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深情的一首詞,被後人千古傳誦,句句思念,末尾豁然開朗

2020-11-17 歷史舞講壇

當我們提到蘇軾的時候,腦海裡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情壯志,或者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豁達。在人們心中,蘇軾一直是壯志難酬,心懷國家和天下的一個人,可事情往往沒有史書記載的那麼簡單,蘇軾的一生寫過300餘首詩詞,可是這些詩詞裡面居然有180多篇直接或間接地提及到了歌妓。

無論是失魂落魄窮困潦倒時,還是人生巔峰飛黃騰達時,他都從未捨棄美酒佳人,因此也留下了特別的歌妓詞,在這些詞中,真實客觀地反映了他當時的所處境遇和所懷情感,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蘇軾的《南歌子·別潤守許仲塗》

欲執河梁手,還升月旦堂。酒闌人散月侵廊。北客明朝歸去,雁南翔。窈窕高明玉,風流鄭季莊。一時分散水雲鄉。唯有落花芳草,斷人腸。

這首詞,是蘇軾寫的一首贈別詩,表達了作者分別時濃烈的愁緒詞中不光有太守,還有唱歌的藝妓,詞中所用表達形式十分豐富,採用襯託、借典、以景抒情的手法無限的烘託了作者豐富的情感內心。

01歷史背景

很久之前的大宋流行著豢養樂妓。驕奢淫逸,喝酒享樂的生活可以說是當時的生活趨勢上到皇帝的倡導,下到街頭巷尾的秦樓楚館,包括辛棄疾蘇軾家裡養著樂妓都不足為奇,只是有些樂妓只賣藝,有些樂妓也會出賣色相,但都屬於樂妓。

詞裡提到的鄭莊和高瑩是官家政府所養的樂妓,在達官顯貴宴請賓客時唱歌跳舞助興,她們擁有樂籍,而宋代的戶籍有著明顯的階級劃分,她們想要銷掉樂籍的身份必須通過當時所屬潤州官署的同意這首詞寫的就是請求蘇軾幫忙求的故事。

02詩文大意

預置和梁手

此句用典,引用唐代詩人黃滔的詩句。河梁指分別之地,直截了當說明即將離別,不光是蘇軾和太守的離別更是樂妓與眾人的離別。執手就是手拉著手,引用了《詩經》裡的詩句,表現出離別時候的難過和依依不捨。

還升月旦堂

這句話用唐代的古詩,高度誇許和肯定了許仲塗的優秀的品行。

酒闌人散月侵廊

這是在用景物抒發自己的情懷,酒足飯飽之後,賓客慢慢散去。月亮照過走廊,席散夜深,離別愁緒讓人難以入眠。真是為蘇軾巧妙地表達形式深深折服

北客明朝歸去,雁南翔

今天蘇軾就要告別舊友許仲塗遠赴密州了,心裡感慨萬千。

窈窕高明玉,風流鄭季莊

採用了互文的手法,寫出了高瑩和鄭莊的窈窕風流,不僅形體美,舞姿歌喉更美。

一時分散水雲鄉

這一句猶如進入溫柔的江南,這也正是與柳永的歌妓詞的大大不同,蘇軾以平等賞識的態度對待歌妓,把她們形容成水鄉的裡緩緩的憂愁,分別的愁緒湧上心頭,是喻高瑩與鄭莊,也喻蘇軾自己與許仲塗。

唯有落花芳草,斷人腸

顯然這已經不再是春日了,但是在這春意盎然的潤州堂裡,在這國色天香的短暫宴會上,蘇軾也並沒有沉醉,而是清醒地知道自己就要告別了。這短短的兩句卻意味深長,是本詞的詞眼。以景喻情,描繪了作者與老友依依惜別的場景,充分表達了作者的依依不捨之情和悲傷憂愁之感。

意境是一種藝術境界,只有感悟到詩詞中的意境所在,才能真正感受到「美」,感受意境需要體會詩詞中的景物描寫,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本詞的主旨表達了作者樂於助人,心繫天下人的苦楚與幸福。蘇軾將他的心境全部寫在了詩詞當中。

喜歡宋詞的朋友,可以看這套詞傳全集,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品讀天下宋詞,懂得人間百味。

歷史舞講壇總結:假設失去了對古詩詞的透徹理會,怎麼會做到與事實相符的古詩詞的欣賞呢,同為古詩詞愛好者的我們能一起感受古詩詞的魅力,去了解上千年前蘇軾這樣的曠世奇才。

以史為鑑,這首《南歌子·別潤守許仲塗》雖然不算是蘇軾最著名的一部作品,但是字裡行間卻展露著蘇軾的文採和性格,讓讀過的人都如身臨其近般感受蘇軾的才情。

相關焦點

  •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
    李煜的一首詞,僅4句,每一句都是千古名篇,句句令人驚嘆生在皇室,當個弱地的君主,這是李煜的命,他沒得選;而持筆填詞,做一個詞中之帝,則是李煜自己的選擇。今日就和大伙兒分享被稱作李煜最牛的一首詞,隨隨便便拿出來當中的一句都是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從沒被超越!到底是什麼詞呢?居然能有這般評價,讓我們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蘇軾思念逝去的侍妾,寫了一首悼念詞,深情不輸《江城子》
    但卻忘了,在他的一生當中,還有另外的一位女子,蘇軾同樣為她寫了一首詞作。蘇軾在與王弗成為夫妻的11年之後,王弗離世。再過十年,《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被創作出,為了思念亡妻。上片這幾句,蘇軾在誇梅花的超凡脫俗,連海仙都不禁豔羨起來,派使者過來探探究竟。不過實際上也是在寫侍妾朝雲。蘇軾對於她的愛意與思念,讓已經逝世的朝雲在蘇軾的心目中,就如同這超凡脫俗的梅花一般。而在詞的下片,蘇軾的寫法就更加巧妙了,寫梅花,亦在寫侍妾的美麗動人。
  • 蘇軾最深情的一首詞,只要讀懂了,也就懂得了如何去愛一個人
    他的每一首詩,每一首詞,那都是感人肺腑,特別是他的愛情詞,那更是情深意重,尤其是他後期寫給妻子王氏的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可以說是愛情詞裡的壓卷之作,後世評價這首詞,認為此詞一出餘詞皆廢。
  • 蘇軾的一首詩,短短4句話卻成千古名句,被後人誤讀了幾百年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和畫家。蘇軾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大多數詩詞,都偏向於豪放派,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之作,對後世影響巨大,不過蘇軾最絕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卻被後人誤讀了幾百年。
  • 蘇軾寫過一首江湖氣的詞,瀟灑從容,鬱悶迷茫時讀幾遍,豁然開朗
    蘇軾江湖氣最重的一首詞,瀟灑從容,鬱悶迷茫時讀3遍,豁然開朗但是在他的古詩詞中,有一首江湖氣很重的豪邁詩,沒有勾心鬥角的官場,只有如詩如畫的鄉村生活和曠達。縱觀蘇軾的這首詞,最需要我們注意的,便是他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的曠達之思。「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既飄逸又富有浪漫情調,恐怕也只有蘇軾這樣曠達胸襟的人才能寫出。鬱悶迷茫時,讀3遍後,可以讓人豁然開朗。
  • 蘇軾遊覽山寺,見溪水西流,寫下一首振奮人心的詞,流傳千古
    蘇軾到任後,心情極度鬱悶。一日,他與友人到蘄水清泉寺遊覽,見寺前溪水向西而流,感到非常驚訝,好像得到了上天的某種兆示,受到啟發,心中踴躍,精神為之一振,寫下了這首充滿樂觀向上精神的《浣溪沙》詞。詞的上闋是描寫景物。傍晚,下著雨,子規在林間啼叫。山下有一條清溪,溪水邊蘭花剛抽芽,浸泡在水中。松樹間是用沙子鋪成的路,沒有一點泥濘。描繪的是一副寂寥悽清的畫面。
  • 蘇軾一首悼亡詞,讓人不忍卒讀,原來思念這麼傷!
    然而,當一首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的橫空出世,瞬間顛覆了人們對蘇軾的印象,沒料到一向豁達慣了的蘇東坡,竟能寫出如此令人不忍卒讀的宋詞,而詞中況味,更令人唏噓感嘆,原來思念這麼傷!這首有名的悼亡詞,是蘇軾為髮妻王弗所作。當27歲的妻子王弗去世後,蘇軾這段只持續了十餘載的婚姻,便匆匆宣告結束。然而,這段感情卻讓蘇軾終生難忘,多年後的一次夢境裡,蘇軾夢見了王弗,醒來寫下這首詞。詞的上片,側重抒情。
  • 蘇軾被貶黃州,心情低落遊歷赤壁,隨手寫下一首詞,卻傳誦至今
    提到唐詩,我們肯定繞不開李白和杜甫,而提到宋詞也一樣繞不開一些名字,比如蘇軾、辛棄疾、李清照、柳永等。但如果要評價說唐詩宋詞中的巔峰之作是哪一首?今天史官就要和你好好談談。不得不提起蘇軾的詞作《赤壁懷古》,它絕對屬於宋詞的詞作巔峰之一。不止我認為,很多文學大家認為確實是宋詞的巔峰之作。
  • 蘇軾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成千古名篇,林語堂稱讚不已
    說起宋詞豪放派的代表,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蘇軾蘇東坡,他既是一位詩人,同時也是一個文學家,更是一個哲人。在他的詩句中,我們總是能讀出許多人生哲理。蘇軾的詩詞,大氣磅礴,境界廣闊,借懷古之情,寫今日之景,抒曠達之心。東坡筆下的詩詞,集灑脫、曠達、超脫於一體,雖寥寥數語,卻千古傳誦。
  • 李清照一首高仿詞陰差陽錯,超越了原創,流傳千古,還被選入教材
    範仲淹是位名將,但是又是一個著名的文學家,傳誦下來的詞作,很多都選入了教材,讓人十分佩服,很難想想,就是這樣一個人,怎麼樣將一把稀爛的牌,打出了王炸的頂級配置?或許,這就是因為範仲淹當年最簡單的初衷吧!
  • 蘇軾一首經典詩,句句是至理名言,處人生低谷時讀一讀便豁然開朗
    蘇軾一首經典詩,句句是至理名言,處人生低谷時讀一讀便豁然開朗中國是一個了不起的民族,有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文化,三千年的詩韻。任何事情都可以用詩歌來表達。既可言志,又可言情。寥寥幾個字,就構成了一首詩,語言精練,意境唯美,令人驚嘆。沒有哪一個國家能跟中國相媲美。
  • 髮妻王弗:蘇軾,不要你「千古第一悼亡詞」,只願此生與你長相守
    自古悼亡詩,從詩經《綠衣》、《葛生》到潘嶽的《悼亡詩》,元稹的《遣悲懷》,對亡人永難忘懷的真摯情感和深沉的思念一直深深打動著人們的心。而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即是文學史上第一首悼亡詞。
  • 蘇軾夢見亡妻後寫下一首詞,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令人潸然淚下
    對於兩個相愛的人,最悲痛的莫過於兩個人天各一方、陰陽相別,在詩詞中也有很多詩人對已故的愛人的悼亡詞,字字句句纏綿悱惻、那種深入骨髓的痛,讓人讀之無淚痛斷腸。宋神宗熙寧八年,蘇軾的愛妻王弗已經去世十年,但蘇軾對王弗依舊一往情深、哀思深摯,在正月二十日的夜裡夢見了亡妻,深埋心底的思想一時湧上心頭便再也無法入眠,就提筆寫下了一首悼亡詞《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 蘇軾漂泊他鄉時寫下一首千古宋詞,咫尺天涯,道盡思念的滋味
    咫尺天涯,望斷天涯路,每當我們漂泊在外時,總會時不時地思念家鄉的親人,蘇軾曾經路過長江之地,有感而發寫下一首經典宋詞,讀來令人感同身受,一起來品略這份濃濃的思念之情。這首詞名為《浣溪沙·山色橫侵蘸暈霞》,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所作,詩詞如下:山色橫侵蘸暈霞,湘川風靜吐寒花。遠林屋散尚啼鴉。夢到故園多少路,酒醒南望隔天涯。月明千裡照平沙。整首詞通過描寫詞人所看到的景致,進而借景抒情和有感而發,既將深秋景致描繪得細緻動人,又將這份思念之情訴說得深切悲人,字裡行間有著詞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 李清照思念丈夫,寫了一首詞,最後三句堪稱經典,不愧是千古才女
    而對詞大家而言,敏感多疑與爛漫痴情早就是必需心態。不論是什麼季節,哪些情景,總是會感慨萬千,作詩作詞一首。但是,倘若只論大家在什麼季節憂傷憂慮之感最多,那麼必然是秋季。秋季這一時節仿佛素來便是為悲傷憂慮而生,大家通常挑選在這個時節道別朋友、避開家鄉。因而,詩大家也大多數將自身的憂慮悲傷寄予在秋天的詩詞當中。
  •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
    蘇軾為紀念新婚之夜,寫下一首詞,句句都誇妻子的好,讀完真肉麻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古人留給了我們最璀璨的兩顆明珠「唐詩和宋詞」,而這些文化寶藏中不得不提及兩個人李白和蘇軾,有一句話說得好「唐有李白,宋有蘇軾」足以見得二人在詩詞文壇中的地位。
  • 蘇軾第一悼亡詞,字字句句讓人感到悲痛,寫出了多少人內心的痛苦
    從古至今,別離詩悼亡詞都是文人騷客抒發自己情感的一種形式,其中也不缺乏寫的出彩的詩詞,但配得上「第一悼亡詞」這個名聲的,也只有蘇軾寫的那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眼看心愛的人死在自己的眼前,這樣的痛苦竟持續了十年,每每想起自己故去的妻子,「縱使相逢應不識」,即便是再見面,想必舊人已經不再記得我,夢中相見,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 蘇軾思念其弟蘇轍寫下一首詞,有美景更富哲理成為望月懷人佳作
    但是每逢中秋明月當空,人們在思念親人的時候,思念故鄉的時候,最容易想到的詩句大概就是「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句千古名句出自大文豪蘇軾的筆下,公元1076年的中秋夜,皓月當空、銀灰遍地,蘇軾與其弟蘇轍已經五年沒有團聚了。蘇軾的弟弟也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望著天空中的一輪明月心中頓生孤獨之感,同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深夜夢見亡妻,他寫下「千古第一悼亡詞」,開頭13字讓人淚崩
    我相信也沒有問題,因為我們都學過北宋大文豪蘇軾一首著名的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這首詞的題材就是能讓人不忍卒讀的——悼亡詞。所謂「悼亡詞(詩)」,一般指的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其中「悼亡」二字,包含了經年不改的思念、悱惻纏綿的深情,以及深入骨髓的愴痛,讓人讀後思緒萬千,久陷傷情,難以自拔。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寫下一首思念之詞,開篇14個字,足以讓人淚目
    一首經典之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蘇軾寫給弟弟蘇轍的詞,當時的他被差往密州,中秋佳節,思念難解而作,讓人心痛,千年後仍然流傳。還有《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也是寫給弟弟蘇轍的詞,當時的蘇軾被貶謫至惠州,晚上夜宿造口,孤獨的心緒湧上心頭,雨夜驚夢之後,寫下這首扣人心弦的詞作。