、辛棄疾、蘇軾等很多文豪,都因為言論或是朝政不和,被貶職多地,不得過問朝廷之事,滿腹才學也只能對著山水美景而發。然而,不同的失意落寞之時,心境也是大有不同,有的人終日在家哀嘆,借酒澆愁。像是「奉旨填詞」的柳永,皇帝划去了他的功名,他便徹底放縱,一生流連於燈紅酒綠之地,整日醉生夢死,為歌女填詞,看似風流瀟灑,或許在他心中,也是希望

能夠得到功名吧,卻也是無可奈何。

像王維、蘇東坡等人,他們就要顯得豁達樂觀地許多。王維厭倦官場後,直接選擇了在終南山隱居,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而蘇軾呢,雖然被貶多次,四處輾轉,卻也是既來之則安之。他不僅寄情山野,還和當地百姓打成一片,深受百姓愛戴。而且蘇軾寫了很多貶職後毫不介意,心胸豁然開朗的詞,其中著名的一首便是《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為蘇軾醉酒歸來遇到風雨時所作,蘇軾接著雨中瀟灑散步的舉動,表現了雖然身處逆境屢遭挫折,但仍然不畏艱難,不頹敗荒廢的倔強性格和寬廣的胸懷。同時也寄寓這超然物外的人生理想。其中最為津津樂道的一句便是「一蓑煙雨任平生」,多麼豪放不羈的一句!穿著一身蓑衣,任憑他風吹雨打,我自逍遙漫步,笑傲此生。

當我們遇到險境時,當學蘇軾的不問艱難,泰然處之,相信風雨過後,終究會看到彩虹!一時的挫折不會將我們打倒,微笑面對困境,方能瀟灑一生!

相關焦點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豁達的人生態度讓人醍醐灌頂!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一首經典詞作,寫於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期間。這首詞借春遊途中偶遇風雨這麼一件極為平常的小事,抒發了詞人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寄寓著詞人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全詞即景生情,意境深邃,內蘊豐富,所詮釋的人生態度和哲理,值得我們去學習。
  • 蘇軾晚年病中作詩一首,寥寥幾句,就道出自己幽默豁達的人生觀
    蘇軾來到儋州之後便繼續發揚了自己樂觀的精神,既來之則安之,不讓自己吃官糧,不讓他住官舍,他就跟當地的百姓們同吃同住,教他們耕田修路,教他們認字,真是官民一家親,蘇軾跟儋州的百姓相處十分和諧。但是畢竟歲數在這裡放著,蘇軾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大多數時間都需要臥床。
  • 蘇軾《定風波》:詩詞中的四次掙扎與選擇,卻蘊含豐富的人生哲理
    尤其是特別喜歡蘇軾,在蘇軾的詩詞中,讀懂了人生,讀懂了情懷,也讀懂了在困難面前豁達樂觀的處事態度,我想這就是詩詞的力量,蘇軾的魅力!這首詩詞不僅體現了蘇軾樂觀豁達的精神,同時還表現出了內心掙扎的過程,正是因為有痛苦有掙扎,才使得蘇軾體現出了豁達精神更加的難得可貴。在這首《定風波》中蘇軾一共四次掙扎與選擇。
  • 蘇軾贈別好友的一首詞,豪邁抒懷,短短六句寫出自己豁達的人生觀
    我們都知道蘇軾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他留下的作品到現在依然被廣為傳頌,通過蘇軾的作品我們不難知道,他是一個無比熱愛生活並且很用心生活的人。蘇軾的一生其實過得十分坎坷,他的一生就是被貶的一生,艱難困苦不斷,但是他卻並沒有因為生活待他如此不溫柔就討厭生活,縱然前一秒水深火熱,下一秒他卻依然能夠談笑風生,蘇軾一直用一種樂觀豁達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 豁達,才是人生真實的態度(經典好文)
    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或長或短,生活,每個人都在繼續,或悲或歡;人生,每個人都在旅途,或起或伏。日子,就是柴米油鹽的平淡;忙碌,就是早出晚歸的奔波;心情,就是悲歡離合的苦樂,殘缺,就是陰晴圓缺的遺憾。人生,要面對自己、面對自然萬象。
  • 蘇軾頓悟後寫下一首詞,道出對待挫折的人生態度,你讀過麼?
    真正有理趣之美的作品,如沈德潛所舉杜詩名句,既非以理語成詩,也不是哲理詩。它要求作家在進行藝術構思的時候,以形象為君,而以哲理為其輔弼;要做到融理入景,理與景化,從而使哲理與詩情畫意融合無間,渾然一體。蘇軾作於黃州時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便是這樣一篇佳作。《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
  • 「皇帝秘書」蘇軾,60歲終於頓悟,留下一詩首尾相同寫盡人生哲理
    因此這句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說出了很多人內心深處的迷茫與困惑:追求人生價值的正確方式是什麼呢?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最有意義的人生呢?蘇軾這一生,有過很多身份。人生得意時,他是皇帝的秘書,是專唱反調的人;失意時,他是酒仙,是樂天派、工程師。我想蘇軾的詩詞中或許能帶給大家想要的答案。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多年
    說起蘇軾,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豁達,他的人生態度,人們都說,人人心中都住著一個蘇軾,這句話說得真沒錯!誰都想要有個豁達樂觀的心態,過好自己的一生。蘇軾的詞就是這樣,每一首詞的背後都有不同尋常的人生故事,也是蘇軾經歷了風雨,看到一些場景後,即興寫下的,但是每一首,都能讓後人加以讚嘆!人的一生,輾轉各處,像什麼呢?正像到處飛的鳥類。
  • 蘇軾很灑脫的一首詞,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
    提到一代文豪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流傳廣泛,豪邁灑脫的詩詞。看上去他過得不錯。然而,這都是經歷了一生風雨坎坷,歷經磨難後,蘇軾在苦難中依然積極樂觀,熱愛生命。從而到達的隨緣自適,逍遙闊達的處世境界。的無畏精神,也是蘇仙獨有的自在逍遙。當你身陷困境,要學會對自己說這2個字:別怕!
  • 蘇軾富含哲理之作,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人生幾十載,浮生若夢,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逆水行舟,又何必太過執著。天地間,我們終究只是個過客而已,管它悲歡與離合,最終,也抵不過一抔黃土。是是非非,究其根本,不過滄海一夢。活,要灑脫,無所謂對錯,問心無愧,對得起自己便可。
  • 豁達的蘇軾,笑對人生坎坷
    蘇軾,卓越的詩人,有史以來最好的詞人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大文豪、書畫家。青年時便名動汴京,無奈入仕後官途卻是非常不順。可以說蘇軾一生,最好的年華都是在貶謫中度過。甚至於,蘇軾死都沒能死在家中,而是死在貶謫後被赦免回京的途中。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很多年
    蘇軾是宋朝著名的詞人,他也是豪放派的典型人物,蘇軾的詩詞跟他的為人一樣,處處透露著豁達的人生態度。儘管蘇軾的一生被貶無數次,但是他卻沒有對生活失去過信心,依然能夠用微笑的態度面對生活,縱使生活虐他千百遍,他對生活依然充滿了希望。
  • 蘇軾雖然一生坎坷不平,多次大起大落,也可以能一直保持豁達樂觀
    蘇軾是我們眾多人心中的偶像,在宋詞當中真的沒有人可以跟他相比了,當然他在散文、詩詞以及其它文學領域他的才學也是無人能比的。比如說林語堂的《蘇軾傳》就是一部迷妹對於偶像的崇拜史了,和我們現在每天給自己喜歡的偶像打榜,刷流量,成立後援會一樣一樣的,只是林語堂更加有才,專門為蘇軾寫了一本書。
  • 蘇軾「接地氣」的一首詞,或許藏著高級的人生哲學,人間有味是清歡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康震老師這樣總結蘇軾這首詞中給我們人生哲理:"蘇軾所謂之美食家,並不僅僅在於說他能吃到精美並昂貴的食物,而是他用非常精緻的態度來對待他倒黴的時候那些普通的食物,非常精緻的態度來對待每一個普通的一餐,他也用這樣精緻的態度來對待自己
  • 蘇軾落魄時寫出一首《醉落魄》,將一歌女視作淪落天涯時的知音
    公元1074年,蘇軾再一次被貶黜由杭州調任到密州,此次貶黜路途遙遠,必定在路上要受不少苦難,一路途經許多城市蘇軾都沒有停留,唯獨到達蘇州時,有一個歌女曾與蘇軾有過一段緣分,特地為蘇軾設宴踐行。此番舉動讓蘇軾甚是感動,為此將這位歌女視為知音,特意寫下了一首名為《醉落魄》的詞獻給歌女。《醉落魄·蘇州閶門留別》蒼顏華發,故山歸計何時決!
  • 蘇軾豁達的代表作,用議論和故事,講出了通透人生,告誡世人
    在我們的生命中,很多人都在追求人生的意義。他們總是在想是變有錢,還是變得被萬人敬仰呢?還是就是平平淡淡的享受生活?其實,很多人都是會選擇第一種的,他們整天謹慎地活著,用非常多的時間去獲得金錢和一些名聲,但是,這樣的獲取通常會變質,使人誤入歧途。
  • 蘇軾結婚之日,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成了名篇!讀完讓人臉紅
    如果說宋朝最偉大的一位文學家,也許有人會說是歐陽修吧,其實不然,而是一位叫蘇軾的莫屬。蘇軾是歷史上最「乾淨」的一位文人,他給後人留下的印象的確是狂放不羈,樂觀豁達。雖然他文採飛揚,但是一生的仕途卻是極其坎坷。
  • 蘇軾臨死前,給兒子留下一首詩,首尾兩句相同,卻被後世奉為經典
    宋代詞壇曾經湧現出無數名人名家,其中,蘇軾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即使在如今的現代社會,他依然能夠「圈粉無數」。這主要是因為蘇軾生性樂觀豁達,一言一行總是能夠出人意料。最難得的是,蘇軾總是能夠在人生的不同境遇中,靈活的切換自己的身份,並且樂在其中。
  • 遇到煩惱時,品讀蘇軾這首《滿庭芳》,忘掉憂愁,重拾豁達
    這是東坡先生一貫的寫作風格,豁達之間盡顯人生智慧,讓我們在品讀之餘,啟發我們深思。其實宋代的很多詩詞都是帶有一定的議論性的,只不過蘇東坡在寫這一類作品的時候與其他人不同,他的許多代表作品中,並不單單是說教和對現狀的咒罵。
  • 人生的豁達是什麼樣的?千年前四川人蘇軾,用一首詞告訴我們
    蘇軾的詞豪邁灑脫,經歷百轉千回依然可以揮灑自如,而在娛樂圈看盡繁華的譚詠麟更成為了蘇軾的代言人,唱出這首詞的自己人生態度。難怪幾個點評嘉賓由衷地說太棒了,這一次,我個人感覺絲毫不是場面上的恭維,是真的被折服了。蘇軾寫《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時候,他的人生並不如意,此詞作於蘇軾黃州之貶後的第三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