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豁達是什麼樣的?千年前四川人蘇軾,用一首詞告訴我們

2021-01-08 江陽沽酒客

雖然很少看電視,但是依然覺得中央臺的《詩詞大會》和《經典詠流傳》這類節目挺有意思的,大概是個人喜歡這些傳統文學吧。其實自己也是一知半解,很多都沒有聽過,甚至有的讀音都弄不明白,但是自己沒有文化,也不會被排斥,不存在鄙視鏈,挺好的。

看一些下了功夫的人,展示自己博學多才,非常佩服,中國文化人畢竟是一稀缺群體,能夠得到尊重,並且沒有距離感,還接地氣相當不錯。

目前做得最好的,你還得說是人家中央臺的節目,畢竟全國最好的資源都集中在這裡。其實對於我這種觀眾來說,你只要內容充實有意義,並且能讓我這周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受益,那麼自然我很喜歡。

《詩詞大會》基本滿足了我的需求,而《經典詠流傳》則讓更多人愛上詩歌,雖然古代詩詞是有唱腔的,或者要吟詠的方式,但是到了今天我們是背詩詞和讀詩詞,要說曲調是沒有了。這個節目最好的地方就是讓我們可以通過優美的旋律搭配古詩詞,重新走入傳統文化的領地。

這些年,該節目湧現了大批改編作品,可以說是經典中再次締造經典。

前不久,我看到久違的譚詠麟來到這個舞臺,演出了一首蘇東坡的《定風波》,國語歌曲搭配他用粵語唱蘇軾的詞,那種感覺棒極了。號稱永遠25歲的譚校長,已經是過古稀之年的老人了,可是藝術家的生命真是長青,我實在看不出他絲毫的老態,而且唱功一流,最重要的是以他的經歷和對作品的理解,這首歌非常適合。

蘇軾的詞豪邁灑脫,經歷百轉千回依然可以揮灑自如,而在娛樂圈看盡繁華的譚詠麟更成為了蘇軾的代言人,唱出這首詞的自己人生態度。難怪幾個點評嘉賓由衷地說太棒了,這一次,我個人感覺絲毫不是場面上的恭維,是真的被折服了。

蘇軾寫《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時候,他的人生並不如意,此詞作於蘇軾黃州之貶後的第三個春天。它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簡樸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境,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蘇軾在這段詞前面有個序言: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

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人生最瀟灑的態度,是眾人皆沮喪失意的時候,你還能獨自笑出來,並且還能感染到他人,這種能耐,不是一般人能具備的。而古往今來,沽酒客覺得四川人蘇軾做到了,這個一千多年的四川男人,不僅僅創造了可以跟其他學術流派抗衡的蜀學,還在豪放與婉約間遊刃有餘。

他不僅僅是宋朝我認為最瀟灑的人,也是我們四川這一千年來最瀟灑的人,至今無人出其右。

當年他寫《江城子·密州出獵》也是這樣灑脫的感覺,開頭一句就是「老夫聊發少年狂」,其實寫這首的時候,蘇東坡才是38歲,江陽沽酒客都不惑了,還沒有叫自己爆眼子老者,但是古代人的老夫自稱,怕也有一些自嘲的感覺吧。

不過,這種自嘲透露著一種人生的自信和豁達,這是我一直追求的一種境界。比起蘇軾來,就遜色太多了,不過這種榜樣精神,卻經常鼓舞到我,挺好的。

在唐宋八大家裡,或者宋四家裡,且不說他是不是第一,但是做人的瀟灑肯定是第一。

詩詞歌賦是他抒發情感的手段,繪畫與書法也是他才情的展現,而喜好美食,則是四川人一直以來的天性,作為一個資深老饕,蘇軾不僅愛吃,還會做菜,東坡肉就是由他而來,至今也是一道名菜。

而一個豁達之人,必定是一位重情重義之人,雖然宋朝有很多有骨氣的人,憂國憂民的人,比如陸遊,但是說到情義方面,還是蘇軾略勝一籌啊。悼念亡妻的十年生死兩茫茫,讓多少人為之落淚,他雖然並不是從一而終,但是用情至深,這一點,比一些扭扭捏捏偽文人真渣男恐怕要好的多。

今天的人有今天的人的活法,甚至每一個人都有多種選擇,但是我樂意以蘇軾為榜樣,就算做不到,也時時提醒自己——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要擔憂沮喪,一蓑煙雨任平生吧。

相關焦點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豁達的人生態度讓人醍醐灌頂!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一首經典詞作,寫於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期間。這首詞借春遊途中偶遇風雨這麼一件極為平常的小事,抒發了詞人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寄寓著詞人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全詞即景生情,意境深邃,內蘊豐富,所詮釋的人生態度和哲理,值得我們去學習。
  • 蘇軾贈別好友的一首詞,豪邁抒懷,短短六句寫出自己豁達的人生觀
    我們都知道蘇軾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他留下的作品到現在依然被廣為傳頌,通過蘇軾的作品我們不難知道,他是一個無比熱愛生活並且很用心生活的人。蘇軾的一生其實過得十分坎坷,他的一生就是被貶的一生,艱難困苦不斷,但是他卻並沒有因為生活待他如此不溫柔就討厭生活,縱然前一秒水深火熱,下一秒他卻依然能夠談笑風生,蘇軾一直用一種樂觀豁達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 蘇軾「接地氣」的一首詞,或許藏著高級的人生哲學,人間有味是清歡
    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蘇軾有一首非常"接地氣"的一首詩,讀了他,感覺一陣香氣撲來,即美味,也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我們都知道蘇軾又名蘇東坡,你知道蘇東坡的名字是從何而來的嗎?這個名字源於蘇軾最"接地氣"的一首詞,通過對這首詞的了解,我們不僅能夠知道他"蘇東坡"的來歷,還能知道東坡肉的來歷,同時還能學到裡面所藏著的高級人生哲學。這首詞就是《豬肉鬆》。
  • 蘇軾用一首詞,道盡人生得失與成敗,看懂之人寥寥無幾
    蘇軾是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畫家,更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宋代時期,詩人都喜歡以議論作成詩句。他們最喜歡把議論的事情,和當下的時代背景,做到結合。不光是一味地吐槽,還從這種詩句之中,傳遞出一些引人反思的道理。在這些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我們的東坡居士—蘇軾。《滿庭芳》便是蘇軾最著名的一首議論詩。
  • 從一首詞,看透蘇軾跌宕的一生,豪邁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很多詩人,之所以能名傳千古,不單單是因為他們的作品,更是因為他不同於常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凡夫俗子,面對人生的困局,大多數選擇的是著眼於眼前的困難,甚至不思考原因、不思考未來。但是詩人不一樣,他們因為極高的文化素養和涉獵書籍廣泛,他們的角度會比我們更加宏觀、高級。
  • 蘇軾刁難友人小妾,小妾的回答,讓蘇軾感動,寫下一首詞流傳至今
    我們不去分析這句話的意思,單單讀起來就感覺身心舒暢,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句子很美,卻不知道這句話其實出自蘇軾的一首詞。這首詞中還有另外一句「網紅金句」,就是「此心安處是吾鄉」,這句話比上面這句更有水平,意境更高了一個層次。
  • 蘇軾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失意之人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無數失意之人「烏臺詩案」是蘇軾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打擊,他淪為階下囚,當時蘇軾都認為自己必死,開始寫信交代後事,但由於「太祖誓碑」中有「不殺士大夫」這一條,加上王安石、歐陽修等人的勸諫,蘇軾免於一死,被貶黃州團練副使。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多年
    說起蘇軾,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豁達,他的人生態度,人們都說,人人心中都住著一個蘇軾,這句話說得真沒錯!誰都想要有個豁達樂觀的心態,過好自己的一生。蘇軾的詞就是這樣,每一首詞的背後都有不同尋常的人生故事,也是蘇軾經歷了風雨,看到一些場景後,即興寫下的,但是每一首,都能讓後人加以讚嘆!人的一生,輾轉各處,像什麼呢?正像到處飛的鳥類。
  • 歐陽修很豁達的一首詞,情真意切,開篇第一句卻被蘇軾取笑
    此次送別友人,歐陽修觸景生情,寫下這闋「朝中措」,沒有太多的華麗用典,也沒有刻意的描摹,只有一紙真情摯語,一改唐五代以來極力渲染紅香翠軟的表現手法,不落窠臼,婉而不柔,豁達豪放。詞的開篇作者追憶揚州生活,首先提到了當年在揚州所建的平山堂,平山堂凌空矗立,氣勢磅礴,想當年憑欄遠眺,萬裡晴空下,遠處青山隱約可見,山色若有若無。
  • 蘇軾最深情的一首詞,道盡相思之苦,前兩句就已感動無數人
    蘇軾的《江城子》可以說是他用情至深的作品,也是近千年以來寫夫妻之情最成功、最動人的詞章之一。作為文豪,他一生留下經典作品不計其數,但官場沉浮,他的仕途可謂極盡波折。他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在人生最低谷的時期,他卻作出了人生中最豁達的詩篇——《念奴嬌·赤壁懷古》。看著赤壁的悠悠江水,來去成空,感悟到我們所追求的功名利祿,不過是過眼雲煙,一切都是虛幻的夢境,既然是夢還有什麼好糾結的呢?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很多年
    蘇軾是宋朝著名的詞人,他也是豪放派的典型人物,蘇軾的詩詞跟他的為人一樣,處處透露著豁達的人生態度。儘管蘇軾的一生被貶無數次,但是他卻沒有對生活失去過信心,依然能夠用微笑的態度面對生活,縱使生活虐他千百遍,他對生活依然充滿了希望。
  • 好友喜得貴子,蘇軾送上一首詞,祝福中透著調皮,被後世津津樂道
    一提起蘇軾,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宋詞代表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的一生在文學上的造詣非常高,但是在仕途上卻是跌宕起伏。但蘇軾最大的魅力就在於,他對人生的樂觀和豁達,蘇軾並不是我們定勢思維中的那種刻板書生的形象,縱觀他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蘇軾是一個非常幽默而且「調皮」的人。
  • 蘇軾晚年病中作詩一首,寥寥幾句,就道出自己幽默豁達的人生觀
    蘇軾是宋朝著名的詞人,但是我們對於他的了解卻僅限於學生時期從書本上的了解,蘇軾留給後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有才華,對生活中苦難十分豁達的人。雖然流芳百世,但是蘇軾的仕途卻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順利,蘇軾一生被貶無數,一生都是顛沛流離,可能也正是經歷豐富,所以他把世事看透了,自己也變得通透豁達。
  • 蘇軾找老友喝酒遭友妻轟出,憤然寫下一首詞,卻讓這成語火了千年
    雖然這首詩沒有大火,可是卻讓一個成語火了千年!「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龍丘居士是陳季常的名號,「河東」是柳姓的郡望,並且用這獅吼諷刺柳氏。從此以後「河東獅吼」這個成語便火了起來,甚至這一火就是千年。這兒樣看來文學史上最有趣的靈魂,當屬蘇軾。
  • 蘇軾深情的一首詞,被後人千古傳誦,句句思念,末尾豁然開朗
    當我們提到蘇軾的時候,腦海裡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情壯志,或者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豁達。在人們心中,蘇軾一直是壯志難酬,心懷國家和天下的一個人,可事情往往沒有史書記載的那麼簡單,蘇軾的一生寫過300餘首詩詞,可是這些詩詞裡面居然有180多篇直接或間接地提及到了歌妓。
  • 蘇軾被好友妻子趕出門,他憤然寫下一首詞,衍生出一成語流傳至今
    蘇軾,北宋著名詞人,這是人們對他最直觀的一個印象,從小我們就熟知蘇軾的詞,例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他的詞多為氣勢恢宏、豪放自如。可有那麼一首詞,令人啼笑皆非,作這首詞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拜訪好友時被友妻趕出家門,氣憤之下寫下的一首詞,後來經過漫長的歲月竟然衍生出一成語,流傳至今、火了千年!事情是這樣的,蘇軾有一好友名叫陳慥,字季常,我們就稱呼他為陳季常。
  • 李煜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其中12個字驚豔千年,讀後讓人黯然落淚
    李煜頗為冷門的一首詞,其中12個字驚豔千年,讀後讓人黯然落淚南唐後主李煜,在歷史上知名的亡國之君,若只論開疆闢土的專業能力,李煜基本上處在最後的水準,不然南唐不會導致滅亡。假如說滅亡以前,歸屬於李煜人生道路的前半場,那麼他的人生下半場,便是在汴京當俘虜的階段。開寶八年十二月,南唐國都被宋軍圍住了很好長時間,李煜整理一下子家產,發覺身旁早已沒有人能用,迫不得已選取出城投降。
  • 蘇軾被貶後創作的一首詞,卻安慰了後人許多年!
    蘇軾,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是我國歷史上罕見的全才,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等方面有著很高的造詣。蘇軾也是我們大家都熟知的一位詩人,蘇軾這一生為我們留下了2700多首詩作,326首詞作,很多篇都成為了我們口中的經典。
  • 蘇軾勸架被趕出家門,無奈地寫了一首詩,不料詩中一成語火了千年
    柳氏一聽,更是氣得不行,也不管蘇軾是什麼身份了,直接把他趕出了家門,面對這樣的友妻,蘇軾也無可奈何,只好寫下了一首詩《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這首詩本來是寫給吳德仁的,用自己和陳季常的作為陪襯。其實在這裡蘇軾把河東獅比喻成柳氏,以此來形容柳氏兇悍如獅。至此,很多文人在描寫悍妻之時都會用到「河東獅吼」這個詞,於是「河東獅吼」這個成語就火了千年,直到現在還依然被人們所熟知,並拿來調侃脾氣不好的老婆。
  • 秦觀在旅館隨手寫下一首詞,不想師傅蘇軾愛不釋手,還寫在扇子上
    秦少遊不僅寫的一首讓蘇軾讚嘆不已的詩文,還是個風度翩翩的美男子,所以兩人很快便墜入了愛河,準備起了婚事。可誰料,蘇小妹在洞房時偏要考一考自己的丈夫。於是她準備了三個對子,秦少遊對自己的才華也是非常自信,輕輕鬆鬆的答上了前兩道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